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移民之相約歐羅巴

2020-12-06 奇幻創作大師

在遙遠的宇宙盡頭有一片極樂淨土,名曰歐羅巴星球。那裡生活著一群人們,他們是太空移民。他們每個人都生活的非常幸福,不用勞作耕田,不用打漁織布,他們每天唱歌聊天做遊戲,沒有塵世的那些紛紛擾擾,沒有社會的那些爾虞我詐。

歐羅巴星球與木衛二如出一轍,核心也是一個大鐵球,地殼是巖石,最上面是海洋,我們的家園在一個不大不小的島嶼上,那裡風景如畫,美不勝收,宛如仙境。我們在一片高地上建房子,房屋是純木質結構的,用的是一千年成材的上等小葉紫檀木,這個洋樓古香古色,十分漂亮,充滿了生活氣息。

大別墅的不遠處是停機坪和車庫,那裡分別停放著一架縱列雙旋翼直升機和超豪華型終極版跑車,該直升飛機價值100億美元,採用的動力源是強電弱核力航空發動機,配備了4塊大功率反物質電池組,航程可達10萬公裡,全身都是高分子材料製成,並且無需維護保養。高級敞篷跑車的名字叫做衝刺流星,採用的是強核力四輪驅動,馬力高達100000匹,最高時速500公裡。

