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EX觀察 | 從哈耶克最後的預言,看算法穩定幣的未來

2021-01-09 金色財經

經濟學家的預言

20 世紀最著名的經濟學家之一——弗裡德裡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坊間對他最津津樂道的傳聞,莫過於他準確地預言了蘇聯的覆滅

其實,他生前還做出了另一個預言,在當時卻為人們百般嘲諷,那就是:「貨幣的非國家化」(The Denationalisation of Money)。

I believe we can do much better than gold ever made possible. Governments cannot do better. Free enterprise, i.e. the institutions that would emerge from a process of competition in providing good money, no doubt would.

我相信人類可以比歷史上的黃金做得更好。政府無法做得更好。自由企業,例如從競爭過程中脫穎而出的機構,毫無疑問可以提供很好的貨幣,毫無疑問會的。

二戰後,凱恩斯「國家幹預」思想主導了整個主流經濟學界,濫發紙幣、擴大赤字,經濟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其時,哈耶克飽受嘲笑與攻訐。

直到二十世紀 70 年代,多年積弊一朝顯現,「滯漲危機」在歐洲與美國大陸上爆發,物價飛漲,民生困苦,凱恩斯主義聲譽掃地。危難中,哈耶克終於回到大眾視野,當市場重新回到企業家手中時,歐美經濟迎來了真正的高光時刻。哈耶克也因此在 1974 年摘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事實上,市場與貨幣的歷史比國家久遠得多。貨幣在產生之初,本來就是以私人信用進行自由競爭的。

現在回頭看,從「物本位」到「金本位」,再到我們已經習慣了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本位」,所謂「通貨膨脹」,恰恰是國家壟斷了貨幣發行之後才產生,正如美聯儲一直在濫發美元,也正如通貨膨脹一直被世人詬病。

東歐劇變,歷史證明了哈耶克的偉大預見性;而他「貨幣的非國家化」的預言,如今也在被一步步驗證——加密數字貨幣的崛起,正不斷挑戰被壟斷的法幣體系。

加密數字貨幣的聖杯

籍由哈耶克對金本位制的批評,曾擔任比特幣開發者會議項目主管的米蘭理工大學教授 Ferdinando Ametrano 撰寫過一篇學術論文《哈耶克貨幣:加密貨幣價格穩定解決方案》(Hayek Money: The Cryptocurrency Price Stability Solution),文中認為,由於其通縮性本質,比特幣已經無法充分執行我們對貨幣作為帳戶單位這一職能的要求。Ferdinando Ametrano 提出了一種建立在規則之上、供應彈性的加密貨幣,可以根據需求進行「代幣供應變化」(rebase),比如按比例改變代幣持有者手中的貨幣。

加密貨幣經濟學家 Robert Sams 的學術論文《加密貨幣穩定化:Seignorage Shares》(A Note on Cryptocurrency Stabilisation: Seigniorage Shares)中則提出了一個調整後模式,在這個模式中,有兩種代幣:供應彈性的貨幣本身,以及網絡中的投資「份額「。後一資產的所有者(Seigniorage Shares),是供應增加帶來的通貨膨脹收益的唯一接收者,而在貨幣需求縮水且份額收縮時,則是債務的唯一承擔者。

Ferdinando Ametrano 與 Robert Sams 正在探索的,正是穩定幣。

2020 年夏季的 DeFi 熱潮,讓越來越多人認清了加密數字貨幣巨大的波動性,由此對一種價格更為平穩的代幣的需求則水漲船高,穩定幣也算是乘風而起。

是的,穩定幣早而有之,而最近更是特別火爆。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起訴 Ripple,投資者意識到監管的紅線一直在那裡,不離不棄。而 Tether 在 2020 年 12 月 23 日更新的增發 1.5 億枚 USDT 的消息無異於雪上加霜。投資者們的憂慮不無道理,畢竟 Tether 在穩定幣 300 億的市值中所佔的份額雖然在下降,卻依然有約 70%。 

(圖片來源:coingecko.com)

穩定幣成長的時間雖不長,但得益於技術、算法與模型的不同,也發展出了許多的方向。

目前在穩定幣市值中穩坐頭兩把交椅的USDT、USDC,都屬於中心化穩定幣。這類中心化穩定幣為法幣與加密數字貨幣之間的流動搭建了重要橋梁,意義非凡。不過它們過於去中心化,弊端當然也「非凡」

