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騙了全世界 美國知名心臟專家31篇論文造假

2020-12-05 環球網

皮耶羅⋅安韋薩曾被認為是心肌再生領域的開創者和「祖師爺」,已經享譽10多年。全球許多地方的研究者都試圖追隨他的腳步,實現修復心臟這個充滿希望的夢想。

然而讓人震驚的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近日宣布,曾在這個機構任職的安韋薩有31篇論文因造假需要撤稿。這一消息震驚全球學術界。

心肌上動「心機」 他騙了全世界

心肌細胞是心臟泵血的動力來源。心肌細胞出問題可能導致嚴重疾病甚至死亡。因此,如果能讓心臟中長出新的心肌細胞,替換掉有問題的細胞,以此修復心臟,無疑是醫學上的一大突破。

安韋薩就在心肌上動起了「心機」。

2001年,他還在紐約醫學院工作時,在英國學術刊物《自然》上發表一篇論文,說可以用來自骨髓的c-kit幹細胞使心肌再生。隨後,他又於2003年在美國《細胞》雜誌發文說不需要骨髓幹細胞,使用成熟的心臟幹細胞就能修復心肌。有研究人員曾對他的這兩項研究成果提出質疑。

2007年,安韋薩就職於哈佛大學醫學院,在這個機構附屬的布裡格姆婦女醫院領導一個再生醫學實驗室。他陸續發表多篇文章,被認為是心肌再生領域的開創者和「祖師爺」

但是,陸續有研究人員發現,安韋薩所描述的方法不能被重複。2014年,他發表在美國《循環》雜誌的一篇論文被撤稿。2015年,他從布裡格姆婦女醫院離職。

哈佛大學醫學院並沒有因為安韋薩已離職而放棄追查,並於近日對外宣布,安韋薩有31篇論文存在造假問題,已通知相關期刊撤稿。

目前還不清楚這些論文發表在哪些期刊上。除了已撤稿的《循環》外,英國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曾發表簡短聲明,對哈佛大學醫學院調查安韋薩論文造假表示「關切」。

沽名釣譽 害人不淺

如果安韋薩的31篇論文被全部撤回,將使得他在「撤稿觀察」網站上的排名中一躍進入全球前20名。

「撤稿觀察」是專門關注學術界撤稿的網站,根據其統計,撤稿最多的是日本麻醉研究者藤井善隆,共有183篇論文被撤,排第二的德國人約阿希姆⋅博爾特也在麻醉行業,有96篇論文被撤。

從數量上看,安韋薩不算最多,卻引起巨大震蕩,主要還是因為他聲稱的研究成果曾被認為開創了一個新領域。全球許多地方的科研人員都按照安韋薩的描述,將大量資源投入到利用幹細胞修復心臟的研究中。

比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設立了多個研究項目,都讓安韋薩負責推進。這些項目所浪費的資金從一起官司上可見一斑:2017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起訴安韋薩等人欺詐性獲取研究資金,安韋薩曾供職的布裡格姆婦女醫院為此同意支付1000萬美元。

中國也有許多研究人員被誤導:在中國知網上搜索心臟幹細胞、心肌修復等關鍵詞,可以找到大量論文,其中不乏直接引用安韋薩研究結果的文章。如今安韋薩自己的論文被撤稿,相關研究領域隨之破滅,「建築」在其上的論文也就成了被浪費的智力、時間和金錢。

有人苦心鑽研 有人鋌而走險

在科學上開創一個新領域是極為難得之事,諾貝爾獎往往青睞此類成果。比如同在生物學方面,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因培育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而獲得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但也有人鋌而走險,比如日本曾經的「學術女神」小保方晴子,聲稱研究出可與iPS細胞媲美的「萬能細胞」——STAP細胞,這曾被認為可能開闢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但她供職的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在2014年認定其成果存在「捏造」和「篡改」,相關論文也被撤稿。

中國的韓春雨撤稿事件飽受關注,也是因為其論文中所稱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比現有技術精準度更高,具有在基因編輯領域掀起新浪潮的潛力。但由於論文結果無法被同行重複,在2017年被《自然》撤稿。

