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病毒造次世代電池驅動特斯拉?這位美國科學家還真沒瘋

2020-08-29 一個洋男孩

2009 年時,麻省理工生物工程教授 Angela Belcher 專程到白宮為新官上任的歐巴馬總統展示了一種新型電池。這電池到底什麼來頭,居然能讓總統如此感興趣?

原來,Belcher 掌握了新的鋰電池正負極製造技術,但材料中有一項並不是來自元素周期表,而是我們談之色變的「病毒」。這一工程突破不但有望降低電池製造過程中的毒性,還能提高電池性能。當時,歐巴馬準備投入 20 億美元推進電池技術的進步,而 Belcher 的「病毒」電池就是未來風向之一。

十年過去了,Belcher 的「病毒」電池也取得了飛速進步,她製造的病毒可以與 150 多種不同的材料一起使用。Belcher 還成功證明自己的的技術可以用於製造其他材料,比如太陽能電池。

當然,Belcher 用病毒驅動電動車的願望還沒有實現,但這項技術離走出實驗室已經不遠了。

被稱為自然界微觀殭屍的病毒也有跨越生與死鴻溝的能力。它們擁有完整的基因組,是不折不扣的生物,但與其他生物不同,沒有宿主它們又無法繁殖。不過在 Belcher 看來,這些特性反而可以用在納米工程中,在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壽命與充電速率的同時,降低製造過程中的汙染。

「在電池領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探索納米結構形式的正負極材料了。」約翰霍普金斯應用物理實驗室高級研究專家 Konstantinos Gerasopoulos 解釋道。「製備納米材料時我們可以使用多種常規化學技術。至於病毒等生物材料,其好處在於它們已經以「納米」形式存在,因此其本質上是用於合成電池材料的天然模板或支架。」

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許多方法,無需藉助病毒,就可以用無機材料構建有用的結構。Belcher 最喜歡的例子就是石決明(一種貝殼),它擁有納米級的高度結構化,輕巧且堅固。經過數千萬年的進化,石決明 DNA 產生的蛋白質可從富含礦物質的水生環境中提取鈣分子,並將其沉積在自己體內的有序結構層中。雖然沒人拿石決明製造電池,但是 Belcher 意識到,我們可以在病毒中用上同樣的基本工藝,從而為人類製造有用的材料。

「我們一直在試圖通過生物工程控制那些通常無法通過生物技法製造的納米材料。」Belcher 說道。「我們擴充了自己的生物學工具箱,以處理那些全新材料。」

Belcher 選的病毒是 M13 噬菌體,它是一種能在細菌中複製的雪茄狀病毒。儘管它不是唯一可以用於納米工程的病毒,Belcher 還是認為它是最佳選擇,因為 M13 噬菌體的遺傳物質很容易操控。

為了徵召病毒生產電極,Belcher 將其暴露於她希望病毒操縱的材料上。一些病毒 DNA 中的自然或工程突變會導致它們鎖在材料上。隨後,Belcher 提取這些病毒並將其用於感染細菌,從而產生數百萬份相同的病毒副本。這個過程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並且隨著每次迭代,病毒都慢慢進化成了經過精準調整的電池架構師。

Belcher 的轉基因病毒其實分不清電池的正負極,但這個能力對它們並不重要。在設定中,它們的 DNA 就只需解決簡單任務,但如果數百萬個病毒搞「毒海戰術」,就能造出可用的材料。

舉例來說,轉基因的病毒可能被改造為只需表達表面上的一種蛋白質,該蛋白質能吸引氧化鈷顆粒覆蓋自己的身體。病毒表面上的其他蛋白質會吸引越來越多的氧化鈷顆粒。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鈷氧化物納米線,它由連接的病毒組成,可用於電池電極。

Belcher 的工藝將 DNA 序列與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進行匹配,從而形成非自然選擇的加速形式。對 DNA 進行單向編碼可能會導致病毒鎖定在磷酸鐵上,但是,如果對代碼進行了調整,該病毒可能就會對氧化鈷更感興趣。

該技術可以擴展到元素周期表中的任何元素,只需找到與之匹配的 DNA 序列即可。從這個角度來講,Belcher 所做的工作與寵物狗愛好者進行的選擇性繁殖差別並不大,後者以創造出完美的狗為己任,而這樣的狗大自然可造不出來。不過,Belcher 可不是在繁殖貴賓犬,而是在繁殖製造病毒的電池。