探索方向二,去中心化穩定幣的探索。以 Maker 發行的 DAI 為例,初期專注於 ETH 質押,而經歷了一系列「黑天鵝」事件,則開放引入一系列中心化資產,如 wBTC、USDT、USDC 等一攬子數字貨幣作為質押。雖然獲得了更強的穩定性,但也犧牲了部分去中心化特性。

第三種穩定幣則在算法機制調節的方向上探索。以 AMPL、YAM 的彈性穩定幣為代表,通過算法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價格穩定,可謂是 DeFi 世界的一種創新型穩定幣。這些穩定幣無須使用抵押品,試圖通過市場供需來構建加密貨幣行業的原生代幣,但沒有抵押,也沒有任何價值支撐,僅是通過彈性調節代幣的供應量來維持幣價錨定某個價值附近波動,對投機行為造成的價格波動的抵禦能力弱。

可以看到,AMPL上市至今,偏離錨定價格的時間高於 50%,不穩定才是它的常態。

(圖片來源:coingecko.com)

目前已經進行到了第四個方向的探索,主要代表為 ESD、BASIS 等。這類算法穩定幣,參考了之前 Basecoin 的設計,結合了流動性挖礦和彈性穩定幣的經驗,它們的調整不是通過智能合約進行全局調整,而是通過用經濟激勵機制刺激用戶行為,鼓勵用戶主動參與完成調整

可以看出,穩定幣的演化與發展進程中,四個方向的穩定幣探索時間雖有先後,市值也有所不同,但目前都在加密數字貨幣市場上各有一席之地。

Basis 的前世今生

獲得了超過 1.33 億美元的投資的 Basis 是一個算法銀行機制的穩定幣項目,它借鑑了現實經濟的貨幣體系,建立了根據市場需求調節穩定幣發行量的機制。算法銀行機制調節穩定幣供應量以維持價格,價格實際上對應的是系統的供求關係,也就是說,Basis 錨定的是區塊鏈體系內的流動性需求。

在 2018 年末,Basis 發布社區公開信(www.basis.io),宣布因監管壓力,目前「已經決定向投資者返還資金」,同時關閉 Basis 項目

2020 年 8 月,匿名團隊接管了 Basis,並將其更名為 Basis Cash(basis.cash)。

Basis Cash 協議共有 3 個代幣,分別是 Basic Cash(BAC)、Basis Share(BAS) 和 Basis Bond(BAB),其中,BAC 與美元價格錨定,BAS 與 BAB 則負責確保 BAC 價格始終對標美元。

這種設計的巧妙之處,在於對現有貨幣體系的經驗汲取,因為它將全套美元發行體系都搬運到了 Basis Cash 的設計之中

用個最簡單的類比,BAC=美元,BAS=美聯儲股票,BAB=美元國債。

當「美元」貶值時,投資者可以以折扣的價格購買「國債」,以期未來通過贖回成「美元」獲得溢價收益。「國債」沒有利息,也沒有日期限制,如果願意,可以一直持有。如果「美元」升值,「國債」可以按照1:1的比例兌換成「美元」,由此完成溢價收益。當然,當「美元」價格低於某個臨界值時,「國債」是不被允許兌換的。

當「美元」升值時,「國債」會被優先兌換。如果「美元」仍在持續走高,那麼增發「美元」的預案會被觸發,增發的「美元」依然會優先滿足「國債」的兌換,隨後會增發給「股票」的持有者。

「股票「的總量為 100 萬 + 1 個,會分發給流動性提供者和質押者。隨著市場需求的上升,「股票」增發率的會大幅下降,當然,這會導致「股票」在市場上的緊缺。

BAC+BAS 這種雙幣種設計解決了單幣種阻礙流通性的問題, 穩定性更好,具備更好的流通性。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這種對現有貨幣體系的高度模仿,降低了投資者的理解成本的同時,也當然有弊端。

