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潤式微影壽命延長EUV恐無出頭天?

2020-11-27 集微網

當193奈米微影技術在半導體製程技術藍圖上已經接近終點,下一代應該是157奈米微影;德州儀器( TI )前段製程部門經理Jim Blatchford雖然才剛完成採購先進157奈米微影系統的協商,他還是有點擔心這種未經驗證的技術。


所以Blatchford跑去參加一場在2004年國際光電工程師學會(SPIE)年度會議中舉辦的157奈米微影技術講座。但當他走進會議室,卻驚訝地發現幾乎沒人,室內安靜到能聽見外面滴滴答答的雨聲;可見157奈米微影技術出了什麼差錯。


後來Blatchford發現,與會者都擠在193奈米浸潤式微影(immersion lithography)技術會議室裡,講師還聲稱,工程師毋須冒險採用157奈米微影技術,他們只需要把接近晶圓片的縮影鏡頭(reduction)浸到水裡,就能藉由水的折射率(1.44)提升鏡頭縮小倍率。若使用折射率更高的液體,還有可能將193奈米微影技術的壽命更進一步延長。


「讓我最驚訝的是,大家是如此快速地採用了浸潤式微影技術;一旦有種可行的技術完成開發,每個人立即就能上線採用。」Blatchford表示。


193奈米光源在65奈米節點會遭遇解析度的限制,但藉由浸潤式微影技術可將其使用壽命延續至40~45奈米節點

(來源:Nikon)


浸潤式微影技術被如此快速接受的原因,是因為奠基於經證實的浸潤式顯微鏡(immersion microscopy)原理。該原理可回溯至1600年代,由英國自然哲學家(natural philosopher) Robert Hooke所提出;到了1800年代,由義大利天文學家與顯微鏡專家Giovanni Battista Amici證實。1900年代,浸潤式顯微鏡技術已經成為科學。


上述原理是利用光通過液體介質時會彎折的特性──把筆直的筷子插在裝滿水的玻璃杯時,會看到好像折斷了──因為如此,顯微鏡的影像透過浸溼的鏡頭會進一步放大。相反地​​,當光線通過浸在液體中的微縮影鏡頭時,就能將影像藉由折射率進一步縮小。


目前我們已知,結合浸潤式微影技術與多重圖形(multiple-patterning)技術──也就是將光罩分成多個部分,分在不同的步驟進行曝光──標準193奈米微影能延伸使用至32奈米製程節點;而透過採用更複雜的多重圖案以及高折射率的液體,193奈米微影的壽命還可望再進一步延續。


「英特爾 (Intel)已經完成32奈米製程節點的三重圖形技術,許多工程師也在討論於14奈米節點採用多重圖形;」Blatchford表示:「還有其他一些技巧能用來將間距加倍,使浸潤式微影技術有機會延伸至10奈米節點。」


深紫外光(EUV)微影技術還在開發階段,許多半導體大廠也表達了一旦該技術開發完成就會採用的意願;但其他業者現在預期,浸潤式微影技術、多重圖形以及高折射率液體,將讓193奈米微影設備一直走到國際半導體技術藍圖(ITRS)目前的終點──8奈米。


「很難說是否會有某種革命性新架構出現,讓晶片製程能進一步超越技術藍圖目前的終點;」Blatchford指出:「但英特爾曾公開表示,就算EUV技術永遠無法成功,浸潤式微影技術還是可能延續到目前半導體技術藍圖的終點。」


包括Nikon、Canon與ASML 等設備業者,過去十年來都致力於讓EUV成真;該技術使用的光源波長僅有10奈米,因此理論上能達到次5奈米(sub-five nm)節點、也就是僅有幾個分子的寬度。不過到那時候,碳材料電子元件可能已經發展出新的技術藍圖,我們再也不需要微影技術、蝕刻光罩,未來的IC會從原子層級開始就自組裝成完整的電路。

