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硒抗腫瘤提供新製備方法,四川一抗癌研究獲國家發明專利

2020-11-24 上遊新聞

如何有效攻克腫瘤,一直是醫學界的難題。

9月13日,紅星新聞從四川南充市中心醫院獲悉,近日,由該院副院長、組織工程與幹細胞研究所馮剛博士、肖東琴博士及劉康副研究員等人研發的「一種抗腫瘤無機含硒納米顆粒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據悉,這項發明為硒在抗腫瘤方面的應用提供了一種新的製備方法,有望抗腫瘤的同時降低其毒副作用。

據悉,目前臨床治療癌症的手段主要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化療藥物療效雖確切,但副作用大,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殺傷正常細胞,但隨著納米材料的快速發展,無機納米顆粒在抗腫瘤方面的應用引起了廣泛關注。

肖東琴博士表示,硒作為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人體內多種酶的重要組分,在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及抗腫瘤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中國及世界其他國家人群調查研究顯示,食物及血液中的硒含量與人群癌症發生率呈負相關,因此,這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關注,並期望將硒作為藥物去治療癌症,「但是硒在體內的生物活性劑量與毒性劑量範圍狹窄,所以我們期望能開發一種納米顆粒能夠有效控制硒的釋放並降低其對正常細胞的毒副作用。」

「這項發明為硒在抗腫瘤方面的應用提供了一種新的製備方法,有望抗腫瘤的同時降低其毒副作用。但真正要應用於臨床,還需要大量的臨床前實驗驗證和多學科人才的協同合作。」肖東琴博士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概念性的語句,比如「硒能抗腫瘤,鍶能抗骨質疏鬆」,有時候會引發人們在日常飲食中盲目購買相關保健產品,但實際上這些元素或藥物要真正發揮有效作用,是需要進行大量實驗研究並反覆論證的,並不是說產品中添加了就能起到作用,人們還是需要在國家相關機構及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

肖東琴博士說,作為科研人員來說,該研究團隊所做的工作只是在腫瘤治癒的道路上前進了一小步,腫瘤的治癒還需要廣大科研工作者及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

