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的藝術?央美副教授或有學術不端行為,校方已成立調查組

2020-12-05 北晚新視覺網

@中央美術學院4月14日上午發布通報:2019年4月13日網上有反映我校城市設計學院教師陳琦的個人相關作品涉嫌抄襲。學校對此高度重視,已由校學風建設委員會責成其所在院系成立專門調查組開展核查工作。

中央美術學院對學術不端堅持零容忍態度,一旦查實,學校將依規嚴肅處理。

事件回顧

4月13日,有自媒體發布文章,稱陳琦的個人相關作品涉嫌抄襲。

文章中稱陳琦創作於2017年、2018年的作品《物光》,涉嫌抄襲美國藝術家James Austin Murray在2014年就公開展覽過的作品,並分別放出兩者作品。

左圖為陳琦作品,右圖為美國藝術家James Austin Murray作品。北京日報客戶端 製圖

陳琦作品《物光》

《物光NO.1》 直徑200CM 布面油畫 2017年

《物光NO.5》 150 X150CM 布面油畫 2017年

美國藝術家James Austin Murray作品:

公開資料顯示,陳琦系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1979年出生於北京。

199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

200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2006年畢業於愛丁堡大學藝術學院純藝術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獲The Helen A.Rose Bequest畢業獎學金。

曾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擔任國際部主任、校務委員會委員;

2016年任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教育推廣與合作中心主任、院務委員會委員。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宋佳音