相關焦點

  • 250瓦EUV光源成就EUV微影技術新突破,EUV微影技術將大量生產
    包括英特爾(Intel)、三星(Samsung)、臺積電(TSMC)與Globalfoundries等頂尖晶片製造商,都打算在接下來兩年將EUV微影導入量產工藝,ASML在今年2月展示了104WPH的生產量,該公司高層並聲稱,甚至在250瓦光源實現之前,該公司的微影設備可達到125WPH的產量。
  • 浸潤式微影技術強勢晉級,EUV技術可有出頭日?
    打開APP 浸潤式微影技術強勢晉級,EUV技術可有出頭日?   後來Blatchford發現,與會者都擠在193納米浸潤式微影(immersion lithography)技術會議室裡,講師還聲稱,工程師毋須冒險採用157納米微影技術,他們只需要把接近晶圓片的縮影鏡頭(reduction)浸到水裡,就能通過水的折射率(1.44)提升鏡頭縮小倍率。若使用折射率更高的液體,還有可能將193納米微影技術的壽命更進一步延長。
  • EUV微影時代真的來了?
    微影設備大廠ASML宣布該公司已經達成了最重要且長期難以突破的裡程碑:250瓦EUV光源。      包括英特爾(Intel)、三星(Samsung)、臺積電(TSMC)與Globalfoundries等頂尖晶片製造商,都打算在接下來兩年將EUV微影導入量產製程,ASML在今年2月展示了104WPH的生產量,該公司高層並聲稱,甚至在250瓦光源實現之前,該公司的微影設備可達到125WPH的產量。
  • 三種溫水煮青蛙式的工作,無出頭之日,失業半年也不要做
    三種溫水煮青蛙式的工作,無出頭之日,失業半年也不要做每一代人對工作的看法都不一樣,父母輩視工作為一輩子的「鐵飯碗」,即使是一些普通的工作,他們也不會有跳槽的念頭,因為穩定最重要。但是到了我們90後這一代,就不能再用舊時的觀念,因為很多工作都是溫水煮青蛙式的,看似工作輕鬆穩定,但賺的錢不多,一抬頭就能看到頂。
  • 電解液概念和浸潤效果以及提高浸潤效果的方法解析
    用於鋰離子電池的電解質一般應該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a.高的離子電導率,一般應達到1×10-3~2×10-2 S/cm; b.高的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在較寬的電壓範圍內不發生分離; c.較寬的電化學窗口,在較寬的電壓範圍內保持電化學性能的穩定; d.與電池其他部分例如電極材料、電極集流體和隔膜等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e.安全、無毒、無汙染性
  • 打造「融合式」教學團隊,創造「浸潤式」學習環境 西南醫科大學...
    原標題:打造「融合式」教學團隊,創造「浸潤式」學習環境 西南醫科大學:學生在課程思政中「精術立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種叫ECMO(體外膜肺氧合機)的設備,在搶救重症患者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這和我們今天的課程有什麼關係呢?
  • EUV微影技術準備好了嗎?
    更具挑戰性的是在7nm節點時導入EUV微影。更進一步來看,當擴展到超越5nm節點時可能就需要一種全新的晶片技術了。  目前最迫在眉睫的是中期挑戰。如果長久以來一直延遲的EUV微影系統未能在2017年早期就緒的話,7nm製程將會成為一個昂貴的半節點。
  • 免疫浸潤 | CIBERSORT算法
    腫瘤微環境主要由腫瘤細胞、成纖維細胞、免疫細胞、各種信號分子和細胞外基質及特殊的理化特徵等共同組成。
  • 紐大全球450mm聯盟相中SOKUDO浸潤ArF微影Track技術
    根據美國商業資訊報導,大日本SCREEN製造株式會社(Dainippon Screen Mfg.)證實,其子公司開發的SOKUDO DUO 450mm塗層/顯影系統(coat/develop track system)已被總部位於奧爾巴尼市紐約州立大學(SUNY)奈米科學與工程學院(CNSE)的全球450mm聯盟(G450C)相中,用於浸潤式
  • 【CNS前沿文獻追蹤 】– MDSC進入腫瘤微環境的一種機制
    針對實體瘤腫瘤免疫療法受限主要來源於兩點:1、免疫細胞進入實體瘤微環境受限;2、腫瘤免疫抑制的微環境。此次整理分享的文章發現了MDSC(起免疫抑制作用)進入結腸癌腫瘤微環境的機制,具體內容如下:分別取兩組小鼠腫瘤,分析免疫細胞組成,發現iKAP組(KRAS突變)免疫細胞總體浸潤高於iAP組,T細胞浸潤較少,而MDSC浸潤顯著高於iAP組,暗示KRAS突變和MDSC、T細胞浸潤存在相關性
