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掌握!臨床執業醫生22種疾病檢查及結果分析

2020-12-05 京師杏林教育

咳嗽、咳痰

咳嗽是一種生理保護性反射動作,是呼吸系統常見症狀之一。憑藉這一動作機體將呼吸道異物或分泌物排出體外,稱為咳痰。

檢驗項目:血常規,血沉,嗜酸粒細胞計數,痰塗片及培養,免疫球蛋白測定,類風溼因子測定,自身抗體測定。

結果分析:

(1)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均升高,提示為上呼吸道或肺部細菌感染。

(2)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低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降低,提示為病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感染。

(3)嗜酸粒細胞計數升高,提示為支氣管哮喘及其他過敏性疾病等。

(4)痰塗片有大量膿細胞,提示為支氣管與肺部細菌性感染。

(5)痰塗片找到瘤細胞,提示可能為惡性腫瘤。

(6)痰塗片發現革蘭陽性球菌或陰性桿菌,痰培養陽性,提示為感染性疾病。

(7)痰塗片有大量細菌,痰培養陰性,提示可能為厭氧菌感染。

慢性肺原性心臟病

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是由於肺、胸廓或肺動脈血管慢性病變所致的肺循環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進而使右心肥厚、擴大,甚至發生右心衰竭的心臟病。患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隨著年齡增長而患病率增高。急性發作以冬、春季多見。臨床表現為心悸、氣急、紫紺,病情加重時,可見頸靜脈怒張、肝腫大、浮腫、腹水等。

檢驗項目:血常規,血氣分析,腎功能,肝功能,血鉀、鈉、氯、鈣、鎂,痰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

結果分析:

(1)合併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

(2)肝功能檢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可升高。

(3)肺心病肺功能失代償期可出現低氧血症或合併高碳酸血症,當PaO2<8.0kPa(60mmHg)、PaCO2>6.6kPa(50mmHg),表示有呼吸衰竭。

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臨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覆發作的慢性過程為特徵。病情若緩慢進展,常並發阻塞性肺氣腫,甚至肺動脈高壓、肺原性心臟病。它是一種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尤以老年人多見。

檢驗項目:血常規,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痰塗片、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

結果分析:

(1)慢支急性發作期或並發肺部感染時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

(2)喘息型嗜酸性粒細胞可增多。

(3)痰塗片可見大量中性粒細胞、膿細胞或嗜酸性粒細胞及革蘭陽性球菌或陰性桿菌。

(4)痰培養可見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甲型鏈球菌及奈瑟球菌等。

淋巴結腫大

由於某些細菌感染、腫瘤、結締組織病等原因,而引起分布在頜下、頸下、腋下及腹股溝等處的淺表淋巴結明顯腫大,並有不同程度的壓痛,稱為淋巴結腫大。

檢驗項目:血常規,便隱血試驗,嗜異性凝集試驗,布氏桿菌凝集試驗,補體測定,舊結核菌素試驗。

結果分析:

(1)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提示為各種細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2)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降低,提示可能為惡性組織細胞病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3)血塗片出現原始或幼稚白細胞,提示為白血病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出現異型淋巴細胞,提示可能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4)嗜酸粒細胞百分比增高,提示為變態反應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5)便隱血試驗陽性,提示可能為消化道腫瘤淋巴結轉移。

(6)嗜異性凝集試驗陽性,提示可能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7)布氏桿菌凝集試驗陽性,提示為布魯菌病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8)補體測定:補體C3、C4均升高,提示可能為各種傳染病、急性炎症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9)舊結核菌素試驗陽性提示為結核病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一種以過敏原或非過敏因素引起的氣道變應性炎症和氣道高反應性為特徵的疾病。易感者對此類炎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氣道阻塞症狀。臨床上表現為反覆發作性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可自行或治療後緩解。若長期反覆發作可使氣道(包括膠原纖維、平滑肌)重建,導致氣道增厚與狹窄,成為阻塞性肺氣腫。全球約有1.6億患者,各地患病率約1%——5%不等,我國患病率接近1%,半數在12歲以前發病,成人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約20%的患者有家族史。

檢驗項目:血常規,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痰塗片、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免疫球蛋白。

結果分析:

(1)如並發感染可有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

(2)急性發作時可有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3)痰塗片鏡檢可見大量白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及夏科雷登晶體。

