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燒得面目全非,嫦娥五號返回經歷了什麼?航天第一人為你揭秘

2020-12-19 閒品科技

這幾天可謂是「嫦娥五姑娘」的高光時刻,她以完美姿態成功著陸在我國的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探月工程取得圓滿成功,連「玉免」也跑出來迎接。然而正當大家處在歡樂喜歡之時,細心的網友從直播視頻和圖片發現,返回器有嚴重燒傷的痕跡,不由得讓人擔心起來,為什麼返回器燒得這麼厲害?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來關注。

據新華社消息,「五姑娘」成功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結束了為期23天的太空任務,收集到了比美國阿波羅和蘇聯月神號任務迄今還年輕數十億年的巖石樣本。嫦娥五號樣品將送往北京的一個特殊實驗室進行製備,用於分析和儲存。嫦娥五號為進一步的勘探敞開了大門。據說嫦娥五號飛船只有神舟飛船的七分之一,但是它的返回預定面積卻比神舟大16倍。你知道嗎?

航天第一人楊利偉講述神舟飛船返回經過

據楊利偉稱,當神舟飛船從天而降,在距離地面100公裡左右的時候,飛船已經進入了大氣層。這時飛船的速度遇到空氣阻力,急速剎車產生了4G的載荷,讓人的身體難以承受如此大的壓力。他感受到飛船外面就像是放在火爐上烤一樣,通紅一片不時有碎片掉落,據說飛船設計時使用了耐高溫防燒蝕層,溫度達到一定程度自動脫落,帶走一部分熱能。

其實真實情況是,飛船外表的溫度已經達到了1600-1800℃度的高溫,由於下降過快跟空氣產生了摩擦,不僅有超高的溫度還有很大的響聲,震動得讓人恐懼。直到飛船距離地面40公裡時,才飛出了黑障區,速度總算是降下來了,最後降落傘自動彈開飛船安全著陸。

嫦娥五號為什麼被燒得幾乎面目全非?

「嫦娥五姑娘」也有神舟飛船相同的經歷,不過在返回之前多了幾個動作。同時也驗證了從月球表面升起的技術,以及在月球軌道上的自動會合和對接技術的儲備,為未來十年內返回小行星和火星的近地小行星,以及2030年代載人登月的飛行任務鋪平了道路。

「五姑娘」踏上返回的旅程,是在收到上升器樣品之後。據稱為了進入月地軌道「五姑娘」還專門繞月飛行了6天,為的是能讓速度達到回地球的馬力。進入月地軌道的速度非常快,達到第二宇宙。在返回艙到達地球後直接某一點進行漂移,原理就像一塊石頭高速撞擊水然後反彈,目的就是把它的速度降下來,但它依然達到了第一宇宙速度。這樣也加大了嫦娥五號返回時的精度要求,稍有不甚彈跳時用太大就會飛向其他區域,甚至無法返回太空。

第一宇宙速度為每秒7900米,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長時間經受這個速度考驗,哪怕是超過10倍音速戰鬥機,也不足每秒3000米,更不用說穿過大氣層了。中國官方已經宣布,中國嫦娥五號的月球取樣任務非常完美。至於返回艙被高溫黑化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期待官方給個說法吧。

美專家評論

美國專家克萊夫·R·尼爾稱,中國計劃在地球的軌道上建立一個空間站,多個國家提出了申請,就等中國批准啦。如果成功,中國將成為美俄之外獨立打造航空空間站的國家。對於中國採集的月球巖石,美國科學家在未來幾年裡還是非常渴望得到並一起研究,不過美國法律禁止了有點遺憾。這句話後面接了一個悲傷的表情符號。

