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HCare全球健康產業峰會解密首款RNA療法誕生過程

2020-11-27 求醫網

  RNA療法以可作用靶點的多樣性引起了學術研究機構和製藥公司的極大興趣。隨著獲批上市的RNA療法越來越多,商業銷售收入越來越高,該領域的投資規模也在日益增長。

  8月10日,在高瓴HCare全球健康產業峰會「RNA和mRNA療法:從罕見病到大適應症的拓展」分論壇上,美國阿里拉姆製藥(Alnylam Pharmaceuticals,簡稱Alnylam )執行長兼董事John Maraganore、莫德納生物技術公司(Moderna)執行長Stéphane Bancel、Avidity Biosciences生物技術公司總裁兼執行長Sarah Boyce、上海兆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Patrick Chin、蘇州瑞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子才等中外5位藥企高管齊聚一堂,分享了當前RNA和mRNA療法最前沿的進展,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RNA療法方興未艾

  John Maraganore自2002年以來一直擔任Alnylam執行長兼董事。在主題演講中,他回顧2010年出席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全球峰會的時候,曾預言今後十年將會是RNA療法迅猛發展的十年。2020年的今天,這個預測竟然成為了現實。

  過去這10年,在基於RNA療法的平臺上,多款RNA幹擾新藥得以獲批。在疫情期間,以mRNA為技術路徑的新冠疫苗研發也走在了創新的前列。可以確定的是,不論是治療還是預防,RNA療法都是醫學領域的一個全新的前沿陣地,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目前,Alnylam公司已經有兩個創新RNA幹擾藥物獲批。一是全球首個獲批的RNA幹擾藥物Onpattro(patisiran),用於成人遺傳性轉甲狀腺素蛋白(hATTR)澱粉樣變性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多發性神經病, polyneuropathy);另一個是全球第二個獲批的RNA幹擾藥物Givlaari(givosiran),經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急性肝卟啉症(AHP)成人患者。這兩款藥分別在2018和2019年獲批。在未來的6~18個月,Alnylam公司的另外4種藥物也有望獲批。

  John Maraganore表示,從臨床試驗申請到臨床試驗Ⅲ期,Alnylam的RNA幹擾療法成功概率為58%,遠遠高於傳統療法5-10%的行業平均成功率。Alnylam的成功概率如此之高,一是因為擁有可複製模塊化的平臺, 二是由於掌握了足夠多的人類遺傳學信息。兩點在未來會繼續的相輔相成,形成合力。

  首個mRNA疫苗如何誕生?

  Stéphane Bancel 在主題演講環節,詳細講述了Moderna新冠疫苗研發的過程。Stéphane Bancel 自2011年10月擔任Moderna執行長。

  在研發疫苗的時候,Moderna用的是病毒的遺傳信息。「Moderna的平臺有很多優勢,比如一旦有一些基因在細胞中的表達出現缺失和錯誤,Moderna的mRNA可以對其進行直接修正;此外,研究人員也沒有忘記mRNA療法的一大關鍵——遞送。如今Moderna以及整個行業很大一部分資源都是投向了遞送;第三個領域就是Moderna的製造工藝。Moderna研發一類新藥時,會同時派生出10~20個想法在腦子裡面,Moderna先進的製造工藝可以對這些想法進行快速篩選。 」

  Stéphane Bancel 表示,「Moderna研發團隊在做研發時,從不把雞蛋都壓在一個籃子裡,往往會在多個技術模式上分散資源,依據不同的生物學機理,不同的化學原理,不同的製劑,不同的工藝,來合成不同的mRNA和蛋白質等。等到所有技術風險考慮清楚之後,才會把項目投入到臨床當中去用,然後用臨床數據來指導決策。」

  Moderna比較關注的是市場上還沒有疫苗或者藥品的疾病,一旦確立成為核心業務,Moderna的研發團隊會快速的擴展,然後讓臨床數據來指引研發決策。

  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Moderna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布了其新冠疫苗的一期臨床數據,Moderna的新冠疫苗將病毒Spike蛋白的mRNA遞送入人體內,這些mRNA在人體細胞之內會被轉譯併合成相應抗原,從而進一步把它遞呈給免疫系統。7月底,Moderna已開啟大規模第三期臨床試驗,也就是疫苗最後一階段的試驗。

  RNA療法、創新藥加速獲批?