(4)痰培養可培養出致病菌。

(5)外源性哮喘免疫球蛋白IgE增高。

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

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是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種類型。是由於肺外或肺內的嚴重疾病過程引起肺臟血管與組織間液體運行功能紊亂、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肺間質及肺泡水腫,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肺泡壁萎縮。這些改變使通氣/血流比例失常,肺靜動脈分流增大,導致嚴重低氧血症和極度呼吸困難。因其臨床類似嬰兒呼吸窘迫徵,而它們的病因和發病機制不盡相同,故用「成人」,以示區別。ARDS起病急驟,發展迅猛,如不及早診治,其病死率高達50%以上(25%——90%),常死於多臟器功能衰竭。

檢驗項目: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血鉀、鈉、氯化物,血氣分析。

結果分析:動脈血氧分壓(PaO2)<8.0kPa(60 mmHg),早、中期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 O 2<4.67kPa(35 mmHg)或正常,肺泡氣與動脈血氧分壓差(PA——aDO2)吸空氣時>4.0kPa(30 mmHg),吸純氧時>13.3kPa(100 mmHg)。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系呼吸功能嚴重障礙,除引起呼吸衰竭的原發症狀外,主要是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所致的多臟器功能紊亂的表現。如呼吸困難、紫紺、精神錯亂、狂躁、昏迷、抽搐、多汗、血壓升高及腎功能衰竭等。

檢驗項目選擇:血常規,紅細胞壓積,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氣分析。

結果分析:

(1)紅細胞計數增多,當動脈血氧飽和度低於85%時,可在血流量較大的口唇、指甲出現紫紺。

(2)尿常規檢查:尿蛋白陽性,尿中出現紅細胞和管型,提示為腎功能衰竭。

(3)血氣分析:氧分壓稍有下降,血氧飽和度急劇下降,動脈血氧分壓(PaO2)小於8kPa可作為呼吸功能衰竭的診斷指標;血紅蛋白減少,SaO2低於正常,血氧含量仍可在正常範圍;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6.65kPa可作為呼吸功能衰竭診斷指標;酸鹼度(pH)低於7.35提示為失代償性酸中毒,高於7.45提示為失代償性鹼中毒;標準碳酸氫根(SB)下降,提示為代謝性酸中毒,升高,提示為代謝性鹼中毒;實際碳酸氫根(AB)>標準碳酸氫根(SB)時,表示有CO2瀦留;二氧化碳結合力(CO2CP)降低,提示為代謝性酸中毒或呼吸性鹼中毒時,升高,提示為代謝性鹼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

閉經

月經開始的年齡是11-14歲,也有早於11歲,或遲過17歲才開始的。月經的周期為24-35天。最初幾年可能不太規則,以後就漸漸趨於正常。疾病、緊張、過度的體力勞動都可能造成無月經狀態,稱閉經。

檢驗項目:血雌激素測定,卵泡刺激素測定,黃體生成素測定,甲狀腺功能檢查。

結果分析:

(1)血雌激素測定、卵泡刺激素測定及黃體生成素測定:均降低,提示可能為垂體或下丘腦性閉經;雌激素測定降低,卵泡刺激素測定及黃體生成素測定值升高,提示為卵巢性閉經。

(2)甲狀腺功能檢查:血清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血清總甲狀腺素、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及血清游離甲狀腺素測定均升高,提示為甲狀腺功能亢進引起的閉經;以上各值均降低,提示為甲狀腺功能尖減退引起的閉經。

關節痛

關節痛是指關節周圍腫脹、潮紅、發熱和運動受限。它往往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多種疾病的臨床表現。常見於風溼性關節炎、化膿性關節炎、結核性關節炎、痛風、系統性紅斑狼瘡及關節外傷等。

檢驗項目:血常規,尿常規,血沉,抗「O」試驗,類風溼因子測定,24h尿酸,血尿酸,乳酸脫氫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免疫球蛋白測定。

結果分析:

(1)白細胞計數增高,提示可能為某些感染及類風溼性關節。

(2)尿常規檢查:尿蛋白陽性,鏡檢尿中紅細胞及白細胞增多,提示可能為紅斑狼瘡等。

(3)血沉測定:血沉增快,提示可能為風溼熱、骨關節結核、結締組織病等。

(4)抗「O」試驗:陽性,提示為風溼熱、結節性紅斑狼瘡等。

(5)類風溼因子測定:陽性,提示為類風溼性關節炎、硬皮病等。

(6)24h尿尿酸及血尿酸測定:升高,提示為痛風。

(7)乳酸脫氫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測定:升高,提示可能為多發性肌炎。

(8)免疫球蛋白測定:免疫球蛋白A、G、M升高,提示可能為結締組織病。

胸腔積液

髒層和壁層胸膜之間為一潛在的胸膜腔,在生理狀態下,人體的胸膜內僅有微量液體起潤滑作用。病理情況下,腔內液體增多,形成積液,稱胸腔積液,也稱胸水。

檢驗項目:血常規,血小板計數,血沉,尿常規,血、尿澱粉酶測定,血膽固醇測定,胸水檢查。

結果分析:

(1)血沉在結締組織病、感染性、腫瘤性胸水時增快。

(2)尿常規、血膽固醇測定,有利於腎病症候群的判定。

(3)血、尿澱粉酶測定,對急性胰腺炎有確診意義。

(4)胸水檢查:①胸水中的pH值測定,對鑑別診斷有一定意義。癌性胸水pH值多在7.40左右;結核性胸水pH值多為7.30——7.35;而膿胸、類風溼惡性循環胸水,pH值多在7.20以下。②化膿菌感染的胸水中有大量的白細胞、膿細胞,塗片或培養可確定感染菌。③胸水中有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提示為過敏或寄生蟲感染。④多次檢查胸水,可找到瘤細胞,提示為腫瘤引起的胸水。⑤紅細胞增高,提示為創傷、腫瘤或肺梗塞。

⑥結締組織病胸水中,抗核抗體、類風溼因子、狼瘡細胞可陽性,總補體降低。⑦膿胸及類風溼惡性循環關節炎胸水中葡萄糖定量常低於1.1 mmol/L.⑧胰腺炎胸水中的澱粉酶含量,常高於血清水平。

多尿

24h尿量大於2.5L稱為多尿。生理性多尿可見於飲水過多、精神緊張、失眠等;病理性多尿可見於糖尿病、尿崩症、腎臟疾病等。

檢驗項目:尿常規,尿糖,血糖,血電解質測定,血抗利尿激素測定。

結果分析:

(1)尿常規檢查:尿比重降低,提示可能為尿崩症引起的多尿。

(2)尿糖及血糖測定:尿糖陽性,血糖升高,提示為糖尿病引起的多尿。

(3)血電解質測定:血鈣增高,提示可能為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引起的多尿;血鉀降低,提示為低血鉀疾病引起的多尿。

(4)血抗利尿激素測定:降低,提示為尿崩症性多尿。

腹脹

腹脹常為多種疾病的首發症狀。正常人胃腸道內存在100-150毫升氣體,分布於胃與結腸部位,當胃腸道存在過量的氣體時,即稱為腹脹。臨床上常見於腸炎、痢疾、肝病、胰腺炎及消化道腫瘤等。

檢驗項目:血常規,便常規、培養,肝功能,血鉀、鈉、氯,血、尿澱粉酶測定,B型肝炎抗原抗體測定,甲胎蛋白。

結果分析:

(1)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提示可能為急性或慢性胃腸炎。

(2)便常規檢查有大量白細胞和紅細胞,提示為腸炎或細菌性痢疾。

(3)肝功能檢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及麝香草酚濁度試驗值均升高,提示為急性和慢性肝炎、肝硬化;膽紅素脂升高,提示為各種肝膽疾病。

(4)血、尿澱粉酶測定二者均升高,提示為急性胰腺炎。

心悸

心悸是自覺心跳快而強,並伴有心前區不適感。臨床上常見於各種心律失常、甲狀腺功能亢進、低血糖、貧血、各種器質性心血管疾病及心血管神經官能症等。

檢驗項目:血常規,血糖,心肌酶譜,尿3——甲——4羥苦杏仁酸測定,甲狀腺功能檢查。

結果分析:

(1)紅細胞計數低於3×1012/L、血紅蛋白低於70g/L,提示可能為各種貧血性疾病。

(2)血糖降低,提示為低血糖症。

(3)尿3——甲——4羥苦杏仁酸測定值升高,提示可能為嗜鉻細胞瘤。

(4)心肌酶譜測定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升高,提示可能為心肌梗死。

昏迷

昏迷即意識喪失,是腦功能的嚴重障礙,引起高級神經中樞的極度抑制狀態。表現為意識喪失、運動、感覺及反射障礙、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消失。病變多波及雙側大腦半球或腦幹。

