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氣旋風暴如何形成,科學家發現一些蛛絲馬跡,不過還存在爭議

2020-12-05 美女小倩談科學

宇宙之中存在著很多的奧秘,吸引著人們不斷地關注。人類是一種非常好奇的生物,只要有我們沒有辦法解開的秘密,大家就都會傾全力去研究,希望能夠讓這個秘密得到徹底解決。可是宇宙對於人類來說過於龐大,我們想要解釋其中的一些奧秘,顯然有些力不從心,科學家總是徘徊在解決一個問題之後,又遇到幾十個問題的情況,這讓我們的科學家非常的困惑,不過也正因為如此,科學才有了更大的魅力。隨著宇宙科學研究的不斷開拓,相信未來人類對於宇宙的研究會有更深入地發現。美女小倩是一個熱愛科學的人,也給大家推出了很多科普類文章,朋友們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加我粉絲和關注,我會給他講,不斷地分析推出,最新科普類文章,希望朋友們和我一起探討研究。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龐大的一顆星星,也是質量最高的一顆行星。木星相當於太陽系一大半的物質,或者說木星這個系統就是一個小太陽系,所以木星身上有很多未解之謎,科學家希望能夠了解其中的奧秘。時至今日,木星身上仍有很多無法解釋的事情,讓科學家感覺到木星是如此的神秘,又如此的有魅力。

科學家一直在研究木星兩極周圍,存在的規則幾何形的巨大氣旋,這些氣象形成是一個未解之謎,因為科學家想過很多的辦法來解釋,但是一直沒有辦法解釋清楚。特別是這些劇大氣圈是如何形成更讓科學家感到無從下手,不過近期有些科學家有了新的發現,讓科學界非常的關注。

這個研究是美國加州大學貝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們進行的全面研究,他們通過以往木星極地數據,跟他氣態行星對比,科學家驚奇地發現木星和這些氣體行星完全不同。他們的南極很可能存在著更加極端的氣候,所以才會造成巨大氣旋的形成。因為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極地,並非充滿了氣旋,這也就說明,很可能木星的氣旋,是受到極地影響。

科學家通過木星模型又進行了一些推論,他們驚奇的發現通過計算機的模擬和一些數據的相對研究,這些氣旋確實形成了。而且這些氣血根據計算機的測量,很可能和木星極端的極地氣候,有直接關係。這些蛛絲馬跡讓科學家非常興奮,他們也在專門的期刊上提出了這個理論。

不過有一些科學家很快提出了反對意見,因為他們認為在木星上這些氣旋,並不是僅僅存在於木星極地。因為很多的氣旋,散布於木星廣袤的周邊區域。如果僅僅是極地形成的話,那麼在木星其他區域的氣旋,就沒有辦法得到合理解釋了。這對於科學家來說才是一個重大的問題,但是新的科學研究並沒有解釋出這一點。

