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仿生聚多巴胺作為電子傳遞介體構建Z-型異質結光催化劑

2020-08-16 小材科研

武漢紡織大學化工學院王強教授課題組近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 10.652)上發表了題為「仿生聚多巴胺作為電子傳遞介體構建的Z-型異質結g-C3N4@PDA/BiOBr增強可見光降解磺胺甲惡唑」(Z-scheme heterojunction g-C3N4@PDA/BiOBr with biomimetic polydopamine as electron transfer mediators for enhanced visible-light driven degradation of sulfamethoxazole)的研究論文,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為研究生郭福榮和陳吉衝,王強教授為通訊作者。

太陽光是一種清潔和可再生能源,因此基於模擬太陽光的可見光碟機動氧化-還原反應體系在能源和環境治理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目前廣泛報導的半導體光催化劑往往受制於光生電子-空穴的複合和響應光譜範圍窄以及效率低等不利因素,而構築異質結是提高光催化材料性能的有效途徑之一。與傳統型異質結光催化劑相比,Z-型異質結光催化劑在促進光生載流子有效分離的同時也增強了氧化-還原能力。因此近年來綠色、經濟、高效的Z-型異質結可見光催化材料的開發已成為光催化相關領域的研究前沿和熱點。

聚多巴胺(PDA)具有與貽貝粘附蛋白類似的性能,是具有強黏附性的環境友好型生物大分子,同時PDA網絡內豐富的共軛p-結構賦予其良好的光吸收和電子傳輸性能。基於石墨相氮化碳(g-C3N4)和PDA的p-p共軛結構之間產生的p-p*電子離域協同促進電荷轉移和PDA的強結合力,作者利用仿生聚多巴胺作為電子傳遞介體構建Z-型異質結光催化劑g-C3N4@PDA/BiOBr,並系統研究了g-C3N4@PDA/BiOBr對磺胺甲惡唑的可見光催化降解性能和反應過程。活性物種捕獲和電子自旋共振波譜(ESR)以及HPLC-MS的實驗研究揭示了Z-型異質結構機理。g-C3N4@PDA/BiOBr對磺胺甲惡唑的高效降解源自體系中可見光吸收增強、快速電子傳遞以及g-C3N4導帶(CB)上更強還原能力的光生電子和BiOBr價帶(VB)上更強氧化能力的光生空穴的有效分離等協同作用

論文要點:1、構建了一種新型Z-scheme g-C3N4@PDA/BiOBr異質結光催化劑;2、光催化劑對SMX的可見光降解效果明顯改善;3、PDA在Z-scheme中起到電子轉移的中介作用,促進電荷分離;4、提出了SMX光降解的機理、中間體和途徑;5、該光催化劑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可重複使用性。

該工作首次報導了利用仿生分子PDA作為電子傳遞介體橋連半導體材料g-C3N4和BiOBr構建Z-型異質結構可見光催化劑,為環境治理的新型、綠色、高效光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案。

