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昆明樓市|丁健家:線上售房可緩解現階段來訪壓力

2021-01-09 和訊網

  近期,受疫情影響,全國多個城市的售樓處、施工現場關停。在此背景下,房地產市場的走向備受關注。那麼,本次疫情對昆明房地產市場有何影響?樓市未來的走向將如何變化?對於房企來說又將迎來哪些機遇?樂居專訪雲南新世紀滇池國際文化旅遊會展管理有限公司營銷總監丁健家,為大家解析「疫情下的昆明樓市」。

  社區防疫工作不留死角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如何讓社區的防疫工作不留死角?丁健家表示,「從疫情發生開始,山海灣小區就開始持續對小區垃圾房、垃圾桶、兒童遊樂區、負一層停車場、負二層停車場,物業辦公區域、員工宿舍、蜂巢快遞櫃等進行每日兩次的消毒處理。」

  在2月9日復工前一天,山海灣8號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嚴格進行健康管控,安排相關崗位工作人員對售樓部進行全方位、全覆蓋的動態消毒作業,並對保安、保潔崗做了正確佩戴口罩上崗的培訓。2月10日起,小區每天對售樓部進行多次清潔、消毒、通風防禦。在全覆蓋的基礎上,重點對地面、垃圾桶、洗手間、公共通道、樣板間等區域進行精細化消毒,加大消毒消殺頻次,確保消殺工作做到無死角,同時對生活垃圾進行封閉清運及消毒。

  據悉,抗疫工作至今,山海灣小區未發現一起疑似或確診病例。

  樓盤是否延期交付視企業實際情況而定

  對於購房者廣泛關注的樓盤交房延期問題,丁健家表示,在疫情過後的時期,因為現金流的壓力因素,極大可能大部分房企會採取降價換量的措施。在建項目是否延期,要視企業的施工組織能力而言,若前期本就沒有預留相應的工期,且資金緊張的話,延期交付恐難以避免。

  不過,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月13日發布的《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建設工程造價計價有關事項的通知》為企業提供了政策保障。該通知提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疫情防控期間未復工的項目,可按不可抗力的規定予以順延,順延工期計算自2020年1月24日雲南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起至解除之日止。

  線上售房可緩解現階段來訪壓力

  談及疫情對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影響,丁健家認為,從短期來說主要有三點,一是來訪量降低導致營銷埠銷售壓力增大,項目回款困難;二是因為復工時間延長而導致的建築進度變緩,部分項目可能出現逾期交房的情況;三是大部分房企2020年進入債務償還期,在此階段裡,企業的現金流壓力進一步增加。

  對於多家房企目前採取的線上銷售的模式,丁健家表示,該做法可緩解現階段的來訪壓力,但房地產作為大標的的商品,純靠線上模式,是難以取得變化和成交的。從長期來看,本次疫情對於製造業、服務業的中小企業是一種重創,因而會影響到人群中長期的購買實力和購買信心,需要一定時間來康復。

  撿漏好時機未至

  今年的樓市走向如何?丁健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今年樓市上半年視疫情結束時間而定,若3月可全面控制,4月、5月仍有小陽春。若疫情延長至二季度,恐今年上半年會極為慘澹。下半年會因國家的積極金融政策,帶來一波秋收行情。」

  面對購房者的撿漏心理,丁健家認為,別人恐懼的時候才是貪婪的好時機,疫情階段是一個撿漏的好時機,但目前時機還未來,一方面要等待國家的金融政策,另一方面可以等待一部分優質項目的適當價格回調。

  經過此次疫情,丁健家對購房也多了一些思考。他認為,在選擇房源的時候,需要多關注房子本身和項目自身的配套,而不僅僅只是看價格。「未來的市場,一定會走兩極分化,好房子越來越貴,差房子越來越差。樓間距、採光通風、物業水平、社區健康配套都應該納入購房的參考標準。另外,小心部分項目出現爛尾情況,所以請儘可能購買大型集團公司開發的項目。」