簡言之,Belcher 正在使用她的病毒組裝技術來打造電極,並將該技術用在一系列不同的電池類型中。

當年,她為歐巴馬演示的電池是標準的鋰離子紐扣電池,就像石英表中使用的那種。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Belcher 所用的電極具有更奇特的化學性質,類似鋰空氣和鈉離子電池。

她指出,這樣做是因為與成熟的鋰離子電池生產商競爭並沒有多大意義。「我們沒有試圖與當下的技術進行競爭。」Belcher 說道。「我們正在研究一個問題,即『可以用生物學來解決一些迄今為止尚未解決的問題嗎?』」

當然可以,其中一種前途廣大的應用就是使用病毒創建高度有序的電極結構,以縮短離子通過電極時的路徑。伊利諾伊大學材料研究實驗室主任 Paul Braun 就表示,這將增加電池的充電和放電速率,可以稱得上「能量存儲領域的絕技之一」。他還指出,原則上病毒組裝能顯著改善電池電極的結構並提高其充電率。

眼下,Belcher 的病毒組裝電極在結構上基本是隨機的,但她和她的同事正在努力將病毒引導為更有序的排列。

儘管如此,她的病毒電池的性能還是優於傳統電極,比如更高的電池容量,循環壽命和充電率。不過 Belcher 還是強調,病毒組裝技術最大的好處在於其環保屬性。傳統的電極製造技術要求使用有毒化學物質和高溫,而 Belcher 所需的只是電極材料,處在室溫的水和一些轉基因病毒。

「我的實驗室現在最關注清潔能源技術。」Belcher 解釋道。這涵蓋了諸如電極材料的來源以及因製造電極而產生的廢品之類的問題。

Belcher 的病毒電池還未正式商業化,不過她和她的同事最近發了多篇論文(正在審閱中)詳細闡述這一技術在能源及其他行業的商業化應用前景。

當 Belcher 首次提出利用病毒製造對人類有用的東西時,她遭到了很多同事的懷疑。她回憶稱:「人們都說我瘋了。」

現在,這個想法似乎不再牽強,但將該技術從實驗室帶入現實世界可沒那麼容易。

「傳統的電池製造使用廉價的材料和工藝,但要想通過病毒提高性能並解決量產問題,則需要數年的研究和相關費用。」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化學教授 Bogdan Dragnea 解釋道。「直到最近,我們才從物理特性的角度了解了基於病毒材料的潛力所在。」

基於病毒電池的技術,Belcher 已經成立了兩家公司。一家是 2004 年成立的 Cambrios Technologies,該公司用新的製造工藝來生產觸控螢幕所用的電子零部件。

至於第二家公司 Siluria Technologies,則在將甲烷轉化為乙烯(一種廣泛用於製造的氣體)的過程中使用病毒。 除此之外,Belcher 還使用病毒來組裝太陽能電池,但這項技術的效率暫時還不足以與新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競爭。

當然,病毒參與製作電極這件事能否達到商業化生產的標準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Gerasopoulos 就表示:「在電池生產設備中會投入大量材料,因此要達到生物分子的水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他並不認為該障礙是無法克服的,但「到目前為止,這可能是最主要的挑戰之一。」

即使我們永遠開不上病毒驅動的特斯拉,Belcher 的生物驅動納米工程技術在與電力無關的領域也前景廣大。在麻省理工學院,Belcher 正與一個利用病毒組裝技術生成腫瘤追蹤納米粒子的科學家團隊合作。

這些納米粒子旨在追蹤體積太小而無法被醫生檢測到的癌細胞,可以極大改善癌症患者的早期檢測並降低死亡率。此外,這些粒子還可以用能殺死癌細胞的生物材料來武裝,雖然這個目標離我們還有點遠。

