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如何通過聲音設計增強移動交互?

2021-01-2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主要關注交互式聲音設計,這還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學科領域,那如何通過聲音設計增強移動交互呢?

當我和別人討論聲音設計及它在Facebook所扮演的角色時,很多人一開始是看起來一臉茫然的。

「聲音?Facebook?」他們問道。

我個人是可以理解他們的,大多數時候,對於我們聽到的聲音,人們不會有意識地去思考其背後的意義。雖然有成千上萬的人在許多行業中擔任聲音設計師,但是,這仍然是一個鮮為人知的職業。

幾十年來,我一直是一名全職聲音設計師,所以,談到聲音,我有很多實踐經歷。 這篇文章僅需幾分鐘就看完,通常會為大多數人拉開了解聲音設計的帷幕。

總結一下我們做些什麼:通過聲音,聲音設計師為你的世界帶來了情境。當你在體驗感官輸入時,你聽到的聲音在如何解釋現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於那些對聲音敏感的人來說,在這種媒介中進行設計,會讓他們神魂顛倒、勃然大怒和心滿意足。

本文主要關注交互式聲音設計,這還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學科領域。為了幫助您思考這種被誤解和未被充分利用的設計形式,我和Facebook的聲音設計團隊正在與設計界分享一些交互式聲音,以及我們在此過程中學到的一些東西。

我將把注意力放在,我們在為移動產品設計聲音時,所學到的見解。聲音設計是一個廣泛的學科,因此,請記住:這些技巧可能不能適用其他媒介的聲音設計。

一、保持簡單

如果你將聲音視為產品設計的一部分,建議你保持聲音的簡單。

相對複雜或過長的聲音可能會對你的產品體驗產生不利影響,在你體驗產品時,請考慮聲音的flow。我發現:特別是對於移動產品,人們對細膩、溫暖的聲音感覺更加舒適。

二、統一產品裡的所有聲音的風格

你可能會注意到,一個產品裡的聲音具有相似的特徵,但是它們之間又明顯不同。這是故意為之的,因為我發現,當聲音彼此之間產生關聯時,調出來的聲音可以創造更有凝聚力的體驗。

我建議:在設計聲音的時候,應該將它們進行系統性地設計,就像使用視覺設計組件一樣。

三、記住:少即是多

作為一名設計師,當我第一個提出「這聽起來真的有必要嗎?」的問題時,人們有時會感到驚訝。類似於混淆產品的視覺效果,聲音效果的混淆也是非常容易的。問問你自己:對於使用該產品的人們來說,給定的聲音是否真的那麼重要?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多的聲音會降低它們的效果,並且會而變得讓人煩躁。

四、讓聲音獨一無二

當你在進行每個聲音的設計時,聲音所處的情境就是一切。 在某些情況下,你可能希望某個聲音的識別是通過非常特別的操作,但在其他情況下,這個聲音可能代表APP中的狀態更改。

當你在精雕細琢一個聲音時,請考慮它的使用場景:何時使用?在哪裡使用?該行為是積極的還是中立的? 你是否希望人們聽到這個聲音後馬上聯想到具體的事情?

如果是這樣,那就是時候去創造一個獨特的聲音元素,該元素與產品中任何其他東西不一樣,然後將人的動作與這個聲音聯繫起來。人們會很快將這種被設計過的聲音,與他們正在採取的行為關聯起來。

然而,在其他情況中,你可能希望該聲音非常通用,並且對於所採取的任何操作沒有明確的含義,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雙重簡化該設計。

開發適合你的APP的聲音,但不要為了獨特而獨特。如果你的聲音的目的是為各種動作提供反饋,那麼,確保它滿足這個目標,並且可以經常被人聽到,而不會變得煩人。

五、再三重複

在產品中使用聲音時,一個非常關鍵的考慮因素是「重複容忍」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在你能承受的最大範圍內,你能容忍一個聲音出現的最大頻率,而不會產生厭煩情緒。

你還記得你第一次聽到卡車上的備用蜂鳴器嗎?

「哇,那很乾淨!」你可能已經想到了,那麼,你現在對它們有什麼看法?

