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新屬種短頜太陽角龍在吉林發現

2020-11-24 人民網

  據新華社長春7月8日電 (記者馬揚)一種新屬種恐龍——短頜太陽角龍,近日在吉林省中部被發現

  這一新屬、新種恐龍化石由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館長金利勇研究員為首的課題組發掘、研究和命名。目前,該成果已發表在最近一期的《地質學報》(英文版)上。

  有關專家認為,此次發現的短頜太陽角龍,代表了一種由原始基幹新角龍類向進步冠飾角龍類過渡的中間類型。它的發現進一步為冠飾角龍類的東亞起源說提供了有力的化石證據。 

相關焦點

  • 我國發現恐龍新屬種——短頜太陽角龍
    新華網長春7月8日電(記者馬揚)一種新屬種恐龍——短頜太陽角龍,近日在吉林省中部被發現。這一由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館長金利勇研究員為首的課題組發掘、研究和命名的新屬、新種恐龍化石,是課題組在繼「嘉蔭卡龍」「嬌小長春龍」「吉林張氏重褶齒獸」後取得的又一項重要成果。目前,該成果已發表在最近一期的《地質學報》(英文版)上。
  • 吉林首次發現新角龍類恐龍化石
    日前,吉林大學博物館科研人員首次發現了基幹新角龍類恐龍化石——短頜太陽角龍化石。
  • 恐龍新屬種被命名「諸城坐角龍」
    恐龍新屬種被命名「諸城坐角龍」 2016-01-12 科技日報 魏東 李芳 焦自香 【字體:> 中 小】 語音播報   日前,一個纖角龍類新屬種在山東省諸城市庫溝地區上白堊統王氏群中被發現
  • 角龍科的三角龍,開角龍,牛角龍等恐龍簡筆畫
    根據加拿大亞伯達省發現的屍骨層,顯示尖角龍是種群居動物。亞伯達省恐龍省立公園的一個屍骨層,由尖角龍、戟龍的化石所構成。另一種可能是,這些大量死亡的動物不是群居動物,而是在乾旱時期聚集到水坑中。發現尖角龍化石的地層,地質年代較戟龍古老,顯示戟龍在環境改變的時期取代了尖角龍。
  • 像犀牛一樣的白堊紀食草恐龍——角龍
    提起角龍大家可能並不是特別熟悉但若提起三角龍相信大家絕不陌生小編查閱資料的時候發現,三角龍幾乎在各類恐龍排名中都是進榜的,有的甚至高居榜單前三。甚至有資料顯示三角龍可以輕鬆地擊敗一頭成年霸王龍!  角龍的頭大而長,佔身體長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前部窄而低,形成一個喙狀的嘴。頸部較短,尾也粗短。  角龍最大的特點是除了原始的種類外,頭上都有數目不等的角,像犀牛一樣,具有很強的攻擊性。
  • 中國修復世界首次在吉林發現的新種恐龍化石(圖)
    中新社長春三月十二日電(記者 吳兆飛)記者今日獲悉,經過近半年時間的修復,現存吉林大學博物館的一具在長春境內發現的新種恐龍化石已基本恢復本來面目。經國內權威專家鑑定,這極有可能是世界上首次發現的一個新種恐龍,並初步將它歸類為古角類恐龍。
  • 「中國龍城」山東諸城發現甲龍類恐龍新屬種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新華社訊 (記者吳書光)中國古生物專家近期在山東諸城發現一個較完整的甲龍腸骨化石,從而建立了甲龍類恐龍的新屬種,已被正式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這一發現增加了諸城恐龍動物群中恐龍的多樣性。
  • 山東諸城發現甲龍類恐龍新屬種 正式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
    中國古生物專家近期在山東諸城市發現一個較完整的甲龍腸骨化石,從而建立了甲龍類恐龍的新屬種,已被正式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這一發現增加了諸城恐龍動物群中恐龍的多樣性。
  • 山東現甲龍類恐龍新屬種
    原標題:山東現甲龍類恐龍新屬種 被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中國古生物專家近期在山東諸城市發現一個較完整的甲龍腸骨化石,從而建立了甲龍類恐龍的新屬種,已被正式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這一發現增加了諸城恐龍動物群中恐龍的多樣性。
  • 原角龍,鸚鵡嘴龍,弱角龍,纖角龍,安德薩角龍,隱龍,鷹角龍簡筆畫
    原角龍化石鸚鵡嘴龍 Psittacosauridae ,生存早白堊紀的亞洲,約1億3000萬年前到1億年前。鸚鵡嘴龍因為是擁有最多種的恐龍而著名,其中有9到11個種被認為是有效種,化石發現於中國、蒙古、俄羅斯,以及一個在泰國發現的可能種。
  • 「恐龍大明星」角龍家族中的老前輩——原角龍
    (a)幼年時向上凸起,(b,c)青年時開始往後翹,(d)成年時角的根部開始向前彎曲,導致額角如翻轉的S型,(e)老年時向下彎       角龍類頭顱後方則是相對短的骨質頸盾,某些個體的頸盾邊緣有多個頸盾緣骨突。並且三角龍的頸盾是完全實心的無洞孔結構,可以很好的保護它們的頸部。
