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再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卻被美國搶去當外籍院士,真是滑稽

2020-08-13 國外事件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

「我畢生的追求

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

——袁隆平


田間這位質樸的老人,

我想所有吃著大白米飯的人應該都不陌生。

他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將千千萬萬中國人

從「饑荒」狀態之中解救出來的人。


很久之前在一份雜誌上看到,

說中國目前最值錢的人就是袁隆平。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

他用佔世界7%的耕地面積,

養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

他不僅是中國的國寶,

也是世界的驕傲。


就是這個為中國、為世界

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

早在2006年,他就已經當選

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而在中國,他竟然一而再、

再而三的落選中科院士。

更令人訝異的是,

袁隆平的此番遭遇並非偶然。

此前,他也是經過湖南省四次強力推薦

才艱難當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的這條職稱評審路,

簡直比兩萬五千裡長徵還要艱難。


而中國科學院院長對此事

只有雲淡風輕的一句回應:

「這只不過是一個歷史上的誤會。」

一個為國家奉獻了畢生精力的人

得不到應有的待遇

稱之為「歷史誤會」?


「海水稻」、「水稻親本去鎘」...

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的袁老

除了三番五次落選中科院士以外

更令人寒心的是,

網上的一些噴子對他的攻擊。

有人說他是轉基因水稻之父,

說他禍國殃民...


雜交和轉基因,

明明是兩種概念。

不懂為什麼有些人要強行混為一談

雜交是一品系與另一品系之間的交合

轉基因是屬於基因重組

我只想說一句:

「先去學好生物學再出來嗶嗶吧!」


難聽的還在後面,

有人說他是騙國家經費的。

一個88歲高齡還奔波在田間的科研人員

你說他是在騙經費?

良心是被狗吃了嗎!

國家曾經給袁老分配過一棟別墅

這麼大一所宅子,

他全部用來搞科研。

我都不知道他騙國家什麼了!



還有微博大V說他是「吃飽了撐的」

嫌棄他研製出來的大米

口感差,沒人想吃。

我不知道這個世界是怎麼了?

在還有人挨餓的情況下

去抨擊他不注重質量。

也許現在在中國,

絕大部分人的溫飽問題已得到解決

但貧困並未消失。


在更偏遠的貧困山區,

還有一些孩子在為吃一頓飽飯而發愁。

更不用說在遙遠的非洲、南亞

仍有大量的人口,

死於飢餓。


這就是袁老為什麼堅持

不以犧牲產量為代價求質優的理由。

沒有溫飽,哪來的小康?!

仔細研究世界的糧食儲量數據

你會發現其實這些糧食

對全世界的人口來說還遠遠不夠。


「我如果不在家,就一定在試驗田;

如果不在試驗田,

就一定在去試驗田的路上。」

這是袁隆平說過的一句廣為流傳的話,

也是他真實的生活寫照。

在網上搜他的照片,

搜出來的基本上都是他在稻田間的。


一個瘦骨嶙峋的小老頭,

整天俯身在試驗田間,

你會覺得他跟那些

普通的農民根本沒啥區別。

也有人說他比教科書上老了很多

是啊,能不老嗎?!

88歲,該是頤養天年的年齡了

他卻還在為更多飢餓的生命

努力工作著。


老話常說:「民以食為天。」

袁隆平不正是人民的那片天嗎?

他給予了千頃良田新生命

讓億萬人吃得飽一日三餐。

曾有人問過他對自己的紀錄片有何看法

他說他壓根就沒看過那玩意兒。

這些名頭榮耀於他而言,

不過是浮華虛名。


他只要扎進那片稻田,

就能散發出萬丈光芒!

