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可以通過冬眠挨過寒冷的冬天,那麼人類可以麼?
一、無法減少新陳代謝
人類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來維持生命周期,在進入冬眠不久,就會因為體能能量供不應求而被「餓」 醒
二、外界刺激
與動物進入冬眠不同,人類對外界因素十分敏感,稍有響動就會被驚醒。
三、無法不排洩
先不說人類是否有辦法像熊一樣將最後的💩變得又幹又硬,不排便本身對於人類就是災難性的。
因為便便會產生含氮化合物,如果這些物質長期積累,會導致血液內的氮化合物上升,導致人體腎功能衰竭,最後的結局便是「睡死「
熊的排洩物自然也會產生同種物質,但是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熊已經有了相對應的保護體制,將這一危害大大降低。
四、肥胖症
人類自然也可以像熊一樣暴飲暴食達到體重增加,積蓄能量的目標。但是隨之而來的便是像肥胖症一類的疾病,當體重飛速上升後,我們的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程度與接收能力便會下降,進而胰島素水平便會上升,就會影響脂肪細胞的分解,就會導致我們越來越胖,陷入惡性循環。
五、肌肉萎縮
之前便於大家提到過,長期臥床不起就會肌肉萎縮,而人類的肌肉萎縮速率大概在5-10%,所以冬眠時的長期睡眠會導致不可逆的肌肉萎縮,再醒來時連下床都是問題
六、打工
如果人類也陷入長達六個月,或者是三個月的冬眠期,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勞動時間減少至少三分之一。
都放假回家了,老闆還怎麼買蘭博基尼,怎麼買河邊別墅,老闆家的小兒子還怎麼上全市最好的幼兒園。換句話說,大家都去睡覺了,誰來給響響點讚&打賞呢?
為了老闆的幸福與全國的GDP,打工人也不能輕易冬眠,
加油,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