人生五大錯覺,越早認清越好

2020-12-06 小故事大哲理

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明智。——富蘭克林

生活中有很多小錯覺:

老師:「我最大的錯覺是這個題我講了兩遍,學生應該聽懂了」;學生:「收卷前改的答案都是正確答案」;夫妻:「以為結婚後他會為我遮風擋雨,沒想到風風雨雨都是他帶給我的」;工作:「忙完這一陣子就可以休息了」;常見:「我瘦了」。

錯覺背後,大多是人生的真相。

錯覺一:認識的人越多越好

有人說:「朋友多了好開路。」於是大家都忙著認識更多人,拓展交際圈。

這個世界有很多厲害的人,你認識他們,他們卻與你無關。

成年後的交際圈潛規則之一:你的價值越大,來認識你的人越熱情,沒有自身價值的社交都是無用社交。

朋友在質,不在量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的確如此,與小人為伍,只會不思進取;與君子同行,則會日益精進。

所以,一個社交格局大的人,還懂得擇善而交,重朋友質量,而不是數量。

實力為主,圈子為輔《極簡力》這本書說得透徹:

當你沒有達到更高層次的時候,人脈是不值錢的,請記住,人脈不是追求來的,而是吸引來的。

一個社交格局大的人,都明白自己的實力才是硬通貨。

錯覺二:以為自己還年輕

有這樣一條熱搜,說現在的年輕人,最怕看體檢報告。

「就怕萬一看出來有什麼病。」「平時經常熬夜,心裡沒點數嗎?」「天天玩手機玩到通宵,晚睡晚起也不是很健康。」「吃了很多甜食,怕查出什麼不好的東西。」

明明害怕,為什麼還在透支自己的健康呢?

大概是,以為自己還年輕。

郭碧婷和向佐在節目上做的婚檢,引起無數年輕人的關注。

誰能想到身強體壯的向佐,健康早已亮紅燈。肝腎功能不好、失眠、頭疼、眼睛疼。每年體檢三次,報告上的紅字總比黑字多。

而郭碧婷的健康狀況也不容樂觀,不僅有心臟病、風溼病、心律不齊,還因為常年工作焦慮,可能存在其他病症。

白爾尼說過:「疾病有成千上萬種,但健康只有一種。」

身體才是本錢,沒了健康,其實就等於失去一切。

還記得那個年僅37歲患胃癌的二胎爸爸,他的孩子才剛剛出生,他的事業才剛有起色,他的生活正變得越來越好……

遺憾的是,他再也沒機會享受了。

年輕是資本,卻經不起折騰,每個成年人都要學會愛護自己。

錯覺三:知識都夠用

胡適的英語老師、民國時期自學成才的出版家王雲五先生在年輕的時候是這樣自學英語寫作的:

找到一篇英文的名家佳作,熟讀幾次以後,把它翻譯成中文,等過了一星期之後,再依據中文反過來翻譯成英文,這個期間絕不查閱英語原文。翻譯後再與原文比對,找出自己翻譯的錯誤、失誤和不夠精良之處。

如此反覆練習,王雲五先生練就了紮實的英文功底,為日後的英語教學和出版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那個科技、信息遠不如今天發達的年代,有限的學習條件迫使人們靜下心來轉向這種深度學習。

時間撥到百年之後,我們的社會發生了巨變,人類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物質和信息豐富時代,新奇有趣、輕簡濃縮的知識隨處可見,人們擔憂的不再是無知識可學,而是學不完的知識。

時至今日,恐怕很少有人能像王雲五先生這樣主動靜下心來深度學習了,甚至很多人認為,現今時代的學習已經不必如此「費勁艱辛」。

人們有太多的方式可以讓自己輕鬆地獲取知識,比如每天聽一本書、參加牛人的線上課、訂閱名家專欄或參加某某學習群……輕鬆高效,乾貨滿滿,只要自已持之以恆,就定能有所成就。

可惜的是,這種認知註定是一個錯覺,因為科技和信息雖然在我們這一代發生了巨變,但人類的學習機能並未隨之快速變化,我們的大腦運作模式幾乎和百年前一模一樣。

現實的情況就會是:人們越學越焦慮、越學越浮躁,懂得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現在。

錯覺四:以為愛情是奢望

三毛說過:愛情如果不落實到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會長久的。

誰不想當王子和公主,誰不想擁有童話中的愛情?