  • 角龍的祖先原角龍
    這次考察雖然沒有發現寄以厚望的最早的古人類留下的化石和文化遺蹟,但是卻發現了無數重要的其它脊椎動物化石,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遠古生命歷史的認識。 原角龍就是這眾多珍貴發現之中的一顆"珠寶"。
  • 從「中國角龍」到「世界角龍」,諸城中國角龍如何走進大家視野
    提到角龍,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三角龍、五角龍、戟龍,它們頭上長著長長的角和巨大的盾,讓人印象深刻,然而在發現中國角龍之前,這些角龍科的家族成員都是發現於北美洲,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角龍,它是北美地區以外發現的唯一角龍屬種,它就是諸城中國角龍,很多人喜歡叫它「中國角龍」。
  • 蒙古把銀幣做成恐龍化石的樣子
    2018年:伶盜龍,20202000,蒙古2018年恐龍化石系列1伶盜龍高浮雕3盎司銀幣,伶盜龍(學名:Velociraptor)又譯迅猛龍、速龍、快盜龍,屬名在拉丁文意為「敏捷的盜賊」,是蜥臀目獸腳亞目馳龍科恐龍的一屬,大約生活於8,300萬至7,0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坎潘階。伶盜龍的模式種為蒙古伶盜龍,化石發現於蒙古國及中國內蒙古等地。
  • 科技日報:「諸城中國角龍」打破亞洲無大型角龍的猜測
    昨天(8月27日)本報等國內各大媒體刊發了科研人員在山東省諸城市發現大型角龍類恐龍化石的消息,這是首次在北美以外地區發現大型角龍化石。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恐龍專家徐星今天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解釋了其科學意義。諸城是我國重要的以大型鴨嘴龍類為代表的晚白堊世恐龍化石產地。上世紀60年代起,曾有過兩次大規模恐龍化石科學發掘。
  • 中國發現的首個角龍科恐龍化石被命名為「諸城中國角龍」
    這是發掘出土的角龍科恐龍化石8月27日,山東諸城舉行諸城恐龍化石發掘成果媒體行動新聞通報會,對2008年1月以來第三次大規模發掘成果進行總結。科研人員介紹,他們2008年在諸城市發掘出土的角龍科恐龍化石,已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命名為「諸城中國角龍」。這是自2008年1月開始的諸城市第三次大規模恐龍化石發掘以來首個被命名的恐龍新屬種,也是這次科考發掘中的重大發現之一。
  • 科學家發現兩個恐龍新種:距今7500萬年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兩個恐龍新種:距今7500萬年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對加拿大自然博物館保存了75年的兩副角龍骨骼化石進行研究時,英國古生物學家尼克·朗裡奇博士吃驚地發現,這兩副骨骼的主人都是此前未知的新種恐龍,生活在7500萬年前的北美洲。在此之前,這兩頭恐龍被認定為加拿大的恐龍種群。
  • 恐龍手繪,可愛極了,看看你認識幾隻?
    巨頭、長頸,生有一對翅膀似的前肢,渾身長滿羽毛,看上去既像恐龍,又像鳥類,還長有鋒利牙齒。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它頭部長有一個紅色冠狀物,令人聯想起公雞頭上的雞冠。它頭部的鼻骨位置有一全明顯的骨質冠,"五採冠龍」這個名字也因此而來。三角龍,鳥臀目角龍下目角龍科的草食性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於北美洲的晚白堊紀晚馬斯垂克階地層,約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
  • 「意外諸城角龍」或是「諸城中國角龍」本家
    國際權威恐龍專家徐星表示,新命名的「意外諸城角龍」與之前發現的「諸城中國角龍」雖然體型上相差甚大,但是根據研究發現,兩種恐龍可能都是由原始角龍進化而來,是同宗的「本家」。  在學術研討會上,「意外諸城角龍」和「諸城中國角龍」的發現和命名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介紹說,「意外諸城角龍」的發現更說明了角龍類恐龍不同種群間的差異性之大,完全超出我們的想像。
  • 中國角龍:長角的中國臉
    所以中國角龍學名的意思就是「來自中國的長(zhǎng)角的臉」。 中國角龍在分類上屬於角龍科、尖角龍亞科、中國角龍屬。該屬只有一個種,名為諸城中國角龍(S. zhuchengensis),因發現地在山東省諸城市而得名。中國角龍體長6米,高2米,重2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