他的一生,都融進了這片稻田。

最平凡、也最質樸

不喧譁、不浮躁

有著像翡翠一樣的精神

我們中國最需要的,

恰恰正是像他這樣的「匠人」。

宅心仁厚、心系蒼生。

翡翠一樣的品質。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院士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遭質疑!其實袁隆平也是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公布了最新入選院士名單,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方面深耕所獲得的傑出成就。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名單中包含120名美國本土院士和26名外籍院士,仔細查看後我們發現,這26名外籍院士中有一位中國院士的身影。
  • 袁隆平為什麼屢次落選中科院院士?
    作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太多榮譽等身,他曾受邀擔任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甚至在我國,有一個小行星還以「袁隆平」命名。毫不誇張地說,袁隆平憑一己之力,養育了大半個中國。但這位把一生傾注在土地上的雜交水稻育種專家,其實對於這些頭銜並沒有過多關注,就連外界對他屢次落選中科院院士的事而憤憤不平,袁隆平本人也只是淡淡地回應:「不要再搞啦,把注意力放在地上。」如今的袁隆平雖然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但並不妨礙這位偉大的雜交水稻專家在其專業上繼續開疆擴土。為何屢次落選中科院院士?
  • 李愛珍4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成為美國院士,卻一直為中國奉獻
    即使是我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他一生都與中科院院士擦肩而過。他雖然是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但是他仍然無緣中科院院士。因為評判標準的不同,袁隆平爺爺雖然在水稻研究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卻沒有發表相應的專著,所以他並沒有成為中科院院士。
  • 中科院院士VS美國科學院院士,哪個含金量高?
    最近,我國一些科研領域人才在國內落選院士,卻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頗受大家爭議,從近些年來看,落選中科院院士,而被挖走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不止顏寧一人,連大家熟知的袁隆平,曾經就三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卻早已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了。
  • 正確認識袁隆平、李愛珍等科學家落選中科院院士(附圖)
    近日,一篇《李愛珍四次落選科學院院士卻被美國評上,拒美國橄欖枝留在中國》在朋友圈熱議。無論作者還是轉載者多是為李愛珍的愛國情懷點讚,再為國人樹立一個榜樣。與此同時,有些人則關注她「 關於落選中科院院士引起網上和坊間熱議這已經不是第一次。
  • 袁隆平:三次落選中科院 卻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1994年以前曾經三次申報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均落選,1994年中國工程院成立後,湖南省第四次推薦申報中國工程院院士,1995年最終當選。至今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袁隆平,卻獲得了擁有20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稱號。  本文摘自《中國周刊》2010年第9期 作者:李佳蔚 原題為:「幸福老頭」袁隆平  他是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更是一個80歲的健康、好勝、幸福的老頭兒。
  • 這些牛人都曾「落選」中科院院士,院士是怎麼評出來的?
    近日,中科院新增院士名單公布,在157名院士候選人中,有61名學者成功當選中科院院士。在世界膜蛋白結構生物學領域,頗有盛名的39歲年輕美女科學家顏寧遺憾落選,目前,顏寧已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講席教授。其實,曾經落選中科院院士也不乏一些我們所熟知的「牛人」,例如:袁隆平:從小我們就是知道,袁隆平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對我國的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然而袁隆平曾經三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來卻成了美國科學院院士。為什麼袁隆平評不上國內的院士?當年的討論可謂非常激烈,而袁隆平本人卻看得很淡,認為:當院士不是目的。
  • 細數那些實力超強,卻評不上院士的超級大神,屠呦呦、袁隆平在內
    李愛珍四申國內院士落選,卻早已是美國外籍院士李愛珍是我國半導體材料研究的大拿,是國際頂尖的科學家,屬於跺跺腳,地球抖一抖的大神級人物。李愛珍前後掌握了國家級專利技術28項,先後發表論文256篇,專著篇章3章。
  • 細數那些實力超強,卻評不上院士的超級大神,屠呦呦、袁隆平在內
    李愛珍四申國內院士落選,卻早已是美國外籍院士李愛珍是我國半導體材料研究的大拿,是國際頂尖的科學家,屬於跺跺腳,地球抖一抖的大神級人物。2003年,李愛珍當選為亞洲太平洋材料科學院院士;2007年5月,李愛珍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4次落選中科院,反倒成了美國外籍院士,她最後回國報效了嗎?