可愛情畢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再美麗,也要經歷現實的洗禮。

謝娜和劉燁曾經在一起,很多人都知道。

當初的他們是公認的「模範夫妻」,後來卻突然分手,至今未曾同臺過。

謝娜用了六年時間陪伴劉燁,最後娶她的那個人是張杰。

不知道謝娜有沒有懷疑過愛情,但張杰是真的把她寵成個孩子:他知道謝娜所有的小毛病,他把謝娜照顧得無微不至,他甚至給謝娜系上氣球,擔心她走丟……

不要懷疑愛情,總要落實到生活中,兩個人的結合才顯得真實而美麗。

在《撒哈拉的故事》中,三毛曾經嫌棄過夫婦生活除了吃飯就是賺錢,實在沒意思。

但一起吃飯這件事,卻給他們的婚後生活增添了無限樂趣。

愛情沒那麼抽象,當然,愛情也並不完美。

愛情其實很簡單,最浪漫的事,就是和愛人一起慢慢變老。

錯覺五:對人對我好是理所當然

看過有一個故事:

有一天,有人問一位老先生,太陽和月亮哪個比較重要?

那位老先生想了半天,回答道:「月亮,月亮比太陽重要。」「為什麼?」「因為月亮在夜晚發光,那是我們最需要光亮的時候,而白天已經夠亮了,太陽卻在那時候照耀。」

故事很短,卻濃縮了一個很有意義的話題:太陽一直都在,我們就忘了它給的光亮。

這世界從來沒有一種幫忙,是理所當然。劉姥姥當初為了生存,到賈府求助,王熙鳳把劉姥姥當僕人一樣,隨意打發了20兩銀子。

後來劉姥姥到了秋天把地裡收的瓜果蔬菜,糧食送到賈府,報答賈府的恩德。

最後賈府被抄家,外人看著賈府的人都跟躲瘟神一樣,只有劉姥姥當聽到賈府被抄,賈母去世的消息,坐在田地裡痛哭流涕,傷心欲絕。

連夜趕到城裡去獄中看望王熙鳳,看到王熙鳳瘦骨如柴,抱頭痛哭,王熙鳳感動的熱淚盈眶,臨終前讓劉姥姥找回自己的女兒巧姐。

劉姥姥回去之後不懼千難萬險,挨家挨戶,四處打聽巧姐的下落,當知道巧姐被賣進煙花之地後。

本來貧窮的劉姥姥,義無反顧的變賣所有家產,花了重金才把巧姐從青樓救了出來,就為了報答王熙鳳昔日20兩銀子的恩情。

這就是曹公筆下的劉姥姥,一個樸實、真實、善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老婦人。

懂得感恩的人,是真正的高貴。

懷著感恩之心生活,所見皆是風景。

人這一生,總是在等。

等將來、等不忙、等下次;等有時間、等有條件、等有錢了。

等到最後,等沒了健康,等沒了機會,等沒了選擇;等來了遺憾,等來了後悔。

人生的這些錯覺,願你早些看清,活得更通透。

相關焦點

  • 人生三大錯覺,越早認清越好
    不要總是活在下面這三種錯覺中,到最後只能讓自己遺憾,甚至是讓自己陷入困境。01總感覺,來日方長成年人的世界,很多人應該,都這樣安慰過自己,那就是:「來日方長」。可是時間不會倒流,人生不能重來,一切都成為了永久的遺憾。有句話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也許日復一日的重複,總讓我們以為一切都來得及,但彈指一揮間,就已是人生暮年。不要總是活在「來日方長」錯覺中。
  • 生活中的三大錯覺,越早清醒活得越體面
    時間才不管誰跑得多快多慢呢,人生是一場歸途,卻總有人要比速度。無論快慢,時間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人生很多追求,其實都是一種錯覺。人生有三大錯覺,越早認清越好,那麼人生三大錯覺是什麼?人生三大錯覺第一個錯覺:朋友越多,越好人生三大錯覺是什麼?第一,朋友越多越好。關於社交,有句俗話:朋友多,好辦事。但其實,很多時候,廣交朋友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房價會跌,股票會漲,吃一頓不會胖……人啊,總是活在各種各樣的錯覺之中。這也沒什麼不好,誰不是陰差陽錯一輩子呢,說不好,還能「上錯花轎嫁對郎」呢(一個暴露年齡的梗)!不過,活明白還是有好處的。那些早就懂了「房子是用來炒的,股市是用來住的」這條真理的人,差不多已經告別中產,衝著自由美好的日子去了。
  • 人生的「苦難守恆定律」,越早知道越好,現在看還來得及!
    人生的「苦難守恆定律」,知道的越早越好,現在看還來得及!有人說,人生存在一條「苦難守恆定律」:人這一輩子,所受的苦難是守恆的,是不可逃避的真相,但也是最好的考驗,你經歷的苦難都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回報你,前提是你通過這種考驗。
