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編者按】"觀愛自然「,發現身邊精彩的自然故事。山水將在B站平臺開展N場直播,邀請了一眾主播和大家聊聊身邊的精彩自然,並探討我們和自然之間的關係。
今天晚上8點的「家門口的自然觀察」,鳥獸的樹蛙老師(彭宇)就受邀與大家一起來分享,家門口都有哪些精彩故事。
說在前面: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BD COP15)將在雲南昆明召開。作為迎接COP15系列活動之一,由COP15籌備執委辦指導,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和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共同主辦、以及諸多合作夥伴的支持下,「觀愛自然」系列活動將在四月份正式開啟。觀愛自然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旨在推動和激勵普通公眾對身邊的生物多樣性進行觀察,通過觀察了解、增加知識,享受自然的美好,建立個人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
圍繞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我們將從月初開啟一系列的預熱活動,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一下其中「觀愛自然直播月」的內容~
四月,大自然中上演著精彩紛呈的戲碼。
就如同趙忠祥老師用他那渾厚的聲線描述的:「春天來了,大草原上…」
雖然在新冠疫情陰影的籠罩下,我們不方便出門到荒野中享受。但在我們身邊,同樣有精彩的自然故事在上演:
候鳥踏上了遷徙的旅程,運氣好的話,陽臺上就能看到北上的雁陣;而公園的小樹林,或許就是小型林鳥的歇腳點;小區的草坪上,不僅僅有人工栽植的花卉,各種野花同樣抓緊時間綻放。
紫花地丁 攝/程秋爽
南方,家燕回歸。北方沉寂了一冬的蝴蝶和蜜蜂開始穿行在花叢中。巷陌間,黃鼬、刺蝟這些小獸也再次活躍起來。
東北刺蝟的萌萌背影 攝/張棽
作為cop15系列活動的一部分,山水將在B站平臺開展N場直播,邀請了一眾主播和大家聊聊身邊的精彩自然,並探討我們和自然之間的關係。
另外悄悄透露一下,我們還準備了線上參與的城市自然調查活動,預計於下周正式上線!(先佔個坑)屆時期待大家的參與呀!
點擊播放 GIF 0.2M
接下來還是來說說主播們將給大家帶來哪些有趣的分享吧:
家門口的自然觀察
直播時間:4月3日 周五晚上20:00-20:40
直播內容:都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熟悉的人不解風情。那是因為缺乏發現的眼光,我在廣州、深圳、香港這樣的都市叢林生活過,卻經常在家門口的鳥獸草木中收穫驚喜,譬如聞嗅春天的家貓、遭遇空襲的蜻蜓、偶然駐足的貓頭鷹……如今有部分時間生活在香港南丫島,家門口有一小荒地,是我的花園、菜地,也是眾多鳥類、蝴蝶等昆蟲的樂園,野豬時常光顧,我就來與你分享其中的歡喜,以及哭笑不得之事。希望你也能從家門口開始你的自然觀察之旅。
彭宇
「你好大自然」CEO,鳥獸蟲木自然保育中心發起人,自然解說員,生態攝影師。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自2007年起成為自然解說員,一直推廣自然教育及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包括自然解說,公開演講,自然解說員培訓,環境保育項目等,至今已擁有12年自然教育和生態保護經驗。大部分時間行走在郊野,曾帶隊在國內外進行自然考察,開展自然教育課程,足跡遍布國內各保護區,以及斯裡蘭卡、婆羅洲、印度、南美、非洲等地。
早春本土植物探索
植物學家帶你逛奧森
直播時間:4月10日 周五上午10:30-11:30
直播內容:清明過後,北京的春花處在一個頗為絢爛的階段。除了海棠、丁香等人工栽植花卉,蒲公英、二月蘭等自生的本土野花也會為綠地妝點上色彩——如果園林管理不將它們移除的話。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是北京最大的公共公園(似乎沒有之一),也是北京城市生物多樣性恢復項目的工作點之一;園中綠地上往往會為多樣的「野花野草」留下生存的空間。著名「植物人」顧有容將在這裡進行直播,在綠地上尋找北京本土植物,講一講它們的故事。
顧有容
植物學博士,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顧問,科學松鼠會成員,養有三隻貓和兩個娃。教植物學,研究植物系統演化、傳粉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說白了就是觀察植物怎麼做羞羞的事情,如果它們做不好,還要幫它們一下……業餘從事科學傳播,近幾年寫了一百來篇科普文,還和媳婦一起拍了80多集短視頻《花日曆》。擅長辨認植物,但並不滿足於只報個物種名稱,更願意和大家分享這些植物生存、繁衍和演化的故事。
我知道事情的真相啦?