中國航天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研究月球起源與歷史,有利於中國對火星進行研究,以及在未來對太陽系周邊小行星的探索中提供技術支持。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走過的103小時 嫦娥五號返回地球著陸哪裡
    嫦娥五號任務被稱為是目前為止系統最複雜、技術難度最大的航天工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經歷了嫦娥一號到五號,他說,「嫦五」到目前的表現可以打100分。而說到「嫦五」任務的難度,葉院士這麼說,難度就在從採樣、起飛上升、交會對接到帶著樣品返回,都沒幹過。
  • 嫦娥五號哪天能到家,還需經歷多少關卡,以什麼姿態返回?
    嫦娥5號返回地球共需要多少天?嫦娥五號整體任務需要約23天,高速通道行程只要4天。我們來看一下嫦娥五號迄今為止的行程:北京時間11月24日4點30分,嫦娥五號搭載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龐大的遙五把嫦娥五號護送進入軌道就完成任務了。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
  • 嫦娥五號軌道器攜帶返回器從月球返回
    航天技術專家、空氣動力學家黃志澄告訴新京報記者,如果採用神舟飛船同樣的防熱技術和返回方式,一不小心,返回器可能會撞毀或者燒壞。漫漫徵途,不能在家門口摔倒。安全返回,一直是嫦娥五號任務的幾大難點之一。早在十年前嫦娥五號立項之初,航天專家就為此頭疼。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
  • 帶你親眼見證中國首次可返回的登月發射,「嫦娥五號」來了!
    從2007年發射了嫦娥一號開始,我們國家的嫦娥飛天之路已經13年了,就在今年的11月份,嫦娥五號也即將出發! 你還記得嫦娥一號當時到月球之後做了什麼嗎? 目前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與此同時,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進行著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
  • 視點| 月球「挖土」的嫦娥五號,和你要了解的北大航天人
    >今天凌晨4點30分,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國際同行評價,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技術細節上處理到位,嫦娥五號將為未來無人探月任務創立新的標準。人造衛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東方紅一號,神舟系列,嫦娥工程……傻傻分不清楚?閱讀本篇,治癒你的航天「臉盲」。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實現我國航天史上多個重大突破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凌晨1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奔月,落月,再到返回嘗試
    據統計,從1959年至2017年年底,人類共發射132個月球探測器,其中美國60個,蘇聯64個,中國4個,日本2個,歐洲1個,印度1個,成功率約為50%。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衛星成功發射,正式拉開了中國探測月球的序幕。從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再到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明年還將發射嫦娥五號。中國探月之路一步一個腳印,逐步推進,屢創奇蹟。
  • 完成月球「挖土」 嫦娥五號將跳躍式返回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歡歡 通訊員 段遜 王玓瑭 三種模式力保順利採樣 在看了嫦娥五號落月、「挖土」的全過程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主任設計師姜水清給出了「完美」的評價。
  • 揭秘:這些中國自主研製科技神器助力嫦娥五號探月
    從11月24日發射入軌,到12月17日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嫦娥五號探測器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在軌分離、平穩落月、鑽表取樣、月面起飛、交會對接及樣品轉移、環月等待、月地轉移、再入回收等階段,在軌工作23天,成功攜帶月球「土特產」回家。其「繞、落、回」的不同階段,都有哪些我國自主研製的科技神器保障支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有關專家為我們揭秘。
  • 嫦娥五號返回途中,有可能被別國截獲嗎?
    先說答案:不可能、不敢、沒能力、沒必要嫦娥五號在月球上的採土工作已基本完成,接下來就是等待上升器飛離月表,與月球軌道上的軌返組合體對接,接著就是返回地球了。如果成功完成,那將意味著我國會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月球採樣並返回的國家。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嫦娥探月灌注了科學家們幾十年的汗水和心血,標誌著我國航天事業又一次重大飛躍。向航天科學家們致敬!普天同慶,嫦娥五號圓滿完成任務,探月成功,攜土歸來!向航天科研人員再次致敬,不負偉大使命!為祖國驕傲和自豪!
  • 九天攬月星河闊:揭秘嫦娥五號的3個關鍵數字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中新社文昌11月24日電 題:九天攬月星河闊:揭秘嫦娥五號的3個關鍵數字北京時間11月24日凌晨,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九天攬月星河闊:揭秘嫦娥五號的3個關鍵數字
    北京時間11月24日凌晨,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同時也是中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此次任務將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地球!為何嫦娥五號返回時會燃燒?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創造了中國航天的又一裡程碑。嫦娥五號這一路走來,不得不說是困難重重,但我國航天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成功地完成了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嫦娥五號最後一步走得可謂是動人心弦
  • 「嫦娥五號」奔月「挖土」,揭秘背後技術和關鍵「神器」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 為了實現「選址正確,落得準確」,嫦娥五號探測器採用了五院502所研發的「粗精接力避障」的落月方式。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重大專項「繞落回」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已完成落月任務,接下來將完成我國首次無人月面取樣返回。這也是繼1976年蘇聯Luna24取回月球樣品後,人類時隔44年再一次採集月球樣品並返回地球。 而月面採樣同樣需要很多高難技術,「嫦娥五號」去月球上「挖土」,顯然不是普通挖掘機能幹的事兒。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幕,首次造訪月球陌生地帶並將採樣返回
    ,嫦娥五號由長徵五號遙五火箭運載升空並成功發射,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相比於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的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結構複雜得多。嫦娥一號與嫦娥二號分別是一顆單獨的衛星,嫦娥三號與嫦娥四號也只有一個著陸器與一個巡視器。此次嫦娥五號任務,創造數個 「中國首次」:一是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的起飛,三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四是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樣品的儲存、分析和研究。
  • 嫦娥五號什麼時候著陸月球時間 還要經歷多少挑戰?
    嫦娥五號到底經歷多少挑戰?怎樣月面採樣?獨家專訪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嫦娥五號已經安全抵達軌道,探測器組合體完成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要進行的是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的最後一步。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宜品乳業與航天同行,彰顯中國力量
    嫦娥奔月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問道蒼穹,航天追夢,16年來,隨著中國探月工程的實施,這一夢想終於成為現實。嫦娥五號於12月17日圓滿完成任務,載譽歸來,它實現了我國航天史上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實現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月壤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