在前幾次你聽到它們的時候,酷炫的大聲波還挺有意思的,但是,在聽到第1000次時,可能會變成徹頭徹尾的折磨。 當你將聲音集成到產品中時,你必須考慮到,人們聽到這個聲音的頻率是多高,以及該聲音的複雜程度。

六、關注實用性

在交互式聲音中,一個隱藏的絕技就是,有機會可以拓展產品的實用性。如果你用聲音為人們提供更多價值,他們會愛死你的。

我最喜歡的例子是:移動端Facebook的「發布」聲音,在人們發布內容時,為了讓這個時刻變得簡單又令人滿意,我們設計了這個聲音,在這之上,我們還仔細考慮了它在動作流程中的位置。我們看到了一個時機,通過將聲音元素結合帖子的實際發布,使其更有幫助,而不僅僅是點擊按鈕的操作。

這一關鍵決定,為人們創造了額外的實際效用。對於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完成的上傳,人們無需盯著進度條。相反,一旦帖子發布,「發布」聲音就會響起。這就方便了人們繼續做其他事情,而不是盯著進度條,就像你在做晚餐時使用計時器是一個性質的。

七、實現是關鍵

視覺設計工作的周密實施對於創造出色的產品體驗非常重要,因此,這個原則也適用於聲音設計。你可能會設計出適合產品關鍵時刻或動作的完美聲音,但是,如果不精心雕琢的話,仍會產生負面體驗。

最小細節的執行將決定聲音的有效性,這就是為什麼密切關注與視覺組件相關的聲音的時長,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此外,還要考慮到壓力情況或不常見的場景,不同場景下,聲音的行為是不同的。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產品中的各個聲音的相對音量是多少?以及相似產品的相對音量又是多少?

感知就是一切,所以,確保你的聲音在你設計時能夠被感知。例如:如果聲音太大,那麼最愉快、最有用的聲音也將變得具有攻擊性和煩人。遺憾的是,在典型的行動裝置中,微型揚聲器中的聲音太容易失真了。因此,在設置音量級別時,需要特別小心。

八、不斷測試

測試不能停,一旦應用了所有的聲音,花點時間去體驗你的整個產品,就像普通用戶一樣,按照提示聲音去操作。在所有設備上測試這些聲音,當這些設備的音量為全音量時,請注意失真。如果存在失真,請在必要時調整各個聲音的音量。

注意聲音的頻率內容,在體驗中,如果感覺聲音太過沉重,可以移除一些低頻使其變輕;如果感覺聲音太過尖銳, 減少一些高頻使其變柔和。

當我以這種方式測試聲音時,我會單獨聆聽每個聲音,進而優化,可以使用參數均衡器來完成此操作。在設計和測試時,請記住,行動裝置的揚聲器在再現較低頻率時效果不佳,並且會加強某些高頻。

典型的帶有應用曲線的基於軟體的參數均衡器,X軸表示以赫茲為單位的頻率,Y軸表示以分貝為單位的振幅。請注意:已刪除所有較低頻率,並且已減少某些窄頻帶。

九、關於Facebook聲音工具箱的介紹

為了幫助設計師探索聲音如何影響他們的工作,Facebook聲音設計團隊創建了一系列可以在您的工作中使用的交互式聲音。

將此集合視為你的聲音設計工作的起點,除此之外,我們還包括一些「優雅感覺」的聲音,這些聲音對於高重複動作非常有用,細膩、帶有觸感的反饋有助於優化體驗。

將它們連接到高使用率的按鈕或開關,並確保它們以低音量實現。它們將為你的產品中的日常互動帶來更多深度,隨著時間推移,有助於塑造人們對其的使用感受。

關於人們對你的產品的體驗感受,簡簡單單的聲音就可以對其產生巨大影響,特別是人們在進行關鍵互動時的感受。想想產品體驗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最有可能的是,在這些時刻中,聲音可以將交互帶到一個新水準。

就像我之前說的那樣,聲音設計「讓人神魂顛倒、勃然大怒、心滿意足。」我希望這些技巧和Facebook 聲音工具箱,可以幫助您在移動產品中的設計中,收穫令人滿意的聲音體驗。

感謝Tanner Christensen和 Jeff Smith對本文的貢獻。

作者:Will Littlejohn ,Facebook聲音設計主管

原文連結:https://medium.com/facebook-design/how-to-enhance-mobile-interactions-with-sound-design-3c3b30e98177