專利證書

原標題:為硒在抗腫瘤方面提供新製備方法 這項抗癌研究獲國家發明專利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四川新生命再獲3項國家發明專利 自主智慧財產權提升核心競爭力
    記者從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新生命)了解到,該公司自主研發的「一種人源間充質幹細胞因子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一種人單個核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的方法」和「齊墩果酸提高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中生殖細胞標誌基因的表達水平的用途」等3項發明專利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
  • 四川新生命幹細胞再獲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7日訊 今日,記者從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又有2項發明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分別為「一種鑑定人類個體、人源細胞株性別的引物、試劑盒和方法鑑定專利為「性別鑑定」提供了一條嶄新思路。鑑於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性別鑑定技術是PCR技術,其原理均是通過檢測樣本中是否含有Y染色體上片段來判斷男女性別,因此其天然存在特異性容錯性差的缺陷問題,即一旦在操作過程中女性樣本汙染了少量男性DNA(而這種汙染很難避免)從男性樣本提取到的DNA偏少,就會干擾結果的準確性,從而導致檢測結果誤讀為假男性或者假女性。
  • 四川新生命臍帶血擴增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 將惠及更多患者
    近期,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新生命)開發的「一種重組腺病毒Ad-PTN-Fc」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證書。該發明專利製備重組腺病毒Ad-PTN-Fc,用其轉染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從而形成一種可表達PTN蛋白的滋養層細胞,用於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的擴增。
  • 科技人物|張冬梅教授:實幹創新,抗腫瘤新藥研究獲突破
    實幹創新,抗腫瘤新藥研究獲突破 記暨南大學藥學院張冬梅教授 本報記者莫文藝 張冬梅一直圍繞中藥和天然藥物來源抗腫瘤藥物先導物的藥理作用機制研究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新藥研發開展工作,先後主持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課題
  • 河南科研人員在新冠病毒研究中再獲重大進展!
    近日,河南大學抗體藥物開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馬遠方教授團隊發表研究成果:基於納米硒法聯合檢測人體抗新冠病毒IgM和IgG抗體。該研究使用抗壞血酸在室溫下還原亞硒酸製備出性能穩定的納米硒粒子,納米硒作為標記探針具有性能穩定,價格經濟,環境友好度高等優勢,與核蛋白結合後製備成快速免疫層析試劑盒。使用該試劑盒在人血清中IgM和IgG的檢出限分別達到20ng/ml和5ng/ml。根據90名COVID-19確診患者和263名非感染對照者的RT-PCR和臨床結果對比分析顯示,試劑盒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93.33%和97.34%。
  • 提高NK細胞抗腫瘤效應研究
    近期,上海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朱詩國團隊在國際高水平期刊Autophagy(IF=11.1)在線發表由團隊中姚超博士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楝醯胺通過抑制自噬增強NK細胞對非小細胞肺癌細胞的殺傷效應」,顯示了傳統中醫藥提高自然殺傷細胞(以下簡稱NK細胞)抗腫瘤效應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硒:抗癌元素的真相
    這些廣告中宣稱,硒具有調節人體免疫力和防癌、抗癌作用。而「硒旺膠囊」正是在腫瘤患者中使用比較廣泛的一種產品,難道硒和「硒旺膠囊」真的這麼神奇嗎?  在上海四通納米技術港有限公司的網站上,排在「技術顧問」第三位的納米硒發明人之一張勁松在接受國內某媒體採訪時稱,他們經過一系列的研究,發現納米硒有很強的生物活性,同時它的安全性也提高了,與其它硒形式相比,納米硒顯示出低毒和高效特徵。張勁松還特別強調納米硒能阻止正常細胞變為癌細胞和能抑制癌細胞生長或殺傷癌細胞的特殊作用。
  • 蘿蔔硫素抗腫瘤研究獲進展
    原標題:蘿蔔硫素抗腫瘤研究獲進展(醫說新語)   最新研究表明,無論在腫瘤細胞實驗還是動物實驗中這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中醫腫瘤科副主任喬佔兵在近日舉行的「西蘭花提取物(蘿蔔硫素)抗腫瘤研究論壇」上介紹的。   喬佔兵說,在美國《時代》雜誌推薦的十大健康食品中,西蘭花的抗癌作用名列第四。從西蘭花中提取的植物成分——蘿蔔硫素是所有天然抗癌物質裡效力最強、效果最好的活性成分,被各國科學家視為明星抗腫瘤因子。
  • 四川男神教授:"挑戰"腫瘤,為癌症患者帶來希望,成果獲國內外專家肯定!
    "周紹兵說道,"如果有一天我們國內的抗癌藥物能夠取代進口,那麼不僅病人和他們家庭的醫療負擔能夠降低,而且能救更多的人。我希望我從事的高分子化學能夠更好地服務社會、能夠解決相關疾病,能夠提升腫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狀態。"正是這樣的想法支撐了周紹兵十多年來堅持開展此項研究。