檢驗項目:血常規,血小板計數,尿常規(包括尿糖),尿酮體試驗,血糖,肝功能,腎功能,膽鹼酯酶,血氨(必要時),一氧化碳定性,血鉀、鈉、氯化物,血氣分析,腦脊液常規、生化、細胞學檢查、細菌學檢查(必要時)。

結果分析:

(1)白細胞顯著增多,中性粒細胞百分數增高,常提示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2)血糖增高、尿酮體試驗陽性,常提示有內分泌系統疾患。

(3)血糖低於1.68——1.96 mmol/L,提示有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

(4)血糖超過33.6 mmol/L、尿糖強陽性、尿酮體陰性或弱陽性、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顯著升高,提示為高滲性非酮症高血糖。

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是指病人有吸氣時氧氣不足或呼氣時明顯費力、延長而緩慢的感覺,表現為呼吸頻率、深度和節律的改變。

檢驗項目:血常規,嗜酸粒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肝功能,腎功能,血電解質,血氣分析,免疫球蛋白測定,血清補體測定,類風溼因子測定,自身抗體測定,查紅斑狼瘡細胞。

結果分析:

(1)白細胞計數升高,提示為細菌感染性疾病。

(2)嗜酸粒細胞計數升高,提示為哮喘等過敏性疾病。

(3)免疫球蛋白IgM升高,提示為支氣管哮喘。

(4)抗核抗體、類風溼因子陽性、血清補體降低,提示為結締組織疾病。

嘔血

嘔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時,血液自口腔吐出,可混有食物殘渣,血色暗紅或呈現咖啡色,多伴有噁心及上腹部不適,常同時排出黑色柏油樣糞便。臨床上主要見於食管疾病、胃疾病、十二指腸疾病、肝臟疾病、膽道及胰腺疾病等。

檢驗項目:血常規,便常規、隱血試驗,肝功能,蛋白電泳,腎功能,B型肝炎抗原抗體測定。

結果分析:

(1)白細胞計數稍高或正常、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數降低,提示可能為肝硬化。

(2)肝功能檢查如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及麝香草酚濁度試驗數值升高,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小於1,提示為肝硬化;如膽紅素升高,提示為肝硬化或膽道出血。

胸痛

胸痛是指胸部疼痛而言,為臨床常見症狀之一,可由某些理化因素刺激肋間神經、膈神經、脊神經後根和迷走神經分布的支氣管、心臟及主動脈的神經末梢而引起。

檢驗項目:血常規,血沉,痰塗片及培養,肝功能,血清心肌酶譜,B型肝炎抗原抗體測定,甲胎蛋白,血、尿澱粉酶測定。

結果分析:

(1)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提示為各類肺炎、胸膜炎、心包炎、膿胸等。

(2)白細胞計數升高,白細胞分類有幼稚細胞,提示為白血病。

(3)痰塗片找到癌細胞,提示可能為支氣管癌。

(4)肝功能檢查如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提示為肝炎。

(5)血、尿澱粉酶測定值升高,提示為急性胰腺炎。

(6)心肌酶譜測定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升高,提示可能為心肌梗死。

咯血

咯血是指喉以下呼吸道的出血經口腔咯出。臨床常見於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炎、高血壓心臟病等。

檢驗項目:血常規,腎功能,血電解質,便常規,便潛血試驗,痰塗片找結核菌、癌細胞及痰培養。

結果分析:

(1)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提示可能為肺膿腫、大葉性肺炎、或葡萄球菌敗血症。

(2)痰塗片找結核菌陽性,提示可能為肺結核。

(3)痰塗片找到癌細胞可為肺癌。

(4)痰培養可查到致病菌。

厭食

厭食是指食慾減退或消失。主要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所致,也可由於局部或全身病變的影響,使胃腸張力減退,從而影響神經中樞而致厭食。

檢驗項目: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B型肝炎抗原抗體檢查,甲狀腺功能檢查。

結果分析:

(1)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數增高,提示為各種感染性疾病。

(2)尿常規檢查尿中可見紅細胞及白細胞、尿蛋白陽性,提示可能為腎炎或腎功能不全。

(3)便常規檢查便中可見大量紅細胞及白細胞,提示可能為腸炎或細菌性痢疾。

(4)肝功能檢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升高,提示可能為各種急、慢性肝病。

(5)甲狀腺功能檢查血清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血清總甲狀腺素、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及血清游離甲狀腺素降低,提示可能為甲狀腺功能減退。