監製:張力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貴州遵義師範學院一副教授全文抄襲本科生畢業論文
    近日,一則舉報貴州省遵義師範學院副教授趙井春抄襲安慶師範大學2012屆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金鵬論文的網帖,在網上引起關注。  今年28歲的金鵬,是安慶師範大學2008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8月5日,金鵬在網上發帖舉報趙井春抄襲自己的本科畢業論文。
  • 演員翟天臨文章疑似抄襲?北電成立「翟天臨事件調查組」
    來源:北京青年報演員翟天臨近日被曝出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發表的一篇學術性質文章有疑似抄襲行為。北京電影學院已經對這一事件成立調查組。昨日晚間,北京大學也發布聲明:對近日媒體關注的「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一事,我院高度重視。
  • 學術抄襲只是學術不端的冰山一角
    據了解,南昌工程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副院長李平於2015年出版的《中國繪畫的藝術探究》(吉林大學出版社,ISBN 978-7-5677-3735-8)第八章第一節「當代中國畫創作現狀的分類與辨析」(P142-P151),全文剽竊抄襲張江舟於2010年出版的專著《思與境偕》(江西美術出版社,ISBN 978-7-80749-852-0)第一章「當代中國畫創作現狀」的內容,抄襲逾萬字,且「一字未改」。
  • 西南交大副校長涉抄襲論文 校方已上報教育部
    目前,先後有兩個專家組進行評審,並給出了初步結論。  前日晚,西南交大校長陳春陽向記者證實,學校確已對此展開調查,而且有專家組給出了初步結論。本著客觀公正及對當事人負責的態度,學校已把相關情況上報教育部,委託更高級別的「第三方」專家組進行核定,預計兩個月之內將有最終結果。  前日晚,記者致電黃慶本人。當被問及論文是否抄襲時,黃慶在電話中稍稍遲疑了一會兒。
  • 天津大學解聘一名有學術不端行為的教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天津11月1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豔)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今日宣布與該學院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的張裕卿教授解除聘用關係。  據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在其官網發布的「情況說明」,學院收到有關張裕卿教授的實名舉報後,立即成立專門調查組,依規開展調查。
  • 濰坊學院一教師著作被指抄襲,現已停職配合調查
    新京報記者昨日從濰坊學院黨委宣傳部獲悉,楊潔已停職正在接受調查,若抄襲屬實,校方將嚴肅處理。今日(10月16日),新京報記者輾轉聯繫上處於輿論風波中的楊潔,她表示不便接受媒體採訪,隨後掛斷電話。記者隨後發簡訊問詢其對此事的詳細回應,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 高校校長因自我抄襲被指學術不端!如何避免出現相同情況被退稿?
    對此,臺灣地區教育部門表示,該部門已要求開南大學校方先行開展調查,再將調查結果、認定情形以及處置建議統一上報,再由教育部門斟酌是否參考學校調查結果來審議。2010年9月,《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編輯部主任張月紅給英國《自然》雜誌去信,自爆《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的來稿中有31%的稿件存在抄襲現象,引起一陣風波。時任校長楊衛曾公開表達浙大處理學術不端的勇氣與決心。
  • 長江青年學者鄧大才被指學術不端 存在一稿多投
    現代快報訊 近日,有學生在網上舉報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分黨委書記、院長,長江青年學者鄧大才存在一稿多投、論文重複、抄襲等學術不端的問題。5月14日,鄧大才就此事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早年因素養不高,確實存在一稿多投的現象。華中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的一名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目前校方已成立調查組對此事進行調查。
  • 論文降重|從韓春雨到翟天臨,學術不端層出不窮,應該如何避免?
    學術不端的行為一般包括捏造數據、篡改數據和剽竊,2016年教育部對學術不端行為進行了界定:第二十七條 經調查, 確認被舉報人在科學研究及相關活動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應當認定為構成學術不端行為:(一)剽竊、抄襲、侵佔他人學術成果;(二)篡改他人研究成果;
  • 又一明星論文抄襲,碩博學位撤銷,還有9種行為均屬「學術不端」
    韓國知名女星洪真英的「學霸」人設崩塌,其畢業院校朝鮮大學對洪真英學術不端行為蓋棺定論,公開認定洪真英的碩士論文為抄襲,將撤銷她的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網友發現洪真英的畢業論文查重率高達74%,她個人辯解是因為大量引用文獻導致。隨後,廣大網友明察秋毫,在輿論壓力下,洪真英承認了自己的抄襲行為,並最終退出演藝圈。
  • 校方讓韓春雨事件謎團加深:不提學術不端但疑似按其標準處理
    這目前仍是「懸案」, 河北科技大學在結論中對韓春雨是否「學術不端」並沒有明確認定。相較之下,另一所高校武漢大學在1月29日回應該校李紅良團隊被舉報學術造假時,直接認為李紅良 「不存在學術造假行為」。儘管如此,李紅良學術造假事件當下仍有爭議。
  • 湖北經濟學院回應「抄襲」事件:不屬於「學術不端」
    兩篇論文一半篇幅以上引用他人已發表的論文,博士期間發表專著與他人已出版的專著在部分章節上存在大量相似,還有兩篇文章涉嫌一稿多投,湖北經濟學院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蔡紅英被公開舉報「學術不端」。8月3日,《中國青年報》刊發《湖北經濟學院一院長被指「學術不端」》,指出對蔡紅英學術不端的舉報在2016年10月就已出現,但未有公開信息表明該校進行過相關調查。
  • 從不知知網到學術不端,打假學霸涉嫌學術造假
    既是小鮮肉又是剛被北京大學錄取為博士後的翟天臨可謂是十分優秀,但是造化弄人,最近翟博士卻被四川大學官網作為學術不端案例。中國知網是面向海內外讀者提供中國學術文獻、外文文獻、學位論文、報紙、會議、年鑑、工具書等各類資源統一檢索、統一導航、在線閱讀和下載服務的知識發現網絡平臺。是大學生寫論文的必備工具!
  • 臺大學校長被指學術不端:涉嫌抄襲自己的另一篇論文
    位於臺灣桃園市的開南大學校長梁榮輝近日捲入學術不端爭議。據臺灣「中央社」8月29日報導稱,開南大學一名男性教職員投訴稱,梁榮輝發表的一篇學術期刊論文,涉嫌抄襲他自己前一年的另一篇期刊論文,兩篇論文相似度達六成。
  • 顏寧談中科院楊輝學術不端:不公開調查處理,再多學風建設都徒勞
    近日,中科院上海神經所楊輝研究員被指控學術剽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和爭議。最近顏寧就此事在微博中發表看法,她說:「對學術不端事件處理得越公開、越清晰,人們去觸犯這些道德標準的可能性就越小。不對這些事進行認真公開的處理的話,再多的學風建設和學術規範教育都是徒勞。」
  • 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抄襲論文被取消碩士學位,學術造假何時休?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萬某因10年前的碩士論文存在嚴重抄襲,被當時攻讀碩士學位高校湖北大學發布公告,撤銷其碩士學位,註銷碩士學位證書,並且3年內不再接受萬某碩士學位申請。撤銷學位公告其實早在今年2月便有華中科技大學校友爆料其涉嫌論文抄襲,發表的論文知網查重複制比高達81.5%!與校方要求的原則上複製比不超過15%相差甚遠。
  • 天大研究生實名舉報導師學術不端,提供123頁舉報信!校方已回應
    這份由其門下這名研究生撰寫的長達123頁的舉報證據,仿照論文的格式,對導師涉嫌篡改/偽造/重複發表/不適當署名/違反利益衝突等學術不端行為進行了揭露,目錄條理明晰地整理了實質性證據:
  • 網曝南審兩副教授涉學術不端 校方:剽竊尚待調查
    東方網11月18日消息:昨天,有網友在南京多家論壇發帖爆料,稱南京審計學院外國語學院的兩位副教授,發表的多篇論文疑有剽竊和一稿多投的行為。快報記者就此展開採訪,同時該校的紀委也正在調查此事。
  • 四川大學副教授因著作抄襲被解聘
    新聞人物  李小光  男,生於1971年,宗教學博士,副教授,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博士後,碩士研究生導師,已出版學術專著《生死超越與人間關懷》及學術論文多篇,現供職於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
  • 要防止學位論文抄襲 校方導師需嚴格把關
    他告訴筆者,他所在專業的老師基本上全看過了此次關於論文抄襲事件的報導,有的老師還特意提醒他們指導的學生要注意學術規範。而在他參加的論文答辯會上,參加評審的一些專家也提到了現在對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抓得很嚴格。其中一位參加答辯的同學引用的太多了,被答辯委員會要求明確標示引用出處,並建議他進一步修改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