淺談身邊動物觀察
直播時間:4月10日 周五晚上20:00-20:40
直播內容:草坪上的刺蝟突然消失,真的成仙了?螳螂先生的愛情,要付出生命為代價?我好像知道事情的真相啦!哎?怎麼不太一樣啦?原來真相是這樣!咦?又有變化啦!我們城市裡生活著許多野生動物,書本上、人們口口相傳的故事中,有著關於它們的種種「真相」。但長期細緻追蹤觀察,可能會讓我們對這些生活在身邊的野生動物鄰居有一些不一樣的認識。
張瑜
《博物》雜誌插畫編輯,自然科學繪圖師,自然觀察達人。張瑜花了許多時間追蹤觀察自己感興趣的幾種城市中的野生動物,比如松鼠、刺蝟、螳螂,這些觀察往往持續數年之久。這種長期的觀察和記錄讓他對這些動物有著深入而獨特的認識,而他也特別擅於把這些觀察故事講述出來。作為天津人,張瑜老師的講述總帶有哏都人民特有的幽默感。我們私下以為博物圈裡他的相聲水平最高。
社區裡的生境花園
直播時間:4月17日 周五晚上20:00-20:40
直播內容:分享TNC上海生境花園項目的實踐心得。社區生境花園,將自然融入社區花園,讓花園變得更加豐富和充滿活力,既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也為周邊居民提升生態空間品質。行近自然、親近自然。
楊波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上海城市項目總監,先後參與溼地項目、淡水項目和自然中心項目等保護規劃和管理實踐,現與上海城市保護項目團隊致力於探索城市的自然解決方案,實現自然和城市的共贏。
城市生物多樣性恢復
直播時間:4月22日 周三晚上20:00-20:40
直播內容:在我國,許多重要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與城市化地區高度重合,而在高速城市化的過程中,還有更多土地將被城市佔領。我們正在探索,如何讓城市中的自然觀察和教育活動與建築、綠地的管理與維護形成有效的互動,讓居民參與到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中,讓城市成為自然保護的新「陣地」。
譚羚迪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項目官員。關注城市生物多樣性和環境教育,參與北京城市生物多樣性恢復示範與公眾教育項目、北京城市溼地恢復項目、自然觀察公民科學項目。主要志向與其說是保護自然,不如說是保護熱愛自然的人。
當野生動物保護來到城市
直播時間:4月30日 周四晚上20:00-21:00
直播內容:當我們談論起野生動物保護,也許會想到叢林茂密的深山或是人跡罕至的高原。那麼,當我們在城市裡做的野生動物保護,會是什麼樣子的呢?而生活在城市中的公眾,是否可以親力親為參與到野生動物保護中去?中國本土的保護NGO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將以我們在上海的「以貉為家」項目為主要內容,為您講述,我們在城市中,以公眾為主力,所做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王放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北京大學動物學博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專家。
袁月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傳播與合作發展部門顧問,策劃組織北京蝴蝶監測、雲龍天池物種監測、校園鳥類監測等多個公民科學項目。
以上,山水直播室見!
觀愛自然(Watching for Caring)
觀愛自然(Watching for Caring)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旨在配合將在昆明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BD COP15),推動和激勵普通公民對身邊的生物多樣性進行觀察,通過觀察了解、增加知識,享受自然的美好,建立個人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激發公眾對生物多樣性的關注,並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可能。
指導單位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
籌備工作執行委員會辦公室
主辦單位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承辦單位
北京大學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復旦大學
中國觀鳥組織聯合行動平臺
守護荒野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支持單位
十分自然公益基金
益心華泰
公民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聯盟(CSABC)
社會公益保護地聯盟
合作單位
大自然保護協會
鳥獸蟲木自然保育中心
(持續更新)
關於城市動物,你還可以了解:
識別下圖二維碼 關注山水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