相關焦點

  • 哈佛幹細胞專家論文造假導致行業倒退十年?!
    (均為資料圖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近期發布一項調查結果,在醫學領域,尤其是幹細胞研究領域掀起軒然大波。調查稱,作為心肌再生領域開創者和頂尖人物的皮耶羅·安韋薩教授有31篇學術論文存在數據造假,應予撤稿。安韋薩的上百篇學術論文被視為這一研究領域的基石,如今多達31篇遭推翻,使得國內外諸多研究人員的相關課題化為泡影。一些人驚呼,這樁學術醜聞導致「整個行業倒退十年」。
  • 哈佛幹細胞專家論文造假影響有多大
    哈佛幹細胞專家論文造假導致行業倒退十年?!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近期發布一項調查結果,在醫學領域,尤其是幹細胞研究領域掀起軒然大波。調查稱,作為心肌再生領域開創者和頂尖人物的皮耶羅·安韋薩教授有31篇學術論文存在數據造假,應予撤稿。
  • 哈佛知名心臟病專家被撤稿 31 篇學術稿件
    近日,心血管學術界最出名的一件事情,莫過於「心臟幹細胞治療領域創始人
  • 美知名出版機構撤銷41篇涉造假中國醫界學術論文
    南都訊 記者劉素楠 近日,美國知名學術出版機構BioMedCentral(簡稱BMC)撤銷了43篇偽造同行評審的學術論文,其中41篇出自中國作者之手,作者單位涉及38家國內知名醫科院校及三甲醫院。這意味著,在這種造假的背後,可能有一個第三方組織在進行系統性的操作。「這並非中國的問題」這得到B M C的重視,他們聯合美國出版倫理委員會及其他出版機構對此進行調查。最初只發現了一小部分論文涉嫌同行評審造假,但經過對所有學術期刊進行廣泛、系統的調查之後,今年3月26日,BM C在官網上公示了43篇因偽造同行評審而被撤回的文章。
  • 心臟幹細胞研究論文造假 但幹細胞治療心臟病並非沒有希望
    10月15日,哈佛醫學院附屬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公布,已從多個醫學期刊上撤回哈佛醫學院原教授、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皮艾羅·安維薩(Piero Anversa)的心臟幹細胞研究論文,撤回數量達31篇,所撤論文均涉嫌偽造和篡改實驗數據。
  • 從哈佛「心機」教授造假,看那些轟動一時的學術造假事件
    近日,美國著名生命科學媒體 STAT 和《撤稿瞭望(Retraction Watch)》網站爆出前哈佛醫學院教授皮耶羅·安韋薩(Piero Anversa)學術造假醜聞的最新進展:哈佛醫學院和布萊根婦女醫院確定了涉及數據造假的 31 篇論文,並主動呼籲各大醫學期刊,將已發表論文撤回。
  • 清華醫學院院長董晨被質疑 24 篇論文造假,本人回應:基本排除惡意...
    q=Chen+Dong關於被質疑的24篇論文,我們從PubPeer搜索查詢得知,這些被質疑的論文發表時間從2003年延續到2019年,大部分在董晨供職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腫瘤中心期間發表,還有部分論文是董晨在華盛頓大學、清華大學醫學院期間發表的。
  • 諾獎得主涉嫌造假論文達40篇
    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爭議論文已增至40篇,時間跨度長達18年。這些論文被質疑一圖多用或圖片PS,少數文章還被質疑存在倫理問題。一位業內學者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如果早兩年曝出這種情況,塞門扎很可能不會獲得諾貝爾獎。」
  • 兩年117篇SCI論文被撤稿 造假已成產業鏈-SCI論文 論文造假 學術不...
    據通報,自2015年3月開始,《英國現代生物》《斯普林格》《愛思唯爾》《自然》等國際出版集團出現的4批集中撤稿中,涉及中國作者的論文有117篇。其中,23篇標註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另有5篇被列入已獲得資助的項目申請書。  2014年,我國發表的SCI論文約25萬篇,僅次於美國,是英國的兩倍,與14年前相比翻了5倍。
  • 107篇中國論文造假被撤 作者涉國內知名醫院醫學院
    107篇中國論文造假被撤 中科協稱出版社亦有責   該期刊出版社表示論文系假冒評審人電子郵件作假;作者涉及國內多個知名醫院和醫學院  107篇論文如何涉假?  同行評價  作者將稿件投給期刊後,會送交同行評審人進行評審。
  • 學術圈「造假之王」,200餘篇論文有183篇論文被撤稿
    在此之後,藤井又先後在該雜誌上發表了11篇論文。致編輯部信函的共同作者之一克裡斯蒂安·阿普費爾(Christian Apfel)曾赴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提醒他們注意藤井的問題,但並沒有收到回復。或許感到他的好運要受到挑戰了,在2005年前後,藤井便差不多終止了在麻醉學領域的文章發表,繼而轉戰眼科和耳鼻喉科學。