從住所向南望去,是一條由整塊大石板鋪成的8字型高速賽道,該高速路是為頂級敞篷跑車量身打造的。沿著島嶼邊緣的海岸線是一圈鐵路,坐著小火車供人們休閒娛樂觀賞大海。

洋樓的後面有個小院,裡面養著各種小動物,前面大門外的甬路兩旁種著茂盛的蘋果樹,收穫的季節樹上的大蘋果像娃娃的臉。

相關焦點

  • 天文與太空:關於木星的月亮歐羅巴的10個事實!
    天文與太空:關於木星的月亮歐羅巴的10個事實!木星的月亮歐羅巴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是一個寒冷,冰冷,明亮的怪異。歐羅巴,大約相當於地球自身月球的大小,是木星四個伽利略衛星中最小的衛星,即使是地球上最小的望遠鏡也能輕易看到它。在Io之後,這是伽利略衛星中第二個最接近木星的衛星,這意味著它受到來自其龐大的母行星的巨大輻射的轟擊。
  • 為什麼科學家們覺得「歐羅巴」星球極有可能存在生命?
    從上世紀起,人類的腳步逐漸的邁向太空,除了爭奪太空資源外也是為星際移民做好準備,可是截至到目前為止,仍沒有發現外星生命的存在。但很多科學家們都覺得,太陽系中有那麼一顆星球很可能存在生命,那就是木衛二 ——「歐羅巴」。
  • 木衛二「歐羅巴」證實會將地下海水噴到太空中!
    NASA曾在去年發表研究表明,木星的衛星「木衛二(Europa,歐羅巴)」有水蒸氣的存在。一項新的研究再次證明,歐羅巴和土衛二一樣,有大量地下水隨著羽狀物從地表下噴向外太空。木衛二(Europa)是木星79顆衛星之一,表面被厚厚冰層覆蓋,其結構與類地行星相似,主要由矽酸鹽巖石構成。其直徑約3100公裡,比月球略小,質量約0.008個地球,每3.5天繞行木星一圈。
  • 移民木星衛星「歐羅巴」,那是太陽系內水量最多的天體
    木星的伽利略衛星之一,歐羅巴,特別可能攜帶生命。歐羅巴厚厚的冰殼下面是一片廣闊的內部海洋,據信其中包含的水比地球上所有水的總和還多。海水也是鹹水。眾所周知,在1990年代,當NASA向木星發送「伽利略」太空飛行器時,該太空飛行器上的磁力計在歐羅巴具有導電性。因為我發現了。什麼是好導體?答案將是鹽。歐羅巴還有其他獨特之處。
  • 太空移民,真的靠譜嗎
    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在不斷消耗資源,如果我們想要儘可能延續下去,那麼將人類文明不斷進行移民擴張或許是最好的辦法。要想真的像太空移民形成太空移民村,真的靠譜嗎,能可行嗎?與此同時,人類建設成功的多個太空空間站也給相關設想帶來更大的支持。除了運送貨物之外,未來很有可能通過可循環利用的航天飛船進行太空移民,並且發展成為普遍化的太空交通工具。假如排除萬難,然後登入太空之後,人類將面對的最大的困難就是生存。在地球上,人類生存已經是習慣了,那如何面對太空生活呢?
  • 諾貝爾獎得主:人類別想移民太空了,星際移民就是痴人說夢
    201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Michel Mayor說:人類是不可能移民其他星球的,與其想著打造宇宙版諾亞方舟,不如好好面對當前地球氣候變遷的問題。「地球是很危險的,你快點回火星吧!」這句話出自周星馳人氣電影《少林足球》,曾經是許多影迷琅琅上口的臺詞。
  • 歐羅巴報告:哈勃拍攝到了木衛二上的水汽噴流
    木衛二歐羅巴表面的水汽噴流,位於下圖7點鐘方向,水汽上升到木衛二冰層表面160公裡的高空,這張木衛二由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成像光譜儀拍攝於
  • 歐羅巴羽狀噴流可能不是源自地下海洋,冰殼內藏有湖泊
    天文學家對木衛二歐羅巴的研究之多,很大原因是歐羅巴高几率擁有生命體過去科學家認為歐羅巴南極地區獨特的羽狀噴流來自地下海洋,但最新模擬指出了另一來源,可能直接來自冰層內的湖泊。 木衛二歐羅巴整個地表都被厚達16~24公裡的冰層覆蓋(與地球地殼厚度相當),但因受木星引力潮汐加熱,導致冰層以下的水可保持液態,根據過去伽利略號與航海家號的探測數據,科學家推測木衛二有一個全球性冰下海洋,且可能深達100公裡。
  • 歐羅巴報告 Europa Report (2013)
    而這一「生命可能」的理論正是電影《歐羅巴報告》的核心。幕後製作 —————————————————(The Europa Report)在其Facebook官方頁面上發布了三張該片的概念藝術圖。《歐羅巴報告》由《第九區》(District 9)男星沙託·科普雷(Sharlto Copley)、香港演員吳彥祖(Daniel Wu)等主演,講述了人類在木星的第二顆衛星——歐羅巴(木衛二)上發現了地外生命的驚悚故事。木衛二比地球的衛星月球稍微小一點,有一個含氧的稀薄大氣,擁有微弱磁場。
  • 木星衛星歐羅巴的海洋中存在外星生命?NASA終於放行飛船探索
    據美國宇航局(NASA)8月20日發布的公告,該機構已經批准一項旨在探索木星衛星歐羅巴海洋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的飛船探索計劃。 祖爾布岑表示,NASA已經通過伽利略號探測器和卡西尼宇宙飛船搜集的數據對歐羅巴衛星有了更多的了解。 據悉,木星有79顆衛星,歐羅巴是其中之一,長久以來被NASA視為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一個熱點探索對象。 科學家認為,木星的引力造成歐羅巴表面巨大海洋的潮汐,使得海水沒有結冰。