譯者:Alaska鄭雅馨

本文由 @Alaska 翻譯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如何設計分層架構和交互接口 API?
    第一刀:按照這套方法論來進行架構設計,最理想的情況是將X軸切分成七層。而第一刀應該先切在業務和領域之間,即通過API把兩邊解耦。交互和業務跟用戶關聯度高,經常隨需求變化而改動,而領域和資源相對比較穩定。
  • 互動設計|如何做好操作反饋規範的設計?
    互動設計中的操作反饋設計,要從用戶和產品的兩個角度去思考——反饋能為品牌氣質的提升帶來什麼價值,能多大程度地優化用戶的體驗效果?規範,意指符合邏輯,客觀、真實、全面、完整、準確、及時,達標。明文規定或約定俗成的標準, 使某一行為或活動達到或超越規定的標準。
  • 互動設計 | 如何做好操作反饋規範的設計?
    互動設計中的操作反饋設計,要從用戶和產品的兩個角度去思考——反饋能為品牌氣質的提升帶來什麼價值,能多大程度地優化用戶的體驗效果?設計規範的制定都帶有很強的目的性,一份規範的制定不僅是對產品自身有利,對設計研發團隊以及用戶都是有諸多顯著的好處。什麼是互動設計中的操作反饋?設計規範中的操作反饋規範的制定,實則就是將用戶操作APP後的行為給出一致性的反饋,讓用戶的每一步操作都有明確的感知。
  • 互動設計的最後一公裡(一)——動效設計
    接下來,我們就深入的探討一下互動設計的最後一公裡——動效設計。定義動效設計(Motion design)是通過動態效果,滿足用戶當前心理需求,提升用戶體驗的設計過程。從定義來看,滿足用戶心理需求與提升產品的用戶體驗,是動效設計的兩大目標。
  • 如何進行環境級AR體驗設計?
    接下來我們就以最近所做的幾個具體項目,來和大家聊聊做為一名AR設計師如何進行具體的項目設計。一、AR體驗分類當不同的領域開始融入AR,移動端AR交互範疇正在不斷擴張。按照交互距離、底層技術和使用場景,可以將移動端AR分為三個級別:人體級、空間級、環境級。
  • 解讀交互稿模板:如何讓設計稿更規範化?
    交互稿應該包含哪些內容?如何搭建一個合理的交互稿結構?PS:本文適用於移動端,Axure軟體製作的文檔型交互稿。交互稿應該包含哪些內容?如何搭建一個合理的交互稿結構?各個界面應該如何擺放?清晰易讀的設計說明應該是怎樣的?想必作為一個新人,很難完全弄清上面的問題。
  • 從互動設計到產品設計到服務設計,變遷是怎麼發生的?
    一、互動設計1. 互動設計的時代特點互動設計在國內的興起應該要從十年前說起,也就是2009年。其實互動設計並不是什麼新詞,在國外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了。為什麼2009年突然火了呢?因為移動網際網路出現了。網頁端到移動端的轉變,出現了大量的交互工作需要完成。移動電商怎麼做、移動社交怎麼做、移動新聞客戶端怎麼做?網頁端的屏幕信息呈現能力很強,時間也是點狀的,不連續的;移動端的屏幕信息呈現能力弱,時間是連續的,和用戶高度綁定的。移動端的信息呈現變成了抽屜式的收納,如何讓用戶理解產品就變得尤其重要,這就是交互的工作。2. 互動設計的理念
  • 信息維度與互動設計原理
    腦機交互界面分為單向與雙向的交互界面,單向腦機交互界面是計算機等信息處理的載體或者接受大腦傳來的指令,或者計算機等信息載體發送信號到大腦,完成有意識的感知與認知,但大腦與計算機之間的發送和接收信號不能同時同步發生。雙向腦機交互界面支持大腦和外部信息計算載體之間的雙向信息交換。腦機交互界面的互動設計通過有機生命形式的腦或神經系統接收和傳輸發送數字信息,恢復或者增強人腦意識所支配下的人體機能。
  • AR醫學教學系統:增強現實,實時交互,給醫學教學更多想像
    ,用戶不僅可以通過智能終端識別並獲得人體器官的3D渲染模型,還可以配合數據手套進行移動、旋轉、縮放等操作,未來有望實現模擬解剖。另一方面,團隊特別設計了用於與虛擬場景中的模型進行實時交互的數 據手套,用戶可以通過變換手勢對模型進行操作控制,查看器官各部位細節。應用於醫學教學中,主要有兩個場景。一是用於教師教學,教師在課堂上可將模型投影至屏幕上,通過數據手套進行教學演示操作。
  • 互動設計原則:如何用好的設計留住你的用戶?
    不過,作為軟體和網頁的設計人員,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用戶場景和需求去設計功能,增強用戶體驗,所以往往會使得頁面邏輯相對複雜。怎樣把複雜的需求和邏輯通過簡單清晰的界面展示出來,便需要遵循幾點設計方法。下面是自己針對這一現象總結的幾個重要的設計方法:儘量使用言簡意賅的標題和段落,確保用戶掃視時快速理解選擇;突出關鍵信息,不要強調太多的內容,這樣會失去強調的作用;產品說明通過界面化引導,拒絕長篇文字說明。現象2:層級關係混亂容易造成用戶理解誤差視覺層次是確保用戶快速掃視能夠獲取到信息的重要助力。
  • 中視典CEO陳焱磊:強調VR設計中的人因工程學,實現更人性化的交互體驗