  • 諾獎得主涉嫌造假論文增至40篇!領域「地震」要來了嗎?
    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爭議論文已增至40篇,時間跨度長達18年。這些論文被質疑一圖多用或圖片PS,少數文章還被質疑存在倫理問題。前幾天,他收到學生發來的一條微信文章,稱塞門扎被曝30多篇論文P圖造假,時間跨度長達16年。「塞門扎最早幾篇奠基性的文章不會有事吧?」
  • 北京大學詹啟敏團隊被質疑論文造假,科研界:必須抓緊查清楚
    近日,多名科研人員在學術交流網站Pubpeer上指出,北大教授詹啟敏的25篇論文涉嫌「造假」。學術造假是指剽竊、抄襲、佔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偽造、修改研究數據等的學術腐敗行為。北大教授詹啟敏的25篇論文,都被懷疑存在有偽造和修改研究數據的行為。學術造假的危害有多大?
  • 兩年117篇SCI論文被撤稿 造假已成產業鏈
    據通報,自2015年3月開始,《英國現代生物》《斯普林格》《愛思唯爾》《自然》等國際出版集團出現的4批集中撤稿中,涉及中國作者的論文有117篇。其中,23篇標註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另有5篇被列入已獲得資助的項目申請書。  2014年,我國發表的SCI論文約25萬篇,僅次於美國,是英國的兩倍,與14年前相比翻了5倍。
  • 從400篇集中造假到7萬次自我引用,讓國內很多SCI論文淪為水貨
    用施一公在2019年政協會議上的發言:」中國很多專利和論文都是為發論文而灌水論文「甚至有很多拿到高級職稱的人其實連簡單的SCI灌水論文都不會寫,直接交給第三方機構花錢買論文,最近世界學術界的打假教授,美國前史丹福大學的伊莉莎白.畢克又通過大數據比對發現來自不同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的超過400篇的論文驚人的一致,似乎都出自」同一工廠「,其中這些論文的作者大部分都來自中國的醫院,其中山東省幾乎佔據半壁江山
  • 諾獎得主涉嫌造假論文!領域"地震"要來了嗎?
    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爭議論文已增至40篇,時間跨度長達18年。這些論文被質疑一圖多用或圖片PS,少數文章還被質疑存在倫理問題。一位業內學者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如果早兩年曝出這種情況,塞門扎很可能不會獲得諾貝爾獎。"另一位研究人員則認為,塞門扎很有可能只是對一些研究做了宏觀指導,並不了解下面人做的具體工作細節。
  • 論文圖片處理,哪些能做?哪些算造假?
    比如去年爆出造假的前哈佛醫學院教授、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Piero Anversa 博士。該博士因「發現」心臟含有幹細胞(c-kit)而出名,其研究也主要基於「心臟中含有可以再生心肌的幹細胞」這一觀點,他本人也被當做了是心臟幹細胞療法的創始人。全世界根據他的理論開始進行全方位的研究,希望能夠多快好省地解決心臟疾病。
  • 臺灣「中研院」前所長8篇論文造假遭撤稿
    臺灣學者最嚴重國際處分:「中研院」前所長8篇論文造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3月31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中研院」生化所前所長陳慶士驚爆8篇學術論文造假,並遭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建議「立即撤稿」。
  • 中國107篇醫學論文被撤調查:作者或未參與造假
    漫畫圖原標題:百餘篇國際論文被撤事件調查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傑文津、董瑞豐近日,曾隸屬著名國際出版商施普林格公司旗下的《腫瘤生物學》發聲,撤銷雜誌收錄的中國學者的107篇論文。為此,「新華視點」記者就公眾關心的焦點問題進行了調查。焦點一:為何107篇撤稿都集中在醫學界?
  • 論文造假何時休?扒一扒近年來論文造假大事件
    又一件令人寒心的論文造假事件,今天我們就扒一扒近年來的論文造假大事件:一、賀海波論文造假2008年10月16日,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戴德哉的一封檢舉信,將自己的學生、浙江大學藥學院副教授賀海波,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一個月後,因涉嫌抄襲、剽竊原博士生導師實驗數據,共計發表8篇假論文,浙江大學撤銷賀海波副教授職務和任教資格,並將其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