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抹香鯨標本要「洗澡」了 上一次是在十年前

2020-11-24 華龍網

原標題:國內最大抹香鯨標本要「洗澡」了

抹香鯨剝製標本和骨骼標本陳列在上海海洋大學博物館中 本版圖片晨報記者 陳徵

工作人員拿噴槍為抹香鯨表皮除塵

■上一次還是在十年前,洗一次用時半個月

■該鯨2001年死亡,製成標本後2002年展出

給一頭體長18.4米的抹香鯨標本「洗澡」,是什麼樣的場面?昨天,上海海洋大學在軍工路318號隆重啟動國內最大抹香鯨標本維護保養工作。據悉,這個大傢伙上一次「洗澡」還是在十年前,這一「洗」就要用時半個月。

清洗相當於重複製作一次

在「洗澡」現場,只見帶著白口罩的工作人員,正拿著噴槍、小刷子等專業工具,細緻地為抹香鯨的表皮和骨骼除塵、補裂以及保色等工作。

抹香鯨陳列於開放式空間,直接暴露於空氣中,容易受到空氣中的雜質、灰塵等汙染,會造成標本的磨損,此外灰塵等夾帶微生物和蟲卵,會對標本直接產生損害,因此標本的除塵尤為重要。當標本表面有灰塵時,要用吸塵器除去灰塵,有深凹處用洗耳球吹塵,切記不能用溼布擦拭標本表面。

抹香鯨標本長期暴露在空氣中,還會存在皮膚乾燥失脂,也可能導致標本表皮和骨骼出現開裂的現象。對於標本表皮出現的裂縫,可用等量的甘油和肥皂混和調成溶液,然後塗於裂痕處,待裂處皮膚完全溼潤後,再用針線在裂縫處縫好,同時要注意給標本整型。若是骨骼標本出現裂縫,首先選用化工用的不飽和環氧樹脂作為修復材料,在修復時需要選取該材料3種溶液(樹脂、促進劑、固化劑)不同比例調和使用。其次,用調和好的材料固定一些部位已經脫離或脫落的標本。

最後,光線照射會使標本褪色,在本次保養中,要對個別出現明顯褪色的區域用與標本主體顏色一致的顏料進行補色。同時要在標本表面塗抹保色防腐劑(乙醇、乙酸鉀、硫酸鈉、甘油、水等物質按比例配製成混合液)。

上海海洋大學的專家表示,抹香鯨清洗無異於重複一次製作過程,其過程非常精細,加上標本本身體量巨大,整個維護保養初步估算需半個月左右。

抹香鯨「遊」入海大十四載

2001年5月14日,北海漁民在瓊州海峽發現一條死亡的抹香鯨。國家農業部漁業局得知消息後,決定由上海海洋大學(原上海水產大學)將抹香鯨製成標本,供教學科研用。

經過解剖、脫脂、乾燥、假體模型製作、整形、染色、塗膜等一系列工序,歷時一年多,標本終於製作完成,並於2002年11月1日正式展出。自此,抹香鯨正式「遊」入上海海洋大學,至今14載。

抹香鯨平均壽命在70歲左右,成年雄性抹香鯨,體長可達15-20米,成年雌性抹香鯨體長為11-17米。大多數抹香鯨不論雌雄,體長一般在12-15米之間。海洋大學抹香鯨體長18.4米,重約60噸,死亡時大約40歲,可謂正處青壯年的大塊頭,為國內最大的抹香鯨標本。

標本陳列在軍工路318號上海海洋大學博物館中,分為兩個:抹香鯨剝製標本和骨骼標本。標本生動重現了抹香鯨不對稱的特點:方型的頭部約佔體長的三分之一,但一對「鯨眼」卻只有桌球大小,S形的鼻孔遠遠地偏離身體的中軸線,位於頭部的左側。