相關焦點

  • 2020年西安樓市大事件,你知道幾個?
    這一年,西安發生了很多大事件:疫情期遇冷的線上直播賣房,7月誕生首個「萬人搖」項目、滻灞高新實施「交房即交證」、「11·30樓市新政」首付比例提高……12月,西安樓市迅速降溫,新房斷供、成交量下跌,給2020西安樓市畫上了一個平淡的句號。本期,小編整理了2020年西安發生的9件大事,回顧過去的一年,哪件事影響了你,新的一年是否有所借鑑?
  • 貝殼找房上這1068位業主,分食了線上第一隻螃蟹
    2月4日開始,劉先生深陷各種線上購房信息轟炸中,比如一下子某品牌說5000元定金+75折購房,一下子某品牌有跟進說3000元認購一套房,至於其他品牌、樓盤的線上購房小程序以及直播賣房的信息就更多了。萬千樓盤齊上線,樓市宛如熙熙攘攘的菜市場,買房子的開發商也仿佛像賣大白菜一樣的「卑微」。劉先生陷入了選擇困難症,更不敢輕易下決定。
  • 「救市」閘門已打開,樓市「回暖」在即?看專家解讀後終於放心了
    在一線抗疫人員不懈努力下,疫情局勢慢慢得以控制,回望過去的一個月內,我國的實體經濟幾乎處於暫停狀態,大部分由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在為隔離期間提供物資需求,快遞業拉動著線上經濟的增長,然而無論線上經濟如何增長,沒有實體經濟的加持,終究不能保證經濟長期穩定增長。
  • 3大信號下,明年房價或超乎預期
    有業內專家表示:3大信號下,明年房價超乎預期;新規下,明年房價超出多數人想像。 根據近幾年樓市的綜合表現看,今年以來,樓市可謂是多年以來最疲弱的一年。 首先,第一季度在公共事件的影響下,房地產銷售幾乎按下「暫停鍵」,有些房企通過線上賣房還好一點。從第一季度房企整體銷售目標來看,平均完成率約12.7%。
  • 昆明多個樓盤宣布漲價,房價為何如此堅挺?
    昆明部分樓盤上調房價 每年的金九銀十,對開發商和購房者來說是一場樓市盛宴,因為很多樓盤都集中在下半年開盤,房企面臨著資金和市場的雙重壓力,如果不快速的去庫存,銷售資金很難及時回籠,完不成銷售任務很多樓盤營銷高管可能要面臨被革職的結局。
  • 線下渠道銷量縮水90%,疫情下的手機市場危機與變局
    與巨頭品牌的自營渠道相比,遍布中國城鄉市場的數十萬家線下手機渠道門店正經歷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普遍性經營危機。劉明(化名)從事手機渠道近20年,目前在北京、河南、山東擁有多家線下渠道門店,以及三家線上門店。
  • 推拉理論下樓市與匯市邏輯:保樓市,就是保匯市
    即,在人多地少的情況下,農村迫切需要讓多餘人口轉移出去,從事非農產業,以此緩解農村的生存壓力。另一個是城市的拉力。即由於工業化與城市化的迅速發展,城市自身的勞動力無法滿足經濟增長需要,迫切需要外來人口補充勞動力市場。在改革之初,農民的低收入或無收入,與城市穩定的工資性收入相比,中間有極大的差距。正是這種差距,讓農村的推力與城市的拉力,共同作用於鄉村人口,導致他們大規模進程。
  • 疫情下地產界的「冰與火之歌」
    來源:安居客商業地產疫情下的樓市,似乎正上演著「冰與火之歌」。多地線下售樓處關停,原有的三四線返鄉置業高峰消失,房企推盤意願不足,多地全月整體去化不如人意,而一線土地市場則「熱火朝天」、「地王」頻現。頭部房企拿地熱潮不減,為企業未來發展儲備充足的「糧草」,也為疫情下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動力。310億新王!徐匯濱江要上王者?2月上海的土拍市場火熱。
  • 趨勢篇|疫情過後,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趨勢
    因為疫情原因,大家足不出戶,這導致線下客流量持續下滑,而消費者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線上平臺。迫於生存的壓力,許多母嬰門店紛紛開始轉型,通過線上小程序、社群等途徑開展一系列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將線下變成體驗+服務型門店。 誠然,當前消費場景發生變化,也推動了宅文化、懶人經濟的盛行。
  • 疫情下的置業思考:低密改善才是美好生活首選
    我們可能從未有任何一個時刻比現在更懂「家」的意義。有房子就夠了麼?當然不。如果說疫情之前,我們可以包容空間配置、功能分布等不足,那麼疫情之後,這一切都將發生改變。通過疫情期間多天的宅家之旅,一些普通住宅在尺度感、私密性與服務力上的不足逐漸暴露,多數家庭對住宅的功能品質需求也全面升級。
  • 亞信(中國)董事長丁健做客搜狐
    丁健說:從壓力來講,稍微小一點,可以有多一點的時間看一下更遠的、更大的環境方面的事情。以前作為上市公司的老總,基本壓力比較大,每天要想怎麼樣能夠跟股民有所交代,每個季度的數字有很大的壓力。
  • 2020年6月樓市還在高位升溫