想要玩轉 Basis Cash,真的需要「轉」起來。持有「美元」則可做市產出「股票」,用產出的「股票」質押,則會獲得「美元」分紅。一旦接受了這種套利模型,仿佛打開了真理的大門,創造出「財富永動機」,即使不想,也會被迫進入「暴富死循環」。

如同美元體系一樣,這種循環帶來的「繁榮」,曾帶給它榮耀與財富,而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始終高懸,令人始終忐忑。

同時,Basis Cash 作為加密數字穩定幣,也受到加密數字貨幣局限性的限制。

美元國債的背後擁有稅收收入的支撐,而目前沒有商業和貿易場景的穩定幣孤島,則很難產生收入來源作為背書。

同時,Basis Cash 對標的美元體系中,美元是經濟體中用來支付稅務的唯一法定貨幣,他國貨幣與私人鑄幣都無法參與。而加密數字貨幣的出發點是增加貨幣之間的競爭,並不限制私人貨幣的發行和流通。因此,在市場單邊下行時,人們可以自由地將貶值中的算法穩定幣出售成其他的加密貨幣甚至法幣,而本應作為回收穩定幣的兜底債券,將會形成流動性更高的期貨市場,造成螺旋式崩盤

寫在最後的話

算法穩定幣的現狀,其實一點兒也不穩定。

而不可否認的是,正是由於這種不穩定所產生的套利空間,致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這種概念,研究它背後的邏輯。

關於算法穩定幣的未來,行業內有許多預測。有觀點認為它的錨定點將會低於 1 美元,有觀點認為將會出現錨定一攬子法幣的算法穩定幣,也有觀點認為在 DeFi 和其他加密數字貨幣的加持下,一個完整的加密經濟體即將出現。

而對持有者來說,高收益同樣意味著高風險。除此之外,合約的安全性以及監管,都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投資者須謹慎考慮。

放在歷史長河中來看,仍處於混亂狀態中的算法穩定幣,雖然沒有輸出「穩定」,卻為我們揭示了另一種秩序與規則,它有沒有可能,正是通往哈耶克描繪的蓬勃發展貨幣市場願景藍圖的一把鑰匙呢?