在人類歷史上,病毒一直是疾病和死亡的先兆,但 Belcher 的工作卻為我們指引了未來。原來,這些死神一般的傢伙真的可以為人所用。




相關焦點

  • 新時代電池,很可能就是用病毒製造的
    雖然貝爾徹「開著病毒做成的電動汽車」的夢想還沒實現,但經過多年的努力,她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同事們正準備把這項技術帶出實驗室,推向現實世界。病毒在自然界裡可說是一種跨越了生與死之間鴻溝的「殭屍」。有的病毒就跟生物一樣擁有DNA,但如果缺乏宿主也無法複製繁殖,讓它們被定義成生命體及非生命體之間的有機物種。
  • 未來的電池,可能是用病毒做的
    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位生物工程教授安吉拉·貝爾徹(Angela Belcher),已經成功研製出用病毒製造的電池,而她的終極夢想,是能夠駕駛由 「病毒電池」驅動的汽車。製造病毒電池病毒電池其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技術,早在 2009 年,由安吉拉·貝爾徹帶領的科研團隊就已經利用一種直徑只有 6 納米的病毒,製造出只有細胞大小的微型電池。
  • 氫燃料電池是假?靠下坡驅動為真?Nikola 的故事還能講下去嗎?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Nikola 售賣零排放車輛得來的環保積分將免費贈予通用(十年),要知道環保積分的倒賣每年能為特斯拉帶來數億美元的收入。找通用代工皮卡並不令人驚訝,但 Nikola 全盤接收通用的電池系統就讓人有些意想不到了,要知道去年它們還宣稱自行研發的電池技術即將取得巨大突破,而自研技術才正是 Nikola 真正的「護城河」。在「護城河」上造假?
  • 特斯拉電池日令人失望 馬斯克吹得牛並沒實現
    特斯拉電電池日上,特斯拉發布了全新的「4680」型電池,續航裡程提高16%,能量密度提高五倍,動力輸出提高六倍。此外,特斯拉繼續深化無鈷技術,正極將消除鈷的使用。馬斯克稱,新電池已經開始在一家工廠生產,將需要一年時間達到10千兆瓦時的產能。
  • 特斯拉電池日都講了啥?乾貨沒多少,百萬英裡電池遙遙無期?
    9月22日,已經推遲了五個月之久的特斯拉電池日,在特斯拉美國加州工廠正式開幕,這次特斯拉電池日將會和特斯拉股東大會一起舉行。在此前長達半年的時間裡,特斯拉方面一直在為電池日宣傳造勢,用極具挑逗性的言語撥弄著粉絲們的心弦。但誰也沒想到,這次特斯拉玩兒大了,電池日上特斯拉雖然整了很多活兒,但顯然消費者們不買帳。
  • 特斯拉純電動汽車也用鉛酸電池?為啥不用鋰電?
    原標題:特斯拉純電動汽車也用鉛酸電池?為啥不用鋰電?   電動自行車屬於低速車,乃中國首創,其保有量已接近 3 億輛,年產值超過千億元,創下「世界第一」。
  • 特斯拉用的是什麼電池,跟我們平時用的5號電池一樣嗎?
    說到電池呢,我們不得不感謝一個人——亞歷山德羅·伏特,正是這位來自的義大利物理學家於1800年發明了伏打電池。再加上後來各位科學家的不斷完善,才有了我們現在使用的各種各樣的電池。這種電池多半應用在電動車或者汽車上,屬於可充電電池,也是應用最廣泛的電池之一。放電後,能夠用充電的方式使內部活性物質再生——把電能儲存為化學能;需要放電時再次把化學能轉換為電能。
  • 特斯拉電池板拆解:7000多節18650電池 密密麻麻
    其電池組板由16組電池組串聯而成,並且每組電池組由444節鋰電池,每74節並聯形成。因此特斯拉Model S電池組板由7104節18650鋰電池組成。特斯拉採用美國Champlain的專門為電動車生產的線纜,其最高可承受600V電壓,並且可在-70°-150°之間工作。2/0主線保護的相當不錯,不僅有護板保護,而且還有防火材料包裹。這一點可猜測其工作時有可能產生高溫。
  • 特斯拉可能會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建設4680電池工廠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特斯拉最新資訊 > 正文 特斯拉可能會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建設4680電池工廠
  • 尼古拉汽車:氫燃料電池為王,撼動特斯拉?