    過去的5月小陽春已經說過很多次了,當然5月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疫情積壓的需求滯後變現,所以市場都非常關注6月能不能繼續火下去。上個周末實際籤約新盤超過100億。簡單的總結一下:6月北京樓市繼續高位運行,全月真實二手房成交量有望達到1.8萬套,高於之前的預期,低於5月井噴。也屬於最近幾年的最好的一個6月。新建住宅成交量大約能到6000-7000套。
  • 疫情期間房地產線上售樓怎麼做 百度共度計劃立標杆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備受房地產業關注的返鄉置業熱潮不再,樓市急劇降溫。CRIC監測數據顯示,疫情爆發後一周,88個城市春節假期成交量環比出現了斷崖式下跌,降幅達93%,其中一線城市跌幅達到了99%。
  • 上海科學家丁健、樊嘉等獲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
    原標題:上海科學家丁健、樊嘉等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  榮獲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藥學院院長、上海藥物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丁健;中國工程院院士、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  榮獲談家楨生命科學臨床醫學獎的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蘭娟;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長樊嘉教授。
  • 上海藥物所研究員丁健獲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
    上海藥物所研究員丁健獲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 2016-12-01 上海藥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原所長丁健
    「要做百姓吃得起的好藥」——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原所長丁健丁健院士(左)接受採訪    從上海抵達井岡山機場已是12月16日11時許,短暫休息後丁健決定前往位於井開區的普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部看看,畢竟院士工作站就設在那裡。
  • 2020年北海樓市年終總結之成交篇:成交22622套!北海房地產市場成交...
    2020年對房地產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受疫情及整體經濟形勢影響,2020年北海樓市開局可以說是很難了,尤其是疫情嚴重的2月份,售樓處線下銷售全面進入停滯,新房住宅成交低迷,而後隨著疫情逐步控制,北海房地產交易下滑態勢趨緩,特別是二手住房交易面積降幅明顯收窄,北海房地產市場正處於逐步調整恢復中。
  • 南京樓市出現史上最大折扣 一平方米便宜五六千
    第1頁:南京樓市大規模降價或許從此開始 第2頁:南京樓市降價大事記   世茂濱江最低75折 業內人士認為,南京樓市大規模降價或許從此開始  一平方便宜五六千!  房價降了,這已不是新聞。
  • 中國樓市2020竟走出了這樣的曲線?2021又會如何?
    2021年,我國經濟繼續向好,但房地產金融監管不放鬆,在此背景下,房地產市場又將怎樣變化? 1. 政策:疫情未改樓市調控總基調,因城施策精準調控穩市場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集中爆發,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較大衝擊。
  • 地方為樓市「鬆綁」是飲鳩止渴
    公開資料顯示,在樓市政策從嚴的基調下,北京、上海、杭州、重慶、成都、武漢、合肥、南京、常州、吉林、長春、蕪湖、廣州從化等超過14個城市對其當地的樓市政策進行適當微調。其中蕪湖、佛山、成都等地因為微調幅度過大,政策頒布不久就被「叫停」。   對此,北京理工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周畢文的解讀是,中央調控、地方鬆綁都是他們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所做出的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