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恥骨以上的部位發生的脹痛、絞痛、隱痛及燒灼疼痛,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按照起病的急緩程度可以分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其病因可略分兩類:一類是由於腹內臟器病變所致;另一類是由於腹外臟器病變或全身性病變所致。

檢驗項目:血常規,血小板計數,出、凝血時間,尿常規(包括尿糖),尿酮體試驗,尿澱粉酶,便常規,便潛血試驗,血澱粉酶,血糖,肝功能,腎功能,血電解質,黃疸指數。

結果分析:

(1)白細胞總數升高,提示可能為急性腸炎、急性腸梗阻、急性胰腺炎等。

(2)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均升高,可能為胃及十二指腸穿孔、急性膽道感染、急性闌尾炎等。

(3)紅細胞、血紅蛋白進行性下降,可能為肝脾破裂、宮外孕等。

(4)便常規鏡檢,可見多數白細胞及紅細胞,提示為急性腸炎;如見蛔蟲卵,提示為膽道蛔蟲病。

(5)尿常規鏡檢可見多數紅細胞,提示可能為泌尿繫結石。

(6)血澱粉酶輕度升高,提示可能為胃及十二指腸穿孔。

(7)血澱粉酶及尿澱粉酶明顯升高,提示為急性胰腺炎。

(8)血黃疸指數升高,可能為急性膽道感染。

噁心、嘔吐

噁心是嘔吐的前驅反射動作,通過這一動作可使胃內容物返流,經食管自口腔吐出,此現象稱為嘔吐。臨床上常見於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內分泌與代謝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婦產科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檢驗項目:血常規,尿常規(包括尿糖),尿酮體試驗,尿妊娠試驗,便常規、潛血,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胰多肽試驗,血電解質,心肌酶譜,血、尿澱粉酶,B型肝炎抗原抗體檢查,血培養,腦脊液常規、培養。

結果分析:

(1)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數增高,提示為各種急、慢性炎症。

(2)尿常規檢查可見尿中出現大量白細胞及紅細胞,提示可能為腎盂腎炎。

(3)尿常規檢查可見尿中出現大量紅細胞,提示可能為腎或輸尿管結石。

(4)血糖升高,尿糖及尿酮體陽性,提示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5)便常規檢查可見便中出現大量白細胞及紅細胞,提示為急性胃腸炎;如伴有膿細胞提示為細菌性痢疾。

(6)肝功能檢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升高,提示可能有各種肝臟損害;如伴有膽紅素升高,提示可能為急性膽囊炎、膽石症、急性肝炎。

(7)血及尿澱粉酶升高,提示為急性胰腺炎。

(8)腎功能檢查:血尿素氮、肌酐均升高,提示可能為腎功能不全。

(9)心肌酶譜測定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升高,提示可能為心肌梗死。

(10)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提示為B型肝炎。

腹瀉

正常人每日或隔日排成形便1次,少數人習慣於每日排便2——3次,如大便次數增多並稀薄或伴有粘液或膿血的情況,稱為腹瀉。腹瀉可分為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急性腹瀉多有較強的季節性,好發於夏秋二季,慢性腹瀉是指反覆發作或持續2個月以上的腹瀉。臨床上常見於胃十二指腸疾病、肝臟疾病、膽道疾病、胰腺疾病、小腸疾病、大腸疾病、內分泌疾病等。

檢驗項目:血常規,血沉,便常規、培養,肝功能,血糖,甲狀腺功能檢查,五肽胃泌素試驗。

結果分析:

(1)白細胞計數升高,提示可能為某些腸道感染性疾病。

(2)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值均下降,提示可能為某種消化道腫瘤。

(3)便常規檢查白細胞數增多,提示為各種細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腸炎。

(4)便常規檢查嗜酸粒細胞增多,提示為過敏性結腸炎。

(5)便塗片找到蟲卵,提示為寄生蟲感染引起的腸道疾病。

(6)有粘液及膿血便,提示可能為各種腸道炎症。

(7)肝功能檢查如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及膽紅素升高,提示為各種原因引起的肝臟損害。