    特斯拉汽車正是用交流電機驅動,也因此馬斯克將公司命名為「特斯拉汽車」,用以致敬尼古拉·特斯拉創造的大功率交流電機,並且登陸美國資本市場。而今,尼古拉·特斯拉這個名字的另一半——美國尼古拉汽車公司(Nikola Motor Company)也將於納斯達克登陸資本市場了。
  • 氫能燃料電池研發難度究竟有多大?為何連馬斯克都嗤之以鼻?
    塞爾維亞裔美國科學家、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的一生可謂充滿了傳奇色彩,特別是他與競爭對手託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之間那段關於交流電與直流電之間的「大戰」更被後世科學界奉為佳話。如果他能活到今天,這位以發明現代交流供電系統而聞名的19世紀科學家,看到自己的名字被我們這個時代最知名的企業家所尊崇,勢必會感到欣慰和感激吧!
  • 關於這位傳奇的科學家,特斯拉的一生及其坎坷
    28歲時,他來到了美國,遇到了一個名叫託馬斯愛迪生的男人。由於特斯拉和愛迪生對電力的共同興趣,他去了愛迪生的公司工作,作為新手特斯拉提出了「交流電」替代低效的直流電設備。受到愛迪生嘲笑,為了挑戰特斯拉,將他的想法發展成一項真正的發明愛迪生甚至向這位年輕的歐洲發明家提供了5萬美元的獎勵。幾個月後,他驕傲地向愛迪生提供了他的成功結果。
  • 電池革命覺醒 改造特斯拉的人以及電池狂人們
    他並不想拯救世界,但當他發現目前的標準電池達不到他的要求時,他想改變這一現狀。他所希望的理想電池,不存在間斷性問題,這樣無論白天黑夜、颳風下雨,只要他需要,他隨時都可以使用太陽能風能這些清潔能源。  雖然休斯花掉了2萬美元,還耗去上百個小時修改,他改造的這塊特斯拉電池,終於可以達到他所需要的電力容量。「這將成為我的電力公司。」他說。
  • 揭秘特斯拉為何淘汰穩定的18650電池
    「好基友」展示出了全新的鋰電池產品,特斯拉官方稱為2170電池,比18650電池足足大一號的它代表什麼呢? 由於那些穿白大褂的化學博士們至今仍然難以革命性地更新電池技術,所以鋰電池的能量密度目前也不能大幅度地提高。對於以電驅動的汽車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技術限制。
  • 從宜家到特斯拉,都沒逃過電商「真香定律」!
    擁抱電商,特斯拉們沒能逃過「真香定律」這是特斯拉在天貓的第二次入駐。在電商這件事情上,特斯拉不再糾結是否直營,再度入駐天貓,以觸達更廣泛的新生代人群,其還將連做8天淘寶直播,用最潮流的方式與消費者互動。特斯拉「浪子回頭」。無獨有偶,曾擔心做電商會左右手互搏的品牌宜家家居,在前段時間入駐天貓開設了旗艦店。
  • 特斯拉為何不用容量更大的單體電池,而要用多節小容量電池?
    特斯拉推出不受車庫、地下停車場、地面停車位等環境限制的家庭充電站,滿足了特斯拉車主99%充電需求。特斯拉技術比較先進採用的是松下的18650電池,而且採用的是多路並聯的電池連接模式,這種模式比較考驗整車的電池管理和熱管理系統,而且如果是一節大連電池壞了那也就壞了,容錯率就極低。
  • 特斯拉為何不用容量大的單體電池,而要用7千多節18650電池
    當然我覺得他是看到了CATL剛解決了寶馬i系列動力電池的技術問題,想去搭個順風車。但是CATL當時根本沒有多餘的團隊和產能滿足來滿足特斯拉的設計需求,而且特斯拉的量又不大,CATL覺得實在沒必要為了這麼小的一個客戶再去開一條新的生產線,所以就婉拒了特斯拉的要求。
  • 特斯拉「電池日」大猜想:馬斯克將用哪些大招震驚世界?
    特斯拉Model 3中使用的當今電池的能量密度約為260Wh/kg,而Maxwell曾表示,用乾電極技術製成的三元鋰電池電芯單體能量密度最高可達到500Wh/kg。不過,在8月末特斯拉公布「電池日」活動的邀請海報後,市場上又出現了新的猜測。
  • 特斯拉帶貨:Pyrofuse和它的驅動電路
    作用Pyrofuse的主要作用是開關作用,當發生碰撞、短路或其他安全故障時,Pyrofuse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切斷電源,降低危險發生的概率;在電池系統中電源就是指12V鉛酸電池或者高壓電池,圖片來源於Autoliv官網。
  • 美國史上最高!特斯拉如果翻盤,必須感謝中國!
    按照美國東部時間1月10日的收盤價,特斯拉小幅回落,但無論股價還是總市值,依舊處於高位。特斯拉近期股價的飆升,大概有兩個原因:2019年交付汽車量創下記錄,高達近37萬輛;上海工廠投產,且國產特斯拉比預期還便宜,極大振奮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