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人心目中,屠呦呦當之無愧是世界著名科學家之一;在國人心目中,屠呦呦實現了國內科學家在自然科學領域諾獎零的突破,是國內最傑出的科學家。近日刷爆朋友圈的是屠呦呦團隊在攻克青蒿素抗藥性等難題方面又獲新突破的消息。
人們對屠呦呦先生是發自內心的敬重,同時也深深為屠呦呦被中科院拒之門外一事而憤憤不平。
據說,屠呦呦曾幾次申報中科院院士,卻幾次落選!我們不了解中科院院士評審機制,但被拒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這個原因肯定是光明正大的;拒絕屠呦呦這樣一位偉大科學家的申請,評委會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中科院院士評審必然有一個苛刻的評審條例,有著嚴格的評審機制。屠呦呦落選院士肯定是在某些方面不符合評審條例規定的一些硬性條件。比如人們說,屠呦呦沒有博士學歷,沒有出國深造的經歷等等。
——這實際上就是任何評審必須的學歷、資歷!院士代表著科學家的最高榮譽,當然希望他們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是後輩科學家的標杆,做一些硬性條件的規定也未嘗不可!
但正是硬性規定,就導致了一些真正有傑出貢獻的科學家無法享受院士的殊榮,人們為此憤憤不平也在情理之中;但也正是這些硬性條件,體現了評選的公平公正。
由此,我聯想到教師的職稱評審。
教師的職稱評審條件也很苛刻,對許多一線普通教師來說,要達到高級教師的評審條件確實是有一些難度的,特別是一些條件的達成有許多的「人為人情」因素在裡面。使得許多工作敬業勤奮、教育教學業績斐然的教師一直被拒之職稱門外,直至退休也無法晉級。
——這同樣令人憤怒!
於是許多教師提出廢除職稱,從目前情況看明顯不可能;提出降低條件,這似乎能做到!但問題也出在「降低條件」上,降低了條件,普通一線教師就能順利晉升高級職稱了嗎?
——根本不可能,而且會更受煎熬!
因為有職稱評審條例擺在那裡,因為有硬性條件擺在那裡。為了評上高級職稱,即使一些有權利有人脈的而非一線教師,也得花費一定的努力,拼命攢足所需的必要條件,如沒有,同樣一票否決;也正是有這些硬性的條例條件,使得一大批普通教師靠著自己的辛勤努力,獲得了夢寐以求的高級職稱,而沒有去求爺爺告奶奶。
假如沒有條例,假如沒有硬性的條件,別以為是好事,即使是好事也不會輕易輪到普通一線教師。有許多教師感到憤懣的是,覺得自己教育教學質量一直非常好,就是達不到硬性條件而無法晉級。
假如看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評審,那必定亂成一鍋粥。大家都知道,教育教學質量是最沒有衡量標準的東西。
你認為自己中考高成績特別好,領導認為你教的生源好;別人教的班級成績不如你,但領導認為他教的生源不好,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很不容易了。
你認為自己的工作比別人重要、工作量比別人大;但領導認為別人的工作也重要、工作量也很大。
總之,要說你行就行,要說你不行就不行。一切工作沒有一個明確的衡量標準,從不同角度看都有不利和有利的方面。出現這樣人為的主導傾向,大家說,一線普通教師會很順利地晉級嗎?
現在評審有硬性規定,體現相對的公平合理,評不上高級職稱還知道原因;假如沒有了硬性規定,你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有氣都無處撒!不是更憤懣?
無論是教師高級職稱評審,還是中科院院士評審,都是對教師、科學家工作的一種肯定一種激勵;我們希望既要兼顧評審條例條件體現公平性,更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讓那些真正為國為民作出傑出貢獻的人才黯然傷神!
各位,你們說是這個道理吧?
歡迎發表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