  • 愛情裡,女人容易出現的三大錯覺,越早認清越好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會有這樣的錯覺,尤其是女人在愛情中,總是太過於感性,所以容易陷入朦朧的錯覺當中。 愛情裡的朦朧美,真的很誘人,很多女生在初戀的時候,就以為遇到了自己的真愛。 但等真正經歷過戀愛後,才發現自己太傻了,愛情原來沒有那麼簡單!
  • 出現這五大預兆就要注意了,越早知道越好
    出現這五大預兆就要注意了,越早知道越好地震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地理危害,它發生的原因就是地球各個板塊之間因為地球的運動而出現的的擠壓或者是拉伸。地震這種現象我們沒有辦法阻止,因為只要地球還在運動,地震就隨時會發生。雖然我們沒有辦法阻止地震的發生,我們卻可以根據地震前發生各種異常現象來判斷是不是要發生地震了。那麼地震前都會有哪些狀況呢?我們趕快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白內障手術千萬不能拖,越早做越好
    越早做越好。"武漢愛爾眼科漢口醫院青白科主任許榮在做手術白內障手術越早做越好"現在白內障手術很快,一般5~10分鐘就可以做完。術後第二天就可以看清東西了,一周基本恢復視力。"許榮主任介紹,"三十年前,白內障手術設備比較落後,只有等到白內障成熟變硬才方便取出來。而現階段得白內障手術設備已經非常先進,患者完全沒有必要等到成熟後再接受手術治療。"
  • 人生三大錯覺,每一條都讓人心酸,你中了幾條?
    錯覺是什麼?錯覺是會碎的尊嚴與夢。當錯覺消失之日,也是你長大之時。錯覺讓人心酸,可是無法做夢的人生亦苦澀……1、你以為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人生三大錯覺之一:你以為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這是年輕時最容易出現的錯覺,這種錯覺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暗戀。
  • 讓人受益無窮的三個數字定律,越早知道越好
    這三個數字定律讓人受益無窮,我們越早知道越好!1、二八定律,二八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意思就是說:在任何一個組織裡面,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二八定律,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
  • 弱視是不會自愈的,治療越早越好
    弱視越早發現越早幹預,治療效果越好。那怎樣才能及早發現弱視呢?  孩子最遲不要超過4歲,就要開始第一次視力檢查了。現時,正規幼兒園和小學,每年都會組織幼兒體檢,其中也包括視力檢查,家長一定要重視檢查結果,如發現視力異常應及時就醫。
  •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無法認清自己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無法認清自己。不高估自己,是一種境界蕭伯納說:「人類老是高估了自己所沒有的東西之價值。」做人最大的愚蠢,就是太過高估自己。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曾提出過一個15分鐘定律:「在未來社會,每個人都可能在15分鐘內出名。」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和5G時代的來臨,這個預言正在成為現實。
  • 手腳出現異常現象,別硬扛,越早治療越好
    人們的手腳雖然是身體的末端,但是當肺部病變,手腳也會出現異常現象,別硬扛,越早治療越好。如果能夠發現手腳出現這種關節異常腫大,凸起,別硬抗,很可能是肺病變了,越早治療越好。別再以為是件小事,越早治療越好。如果手腳出現這種異常的現象,很可能就是在暗示你,肺部病變,及時檢查,儘早治療。不少人因為忽視這些細微的身體異常,結果在肺病早期沒有發現它,隨著疾病的不斷發展,肺部受損嚴重,影響咳嗽咳血,胸悶氣短才開始重視,為時已晚。
