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強則國強 2016樂視超級手機中國青少年北極科考揚帆啟程

2021-01-09 站長之家

 中國近代思想家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中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少年強則國強。對於青少年的教育和培養,更是每一個優秀企業的社會責任。7月20日,由樂視移動贊助的「少年極先鋒——2016樂視超級手機中國青少年北極科學考察團」從北京出發,將前往北極進行19天的探秘之旅。此次科考活動由中國科學教育促進會和湖北省南北極科學考察學會聯合主辦,樂視移動獨家冠名。


樂視移動推動青少年科考 培育下一代創新人才

   本次考察團由來自全國的25名中小學生組成。他們將在國內外科學專家的帶領下,親赴北極地區的斯瓦爾巴德群島、格陵蘭海、巴倫支海,以及北歐國家挪威、芬蘭。

   據介紹,「少年極先鋒——青少年極地科考」活動已連續舉辦6年,旨在激發青少年對探索地球、揭示自然科學奧秘的興趣,推動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發展和選拔培養國家創新型科技後備人才。主辦方中國科學教育促進會秘書長丁琛表示:「為了選拔合格的科考隊員,我們做了很多精心的準備。學校和各區縣科技館進行初選,然後再由主辦方對報名者進行體能測試和面試,最後根據成績決定科考隊員名單。出發前,我們開展了緊張的集訓,包括體能訓練、知識輔導及戶外模擬訓練。」

   丁琛介紹,同學們將學習北極地區的環境生態、地質成因、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海洋資源以及人文歷史知識,對自選的研究課題進行觀察、記錄、採樣和分析,通過模擬科學家的野外科考活動和實驗室研究過程,系統開展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科學研究方法和科學思維與創新能力培養和鍛鍊。

   而對於為何選擇樂視移動作為活動冠名商,丁琛說道:「在中國網際網路及通信行業之中,樂視在創新科研以及社會責任方面,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創新的生態經濟,在視頻影視、智能終端等多個領域產生顛覆式變革。特別是樂視手機,其創造的生態手機概念已經在引領新時代的風潮,生態模式更是受到廣泛關注和學習。這種勤奮創新、勇於探索、不畏顛覆的精神,正是青少年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品質。」

  樂視移動營銷傳播部總經理柳志卿也表示,樂視移動的誕生,即是探索創新的結果。成立僅一年多的樂視移動,與參與此次活動的同學們一樣,都是青少年人,都處於發展迅猛、朝氣蓬勃的階段。身處科技行業,樂視移動熱衷於對前沿科技和學術的探索。作為產品公司,樂視移動同樣對如何為用戶提供更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人們生活可以更美好而不斷求索。

   「支持此次活動,正是希望可以幫助到中國的科研事業,通過推動青少年的科學考察活動,讓同學們認識、了解、熱愛科研,為中國培養下一代科研人才」,柳志卿強調。同時,樂視移動希望可以把樂視「青春無畏」「探索創新」「勇於挑戰」的精神,通過此次活動傳遞給更多的青少年。


   儘管樂視移動成立僅有一年多的時間,但在推動科技、文化、學術方面的發展上不斷增加投入。特別是對公益事業,樂視移動積極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讓自己的發展和收穫更多的回饋社會。

   今年1月,樂視移動就獨家冠名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國際微電影展映。據介紹,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國際微電影展映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授權,中國國內唯一官方的微電影展映活動,性質是公益性、學術性的展映活動,具有全媒體、多終端展映微電影作品的特色。樂視控股高級副總裁、樂視移動公司總裁馮幸表示,希望通過與內容方的合作,樂視手機將用戶提供包括微電影在內的更多豐富內容,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推動微電影等優質內容移動網際網路化。

赴北極極地 領先科技助力探索地球奧秘

   青少年科學考察與實踐是「科教合作」和「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是開展探究性學習和改革人才培養方法的有效途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課堂學習的一種延伸和拓展,青少年通過課堂內學習各學科知識,再利用課餘和寒暑假期參與多種形式的考察實踐活動,提升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鞏固所學知識並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提出創新性想法。

   在往年的活動中,同學們參加的課題覆蓋面極廣,不僅有極地冰芯中氫氧同位素比率的變化,這對研究兩極過去氣溫的變化有著重大的意義。還包括通過對土壤中的氮、磷、鉀、鈉、鈣、鎂、有機碳等主要成分的含量及酸鹼度進行測定和比較,掌握斯瓦爾巴德群島不同區域環境的土壤成分特徵,結合當地植物生長狀況和自然生態環境,分析造成土壤成分差異的原因等。

