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病毒組個性化分析之目的基因譜系分析

2020-11-23 美格基因

今天給大家介紹宏病毒組目的基因譜系分析,探尋目的基因之間的相關性!

一、目的基因譜系分析

目的基因譜系分析是通過對物種中所關注的目的基因序列建立進化樹來分析物種間系統發育的關係。物種進化樹中分支的長短表示進化距離的差異,進化關係越近的物種,在進化樹中的距離越接近。

二、目的基因譜系分析的適用場景

目的基因譜系分析可對研究中所關注的目的基因進行聚類分群,有助於分析物種間系統發育的關係以及梳理目的基因之間的相關性。另外美格基因的分析腳本不只適用於目的基因序列建立進化樹,對於全基因組序列、蛋白序列同樣可以進行進化樹建立,並對分析結果提供互動式的調整。

三、案例分析

目的基因譜系分析作為熱門的個性化分析點,在近年來的宏病毒組研究中常被用於研究所關注的目的基因之間的相關性,下面向大家分享幾個案例,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目的基因譜系分析的作用以及適用場景。

案例1:

通過宏基因組學發現的海洋病毒揭示了整個海洋的病毒策略[1]

作者:Felipe H. Coutinho 等

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時間:2017.07.05

本研究通過宏基因組學對整個海洋病毒的豐度模式進行了分析,揭示了海洋病毒群體如何適應各種季節,如何根據宿主和輔助代謝基因的多樣性適應溫度和光照條件。

為了驗證病毒組組裝的多樣性,將參考噬菌體和MVCs根據Dice距離進行聚類。從圖中可以看出MVC分布在整個簇中,表明這些新發現的病毒屬於不同的系統發育組。MVCs(藍色)形成新的分支,與參考噬菌體基因組的相似性較低(紅色)。

MVCs和參考噬菌體根據Dice距離進行聚類

案例2:

宏病毒組揭示馬來亞穿山甲受冠狀病毒和仙臺病毒的感染情況[2]

作者:Ping Liu , Wu Chen and Jin-Ping Chen

期刊:Viruses

時間:2019.10.21

作者在宏基因組的基礎上修改樣本製備方案和分析思路,對穿山甲中的病毒基因組信息進行探索。

在11隻馬來亞穿山甲中有2隻體內發現了冠狀病毒科的成員,注釋顯示為冠狀病毒科中的多種病毒,其中SARS-CoV分布最廣、豐度最高。從ViPR資料庫下載來自不同宿主的Alphacoronavirus,Betacoronavirus,Gammacoronavirus和Deltacoronaviruses的全基因組序列,與本項目中鑑定到的16個病毒序列一併進行進化樹分析,發現相似度高,關係緊密。

冠狀病毒進化樹分析(註:黑星號的為本文組裝得到的冠狀病毒序列)

案例3:

巨型病毒為海洋捕食型單細胞提供視紫紅質光合系統[3]

作者:Needham DM 等

期刊:PNAS

時間:2019.10

作者整合多種實驗方法和技術,使用單細胞宏基因組技術獲得未經培養的海洋巨病毒基因組,通過序列分析確定編碼視紫紅質的能力,並探討了其全球海洋圈分布情況。

系統發育樹分析表明,ChoanoVirus的視紫紅質可分成2大類型,表現出不同的進化關係,作者將這兩大類命名為:VirR-I與VirR-II。作者再結合拓撲分析推測,視紫紅質並非源自於現存其他物種,而是存在於遠古病毒並隨著感染入侵和擴展到不同的宿主中。

視紫紅質系統進化樹

參考文獻:

[1] Marine viruses discovered via metagenomics shed light on viral strategies throughout the oceans

[2] Viral Metagenomics Revealed Sendai Virus and Coronavirus Infection of Malayan Pangolins (Manis javanica)

[3] A distinct lineage of giant viruses brings a rhodopsin photosystem to unicellular marine predators

您可能還喜歡:

研究思路|高通量qPCR晶片檢測案例解讀(第1期)

基於可變基因在冰塵洞中構建噬菌體泛基因組

美格基因攜手朱永官院士團隊強勢推出高通量qPCR晶片檢測服務!

