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太陽魚」現身南澳大利亞,重量堪比小轎車

2021-01-17 地理知識精選


即便現在人類已經擁有了諸多高科技,但我們依然對海洋有著太多的未知。所以在海灘上能偶遇些什麼,都像是一場奇遇。


據外媒報導,日前一組巨型怪魚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頗受人關注。這條怪魚名為「太陽魚」,體重堪比一輛小轎車,是幾個開車經過南澳大利亞海岸的漁民發現的。



格熱拉克是最早把怪魚照片上傳到社交網絡的人。


她表示,一開始還以為是一大塊漂浮的木頭。「我都不相信這是真的,直到在網上查詢後才相信。」


「太陽魚」屬於全球最重的硬骨魚類,生活在全球各處溫帶海域。它的外形為橢圓扁平,頭大而鈍,有一個不成比例的小嘴巴,尾部有鰭。一般情況下,它可以長到4米長,重2.5噸。相比之下,照片中的魚可能算是同類中較小的一隻,可見它真的是非常大。


「它很可能是一條普通尺寸的魚,同類中最大的會是它的兩倍。」南澳大利亞博物館的拉夫·福斯特表示。



「太陽魚」看起來很大,但它們並不吃人。2010年發表在荷蘭《魚類生物學與漁業評論》上的一項研究說,它們吃小型軟體動物,如水母和浮遊動物。當它們偶爾在海岸邊遊泳時,魚鰭會探出水面從而被誤認為鯊魚,這時候會引起人們的恐慌。



在澳大利亞,「太陽魚」巨大的身材也曾對船隻造成過損壞。2018年,一場從澳大利亞雪梨到霍巴特的遊艇比賽中,一艘船因為撞上一條「太陽魚」而損壞了船舵,最後不得不退賽。