所以很多科學家提出,也許我們在觀測木星的時候是一個錯誤的角度,而非正常的角度。例如,以往朱諾號飛船在飛過木星南極的時候,發現了六個氣旋呈六角形排列。可是同時其他周邊區域的氣旋,也在不斷的出現,因此,很多科學家認為目前的研究,在三維模型的形勢下,無法解釋具體情況,現在科學家正在全力研究,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更加可靠的證明。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揭曉木星極地幾何形狀氣旋風暴形成之謎
    多年以來,木星兩極周圍存在規則幾何形狀的巨大氣旋,科學家對此感到迷惑不解,目前最新研究揭曉了這些巨大氣旋最初是如何形成的。  2016年,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探測器進入木星軌道之後,發現巨大氣旋在木星兩極以幾何形狀排列,在該行星北極,8個漩渦環繞著一個中心漩渦,而在南極存在6個漩渦。
  • 科學家揭曉木星極地幾何形狀氣旋風暴形成之謎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多年以來,木星兩極周圍存在規則幾何形狀的巨大氣旋,科學家對此感到迷惑不解,目前最新研究揭曉了這些巨大氣旋最初是如何形成的。2016年,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探測器進入木星軌道之後,發現巨大氣旋在木星兩極以幾何形狀排列,在該行星北極,8個漩渦環繞著一個中心漩渦,而在南極存在6個漩渦。
  • 加州大學的科學家破解了木星極地氣旋形成之謎了嗎?還早呢
    加州大學的科學家破解了木星極地氣旋形成之謎了嗎?還早呢!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2016年,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探測器發現木星北極有8個巨大氣旋環繞著一個中心氣旋,而在南極則存在5個氣旋環繞著一個中心氣旋。
  • 木星極地幾何氣旋形成之謎破解了嗎?還早呢
    木星極地幾何氣旋形成之謎破解了嗎?還早呢!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2016年,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探測器發現木星北極有8個巨大氣旋環繞著一個中心氣旋,而在南極則存在5個氣旋環繞著一個中心氣旋。每個氣旋風暴直徑在4000-7000公裡之間,保持幾乎相同的間距,至今依然存在,沒有像地球上的氣旋一樣向極地漂移,在陸地和冷水上空逐漸消散,也沒有像土星一樣在兩極合併成一個氣旋。科學家們對此感到迷惑不解。
  • 木星有情況!發現巨大新氣旋,和原氣旋構成詭異的六邊形!
    據消息稱,NASA科學家公布了此前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在11月發現的重要數據,在木星南極附近又發現一個巨大的新氣旋,這個新氣旋的出現給木星帶來了一絲詭異!11月3日,「朱諾」號最近一次近距離飛越木星時,發現了這個新發現的大漩渦,其寬度與美國德克薩斯州差不多,位置就在木星的南極地區而「朱諾」在之前經過木星時發現了其他六個氣旋,直到現在已經在木星南極附近發現了7個巨大的氣旋。這張拍攝於2019年11月4日的木星南極紅外圖像的右下角可以看到一個新的、更小的氣旋。
  • 木星出事了!巨型風暴大紅斑突然長出「觸手」?科學家:前所未見
    不過好在木星和月球的存在,它們幫助地球抵擋住了大部分傷害,不然的話地球也不會有人類的誕生,因為一次行星撞擊帶來的災難足以毀滅所有,科學家就曾在24年前親眼目睹過這樣的場景。該研究還發現,這些氣旋周圍分布著多處風暴,北極有八處,南極有五處。該研究為我們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木星內部細節,我們對銀河系中氣態巨行星大氣內部動態的了解或將因此取得重大突破。
  • 木星上奇怪的風暴
    一個覆蓋著五顏六色的帶狀氣體的巨型行星——木星,在其南極,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景象,隱藏著一個比地球還大的紅色斑點。在行星的南極附近,大部分是隱藏在人類窺視之下的漩渦風暴集合,以不尋常的幾何圖案排列著。自從它們於2019年首次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諾(Juno)太空探測器發現以來,這些風暴對科學家來說是一個謎
  • NASA公布朱諾號新發現!木星極地分布著詭異氣旋
    木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複雜的雲層和天氣系統超乎想像。最為人所知的自然要數著名的大紅斑,這是一個比地球還要大的反氣旋風暴,至少存在了300多年。一直以來,科學家對木星大氣充滿好奇,畢竟還有大量奧秘等待揭開。NASA的朱諾號肩負重任,對木星展開近距離探測。
  • 在木星上的新發現涉及知識盲點,為什麼氣旋擠在一起卻不會合併?
    NASA發射的木星探測器「朱諾號」於前段時間經過木星北部區域時又有了新的發現,在這片區域新出現了9個挨在一起旋轉的巨型氣旋,此時的探測器是在距離木星僅3500公裡的高度拍攝到的,科學家對於木星氣旋的形成機制並不清楚,木星自轉一圈的時間不到10個小時,是太陽系中最為活躍的氣態巨行星,