相關焦點

  • 宏病毒組分析揭示炎症性腸病中的「暗物質」
    本期佳作作者通過對公開資料庫中的病毒組序列重新分析,鑑定出了IBD患者的腸道病毒組的特異性變化,並發現腸道病毒組的變化反映了腸道細菌的變化。另外,美格基因現已推出宏病毒組3.0版本,更加豐富的分析內容,更加個性的定製分析,期望為您的研究帶來全新不一樣的體驗,敬請關注!
  • 個性化癌症治療:綜合的基因組分析方法及其在臨床的應用
    背景  近期,隨著癌症基礎研究的不斷進步,癌症診斷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更多針對性治療手段的增加,個性化治療突飛猛進,為治癒癌症提供了最好的保障。  方法  我們通過綜合的基因組數據分析,來精確預測每個腫瘤的複雜性,從而開發出適合臨床環境的個性化癌症治療(PCT)手段。
  • 淡水宏病毒組揭示了新的功能性噬菌體抗藥性基因
    宏病毒組作為新興檢測手段能夠快速準確的鑑定環境中所有的病毒組成,是一種發現新病毒的有力手段,今天的佳作便是一篇優秀的宏病毒組應用文章。作者通過宏病毒組在淡水中發現多個新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一起來欣賞這篇2020年8月發表在Microbiome的高分文章。
  • 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揭示顱內動脈瘤的風險位點
    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揭示顱內動脈瘤的風險位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7 16:10:02 荷蘭烏得勒支大學Ynte M. Ruigrok、Mark K. Bakker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微生物組學數據分析工具綜述 | 16S+宏基因組+宏病毒組+宏轉錄組
    宏轉錄組的好處是,跳出了DNA層面的束縛,可以獲得實時活躍的、真正對群落有貢獻的基因和通路,然而mRNA不如DNA穩定,此外多純化和擴增的步驟也可能引入錯誤。表1 三種技術的選擇策略宏基因組這部分,生信者言李木子童鞋也曾經給大家做過系統梳理和點評:《精選30餘款宏基因組分析軟體,來自老司機的使用經驗總結(上篇)》、《精選30餘款宏基因組分析軟體,來自老司機的使用經驗總結(中篇)》、《精選30餘款宏基因組分析軟體,來自老司機的使用經驗總結(下篇)》、《句句乾貨!一文讀懂宏基因組binning》。
  • 木豆全基因組關聯分析之唯一
    全國的燒烤模式持續已久,炎炎夏日中,你有吃不完的雪糕、看不完的電影、追不完的電視劇、睡不完的覺覺~~~但是,作為科研狗們卻沒有如此輕鬆咯,跑不完的PCR、看不完的文獻、分析不完的數據等待著你喲
  • 單細胞基因測序市場分析
    每一個細胞的譜系和發展的狀態又決定了每個細胞如何和周圍的細胞和環境如何反應,把基因測序應用到單個細胞層面,對於我們理解細胞的起源,功能,變異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於二代基因測序已經詳細在我們的前期兩篇深度報告中進行了介紹,在本篇報告中,我們將詳細解讀單細胞基因測序,以及該技術對癌症,輔助生殖以及免疫學等領域帶來的新的突破。
  • 關於真菌基因組分析
    1:關於真菌基因組次級代謝分析可以使用SMURF和AntiSMASH,基因組注釋使用MAKER,
  • 小鼠早期胚胎全胚層譜系發生的時空轉錄組圖譜問世
    因此研究早期胚胎譜系建立的過程、不同胚層和組織前體的發生,尤其是其分子調控機制,能夠指導胚胎幹細胞及各種多能幹細胞的分化和進一步轉化醫學應用,因而具有極其重要的生物學意義。  為解決上述難題,研究人員首先利用空間轉錄組分析方法(Geo-seq)(Chen et al., 2017),對小鼠早期胚胎發育多個時期(E5.5、E6.0
  • Cell Stem Cell |單細胞譜系追蹤解析造血幹細胞命運與轉錄組特徵
    近年來高速發展的單細胞組學技術可以提供基因表達的「快照」,為發育生物學的研究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但是單細胞測序技術缺乏細胞譜系(祖代細胞-子代細胞關係)信息,因此單時間點的單細胞轉錄組數據尚不足以揭示細胞在連續時間軸上的發育命運。
  • 乾貨|在線玩轉LEfSe分析!
    LEfSe分析結果b圖中:展示LDA score 大於閾值(默認2.0)的biomarker ,不同顏色表示差異物種豐度直方圖。LEfSe分析結果c圖中:兩張圖分別表示兩個biomarker相對豐度分布,黑色實現表示相對豐度平均值;黑色虛線表示相對豐度中位數,從左至右一次表示HC、FDR(subclass)和RA組中各樣本種biomarker的豐度分布。