免責聲明:圖文資料整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公眾號予以處理

相關焦點

  • 巨型「太陽魚」現身南澳大利亞 重量堪比小轎車
    中新網3月25日電 據外媒報導,日前,一組巨型怪魚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頗受人關注。據悉,這條怪魚名為「太陽魚」,體重堪比一輛小轎車,是幾個開車經過南澳大利亞海岸的漁民發現的。報導稱,這條「太陽魚」是在南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市以南80公裡的庫龍國家公園(Coorong National Park)發現的。格熱拉克是最早把怪魚照片上傳到社交網絡的人。她表示,一開始還以為是一大塊漂浮的木頭。「我都不相信這是真的,直到在網上查詢後才相信。」
  • 南澳大利亞發現一條罕見巨型魚類,「翻車」起來能撞壞漁船
    據外媒3月20日報導,日前,在澳大利亞南部的墨累河口,人們發現了一條罕見的巨型翻車魚被衝上了岸。林內特·格則拉克在社交網絡上發了一張關於這條巨型翻車魚被衝上岸的照片,而這條罕見的大翻車魚是上周末被一對漁人夫婦在海灘上發現的。▲林內特·格則拉克在社交網絡上發出的翻車魚照片「我爸媽和他們的同事們一起去捕魚了,當時看到的時候還以為是沉船的殘骸呢。」
  • 太陽魚
    從形態來看,藍鰓太陽魚的體型有些似尼羅羅非魚,外觀特徵最引人注目的是鰓蓋後緣長有一黑色形似耳狀的軟膜,是所有太陽魚的一個共同特徵,只是不同種其「耳膜」有不同顏色及不同形狀而已。太陽魚的頭胸部至腹部呈淡橙紅色或淡橙黃色,背部呈淡青灰色,間有一些淡灰黑色的縱紋,但不太明顯。頭小背高,肉質豐厚。
  • 自駕南澳大利亞——如何七天玩轉南澳?_易車網
    說說這次去的南澳大利亞吧,大概很多人跟我一樣,以為南澳大利亞就像我們平常所說的中國南方、北方,是個統稱,後來查攻略才掃盲,南澳大利亞其實是澳大利亞的一個州!我們租的的小轎車車型,租車公司給我們免費升級成了三菱的ASX,這是一款在澳洲很常見的SUV,後排和後備箱雖然不算太寬,但是兩人自駕還是很夠用的,後備箱正好裝得下兩個28寸大箱子。順利地提前取到車。我們直接奔向格倫森林動物農場。
  • 史前巨型企鵝化石 身高1.6公尺體型堪比人類
    史前巨型企鵝化石 身高1.6公尺體型堪比人類時間:2019-08-15 19: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史前巨型企鵝化石 身高1.6公尺體型堪比人類 科學家在紐西蘭南島北坎特伯雷(Canterbury)地區,發現了巨型企鵝的化石,身高達1.6公尺,體重重達80公斤
  • 魚種 | 所有的太陽魚(32種)圖譜
    這個科的34個種中,北美人比較熟悉的有巖鈍鱸(rock bass)、大口黑鱸(largemouth bass)、藍鰓太陽魚(bluegill)、駝背太陽魚(pumpkinseed)以及莓鱸(crappie)。這些都是產地僅在北美的。此科的成員透過至少有三個肛棘來區別出來。背刺數目為5-13,但大多數品種有10-12個。偽鰓小而隱蔽。
  • 科學網—化石重塑史前巨蟒 體長14米重量等同小轎車
    用來重塑這種可怕的食肉動物的泰坦巨蟒的顱骨泰坦巨蟒可能比曾出現過的任何大蟒都大泰坦巨蟒長達48英尺(14.63米),體重與一輛小轎車相同這種像大蟒蛇的龐然大物比一輛城市公交車更長,體重超過一輛小轎車的重量。它是有史以來已知的最大蛇類。」
  • 南方河流屢現太陽魚,形似羅非魚但更兇猛,現令日本人慾哭無淚!
    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末曾引入北美洲的一種淡水魚「太陽魚」,近年來在我國多地水域有出現泛濫的跡象,它們不僅與本土魚類爭奪棲息地,還會吞食本土魚類的魚卵和幼魚,嚴重威脅本土魚類的生存。在外型上,太陽魚和羅非魚差不多一個樣,以致於太陽魚被人們經常錯認為羅非魚,但事實太陽魚更小、更兇猛。
  • 醬汁太陽魚
    醬汁太陽魚By 金魚公主對於不會煎魚的偶來說,吃魚向來都是清蒸或者是剁椒蒸。今天本來是打算清蒸鱸魚的,沒有買到小鱸魚,在賣家的建議下買了一條太陽魚,然後回家搜索怎麼做,然後。。。。。開始吧(*^__^*) 嘻嘻……原料:太陽魚、醬油、蒸魚豉油、鹽、老抽、醋、料酒、生薑、香菜。做法步驟:第1步、魚去魚鱗,洗淨後內外抹上適量鹽入味,再加入薑片、料酒醃十分鐘。
  • 巨型冰雹能有多大?體型如同柚子,威力堪比炸彈!
    特大號的冰雹體型堪比柚子,會致人死亡,將樹打折,讓院子裡的汽車成為一堆破銅爛鐵。美國曾經記錄的最大冰雹,直徑竟然達到了20釐米,看上去非常可怕,每一個雹子足有0.9公斤那麼重,堪稱巨型冰雹,冰雹之王。一旦上升的氣流再也無法支撐它的重量,它便會給人們帶來一場災難,它會以每小時160公裡的速度從天而降,在強風的助力下威力倍增,讓那些汽車裡的司機感到心驚肉跳。
  • 穿「黃金甲」的太陽魚(圖)