  • 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早教不是越早越好,小心對孩子揠苗助長
    在心理學界,科學家格賽爾曾做過一個研究"超前教育"的實驗——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研究表明:早教不是越早越好,扭曲的成長規律對孩子而言是苗助長。一、 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早教不是越早越好1、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作為心理學專家和兒科醫生,格賽爾博士是兒童發展研究領域的先驅,其最出名的學術成果之一就是"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具體的研究模式是雙胞胎在不同的時間內學習爬樓梯的過程和結果。
  • 驚人的五大定律,越早知道越好
    人生也是如此。當你只給自己留了一種選擇,一旦那扇門被關上,便只能做困獸之鬥。備份,就是另一種可能。西方一位哲人說過:「學習用左手剪指甲,因為你的右手未必永遠管用。」給自己多一份備份,就是給人生多一種可能。05卡貝定律有時候,成功需要一點格局,這個格局名叫「放棄」。
  • 稻盛和夫:一個人能否成大器,就看是否有一個特徵,越早知道越好
    稻盛和夫能有今天的這種成就,靠的就是他獨特的人生哲學和工作理念,而他把這些寫在了三本書中,這三本書就是《活法》《幹法》《心法》,《活法》是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也是他成功的「道」,《幹法》是他的工作理念,也是他成功的「術」,而《心法》是稻盛和夫人生追求的修煉,「道術」結合加上「人生的修煉」,就成就了他的所有成功!
  • 心理學:越早讀懂這三個「人生定律」,越早識破人心!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越早讀懂這三個定律,越早讀懂人心!經濟學上面有個著名的效用——馬太效應,即:代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廣泛存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等諸多領域。簡單理解馬太效應,就是:好之更好,壞的更好;富的更富,窮的更窮。該理論是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在1968年首次提出來的!
  • 腦中風,康復治療越早越好
    劉主任:越早進行康復,預後越理想。一般來說,患者脫離生命危險,病情穩定後,缺血性中風患者在48小時以後(進行康復),出血性中風患者在7-14天以後就要進行康復。通常說,中風後1個月內為中風的急性期,也是康復的黃金期;1-6個月內是恢復期,中風偏癱患者應該接受早期康復、全程康復和整體康復。
  • 人生三大錯覺之外,第四大錯覺
    人生有三大錯覺:手機在震有人叫我她喜歡我每天都在被這三大錯覺困擾,手機在震和有人叫我,其實是我們需要被人牽掛。還有一種蜜汁自信的錯覺是:一學就會。給自己反饋,文字、語音、視頻,很簡單的途徑,告別人生第四大錯覺,一學就會,一用就行。
  • 「欺騙」大腦的錯覺無處不在,善用「錯覺法則」,開啟積極人生
    在我們的生活中,錯覺並不局限於「視覺」領域,日本腦科學研究領域的先鋒人物、百萬暢銷書作者西田文郎在《錯覺的法則》一書中,就提出這樣一個說法:大腦認為對的事情,其實99%都是錯覺。在他看來,視錯覺是最容易被我們察覺到的「錯覺」範疇,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更為「隱蔽」的錯覺形式:思考錯覺。
  • 產後例假來得越早,表示身體恢復越好?其實這個時間來最好
    在多數人眼裡都覺得產後例假來的越早,表示身體恢復的越好,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在產後這個時間來例假的話最好,才代表你恢復的好。產後例假來的越早,身體恢復的越好?女性在產後多久來例假,其實主要是由體內的激素水平決定的。如果在產後女性體內的激素很快就恢復到正常的話,例假可能就來的比較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