相關焦點

  • 甲狀腺功能「檢查結果」怎麼看?這次醫生全部說清楚!
    本文作者:張偉醫生 目前甲狀腺功能檢查非常普遍,不論是甲狀腺疾病或是甲狀腺手術後,抽血查甲狀腺功能是不可缺少的。面對檢查報告上上下下的箭頭,你是否一片茫然?面對高出正常值幾倍,甚至十幾倍的抗體指標,你是否提心弔膽? 其實,這些檢查結果的異常有不同的含義,很多情況根本不需要過度擔心。那麼這些結果各有什麼含義,不同的疾病又該如何解釋這些結果呢?咱們一起來看看。
  • 2019執業藥師常用醫學檢查指標及其臨床意義五
    2019執業藥師常用醫學檢查指標及其臨床意義五 執業藥師考試:國家執業藥師資格考試成績已公布,廣東中公執業藥師考試網為考生整理2018年執業藥師考試成績查詢、考後審核、考試報名、課程優惠等資訊,具體詳情如下,更多廣東執業藥師考試信息,請隨時關注
  • 口腔醫學執業醫師之路
    培養要求:學生應掌握基礎醫學,口腔、臨床醫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科研技能,畢業後能夠從事口腔疾病的臨床醫療,在高等院校、研究部門從事相關的教學、科研工作。知識技能: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
  • 安徽執業藥師考試科目包括哪些?
    根據執業藥師相關職責,本科目要求在正確認識藥物結構與構效關係的基礎上,重點掌握藥物常用劑型的特點、質量要求和臨床應用,藥動學、藥效學及藥物體內過程;熟悉與藥品質量管理直接相關的國家藥品標準和藥典的通則等內容;並能夠運用藥學基本理論、原理和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正確認識藥物與疾病治療的客觀規律。
  • 愛思唯爾推出「ClinicalKey臨床精鑰」,為青年醫生提供基於詢證...
    醫生最需要具備什麼素質?科學的臨床決策。它取決於醫生對患者客觀證據的掌握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臨床思維,而非先進的醫療設備儀器。 但對於青年醫生而言,臨床思維和決策能力的培養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五年臨床教學、三年規培幾乎已成為每個執業醫師的必經之路,如何儘快提高其臨床技能也是個重要問題。
  • 張曉麗:心臟核醫學檢查 「照亮」臨床精準治療方向
    心臟核醫學檢查由於其無創性功能顯像的優勢,在疾病的精準診斷、鑑別診斷、危險分層,個體化治療方案的制定,療效評估和預後估測等方面均可發揮其獨特價值。」談到核心臟病學的臨床價值時,從事核醫學工作29年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核醫學科主任張曉麗教授這樣介紹到。
  • 2017執業醫師考試心臟瓣膜病的分析
    原標題:2017執業醫師考試心臟瓣膜病的分析 心臟瓣膜病包括二尖瓣疾病和主動脈瓣疾病,這部分的考題是每年執業醫師考試必考的,也是易混淆的難點,隨著文都老師來看下面一題,希望這道題能給大家帶來啟示
  • 心血管疾病的5種常用檢查方法
    心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及併發症多」的特點,早發現,早治療及早預防才能減少心血管病發病率、復發率及相關的併發症。為了做到儘早發現心血管疾病,選擇合理的檢查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心血管疾病輔助檢查方法包括非侵入性檢查和侵入性檢查,其中非侵入性檢查方法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
  • 與臨床醫學漸行漸遠,檢驗醫學路在何方大討論
    @河南宏力醫院侯衛科 首先局限我們思維的就是檢驗沒法考執業醫師證,結果分析是臨床的事,正是這種局限的思維極大限制了廣大檢驗同仁不會爭辯不願思考不敢溝通,久而久之與世隔絕關起門來操作機器結果發了萬事大吉,長此以往科室沒有地位科主任沒有發言權只能被動挨打,失去了大好的發展時機
  • 【841-1】質譜分析在遺傳代謝性疾病臨床檢驗診斷中的應用
    目前, 全世界已發現了500餘種先天性代謝疾病。這些疾病的整體發病人數雖多, 但是每一種疾病的發病率相對較低, 其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 導致臨床診斷依賴於特殊實驗室的檢查數據。該分析結果一部分非常接近於臨床診斷, 一部分需要藉助臨床其他檢查和分子生物學檢測確認診斷, 還有一部分是對臨床疾病的異常代謝組學的解釋。因此, 對該結果的使用和理解需結合遺傳代謝性疾病專家的意見、臨床患者資料及用藥資料綜合進行[15]。