相關焦點

  • FRAX、MITH、PEGS專場 算法穩定幣的未來 | AMA回顧
    1月13日下午4點,我們邀請到了市場上三位算法穩定幣的核心開發者——FRAX,MITH Cash和PEGS的創始人,對話BlockArk首席分析師墨客,共同探討「算法穩定幣的未來」。算法穩定幣存在的必要性是什麼?未來將會有哪些應用場景?我們看到當前不管是在募資,還是交易所基礎交易對,還是Curve這樣的儲備池中,都沒有使用算法穩定幣作為流通。在很多人的觀點中,會認為算法穩定幣是一種變種ponzi,算法穩定幣怎麼證明自己的使用價值。
  • 算法穩定幣能否改變穩定幣融資資產的寡頭格局?
    但是算法穩定幣發展到現在,我認為它已經出現了有價值的項目,並且已經可以看到,有足以與業內最大的鏈上穩定幣發行方案相抗衡的產品出現。在發行方式以及方案上,rebase顯然給抵押資產發行的方式帶來了更為豐富的流動性。鏈捕手:有人認為算法穩定幣是「拆分盤」,在你看來算法穩定幣的實質是什麼?
  • 對話xy:算法穩定幣能改變穩定幣融資資產的寡頭格局|鏈捕手
    2020年第四季度的算法穩定幣火了,一度被喊出了後defi時代的口號。據分析算法穩定幣依靠設計時候的算法來保證幣價的穩定,它的存在像是一場社會性實驗。近日,由鏈捕手主辦的捕手學堂第十八期邀請了xy工作室的xy就《從0到1認識算法穩定幣的邏輯與潛力》進行了主題分享。
  • 算法穩定幣爆發背後的底層原因
    關於空投的事就說這麼多,今天要來聊一聊最近非常火熱的算法穩定幣。現階段算法穩定幣可以說是幣圈除了比特幣,DEFI之外最熱門的話題了。雪兒看了很多相關介紹,有一個總體的感覺,大多數都講得很專業,還是有點雲山霧罩的感覺,沒有經濟學基礎的普通人很難真正透徹理解。雪兒就嘗試著用通俗的方法來講一講我對算法穩定幣的理解。什麼是算法穩定幣?
  • 數字穩定幣是什麼?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作者:宋爽、劉東民來源:世界知識原標題:【世界知識】數字穩定幣的未來發展與應用前景由於在經濟系統中的影響小於央行數字貨幣,且充分發揮了私營機構的主動性,因此數字穩定幣與央行數字貨幣存在競合關係。在央行數字貨幣不能一蹴而就的背景下,數字穩定幣,特別是建立在大量跨境客戶基礎上、具有快速全球應用潛力的全球穩定幣,如天秤幣、摩根幣等,有望引領全球跨境支付體系變革。面對數字穩定幣的發展機遇,我國也應將民營機構開發和運營數字穩定幣提上議程。
  • 穩定幣2.0:經濟基礎和風險模型
    組件的具體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功能在穩定幣設計中是通用的。根據設計的不同,幾個功能可以由單個代理類型執行,而其他功能可能是算法功能。請注意,由於法律保護,最後三個組成部分可以簡化為傳統金融模型;在傳統體系中,我們通常假設這些過程是機械的,而不是戰略行動。因此,穩定幣很容易受到圍繞治理、價格供給和礦工可提取價值(MEV)的新操縱攻擊。與傳統貨幣體系的類比。
  • 錨定HT的算法穩定幣HT現金終於來了,HTC.CASH套利的加倍快樂
    錨定HT的算法穩定幣HTC終於來了,HTC.CASH套利的加倍快樂 2021年一開年,原本被主流加密資產暴漲搶走風頭的DeFi,又隱隱開始起勢,只不過領頭的不再是Uniswap、Compound等「Old DeFi」,而是全新的「算法穩定幣」系列項目,風口也從ETH馬上轉向了火幣生態鏈。
  • Libra有望明年一月發行,穩定幣將步入怎樣的未來?
    Libra屬於法定抵押穩定幣,需要維持1:1比例儲備法定貨幣(例如美元)的價值,並由獨立的託管人維護,定期進行審計。另外三種類型的穩定幣包括:商品抵押穩定幣(例如PAXG)、加密抵押穩定幣(例如DAI)、算法(非抵押)穩定幣(例如Terra)。
  • 閱讀:我們為何執著地關注哈耶克?
    1944年出版《通往奴役之路》,預言蘇聯式的集權社會必定崩潰,1991年,蘇聯解體,1992年,哈耶克在英國去世。哈耶克著有《貨幣理論和經濟周期理論》、《物價與生產》、《資本純理論》、《通往奴役之路》、《法律、立法與自由》、《貨幣的非國家化:共存貨幣理論與實踐的分析》,1974年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 穩定幣簡史:進入加密世界的萬能鑰匙
    非抵押的穩定幣不以任何現實世界的資產或加密貨幣資產為支撐,而是通過其用戶預期維持一定的價值來維持價值。主要的非抵押化方式是算法型穩定幣模型。混合穩定幣,是抵押型穩定幣與非抵押型穩定幣的混合物。法幣支持的穩定幣法定貨幣作為支撐的穩定幣,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簡單的穩定幣設計方式。這類穩定幣的價值與法定貨幣的儲備掛鈎。Tether(USDT)是首個法幣支持的穩定幣。