    VR的定義是採用計算機模擬虛擬環境從而給人以沉浸感,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可以隨意操作並且得到環境最真實的反饋,其本質正是一種人機互動環境。  在現階段有限制的VR硬體條件下,通過充分研究、引入人因工程學,從體驗角度出發定義場景、優化VR內容設計,可以為用戶帶來更好的交互體驗。
  • 從理論到實踐,我是如何完成這份互動設計的?
    拿一款閱讀與發布文章的產品來說,關於網站與app的同步問題,當我們從需求出發開始規劃設計時,我們談的是如何與網站打通進行無縫的閱讀與發布文章功能的對接。而當我們進入具體功能設計時,討論的更多的是鍵盤的自定義功能是哪些,上傳圖片數量限制,圖片文字編輯如何操作,產生什麼問題,怎麼解決。
  • 黑客利用聲納原理:通過人耳聽不見的聲音破解智慧型手機
    以SonarSnoop為例,黑客希望獲得的實際是目標手機的解鎖密碼,但不同於直接對密碼內容進行暴力破解,或者直接窺視受害者的密碼信息,SonarSnoop會利用其它可能導緻密碼洩露的輔助信息——即在設備上輸入密碼時產生的獨特聲音。也就是說,SonarSnoop適用於任何能夠與麥克風及揚聲器交互的環境。
  • 如何用手繪草圖+頭腦風暴進行移動Web設計
    以下是SmashingMagazine刊登的一篇關於如何與客戶一起用草圖+頭腦風暴的方式進行移動Web設計的文章,看了以下詳細的各個步驟,或許你會感覺,老外設計師在幹起活來輕鬆,完全是因為準備工作做得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吧:一直以來,移動Web的處境尷尬,要麼在臺式機的陰影下,要麼就是Native app旁邊的丑角兒。
  • 譯文丨2018網頁設計總結
    對於行動網路來說,2017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它的使用量最終超過了桌面瀏覽量。這也意味著網頁設計師將比以往更注重行動裝置用戶的需求。(譯者註:2017《移動網際網路藍皮書》發布,移動網際網路用戶達到10.93億,而PC用戶停滯不前。無論用戶使用哪種設備,筆記本、智慧型手機還是Pad,產品頁面都應當能夠自動切換解析度、圖片尺寸及相關腳本功能等,以適應不同設備;換句話說,頁面應該有能力去自動響應用戶的設備環境。)
  • 語音識別的痛點在哪,從交互到精準識別如何做? | 雷鋒網公開課
    那麼實現人機互動需要解決哪些問題?這其中的關鍵技術有哪些?人機互動的未來趨勢如何?本期硬創公開課邀請了科大訊飛的研發主管趙豔軍為大家答疑解惑。今天的分享,我們一起探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不管是通過算法,還是工程,抑或產品,都是我們可以選擇的途徑。大家首先要有個共識,人機互動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能解決的,需要在各個方向在核心技術上不斷進步。科大訊飛AIUI是怎麼做的?
  • AR增強現實技術的原理及現實應用
    AR 增強現實技術通過將虛擬信息與真實環境影像疊加的方式進行即時性信息數據交互。虛實交融的AR 增強現實將我們周圍的整個世界變成交互式對象,這種新的信息交互模式亦會逐漸改變我們的生活。增強現實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
  • 識音辯物-通過聲音來預測物體的外觀及運動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聲稱,聲音可以用來預測物體的外觀及其運動。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34;數據集和一系列AI算法,以研究音頻,視覺和運動之間的相互作用。結果表明,從聲音中可以用來預測物體在受到力作用時移動的位置。儘管視覺是感知的基礎,但聲音卻同樣重要。
  • 萬興喵影APP全球首發,重新定義視頻剪輯移動端交互體驗
    萬興喵影APP面向5G時代推出,聚焦5G時代移動端視頻剪輯便捷化、高適用性的用戶需求,專注於平板電腦大屏互動設計、融合華為HMS前沿技術,其中多個特色功能在榮耀智慧新品發布會上於全球首發,包括支持音視頻多軌道添加、無綠幕摳像等,將為年輕群體帶來更為酷炫便捷的創作體驗。
  • 英國互動設計清單:十所高校五十個專業,總有一所適合你
    回復「互動設計」送你offer拿到手軟的大招前兩天範兒姐給大家簡單介紹了幾所英國互動設計的院校,收到很多同學的諮詢。今天範兒姐再來給大家總結下英國的互動設計專業,送上超全互動設計清單給大家作為參考。(IED)的學生設計的經驗,以溝通信息,創造裝置和使用所有的感官,模式和媒體(包括聲音和移動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