    有這樣一位優秀的科學家,一生當中成就無數,四次申請成為中科院的院士都沒有成功,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成為了美國外籍院士,她就是——李愛珍女士。  四次申請中科院院士無果成為美國外籍院士  成績如此優異,時局弄人啊。
  • 她4次落選中國院士,卻被美國選入外籍院士,她:做人不能忘本
    而讓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們頗為尷尬的是,在國內評不上科學院士的這兩位德高望重的科學家,卻相繼被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增選為外籍院士。眾所周知,美國國家科學院在學術界是一個響亮的名字,它擁有2025個本土院士,外籍院士387個,而在這些院士當中,有200多人是諾貝爾獎得主,中國內地一共有11位外籍院士,在世的僅有7位,李愛珍和袁隆平就是其中的兩位。
  • 她4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評上了美國院士,網友:經歷像顏寧!
    但兩院院士因其評選制度也錯失了很多人才,李愛珍便是其中之一。為何會如此說呢?因為早期的李愛珍憑藉著一腔熱血和出眾的個人才華先後四次申請中科院,卻沒能料想四次都慘遭失敗。最後一次因為年齡超過了院士評選標準而再次落選,這次她也算是與中科院徹底失之交臂了。
  • 落選中國院士的顏寧兩年後當選美國外籍院士,是實力還是運氣?
    她1977年時出生在山東濟南市章丘區,6歲時和父母搬到了北京,19歲考入了清華大學生物系,2000年畢業後她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繼續攻讀博士學位,2007年入職清華,成為全中國最年輕的女性教授之一。二、2019年遺憾落選中國院士關於顏寧教授的落選,產生的爭議似乎要遠遠大於屠呦呦先生。
  • 被傳「3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離棄祖國」,顏寧:扯淡!
    連日來,網上流傳著多則講述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早年經歷的故事,稱其身為「清華才女」,卻在連續3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最終離棄祖國,花落美國科學院」。對於這些說法,北京時間5月25日凌晨,顏寧在微博上回應了兩個字:「扯淡!」
  • 清華施一公當選美國雙院院士 曾落選中科院院士
    鄧興旺等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當地時間30日消息,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2013年該院外籍院士。此前25日,他還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耶魯大學終身冠名教授鄧興旺和陳雪梅、YangWei等三名華裔美籍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新科院士。
  • 84歲老人連續四次「意外」落選國內院士,卻被當選美國院士
    而「轟動」的時刻在於,她先後4次申請中科院的院士,先後慘遭落選。但是2007年5月,李愛珍卻被美國國家科學院評選為院士,這也相當的滑稽。李愛珍早期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化學系,尤其早在1989年就批准成為了博士生導師,而且2003年夜成功當選為亞洲太平洋材料科學院院士。
  • 袁隆平為什麼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卻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當袁隆平到了90歲的高齡時,他還率領他的科研團隊在青海柴達木盆地試種高寒耐鹽鹼水稻(又稱海水稻)。 袁隆平於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並於2000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之一。他還於2006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這是老美主動評的。
  • 她數次申請成為院士被拒,卻被美國選為外籍院士,你怎麼看?
    但是令李愛珍沒有想到的是,美國竟然向她伸出橄欖枝,評上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還想高薪聘請她,但是李愛珍並沒有被誘惑,仍然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為祖國奉獻著力量。科學家李愛珍經歷的可能也不是一個個案,前些年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由於研究青蒿素而獲得了諾貝爾獎,但是科學家屠呦呦也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被評選上院士。
  • 施一公當選美國院士能說明什麼
    美國科學院當地時間4月30日消息,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2013年該院外籍院士。此前25日,他還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耶魯大學終身冠名教授鄧興旺和陳雪梅、YangWei等三名華裔美籍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新科院士(據5月1日《人民日報》)。
  • 李愛珍4次落選中科院院士,一次評上美國院士,她說的話讓人動容
    —— 培根 美國貝爾實驗室,在通信系統、產品、元件和網絡軟體方面一直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這個實驗室先後獲得了8項諾貝爾獎,兩萬五千多項專利,在2007年,貝爾實驗室破天荒給上海半導體材料學家李愛珍發來的賀電,並恭喜她當選美國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