  • 《未來簡史》:從人文主義到數據主義,赫拉利重新解讀算法
    比如像儒勒·凡爾納這樣的科幻作家,以及霍金這樣的科學家,他們對未來進行預言,讀者都覺得再正常不過。然而,歷史學家對未來進行預言,似乎還是一件新鮮事。《未來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1976年生於以色列海法,2002年獲牛津大學博士學位,專研中世紀史與軍事史,現任教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
  • 哈耶克:為什麼錯誤的思潮總是捲土重來?
    他們宣稱:「從個人的角度看,他們滅亡了,但從人類的角度看,人類進化了。」發表了一篇石破天驚的文章,他預言:烏託邦主義的實驗註定只能帶來混亂、匱乏和奴役。以薩繆爾森為代表的「實證主義」經濟學,將物理學方法論——「假設、觀察、分析、驗證」廣泛應用,並試圖用歸納法總結理論。
  • 1.11暴跌之前與之後的預測丨猜測:AC可能會做部分質押型穩定幣
    這就是共識類價值的「唯一性」,就像一神論那樣,其後的沒太大價值,都是比特幣的間接「布道者」,真正的價值還是應用類代幣,不僅是各種公鏈應用的代幣,也包括算法穩定幣(也有拼共識特徵)。存在的本質:比特幣有價值嗎?看到某大V在說比特幣沒有價值,只有價格,並且引用了巴菲特的話來證明他的觀點。其實很多人還是不懂什麼是「存在」?或者很多人並沒有明確的存在觀。
  • 為什麼說哈耶克不是一個反理性主義者
    一種思想不僅要放在其身處的環境中考察它賴以生成的契機,更需要放在身後的歷史中,觀察它的影響和長久效應。前者可以向我們指示思想的出發點,而後者能夠讓我們有幸目睹思想的高度。哈耶克即使在去世之後也難以獲得清靜,因為後來有源源不斷的推崇者和反對者湧現,把他揪出來重新投入思想市場。
  • 為什麼說米塞斯和哈耶克的經濟理論本質上是一致的?
    什麼,米塞斯和哈耶克的經濟理論本質上是一致的?這怎麼可能?二者之間明明有著許多重要的差異。的確,至少在國內,奧地利學派的愛好者們往往認為米塞斯和哈耶克即使不是水火不容,也是涇渭分明的,「哈耶克不那麼奧派」的說法也很有市場。
  • 流傳至今的花地瑪預言,最後一條預言暗示人類未來,會成真嗎?
    每年地球上都會出現五花八門的預言家,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喜歡對未來留下預測,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在2020年網絡上幾乎全都是火星男孩預言,一時間社交平臺上被火星男孩給刷屏了。剛剛進入2021年英國媒體報導了巴巴萬加預測,這些預言家已經消失多年,甚至一小部分預言家已經逝世多年,這並沒有人類對這些預言家的喜愛,實際上除了這兩位預言家之外,歷史上還有一個著名的寓言叫花地瑪預言。
  • 神豪家族喜樂和哈耶克互扎,陌陌女主播戴麗充當兩人傳話員!
    這時哈耶克飄屏問:那我們喜樂哥是李粥粥的備胎?戴麗回答:說喜樂不是備胎是千斤頂,偶然頂一下。接著戴麗又笑著說:哈耶克和喜樂兩個人喜歡互扎,喜樂說要給哈耶克戴有顏色的帽子,而哈耶克說喜樂只是一個備胎。最後戴麗表示:等喜樂來了,要把哈耶克的原話傳給他。
  • 能夠預言未來的光明會卡牌,是計劃還是預言?
    湖人說:你有預言能力嗎?你有預言能力嗎?你有預言能力嗎?沒有!但是這個大千世界不乏各類牛鬼蛇神,居然能「預言」未來發生的事件!你應該知道咱們中國大名鼎鼎的推背圖吧,這本書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了推算大唐國運,下令當時兩位著名的道士李淳風和袁天罡編寫的道教典籍。《推背圖》一共有60象,由於不斷預測出幾千年來風雲變幻的世界,它的影響力一直持續到今天!
  • 一文講盡算法穩定幣 USDX 運行邏輯和挖礦方法系統解讀
    EOS鏈上第一個算法穩定幣來了,它就是1月2號凌晨0點開始啟動的USDX。如果說算法穩定幣是加密經濟世界的一個必備基礎設施,而DEFI 又是它的主要應用場景,那麼接下來每一個打算在DEFI這個領域有所動作的公鏈,都會層不出窮地誕生出一個又一個算法穩定幣。在USDX之前,算法穩定幣還只在以太坊上潮起潮落。
  • 1974年:綱納-繆達爾和弗-馮-哈耶克
    哈耶克認為危機所引起的物價下跌會自動改變儲蓄率下降的趨勢,一旦資本供給恢復和增加,經濟也就自然地走向復甦,無須國家幹預。也就產生了哈耶克經濟周期理論。經濟計算問題哈耶克是20世紀學術界對於集體主義的主要批評者之一。哈耶克相信所有形式的集體主義(即使是那些在理論上根基於自願合作的集體主義形式亦然)最終都只有可能以中央集權的機構加以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