   今年,在樂視移動的協助下,青少年們將看到一望無際的雪原,堅冰覆蓋著的曲折蜿蜒的海岸線,悠然信步的北極熊,以及繁花如錦的極地植物。同學們將帶著樂視超級手機走進北極地區,探索覆蓋地質、氣候、動植物等多個關於生命和地球母親的科學課題,從小烙下對自然科學的濃厚興趣,培養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此外,老師和家長們也將經歷一生難忘的考察旅程。

   樂視移動希望,通過對科研活動的模擬和實踐體驗,讓同學們掌握研究方法,培養科學精神,提高同學們的自我管理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同時培養科研的團隊精神。通過冠名這樣的科學考察活動,希望可以對同學們的人生成長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讓同學們站在科學的前沿和世界的舞臺上認識世界,思考祖國發展和人類的未來。

   據介紹,北極科考活動的指導專家陣容十分強大,共有來自生物、大氣、海洋等領域的10多位專家。專家們將參與同學們的科考探秘過程,並給予相應的指導和珍貴的講解。相信在今年的科考活動後,同學們將獲得寶貴的人生經歷和知識財富。

相關焦點

  • ​宇宙與生命 兩極與未來 清華大學出版社攜手中國南極北極科考...
    原標題:​宇宙與生命 兩極與未來 清華大學出版社攜手中國南極北極科考專家位夢華成立科普文學工作室10月15日,清華大學出版社舉辦「宇宙與生命 兩極與未來——位夢華科普文學工作室揭牌儀式暨新書研討會」。
  • 雙峰荷葉鎮開展「少年強則國強」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紅網時刻4月17日訊(雙峰站記者 彭牡 通訊員 田園)為讓留守兒童得到更多關愛、更多扶持、更多鍛鍊,努力營造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全面發展,4月15日,荷葉鎮人大、民政所、荷塘村聯合雙峰縣益馨社會發展中心共同開展的「少年強則國強」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公益活動在荷塘村
  • 2020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少年強則國強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梁啓超鼓勵青年,用意志戰勝欲望,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說起本次疫情,更多的人想到的,也許會是抗疫小組的專家們,他們晝夜勞累,不辭辛苦。但是,在疫情戰爭中,千千萬萬醫護人員的功勞也是不可忽視的。
  • 我國建北極科考站 武大版地圖為科考導航
    荊楚網消息 (楚天金報)記者趙飛通訊員張文燕報導:記者昨從武漢大學獲悉,我國科學家已於近日啟程前往北極建立我國首個科學考察站,武大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共有兩位專家參與,而由武大製作的兩種北極地圖,將為整個科考行動導航。據介紹,我國首個北極考察站將建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上的西斯匹卑爾根島新奧爾松地區。
  • 母強則子強,少年強則國強
    母強則子強,少年強則國強。如果母親不在生育,那國將不國,已然成為必然。但女性意識的覺醒,並不會成為惡果的開端,相反,它會是更替,革命的導火索,促使社會公眾良俗自然過渡,變化。最終成為良好的社會形態。但這一切都需要不斷有黑影的地方就有光明,有光明之下也必黑點。
  • 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 少年強則國強
    雖然在很多老一輩眼中,中國少年一代不如一代,但事實恰恰證明,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近日,一條00後大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的視頻火了,吸引了很多網友眼球。無數事實都證明,少年強則國強的真理。
  • 76天的極地之旅:記參與北極科考的氣象人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  中國第六次北極科學考察隊於7月11日從上海啟程,於9月23日乘坐「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載譽而歸,歷時76天。來自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的逯昌貴和丁明虎,作為氣象部門的隊員參與了此次北極科學考察任務。  工作篇  勇擔氣象科研重擔  逯昌貴算是我國極地科考的「老前輩」了。自1986年以來,他已經參與南北極科考13次、青藏高原觀測試驗5次。而丁明虎則是新生力量,今年第一次去北極進行科考。
  • 中國第七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圓滿完成全部科考任務
    新華社「雪龍」號9月16日電 綜述:中國第七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圓滿完成全部科考任務  新華社記者伍嶽  中國第七次北極科學考察隊日前完成全部科考任務,搭乘「雪龍」船啟程返航。  從7月18日抵達第一個作業站位起,考察隊在54天內共完成84個海洋綜合站位作業,其中在北冰洋區域完成59個站位作業,最北到達北緯82度53分。
  • 少年強,則國強! 向高新區這3名「新時代好少年」看齊
    近年來,珠海市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目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幫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湧現了一批熱愛祖國、文明守禮、助人為樂、服務社會、孝老愛親的「新時代好少年」。