  • 吳青峰《太空人》丨噩夢移民,瘋子自傳
    其實一切都寫在了《Outsider》之中(某種意義上我甚至認為「Outsider」是「太空人」作為專輯名不可或缺的註腳)。《Outsider》說的故事,是一個人在愛之深時被「遺棄」成為移民被區隔之後,想念過往,內心情緒崩毀,瘋癲恐懼,自我懷疑,無法接受現實,如墜噩夢。最終卻重新因為找到了「做同一種夢的人」,重新找到了家,重新找到了自己。
  • NASA的歐羅巴快船任務複雜化 SLS要求太高了
    NASA對木星海月歐羅巴的高度期待的飛行任務需要一枚火箭。在歐洲帆船探頭預定推出的2024研究木星的衛星,其港口的冰殼下的液態水一個巨大的海。快船將評估那片被掩埋的海洋的可居住性,並執行許多其他任務,包括為未來的尋找生命的著陸器任務尋找有希望的地點。
  • 歐羅巴表面的神秘噴發物,究竟來自哪裡?現在有一個新結論
    歐羅巴快船計劃還包括一架無人機,如果計劃得以實施,該無人機將會在歐羅巴表面進行遠距離高空飛行,以最大限度拓展科學家的視野。來自史丹福大學、亞利桑那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和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利用上世紀90年代美國宇航局伽利略號太空船收集的圖像數據,開發了一個模型,模擬了在冷凍和壓力變化情況下,歐羅巴冰層可能出現的情況
  • 金星,火星和木星的衛星歐羅巴,哪一個更適合成為人類殖民地?
    前蘇聯就曾發射搭載太空探測器的太空飛船,當太空探測器到達金星後,蘇聯科學家非常失望。根據僅觀察到的痕量,只有約十億分之20的分子。 但是其他研究表明,磷化氫的自然來源-火山,閃電,礦物質吹入大氣,日光的作用-只會產生實際檢測到的量的十分之一。 研究小組可以排除許多非生物方法來產生觀察到的膦水平,但這並不意味著生命是唯一的解釋。
  • 最新推測:木衛二歐羅巴的地下海洋嘗起來可能也是鹹的!
    最新推測:木衛二歐羅巴的地下海洋嘗起來可能也是鹹的!在這兩幅圖中,中間偏左的黃色區域是「混沌區域」Tara Regio,哈勃太空望遠鏡最近在這裡發現了表面有氯化鈉存在的證據。(圖片:©NASA/JPL/亞利桑那大學)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木星衛星歐羅巴冰層下晃動的巨大海洋可能與地球上的海洋驚人地相似。科學家們普遍認為木衛二的地下海洋含有大量硫酸鹽,那裡的水大約是地球上所有海洋總和的兩倍。
  • 讓星際移民不再止於幻想 DSPACE太空基因計劃在滬啟動
    成立於2018年9月的曼為科技,是由馮侖和李海林共同創辦的專注於生命科學研究和太空探索的公司。談及為何創辦這家公司,馮侖表示緣起於2015年拜訪NASA並參觀太空博物館時受到了強烈震撼,自己在與航天員的交流中發現:太空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與太空心理距離的縮小,讓他開始關注太空相關的前沿科技進展。
  • 移民外星球和移民海底哪個更容易實現?(上)太空移民篇
    如果未來地球大陸環境變得不適宜人類居住,那麼作為高級智慧動物的人類,應該是考慮移民太空還是移民海底呢?。捨近求遠也好就近也好,或者是兩條腿走路兩路探索也好,本文僅限於一篇探討性的科普話題貢獻給大家,如有數據或觀點不當之處,還希望大家多提出有建設性和前瞻性的真知灼見,畢竟我們常常勉勵自己&34;嘛!首先我們在本篇探討外星球殖民的話題。
  • 美國宇航局科學家相信木星的月亮歐羅巴可以維持生命
    水汪汪的羽毛木星的月亮歐羅巴 木星衛星,歐羅巴的驚人表面。歐羅巴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之一。自旅行者號和伽利略號太空飛行器飛越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地殼漂浮在地下海洋上。但是,這個海洋的起源和組成還不清楚。研究人員來自加利福尼亞航空航天局的噴氣推進實驗室,使用來自伽利略任務的數據對歐羅巴內部的地球化學儲層進行了建模。首席研究員Mohit Melwani Daswani說:「我們能夠對巖心,矽酸鹽層和海洋的組成和物理性質進行建模。
  • 人類開啟太空移民時代的兩個宏偉計劃
    現在很多人期盼著人類像中世紀大航海時代那樣,探索和移民太空,這個時代還需要多久才能夠來臨呢?太空移民看起來還是一個很遙遠很科幻的事情,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這件事情已經早就在醞釀中,甚至已經啟動。1000年後(有人說這個計劃要10000年),人類可以開始大量移民火星,以規避地球越來越壞的生態環境。其實火星移民和火星改造計劃並非NASA這種官方背景深厚的機構在做,民間商業機構也在做,最著名的就是美國SpaceX太空公司火星殖民計劃。
  • 我們要想實現真正的太空移民,走好這3步就可以了?
    筆者:三體-小遙科學家們認為,人類文明已經進入全新的時代,我們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不斷向更加廣闊的空間探索,同時也將朝著太空移民的偉大目標前進。然而,縱觀整個發展過程,人類同樣需要「三步走」,其中還將出現種種問題,都需要我們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