  • 河鋼承鋼橫崗製備大顆粒高純五氧化二釩的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
    近日,河鋼承鋼技術人員自主研發的一種製備大顆粒高純五氧化二釩的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釩是多價態元素。高效、綠色、新興儲能裝置全釩液流電池正是利用釩的這一特性,採用全釩離子溶液作為釩電池的正、負極電解液,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釩電池的性能。
  • 科學網—鐵酸鉍製備新方法獲專利授權
    本報訊(記者肖潔)記者日前從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研製了一種兩步固相反應製備鐵酸鉍材料的方法
  • 河鋼承鋼一種製備大顆粒高純五氧化二釩的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
    近日,河鋼承鋼技術人員自主研發的種製備大顆粒高純五氧化二釩的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釩是多價態元素,其價態在V2+至V5+間變換。高效、綠色、新興儲能裝置全釩液流電池正是利用釩的這一特性,採用全釩離子溶液作為釩電池的正、負極電解液,在電池正極為V4+/V5+,在電池負極為V2+/V3+充放電互相轉換;釩離子電解液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釩電池的性能。為了實現其高質量、長壽命、能量效率高、穩定的工作狀況,一般使用純度在99 .9%以上的五氧化二釩生產其電解液。
  • 藥理學家韓銳追憶抗腫瘤藥研究—新聞—科學網
    當時一名胃癌晚期病人,因為無法支付住院的200元押金只能忍痛回家,等到過幾天重回醫院住院時,才知道這名病人回家把家裡唯一值錢的房梁賣了,湊齊了住院費,才得以有機會接受治療。年輕的韓銳目睹了患者痛苦,無形中加深了他對腫瘤危害性和抗腫瘤研究緊迫性的認識,更深化了他作為一名抗腫瘤藥研究者的責任意識,這對他三年以後重新被調回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投入相關研究起到了推動作用。
  • 天然小分子抗癌持續研發!盤點抗腫瘤天然產物分子
    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人類開始使用小分子藥物治療腫瘤,烷化劑、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環磷醯胺等一系列藥物相繼面市,但由於這些分子大多具有較大的副作用,研究人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包括美國在內的諸多國家和地區的藥物研發人員開始著眼於天然小分子抗癌。
  • 常見抗腫瘤的中草藥有哪些?抗癌中草藥第一名你一定想不到!
    我們知道,對於癌症的治療一直以來就是以西醫治療為主,但是隨著中醫文化的研究深入,人們發現,很多常見的中藥裡也有著非常有效的抗癌成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都有哪些常見的中藥吧!1.紅豆衫紅豆杉是抗癌藥物紫杉醇的主要原料,但是並不能等於吃了紅豆杉就可以防癌抗癌, 我們知道,很多的中藥,不同的加工方法和不同的使用方法會有不同的功效,而紅豆杉也是具一定的毒性的,建議在專業人員指導下方能使用,不可亂用。
  • 眾生藥業一共聚物製備法獲發明專利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眾生藥業10月31日晚間公告,公司一種新的生物醫用聚醚/聚酯嵌段共聚物的製備方法,近日獲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該專利是公司研發的用於治療包括乳腺癌、非小細胞肺癌、卵巢癌等癌症的改良型新藥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膠束和注射用多西他賽聚合物膠束的關鍵聚合物輔料專利,屬於項目的重要專利。
  • 一大波國家發明專利強勢來襲!|卡本浸漬膠使用方法
    一、關於發明專利的那點事1、專利是什麼?專利是國家按專利法授予申請人在一定時間內對其發明創造成果所享有的獨佔、使用、處分和收益的權利。2、專利有哪些類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發明專利的有效期是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有效期10年。
  • 坩堝下降生長鎢酸鉛閃爍大單晶的製備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優秀獎
    經中國專利獎評審委員會評審,上海矽酸鹽所廖晶瑩等同志發明的「坩堝下降生長鎢酸鉛閃爍大單晶的製備方法」專利(專利號:ZL94114075.X)被評為第十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邀請上海矽酸鹽所參與其大型強子對撞機國際合作,研發所需的鎢酸鉛(PWO)閃爍晶體。
  • 暨南大學陳填烽團隊在納米藥物腫瘤免疫細胞治療上取得新進展
    暨南大學為該研究的唯一完成單位,博士生劉暢和賴浩強為本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陳填烽為論文的獨立通訊作者。    NK細胞具有不依賴於抗原特異性或MHC非限制性特性的抗腫瘤活性以及較小的可能性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優勢,因此,基於NK細胞過繼性治療的免疫治療被認為是極具吸引力的癌症治療方法。
  • 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明專利再獲成都市專利獎
    2014年6月,由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人員陳強、賴真陽、葉飛、鍾立武、冉丹、王銳鋒聯合研究的「人富血小板的製備及在人間充質幹細胞分離培養中的應用技術」,在獲得2013年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發明專利證書」[專利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