  • 體檢巨頭自曝醜聞 血液不檢查直接出結果
    但問題是,你不知道幫你們的員工做體檢的超聲醫生,到底是護士還是超聲醫生,有些同行會用護士假冒醫生看超聲。有一些同行抽了血做都不做檢查,就倒掉了,直接給結果。""為什麼能混得過去呢?因為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如果體檢中心抽的血做都不做,錯誤率最高就是千分之三。由於誤差比例發生如此之低,在我們行業裡有很多不正規的做假體檢的公司。"
  • 全國懂「基因天書」的臨床醫生不足5%
    比如猝死,雖然80%左右的猝死是冠心病導致的惡性心率失常所致,但冠心病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基因檢測結果並不靠譜;心肌炎主要是後天感染導致,查了基因也沒用。只有心肌病和遺傳性致死性心率失常明確是和遺傳相關,需要做基因檢查。懂遺傳諮詢的臨床醫生不足5%「基因篩查必須與相關臨床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相結合。」
  • 基層執業的醫生該怎麼選?遵循這些原則
    基層執業的醫生,大部分是僅憑藉著一張鄉醫證執業的,所註冊的診療範圍也大多是預防接種、全科診療,也有的是中醫或者中西醫結合。全科醫生在目前符合基層所大力提倡的發展趨勢,而專科可以憑藉一技之長,發揮特色優勢以打開局面,可以說是各有各的優勢,那麼在基層執業的醫生,究竟應該選擇全科還是專科?
  • 哪些疾病照 CT檢查效果更好?醫生帶你了解這八大疾病
    我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 CT,並接受過 CT 檢查。CT 檢查是臨床中最常見的輔助檢查方式之一,為醫生診斷病情、檢測病情發展提供了準確依據。那麼接下我們對需要進行 CT 檢查的 8 大部位疾病進行介紹。
  • 基因檢測:儘早診斷兒童遺傳性疾病
    數據顯示,出生後即可出現的、已知病因的遺傳病高達3500種。一方面,一些遺傳病的表型(如智力發育障礙)是在發育中逐漸顯現的,另一方面,遺傳性疾病具有較高的異質性,這些因素增加了對遺傳性疾病進行診斷的難度。
  • 揭秘人工智慧AI取代醫生線路圖 | 醫生成為AI的助手 vs AI成為醫生...
    3、「智醫助理」機器人參加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2017年8月26—27日,科大訊飛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發的人工智慧「智醫助理」機器人在國家醫學考試中心監管下參加了2017年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測試,北京市國信公證處全程公證。「智醫助理」機器人的考試成績將和全國考生一同放榜。
  • 春雨醫生App分析報告
    註:春雨醫生找醫生流程截圖建議改變現在的找醫生查詢結果展現機制,利用大數據、LBS等技術針對用戶的日常檢索疾病和所在位置優先展示附近的高級別醫生。二、症狀自診功能介紹:點擊症狀自診,頁面會出現「人形」,哪裡不舒服點哪裡,隨後進入模擬臨床醫生問診流程,推斷出可能的疾病,並配有該疾病的詳細介紹,建議去哪個科室就診等信息。目前國內就醫160、掌握健康、百度醫生均有此功能。百度醫生、就醫160分診流程比較簡單在對疾病的分析和描述上沒有春雨醫生智能。人體圖:
  • 病理檢查究竟有什麼用?是醫生在騙我多花錢嗎?
    根據患者的病情,醫生有時候還需要活體組織的取樣來進一步觀察病變,這時就會要求患者做一個病理檢查。 除了腫瘤之外,還有一些疾病也需要病理檢查幫助診斷,比如結核、腎炎、心內膜炎、特殊的變態反應性疾病等。
  • 這四個醫學類專業,不能考執業醫師證,不能當醫生,考生務必注意
    不得不說,醫生真的是一個深受家長和學子喜愛和追捧的職業。這不是沒有理由的,醫生一方面能夠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為人們解除病痛甚至挽救生命,會讓許多人莫名生出尊重與敬佩;另一方面呢,醫生的工作雖然比較累,但是薪資待遇和福利都是比較高的,而且一定程度上能力過的去的話也是比較穩定的。
  • 2018年執業藥師各學科考試重點解讀
    距離2018年執業藥師考試越來越近,為了幫助大家在備考階段把握好重點,北京華圖小編整理了2018年執業藥師各學科考試重點分析解讀,希望對考生們有所幫助!   藥學專業知識一   2018年的考卷總分依舊是120分,每題1分,A型題40分,B型題60分,C型題和X型題各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