相關焦點

  • 國內最大抹香鯨標本要「洗澡」了
    原標題:國內最大抹香鯨標本要「洗澡」了  工作人員拿噴槍為抹香鯨表皮除塵■上一次還是在十年前,洗一次用時半個月■該鯨2001年死亡,製成標本後2002年展出給一頭體長18.4米的抹香鯨標本「洗澡」,是什麼樣的場面?
  • 抹香鯨骨骼標本在廈門成型展示
    6次抹香鯨解剖中首次發現14顆上齒 現場還有51顆狀如香蕉的鯨齒。其中,兩排腰果般的小鯨齒特別引人注目。「這是上頜齒。」童慎漢說,六起抹香鯨解剖標本製作中,這是他們第一次發現抹香鯨上頜有牙齒,兩側各7顆。據了解,前五次都為雄性抹香鯨。此次是他們製作的唯一雌性抹香鯨標本。
  • 近15米長的抹香鯨「死而復生」,世界最大生物塑化標本這樣誕生
    ◎ 李迪 科技日報記者 盛利4年前,兩頭來自深海的抹香鯨在江蘇省如東縣的海灘上擱淺死亡。4年後,其中一頭叫「洋洋」的抹香鯨成功「復活」,它不僅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塑化標本,也是世界上第一頭被塑化的抹香鯨標本。
  • 抹香鯨母子標本由廈大專家「主刀」 首獲胚胎骨骼圖片
    原標題:抹香鯨母子標本由廈大專家「主刀」 首獲胚胎骨骼圖片   抹香鯨母子留下四個第一次   ■我國首對抹香鯨母子標本   ■世界上首次獲得抹香鯨胚胎骨骼圖片   ■首次對懷孕抹香鯨進行解剖   ■人類首次嘗試對成年活體抹香鯨進行聽覺能力測試,以評估其聲吶系統的健康狀況
  • 世界最大 15米長、近40噸重的抹香鯨塑化標本即將完成:千年不壞
    作為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抹香鯨一直是神秘的存在,現在4年前擱淺在中國海灘上上的一隻抹香鯨將以另一種方式「重生」,被製成了世界最大的塑化標本。2016年2月份,有2頭抹香鯨意外擱淺死亡在中國江蘇如東海灘上,殊為可惜。
  • 一頭抹香鯨的前世今生
    抹香鯨標本。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新華社大連6月14日電(記者崔師豪)「興奮又震撼,工作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做過這麼大的標本。」大連鴻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塑化技師遲文千說。2016年2月14日,兩頭抹香鯨在江蘇省如東縣附近海域擱淺死亡,其中一頭被送往遼寧省大連市進行塑化處理,製成標本。據介紹,抹香鯨是世界上最大的齒鯨。這頭體長14.88米、重約41噸的抹香鯨,經過大連鴻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員們4年多的努力,現被製作成可保存上千年的生物塑化標本在大連金石灘文化廣場展出。
  • 為這頭抹香鯨做「大保養」, 50個人準備豁出去半個月
    2001年5月14日,一隻體長18.4米,重約60噸的壯年雄性抹香鯨屍體在瓊州海峽被發現,隨後科研人員用了一年多時間,將這隻抹香鯨的屍體做成了剝製標本和骨骼標本,並於2002年11月1日起在上海海洋大學博物館對外展出,至今已接待了15萬名參觀者。
  • 世界上最大的齒鯨-抹香鯨
    抹香鯨 又稱巨抹香鯨、卡切拉特鯨,是世界上最大的齒鯨
  • 抹香鯨身上都有哪些好東西?人類曾經多事怎麼獵殺抹香鯨的?
    在遼寧大連有一個生命奧秘博物館,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如果沒有去過,有機會一定要去看一看,這個博物館跟其他的博物館很不一樣,這裡的動物標本不是一般的骨骼標本或者是皮毛剝製標本,而是塑化標本,也就是讓標本變得像塑料一樣,這個工作流程非常非常複雜,但是效果也非常非常好。
  • 世界上最大的齒鯨,抹香鯨
    抹香鯨是世界上最大的齒鯨,體長可達18米,體重超過50噸,壽命大約70年,最長可達一百餘年。廣泛分布於全世界不結冰的海域,由赤道一直到兩極都可發現它們的足跡,主要棲息於南北緯70之間的海域中。其中以深且富生產力的海域為最。
  • 還記得那只在大亞灣擱淺死亡的抹香鯨嗎?它「重生」了
    昨日,本報記者作為深圳首家探營媒體,前往位於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的抹香鯨主題科普教育館,在該館正式揭牌及國慶對外開放前,為大家提前了解該館展出的精華內容。2017年3月12日,一頭抹香鯨被發現身纏漁網困在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楊梅坑海域,「誰能幫幫它?」呼喚一傳十、十傳百,當地漁民、漁政部門、潛水教練、海洋專家都以最快速度趕往現場。抹香鯨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獵食性哺乳動物,潛水教練根本不及細想會不會被它一個擺尾拍暈,就跳了下水。抹香鯨身上的漁網被解開後,它竟張大嘴巴求助,潛水教練毫不猶豫為它清理纏繞齒間的漁網。