來源:武漢紡織大學、新材料資訊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0.124014

相關焦點

  • 新疆理化所發現Z型光催化體系過氧化氫合成的雙通道反應機制
    光催化的上述應用需要光催化劑具有寬的光吸收範圍、長期穩定性、高電荷分離效率和強氧化還原能力。然而,單組分光催化劑通常難以同時滿足這些要求。Z型異質結光催化體系,模擬天然光合作用過程,克服了單組分光催化劑的缺點,滿足了上述要求。特別是沒有氧化還原對的全固態Z型異質結光催化體系已經廣泛應用於水分解、太陽能電池、汙染物降解和二氧化碳轉化等方面。
  • g-C3N4光催化劑的摻雜改性、形貌結構調控、分子結構優化及異質結...
    闡述了數種針對g-C3N4的改性和優化方法,包括通過非金屬、金屬摻雜和共摻雜改性g-C3N4光催化劑,設計零維、一維、二維、納米球及其他結構g-C3N4,對其進行分子結構優化,以g-C3N4為基礎構建Ⅰ型、Ⅱ型、Ⅲ型、肖特基結和Z型異質結結構複合光催化劑,從而增大比表面積、提高電子空穴分離效率、擴展光響應範圍等,以提高光催化性能,並討論了相應的改性方法對光催化性能的影響。
  • 催化學報:那平研究員課題組報導2D-2D界面助推TiO2納米片/層狀WS2(TNS/WS2)異質結可見光響應光催化活性增強
    該工作報導了在TiO2納米片表面原位生長層狀WS2,構建了2D-2D TNS/WS2異質結,揭示2D-2D界面構建方式促進了光生載流子的分離,致使其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論文第一作者為:吳勇川,論文通訊作者為:那平。光催化技術以其清潔、高效、能耗低等優點被公認為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環境修復技術。TiO2作為一種重要的光催化劑,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TiO2內在缺陷限制了其實際應用。
  • ...徐藝軍教授ACS Catalysis:操控入射光實現定點光沉積助催化劑策略
    研究背景半導體光催化技術因其有望成為一種利用太陽能來緩解環境和能源問題的綠色手段而得到廣泛關注。如何構建高效穩定的光催化體系對促進半導體光催化技術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2)利用半導體不同晶面誘導的光生載流子各向異性遷移機制,實現助催化劑在不同晶面的定向沉積;這種晶面電荷分離機制主要局限在一些半導體單晶(如BiVO4、TiO2、Cu2O或SrTiO3)。因此,如何通過簡便的方法在異質結複合光催化劑表面實現助催化劑的定點沉積是一個非常值得探究的關鍵科學問題。
  • 【催化】福大徐藝軍課題組:操控入射光實現定點光沉積助催化劑策略
    徐藝軍教授團隊基於半導體複合材料中各組分的帶隙差異和界面異質結特性,通過調諧光沉積過程中光源入射光的波長範圍,在CdS/TiO2異質結光催化劑表面實現助催化劑(MoS2, NixS, NixO, NixP, Pt)的空間定點沉積,從而有效抑制了光生載流子的表面複合,顯著提高了光催化析氫效率。
  • ...雙原子鐵催化劑、FeN4位點、中空層狀雙氫氧化物、異質結界面調節
    可通過各種不飽和化學位點或空間限制作用,將SACs上單獨的金屬原子穩定在載體上,從而實現最大的原子利用效率。除了開發製備高載量和高純度SACs的策略外,該領域的另一個關鍵挑戰在於精確調控催化活性單金屬位點的幾何和電子結構,從而使該催化劑具有更好的反應活性、選擇性和穩定性。
  • ...團隊《Science Advances 》:讓人造黑色素與聚多巴胺材料變得更黑
    聚多巴胺是由貽貝蛋白啟發製備的仿生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與天然黑色素相似的化學與物理性質,被認為是一類典型的人造黑色素材料。不同於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製備往往依賴於序列可控的逐級合成反應,無論是天然還是人造的黑色素材料的合成過程都要複雜很多,一方面包含了中間體分子(如5, 6-二羥基吲哚等)的無規聚合反應,另一方面也涉及這些中間體分子的超分子堆積過程。
  • 四川大學李乙文團隊《Science Advances》:讓人造黑色素與聚多巴胺材料變得更黑
    聚多巴胺是由貽貝蛋白啟發製備的仿生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與天然黑色素相似的化學與物理性質,被認為是一類典型的人造黑色素材料。不同於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製備往往依賴於序列可控的逐級合成反應,無論是天然還是人造的黑色素材料的合成過程都要複雜很多,一方面包含了中間體分子(如5, 6-二羥基吲哚等)的無規聚合反應,另一方面也涉及這些中間體分子的超分子堆積過程。
  • 構造自適應異質結作為析氧反應的高活性催化劑
    活化金屬氧化物中氧的陰離子氧化還原化學,包括形成超氧化物/過氧化物(O2)n-,通常發生在大多數高活性催化劑的OER過程中。基於此,南洋理工大學的徐梽川課題組設計了一種電化學脫鋰LiNiO2催化劑,在電化學脫鋰過程中,富鎳表面在循環過程中轉變為NiOOH。
  • 單原子催化劑、雙原子鐵催化劑、FeN4位點、中空層狀雙氫氧化物...
    可通過各種不飽和化學位點或空間限制作用,將SACs上單獨的金屬原子穩定在載體上,從而實現最大的原子利用效率。除了開發製備高載量和高純度SACs的策略外,該領域的另一個關鍵挑戰在於精確調控催化活性單金屬位點的幾何和電子結構,從而使該催化劑具有更好的反應活性、選擇性和穩定性。
  • 高效三元異質結複合材料及其可見光催化還原CO2
    ,並詳細分析了Au納米顆粒(Au NPs)作為電子介質在光催化CO還原中起到的關鍵性作用。傳統的異質結催化劑是通過電荷轉移的方式達到電子和空穴分離的目的,但其氧化還原能力不足,而Z-Scheme異質結則是在內部形成導電介質或內部電場來消耗部分光生電子與空穴,這使具有最強氧化還原能力的電子與空穴得到分離並用於光催化反應。對於全固態Z-Scheme異質結光催化劑,電子導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它不僅可以提高載流子的轉移效率還可以增強光催化穩定性[8]。
  • 大連化物所利用釩基二維異質結材料構建高性能鋅離子電池
    大連化物所利用釩基二維異質結材料構建高性能鋅離子電池 2020-04-27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目前,釩基材料具有多價離子反應機制、高容量的特點,是一種有研究前景的正極材料,但其塊體材料存在反應活性位點少、電子導電低、體積膨脹等問題,導致容量低、循環性能差。因此,急需發展高容量、高倍率、長壽命的釩基正極材料,來滿足鋅離子電池應用的需求。
  • 具有增強的光催化活性的直接Z型Bi2S3/BiFeO3異質結納米纖維
    :具有增強的光催化活性的直接Z型Bi2S3/BiFeO3異質結納米纖維DOI:10.1016/j.jallcom.2020.155158合理設計異質結是構建高效光催化劑的有效途徑。本文通過靜電紡絲技術和原位陰離子交換法製備了界面緊密結合的Bi2S3/BiFeO3異質結納米纖維。利用不同表徵手段分析了Bi2S3/BiFeO3複合材料的結構和形態。
  • 西工大張寶亮團隊:多層異質結構的磁性管狀纖維材料,呈現優異吸波性能!
    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和電子通信設備的廣泛使用,微波的幹擾和輻射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引起的電磁汙染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精密電子設備的運行造成不利影響。
  • 光催化劑孿晶工程
    材料科學中,孿晶(twin crystal)作為一種典型的面缺陷普遍存在於金屬或合金中,它是影響材料塑性和硬度等力學性能的重要因素。然而,當前人們對孿晶與材料物理化學性能的相關性研究卻鮮見報導。理論上,孿晶沿孿晶界具有對稱且高度有序的原子排列,這不僅可促進單晶光催化劑中光生載流子(電子-空穴對)的輸運,而且可形成內建電場進而加速光生載流子的有效分離。
  • 西工大:多層異質結構的磁性管狀纖維材料,呈現優異吸波性能!
    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和電子通信設備的廣泛使用,微波的幹擾和輻射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引起的電磁汙染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精密電子設備的運行造成不利影響。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設計和製備各種頻率帶寬的微波吸收材料一直是研究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