  • Science:利用單細胞基因組學進行人類細胞表型分析
    「表型(phenotype)」可能意味著很多事情,但總的來說,它是對由於個體基因型與其環境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一系列特性進行分類的一種方式。為何對恢復視力很重要Gray Camp解釋道,「當我們在巴塞爾分子與臨床眼科研究所努力恢復視力的過程中,單細胞基因組學是開發個性化表型分析策略的最新進展之一。
  • 小鼠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全胚層譜系發生的時空轉錄組圖譜問世
    為解決上述難題,研究人員首先利用空間轉錄組分析方法(Geo-seq)(Chen et al., 2017),對小鼠早期胚胎發育多個時期(E5.5、E6.0、E6.5、E7.0和E7.5)的外、中、內三個胚層構建空間轉錄組,建立起百科全書式全基因組的時空表達資料庫(http://egastrulation.sibcb.ac.cn/)。
  • 個性化給藥!基因晶片了解一下
    如今,以藥物基因組學理論和基因檢測為基礎的「個體化藥物治療」可以實現量體裁衣式的個體化給藥,它可以幫助醫生解決患者的用藥問題。1.介紹基因晶片,是把大量已知序列探針集成在同一個基片(如玻片、膜)上,經過標記的若干靶核苷酸序列與晶片特定位點上的探針雜交,通過檢測雜交信號,對生物細胞或組織中大量的基因信息進行分析。
  • 如何同時對單細胞進行多組學研究
    開創性的單細胞分析現在能夠對基因組、表觀基因組、轉錄組、蛋白質組和代謝組譜系進行分析。Cell旗下的Trends inBiotechnology綜述了為同一的細胞提供複雜的譜系,將不同維度的分析組合成多組學分析的方法。策略和活細胞螢光成像不同,組學的方法比如新一代測序和質譜是破壞細胞進行分析的。
  • 芝麻大規模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完成
    由中國農科院油料所張秀榮研究員領銜的芝麻與特色油料遺傳育種創新團隊,與中科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等單位合作,在國際上率先完成了芝麻高密度單倍型圖譜構建、主要農藝性狀大規模全基因組關聯分析
  • 比較基因組學終將走向黃金時代
    背景介紹始於1990年的人類基因組計劃(The Human Genome Project)開啟了基因組時代。通過研究物種演化過程中序列變異,了解物種分類譜系的動態變化過程,解析物種進化關係,為闡明物種進化歷史提供依據(圖4)(Kawashima,T. 2019)。同時,比較基因組對於解釋基因功能,闡明其在適應性進化中的作用,鑑定基因型和表型之間的聯繫等方面也有重要意義(Alfoldi and Lindblad-Toh 2013)。
  • 基因工程與基因板塊前景分析
    今年6月26日,「人類基因組計劃」成功繪製人類生命的「天書」人類遺傳密碼基本破譯,標誌著生物技術,特別是生命科學技術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至70年代,DNA重組技術(也稱基因工程或遺傳工程技術)終獲成功並付之應用,分離、克隆基因變為現實,不少遺傳病的致病基因及其他一些疾病的相關基因和病毒致病基因陸續被確定。所有這一切使人們似乎看到了攻克頑症的曙光,研究基因的熱情空前高漲。  諾貝爾獎獲得者杜伯克進一步提出了基因組研究模式,美國國會遂於1990年10月1日批准正式啟動HGP,為期15年,政府投資30億美元。
  • 10萬+病例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確定86個新的前列腺癌易感變異
    10萬+病例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確定86個新的前列腺癌易感變異 2021-01-11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獲新進展:已完成363種鳥類基因組數據「解碼」
    中新社昆明11月12日電 (記者 胡遠航)旨在構建全球現生約10500種鳥類基因組圖譜的「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取得新進展。研究團隊已成功發表363種鳥類基因組數據,同時通過這一數據建立全新的無參考序列下多基因組比對和分析的新方法,並基於這一新方法闡明高密度物種取樣對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重要性。這是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