  • 臺灣臺南擬將就地掩埋兩年抹香鯨製成標本(圖)
    中新網2月27日電 重達五十噸、兩年前埋屍臺灣省臺南縣北門鄉的抹香鯨即將製成標本,目前已挖掘出95%骨骼、牙齒等遺骸,並逐一編號。由於有部分骸骨受損,增加未來組裝困難。  據臺灣媒體報導,這隻身長十四米的抹香鯨,是於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中午,於北門鄉王爺港汕的海埔新生地被發現。當時抹香鯨已死,由於體積龐大極難拖離,臺南縣政府決議挖深五米巨坑就地掩埋。  掩埋兩年後,相關單位近日開挖,出土的抹香鯨骸骨約二十噸重。
  • 海洋大學鯨魚館,中國內地最龐大的抹香鯨標本
    鯨魚真的是鯨魚,水產大學的金魚館就在軍工路的中環邊線上,坐在公交車上就能夠望見路旁那座奇怪的建築,雖然現在正式的名稱叫做水產大學魚文化博物館,但是大家還是習慣叫他鯨魚館,原來是校園內部開放僅供研究使用,最終面向社會正式開放,進入鯨魚館需要收取十元的門票,學生票價是8元,不過會送你一套很好看的魚類書籤,也算是值回票價了。
  • 再說抹香鯨,莫要再「誤讀」
    深圳商報記者 江曉蠶 3月12日,一頭抹香鯨在深圳海域受困,深港惠三地及數十人專家團隊對抹香鯨的救援就此開展,但歷時四天的救援行動未能幫助抹香鯨回到深海。 目前,抹香鯨解剖工作已完成並轉入標本製作階段。抹香鯨母子從哪而來,因何而死,這些問題有待解剖報告出具後才能清楚。突然造訪的抹香鯨給深圳各路媒體,來了一場海洋知識大考驗。
  • 兩年了 還記得那頭擱淺在大亞灣的抹香鯨嗎?
    但是,兩年前誤入深圳大亞灣海域的一頭抹香鯨,沒能完成這個最後的「使命」。「鯨落」變成了「鯨起」。這座巨大的身軀在人類的打撈下,第一次離開大海,走進城市,如今棲息在惠州的一間展覽館裡,以標本的姿態「重生」。如果順利的話,或許她能把兩年前錯過的「使命」放在陸地上完成,用自己的身軀為海洋點亮另一種生命之光。這頭抹香鯨叫「浪花」。這是兩年前那場意外發生時,大家給她取的名字。
  • 把一頭抹香鯨裝進博物館,總共分幾步?
    2016年2月14日清晨,江蘇省如東縣長沙鎮的海灘上陰風怒號,氣溫降到了零下。當地居民注意到濁浪湧動的海灘上矗立著一座小山包,湊近一看,竟是一頭擱淺了的抹香鯨。隨後,人們又在不遠處發現了另一頭擱淺的抹香鯨。如東縣海灘上擱淺的抹香鯨 。
  • 地球上現存的最大的食肉動物, 抹香鯨「汙名」的由來!
    在海洋中生活著這樣一種神奇的龐然大物,最大可長至20米,腦袋佔據了全身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網友調侃它是造物主的一張草稿——抹香鯨。抹香鯨,世界上潛水最深的海洋哺乳動物之一,潛水深度超過2900米。人類記錄到的最大的抹香鯨有20多米長,近60噸重。它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有齒獵手,它的名字源於一種香料——龍涎香。
  • 一頭抹香鯨的「自述」
    世界最大抹香鯨塑化標本「安家」金石灘。 樸峰 攝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鄭鴻    大家好,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一頭抹香鯨,有個可愛的名字叫「洋洋」。更要命的是,由於頭部佔身體三分之一這種「頭重腳輕」的特殊身體結構和不同於魚類的尾部上下運動的哺乳類動物特徵,讓我們在淺灘無法掉頭,無論如何奮力擊水,也無法遊向深海,相反卻衝上了灘頭。此時,失去了海水的浮力,巨大的體重已把我倆的骨骼壓垮,最終喪命在這片陌生的土地。    在我們抹香鯨的記憶裡,人類是最可怕的「敵人」。
  • 最大瀕危蝴蝶標本走私案偵破記
    「這個包裹裡藏著261枚瀕危蝴蝶標本,它們個個都是美麗的精靈。」濟南海關駐機場辦事處副主任楊柳英告訴記者。濟南海關4月5日宣布,查獲涉嫌走私進境的蝴蝶標本2800餘枚,其中1180枚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保護物種。該案是我國籤署CITES公約以來,海關系統查獲的最大宗走私瀕危蝴蝶標本案。
  • 15米的抹香鯨「死而復生」,我國專家花了25.5萬小時,終於成功了
    提到「標本」,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特別是在很多動植物為主的博物館中,我們也都經常會看到標本,它們是對於已經死去的動植物另一種方式的生命延續,非常具有紀念意義和研究價值。當然,伴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製作標本的技術水平也不斷創新,比方說如今在世界上,最先進的標本製作技術,就是生物塑化技術,理論上它可以讓標本保存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