  • 「少年強則國強」,國產北鬥推出AR地球儀,讓孩子在遊戲中成長
    俗話說「少年強則國強然而只要讓孩子拿著手機(或者平板電腦)對著地球儀「掃一掃」,樣本死氣沉沉的地球儀,瞬間就會變得鮮活靈動起來。藉助於目前強大的AR虛擬特效,孩子們能夠透過手機屏幕逼真的APP,當孩子發現感興趣的畫面時,只要輕輕一點手機上就會彈出最權威的科普註解,並且支持AI真人解說,讓學齡前兒童都能輕鬆理解地球儀上的知識點。
  • 中國第一個北極科考站成立 北極北京同升五星紅旗
    科考隊之所以與天安門同步升國旗,是因為大家一致認為,北極的科考事業與祖國的興盛緊密相連,選擇這一時間升旗最具意義。「祖國強大了,我們才有機會到北極開展考察活動;我們到北極科考的目的,是想為祖國的極地研究工作做點事。」在儀式開始前,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朱彤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 「大慶大同」少年強 中國強——大同區一小學升旗儀式
    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強。2020年10月19日,我校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進行了升旗儀式。本次承擔升旗任務的班級是五年四班,這是一個團結的集體,一個奮進的集體,一個不甘落後的集體。 主持人是白純烺同學。升旗手是:佟佳軒、李子航。護旗手是:王熙茹、張可郡、孫煜航、姜東研同學。
  • 如今,樂視七大生態系統還剩下什麼?
    這樣的結果與今年5月,孫宏斌在融創中國2016年業績發布會上所說的非常相似,當時孫宏斌提到,樂視的上市體系與非上市體系要做一個徹底的隔離。對於非上市體系,諸如樂視體育、易到等,孫宏斌秉持的原則是「該賣的賣,該合作的合作」。
  • 樂視手機想成功?先顛覆小米模式再說吧
    12月29日,網友給樂視CEO賈躍亭寫了一封信,問「樂視手機到底還做不做 請賈躍亭給樂迷一個交代」,隨後賈躍亭回復稱「無顛覆,不出手」,並反問用戶,如果樂視要做超級手機,要做到哪些才能重新變革手機產業?才能打動內心去購買?賈躍亭並沒有正面回應網友的問題,值得推敲。「無顛覆,不出手」,這六個字可以解讀為樂視可能會推出一款具備顛覆意義的」超級手機「,但目前還沒到時候。
  • 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雪龍2」號已進入北冰洋
    中國第11次北極科考:「雪龍2」號已進入北冰洋 據「雪龍探極」公眾號的「航行動態」顯示,2020年8月12日14時39分,「雪龍2」號位於北冰洋168°45′58″ W、78°59′28″ N,航速
  • 雪龍2號創造中國北極科考新紀錄
    「雪龍2」號最新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9月8日13時,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Northwind Basin)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
  • 80後「雪龍號」女舵手談北極科考經歷
    昨天,圓滿完成各項考察任務的我國北極科考船「雪龍號」回到了上海港。歷時90餘天,航程超過17000海裡,我國的第五次北極科考任務創造出歷次考察時間和航程的新紀錄,並成功開闢出北極的「黃金航道」。而在船上40名船員中,擔任二副的80後女孩白響恩特別引人注目——外表青春靚麗,還是中國第一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舵手」、全國唯一本碩博連讀的遠洋輪女駕駛員。
  • 走近第一座北極科考站:北極科考與南極有何不同—新聞—科學網
    ,位於挪威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松,是中國建立的首個北極科考站,落成於2004年7月28日。中國也成為第八個在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新奧爾松建立科考站的國家。 黃河站的建立,為我國在北極地區開創了一個永久性的觀測研究平臺,為解開日地相互作用、北極氣候環境變化及其與全球變化的關係等眾多課題提供了一個窗口。 親歷者說 講述人:楊惠根,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任、首任黃河站站長 北極科考與南極有何不同?
  • 2004年,中國為啥把首個北極科考站建在了歐洲的挪威?
    南極洲是目前所知道的隕石最多的地方,同時南極洲這種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無論是在地質學、氣候學、以及對太陽系的研究等等很多領域使得南極洲極具科考價值,截止到2016年,在南極約有世界很多國家建立的135個科考站(分為夏季型和全年型兩種)。從1985年開始,中國在南極陸續建立了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在2018年中國南極羅斯海新站也正式奠基。
  • 2004年,中國為啥把首個北極科考站建在了歐洲的挪威?
    南極洲是目前所知道的隕石最多的地方,同時南極洲這種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無論是在地質學、氣候學、以及對太陽系的研究等等很多領域使得南極洲極具科考價值,截止到2016年,在南極約有世界很多國家建立的135個科考站(分為夏季型和全年型兩種)。從1985年開始,中國在南極陸續建立了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在2018年中國南極羅斯海新站也正式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