    真冤枉啊,這可是旺財特地跑到西湖區袁浦鎮才找到的貨真價實的太陽魚!當然,不能怪大家眼拙,畢竟黑白照片,看不出它那一身華麗的金黃色。但是請大家仔細看,它的鰓蓋後面,是不是有一個黑色的小圓點?這叫軟膜,是太陽魚才有的一個特徵。只是不同種的太陽魚,膜的顏色、形狀有所不同。可別小看這個點,有了這個點,它就叫太陽魚,每公斤的售價就可以達到60元,是鯽魚遠不能比的。
  • 原汁原味清蒸太陽魚
    太陽魚沒有小刺骨,而且肉質鮮美,很適合大小朋友食用呢!用料:太陽魚 兩條姜 五六片蒜頭 三瓣蔥 三根料酒 兩勺
  • 普洱現巨型竹節蟲 外形奇特似鋼鐵戰士(圖)
    >   網絡配圖普洱現巨型竹節蟲引關注1月30日,一隻巨型竹節蟲「從天而降」,現身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犀牛坪景區,蟲體大小驚人,外形似「鋼鐵戰士」,引來遊人紛紛圍觀拍照。經測量,這隻巨型竹節蟲包括足全長超過40公分,身體粗細堪比一個成人的大拇指,是該地區發現的最大體積的竹節蟲。據介紹,這隻外形奇特、頗為「拉風」的巨型竹節蟲是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犀牛坪景區的科普講解員許文峰在工作途中碰到的。
  • 孕婦可以吃太陽魚嗎
    太陽魚作為一種淡水魚,不但因為本身外表顏色非常的靚麗可以作為一種觀賞魚,更是因為肉質非常鮮嫩營養價值豐富而作為一種食用魚,這種魚雖然原產於美國南部,不過因為它的作用比較多,因此在我國現在已經有了人工養殖的太陽魚,現如今太陽魚的市場價值在20元左右一斤。
  • 普洱現巨型竹節蟲 外形奇特似鋼鐵戰士(組圖)
    網絡配圖  普洱現巨型竹節蟲引關注!遊人紛紛表示這隻竹節蟲成精了!1月30日,一隻巨型竹節蟲「從天而降」,現身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犀牛坪景區,蟲體大小驚人,外形似「鋼鐵戰士」,引來遊人紛紛圍觀拍照。經測量,這隻巨型竹節蟲包括足全長超過40公分,身體粗細堪比一個成人的大拇指,是該地區發現的最大體積的竹節蟲。  據介紹,這隻外形奇特、頗為「拉風」的巨型竹節蟲是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犀牛坪景區的科普講解員許文峰在工作途中碰到的。
  • 為啥大貨車擋風玻璃是垂直的,而小轎車是傾斜的?跟車內成像無關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汽車貸款的出現,現在越多越多的人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汽車,有的人買了小轎車作為代步工具,有的人買了大貨車跑長途運輸掙錢。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大貨車的擋風玻璃基本上都是垂直的,而小轎車都是傾斜的,這是為什麼呢?
  • 雲南現巨型竹節蟲 頭部結構酷似「人面」(組圖)
    1月30日,一隻巨型竹節蟲「從天而降」,現身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犀牛坪景區,蟲體大小驚人,外形似「鋼鐵戰士」,引來遊人紛紛圍觀拍照。  據介紹,這隻外形奇特、頗為「拉風」的巨型竹節蟲是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犀牛坪景區的科普講解員許文峰在工作途中碰到的。當時,許文峰剛帶著客人從景區出來,這隻巨型竹節蟲就從枝頭掉落。許表示,酷似枯枝的外形讓他以為這是一段普通的細枝條,直到它開始扭動,許文峰才意識到這絕對不是一段普通的「枝條」,而是當地人稱的「斷腸蟲」的巨型版本。
  • 開心水族箱太陽魚合成攻略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搜集到的開心水族箱太陽魚合成攻略,有需要合成太陽魚的快來看看吧,希望本片開心水族箱太陽魚合成攻略可以幫到大家!
  • 品種集錦:好吃好養的太陽魚
    這種魚叫雜交太陽魚,是杭州市農科院水產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用藍鰓太陽魚和綠鰓太陽魚雜交選育出來的新品種。和父母本相比,雜交太陽魚生長速度快,肌肉更為緊實。模樣也更好看了,雜交太陽魚渾身金黃,身上還有靚麗的斑紋,在陽光下,全身會反射出金黃色的光澤。而它最大的特點還是肉嫩刺少,味道鮮美。    跟海水裡的鯧鮃魚可以相媲美,它的肉質非常鮮美。
  • 太陽魚人工繁殖及養殖技術
    藍綠鱗鰓太陽魚(Lepomis&nbspmacrochirus)&nbsp為鱸形目,太陽魚科,又名藍鰓太陽魚,英文名稱為Bluegill&nbspsunfish。美國養殖的太陽魚另外還有銅吻鱗鰓太陽魚和紅耳鱗鰓太陽魚。&nbsp  &nbsp&nbsp&nbsp&nbsp藍綠鱗鰓太陽魚屬溫水性小體型魚類。生長適溫範圍大,可在1-38℃水溫狀態下生活。在水溫8℃以下或38℃以上時才停止攝食,水溫2℃仍能在自然環境下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