  • 木星表面最大的風暴「大紅斑」,持續了數百年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
    金星就不一樣了,金星擁有稠密的大氣層,金星的大氣壓差不多是地球的92倍,金星表層的大氣運動比較緩慢,但是上層大氣的運動十分劇烈,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數百千米,形成強勁的風暴。不過,說到行星風暴,最為著名的要數氣體巨行星木星表面的「大紅斑」了,大紅斑是木星的一個醒目標誌。
  • 木星氣旋的哈勃近照出爐,你知道大紅斑還有個親戚嗎?
    閱讀下面的圖片,了解一些著名的木星風暴。圖片由NASA, ESA, STScI, A. Simon(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M.H. Wong(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OPAL團隊拍攝。這張照片裡有許多有意思的地方。首先是位於木星左側的木衛二。
  • 大氣謎團:從金星到木星
    朱諾木星探測器 credit:space.com2016年,NASA的朱諾探測器進入木星軌道。當它飛過南北兩極時,發現木星極地地區存在幾個巨大風暴,而且這些氣旋在極地地區規律地排列著。北極地區存在一個中心風暴,並且還有8個氣旋圍繞著他。南極地區則是一個中心風暴被6個氣旋包圍著。
  • 大氣謎團:從金星到木星
    金星的熱點還沒過,木星又來湊熱鬧了。一直以來,木星的大氣現象就令人著迷,最新的研究帶領我們走進這個巨型氣態行星。朱諾木星探測器   credit:space.com2016年,NASA的朱諾探測器進入木星軌道。當它飛過南北兩極時,發現木星極地地區存在幾個巨大風暴,而且這些氣旋在極地地區規律地排列著。
  • 木星大紅斑發現水的跡象從水量可知木星如何形成
    近日,美國科學家藉助望遠鏡等設施,對木星的標誌性風暴——大紅斑進行觀測,在大紅斑深處發現了水的化學特徵。為了對這些結果進行佐證,該團隊使用了NASA「朱諾號」探測器提供的數據。木星上有多少水呢?研究人員表示,需要更多觀察才能找到答案。「朱諾號」任務科學家則稱:「木星的水量情況將告訴我們很多關於木星如何形成的信息。」
  • 百年來不斷萎縮的風暴,木星臉上的「大疤」難道要消失了?
    目前關於木星大紅斑的形成原因有多種說法,科學家一直在推測大紅斑的形成原因,隨著對於木星探測的深入,人類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科學家發現木星大紅斑區域的溫度比周圍要高一些,裡面的氣體在做高速的旋轉運動,至於產生巨大木星氣旋風暴的源頭,
  • 百年前數學模型助力解密木星奇特風暴
    這種由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的「朱諾號」太空探測器首次發現的現象為科學家們帶來了一個謎題:木星風暴的外在表現為何如此奇特?Ingersoll教授表示,木星上的風暴與每年夏秋兩季襲擊美國東海岸的風暴非常相似,只是規模要大得多。和地球風暴類似,木星的風暴也常常在赤道附近形成。然而,地球風暴在離開赤道後不久就會消散,而木星風暴則會一直前進至兩極,並形成難以解釋的穩定幾何結構。
  • 解開木星「大紅斑」之謎 持續350年的超級風暴
    「大紅斑」是整個太陽系最大的風暴,可能已存在了350年。木星不只體積龐大,還擁有許多守護衛星    天文臺傳回珍貴的觀測資料,是我們第一次深入觀察太陽系最大的風暴。該圖像是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通過陸基26英尺口徑的望遠鏡拍攝的熱成像圖片,使得研究木星神秘超級大紅斑的科學家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了解這個非同凡響的風暴,該風暴也是太陽系中頂級規模的超級風暴,至少在木星表面肆虐了200年至350年以上,位於木星南赤道帶的邊緣附近,儘管存在了數百年的時間,但是看起來,卻顯得異常的穩定。
  • NASA朱諾號探測器捕獲木星風暴合併的畫面
    據外媒CNET報導,木星經常「上演各類表演」:這顆氣態巨行星的旋轉大氣層不斷變化和重新排列。最近, 美國宇航局(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在觀察中有了一些非凡的發現:兩個橢圓形風暴合併在一起。 NASA將該事件描述為「不同尋常的事情。」
  • 上百年前的數學模型,也能用來解密木星的奇特風暴
    科學家曾觀測到,木星的南極潛藏著一處引人注目的景象——一群風暴漩渦以不同尋常的幾何圖案排列著。這種由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的「朱諾號」太空探測器首次發現的現象為科學家們帶來了一個謎題:木星風暴的外在表現為何如此奇特?
  • 朱諾發現木星的重力場是ASKEW
    【博科園-科學科普】自從它於2016年7月在木星周圍建立了軌道以來,「朱諾號」的任務一直在傳回有關該氣體巨人大氣、磁場和天氣模式的重要信息。每隔53天就會有一個被稱為「perijoves」的軌道,探測器揭示了更多關於木星的有趣事情,科學家們將依靠它來更多地了解木星的形成和演化。一圈氣旋圍繞著木星的南極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