  • 醫學新進展:根據病理學浸潤狀態...
    醫學新進展:根據病理學浸潤狀態分類而治  體檢查出肺部磨玻璃結節該怎麼辦?不同種類磨玻璃結節預後效果又如何?但是,關於肺部磨玻璃結節的規範診治目前仍無定論。去年,陳海泉團隊的一項臨床研究發現,對於磨玻璃結節的預後,「病理學浸潤狀態」至關重要。
  • 附屬腫瘤醫院陳海泉團隊合作研究報導浸潤前肺腺癌的基因組學和...
    相比之下,LUAD的浸潤前階段,例如原位腺癌(AIS)和微浸潤腺癌(MIA),在手術切除後5年內不復發的比例接近100%。AIS的定義為≤3cm的無浸潤性腺癌,而MIA是≤3cm的≤5mm浸潤性腺癌。儘管一些重點研究已經確定了AIS和MIA中肺癌驅動程序的突變,但對於驅動這些病變向侵襲性LUAD發展的分子事件仍然缺乏深入的了解。
  •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療法有望率先攻克實體瘤
    這就是Iovance Biotherapeutics公司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療法。隨著這一突破性進展的出現,對TIL療法的關注也與日俱增。
  • EUV微影技術的最佳時間點到了嗎?
    ekVEETC-電子工程專輯更廣泛地說,由EUV所提供的簡化也為產品設計工程師減輕了負擔,這些人不必再擔心得繼續「壓榨」193納米浸潤式微影技術,好支持三重或四重圖形技術的問題。ekVEETC-電子工程專輯ekVEETC-電子工程專輯在最小的節點,EUV微影顯然在圖形化功能上超越利用氬氟(argon-fluoride,ARF)光源的微影。
  • 創傷性脊髓損傷後脊髓微環境失衡的研究進展
    異常持續激活的免疫微環境也正是SCI後難以癒合的主要原因之一。參與脊髓微環境失衡的主要是中性粒細胞、小膠質細胞、巨噬細胞、T細胞、B細胞及多種炎症及趨化因子。中性粒細胞    SCI後24h,損傷部位浸潤的中性粒細胞數量達到峰值。目前關於中性粒細胞在繼發性SCI中的作用仍存在爭議。
  • ...乳腺癌指數高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需延長內分泌治療時間|腫瘤情報
    此外,RAD51得分較低、高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或PD-L1高表達也與奧拉帕利療效成正相 關。  這一研究表明,先前未接受過治療的TNBC患者可以首選奧拉帕利。同時,奧拉帕利對於同源重組修復缺陷的患者療效更好。
  • 促進T細胞浸潤腫瘤:安德森癌症中心和上海市肺科醫院探索使用納米...
    腫瘤微環境是腫瘤免疫治療學的研究熱點,近兩年興起的免疫哨卡治療的療效,和腫瘤組織的T淋巴細胞浸潤密切相關。如何增強T淋巴細胞對腫瘤組織的浸潤,一直是腫瘤免疫治療的難題之一。,有效地促進了T淋巴細胞對腫瘤的浸潤。
  • 氟維司群能延長晚期乳腺癌的無惡化生存期
    據外媒報導,在2016年哥本哈根ESMO大會上報告上,研究人員表示,藥物氟維司群(雌激素受體阻斷劑)能夠顯著延長雌激素受體陽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無惡化生存期,雌激素受體阻斷劑不會影響體內激素的水平,因氟維司群能選擇性阻斷雌激素受體從而阻斷雌激素的作用。
  • [靜安]和田中學:寓教於「館」-學校各年級開展「3W浸潤式場館教學」
    [靜安]和田中學:寓教於「館」-學校各年級開展「3W浸潤式場館教學」時間:2018/6/26 14:28:33 來源:上海市和田中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尹雅茜 近期,上海市和田中學組織各年級開展了
  • 腫瘤微環境與免疫治療耐藥的關係及應對
    此外,在小鼠體內靶向抑制參與基質纖維形成的蛋白酪氨酸激酶2,可以增加效應T細胞的浸潤及藥物到達,進而增強免疫療效和延長小鼠生存期。IL-15激活的自然殺傷細胞或CD40的特異性抗體可以降解纖維蛋白並促進免疫細胞浸潤,進而增強免疫療效。再從基質中腫瘤新生血管網的冗雜造成的血供異常、低氧低pH等TME抑制狀態角度出發,將抗血管生成藥物與免疫治療聯合應用,也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