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壤塘犛牛通過「西牛東送」項目運往浙江省樂清市。
只吃牧草、純天然生長的壤塘犛牛。
壤塘犛牛在樂清市上市銷售。
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將西部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東部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能,東西部實現共贏。近年來在阿壩州壤塘縣與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間啟動的「西牛東送」工程,則開啟了產業扶貧之道。
4月23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壤塘縣扶貧開發局和有關方面了解到,「西牛東送」已帶動569名貧困人口增收。2019年,「西牛東送」工程共拉運犛牛2500多頭,實現產值2067萬元。2020年,預計將調運犛牛4000到5000頭。
醞釀
將壤塘犛牛運到東部市場
壤塘是阿壩州畜牧業大縣,
全縣犛牛年存欄約22萬頭。但由於交通不便、銷售渠道不暢、群眾市場意識淡薄等原因,很多牧民的犛牛無法變現,年出欄不足1萬頭。
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樂清市對口支援壤塘縣。「有一次,壤塘派人到樂清對接扶貧工作,提到了如何推進產業扶貧。壤塘犛牛資源比較豐富,雙方就談到了搭建犛牛銷售渠道和平臺。」壤塘縣經濟商務和信息化局局長樊興建談到「西牛東送」項目最初的構想時說。
很快,樂清市當地企業順金肥牛飼養有限公司響應政府號召,到壤塘縣考察。公司主要負責人管端順說,溫州市、台州市牛肉消費市場廣闊,每年肉牛消費約1.5萬頭。但他們從全國其他地方運來的牛,多為飼料餵養。「壤塘的犛牛確實很好,它們只吃牧草,是純天然的。」
隨後,樂清市與壤塘縣籤訂了《東西扶貧協作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確立了以政府主導、企業為主體的項目工作思路,決定啟動「西牛東送」產業協作工程。即把壤塘犛牛送往樂清屠宰上市,帶動壤塘牧民脫貧增收。
啟動
犛牛直運樂清屠宰上市
經過籌備,2018年11月,「西牛東送」項目舉行首發儀式。該公司以平均6500元一頭的價格,現場收購了上壤塘鄉查卡村牧民的25頭犛牛,直接為牧民帶來16.25萬元的收入。隨後,這批犛牛被運往樂清市,開啟了「西牛東送」的破冰之旅。
管端順說,犛牛被拉到樂清市屠宰後,會在3個小時內送到市場銷售。新鮮犛牛肉的入市,給當地市民提供了更多消費選擇。
樊興建告訴記者,以往,壤塘縣的犛牛交易量有限,很多都是收購商到牧場或者牧民家中收購。很多牧民對市場價格不了解,會遇到壓價情況。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壤塘縣扶貧開發局還了解到,之前壤塘牧民賣犛牛,只能到300公裡以外的阿壩州紅原縣,不僅路途遙遠,而且經常遭遇壓價,大大打擊了積極性。
「西牛東送」項目的啟動,意味著牧民可以直接將犛牛賣給新鮮牛肉的生產廠商,省去了中間與「二道販子」打交道的環節。
銷售渠道建立起來後,壤塘縣又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建立牧民與企業之間的信息溝通渠道。
升級
打造品牌犛牛交易平臺
很快,壤塘縣又與樂清市籤訂合作意向書,引進樂清牛肉加工龍頭企業——順金肥牛飼養有限公司。該公司註冊100萬元資金,成立了壤塘縣金順湖犛牛貿易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後,犛牛交易市場的建設被提上日程。
「企業出資金,政府提供場地。」樊興建說,2019年9月12日,佔地10餘畝、投資180多萬元的壤塘犛牛交易市場正式開業。犛牛交易市場開業後,當地出臺優惠政策,鼓勵牧民在公平、公正、公開的交易平臺上就近售牛。
交易市場對牧民出售的犛牛統一進行建檔管理,嚴格落實檢驗檢疫手續,防止病牛進入市場。同時,對市場內的犛牛進行科學餵養,保障牛肉品質和安全。
據介紹,2019年,這家公司共拉運犛牛2500多頭,實現產值2000多萬元。「在溫州和台州市場,每一天的銷售量大概在十幾頭。我們正在打造『阿壩州犛牛』品牌,今年預計將調運4000至5000頭,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大概在4000萬至5000萬元。」
據壤塘縣扶貧開發局統計,截至2019年11月16日,「西牛東送」項目共計帶動569名貧困人口增收。
未來
培養職業經紀人
雖然壤塘的犛牛純天然餵養,但也存在弊端。「犛牛光吃牧草,沒有過冬的飼養技術。」管端順說,目前,公司正在與四川省的一家農科所合作,解決這一技術難題。
壤塘縣也採取各項措施,讓牧民從原來固有的傳統放牧方式逐步轉變為「放牧+補飼+暖棚安全越冬」的科學飼養方式,縮短犛牛上市時間、增加犛牛出欄數和商品量。同時,這也能起到保護林草植被、減少水土流失、促進綠色生態發展的作用。
此外,壤塘還和企業共推寄養出欄模式。公司通過與貧困戶籤訂寄養銷售協議的形式,計劃投資600萬元,購買2000頭小犛牛寄養在貧困戶家中。
「以村一級為擔保,或者以鄉政府為擔保,我們將母牛寄養在貧困戶家中。預計一年一頭母牛產一崽,5年就有5頭架子牛。每家寄養5頭母牛,5年後就達到25頭。」管端順說,最後,公司只回收母牛,並按母牛實際增長的價值付錢給牧民。而母牛生下的小牛,所有權則直接歸牧民所有。「目標是把四五百戶牧民帶動起來。」
此外,這家公司還資助了當地6名貧困兒童直到高中畢業。如果考上大學,公司還將繼續資助。將來大學畢業後,他們還可選擇到公司工作。
「為了讓更多的牧民參與到『西牛東送』的項目中來,我們正在尋找和培養壤塘本地的經紀人,教他們做買賣。」管端順說,「我們計劃用3到5年時間,升級『西牛東送』項目。到那時,如果『西牛東送』項目和交易市場盈利,我們會再拿出一部分利潤資助當地的牧民和小孩。」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王攀 王祥龍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