  到底有哪些從0~1的突破,使得RNA療法、創新藥可以獲批?在論壇高峰對話環節,主持人向各位嘉賓提出了這一技術性問題。

  John Maraganore認為,GalNAc的發現,以及其與小幹擾RNA和反義寡核苷酸結合形成的GalNAc偶聯物,極大程度上提高了RNA藥物對於肝臟給藥的特異性及效率,從而推動了當前RNA療法從0到1的突破。Alnylam和其他企業目前也在不斷創新,希望研發出新的偶聯物可以將小幹擾RNA遞送到中樞神經系統、肺部等其他器官組織。此外,對於RNA本身的修飾和合成技術的進步,也為RNA療法的發展真正的打開了機遇之門。

  當然,GalNac偶聯遞送還要與其他的一些突破要配合使用。那麼如何使小幹擾RNA分子更穩定?

  John Maraganore表示,Alnylam公司最近的關注焦點,就是要了解到脫靶效應的影響。公司有一個ESC-GalNAc平臺,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脫靶效應,讓RNA療法變得越來越安全,最終造福越來越多的患者。

  Stéphane Bancel表示,Moderna其實不光是新冠疫苗,還有其他疫苗與藥物,也跟多家大型藥企形成了夥伴關係,其合作囊括不同適應症領域及目標組織類型。

  Sarah Boyce表示,Avidity Biosciences公司主要希望解決的就是關於RNA遞送問題,因為遞送是現階段最大的挑戰,也是最大的機遇。公司有一個AOC平臺,即抗體偶聯寡核苷酸(AOC)技術平臺。公司致力於利用單克隆抗體的組織特異性,將小幹擾RNA靶向遞送到不同細胞和組織當中。 這個技術平臺於2012年就開始啟動內部研發,直到明年才可以啟動臨床試驗。

  John Maraganore認為,RNA療法作為一種革命性的療法,無論是在罕見病還是常見病,都是非常創新和革命性的創舉。 在罕見病方面,Moderna已經有了一些領先的產品。RNA時代與抗體時代對比,一切都會來的更快。像抗體作為第一個藥獲批後,等了一年多才有後續的藥品獲批,但是基於RNA的藥品,獲批速度會更快。新的技術對於病患的影響,從現在開始到10年之後,這個領域會實現幾何式的增長。

  Stéphane Bancel表示, 從多個產品的角度來講,Moderna是有產品引擎的,未來可以有40到60種新藥,這種幾何式的增長,再加上技術的模塊化,一定能夠使得 RNA和mRNA的未來發展之路跟抗體時代大不相同。

  中國mRNA療法空間巨大

  面對「mRNA行業的未來瓶頸」這個問題,上海兆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Patrick Chin認為,再有前景的行業,也要貼近客戶,與上下遊一起成長。上海兆維擁有足夠的產能儲備,並已經開始建造一個新的製藥基地,明年二季度就可以建成投產,到時候消耗的原材料會從現在的6噸可能會增長到15噸,然後再擴展到50噸,而且很快就能擴張。

  作為中國小核酸技術和小核酸製藥產業的主要開拓者,蘇州瑞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子才表示,中國古代經典黃帝內經當中說到,上醫治未病,中醫治癒病,下醫治已病,小幹擾RNA或者mRNA在未來5~10年一定會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因為它不光是能夠治病,他還能夠預防疾病。

  此外,相比傳統的口服藥,mRNA、小幹擾RNA療法有很大優勢,更便捷的給藥方式可以增加病人依從性,從而獲得更好的療效。因此作為頻繁用藥的傳統藥品替代,mRNA及小幹擾RNA療法確實非常有機遇。

  說到中國,與會嘉賓認為,跟美國和歐洲相比,中國目前在RNA領域的項目及臨床試驗數量相對較少,目前在開展中的臨床試驗數量僅為6個,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雖然中國在小幹擾RNA方面,行業和市場也有一些競爭,但與歐美市場相比仍然處於起步階段。

  未來5年到10年,隨著中國市場進一步從以仿製藥為主,向以創新藥研發為主的模式轉變,預期RNA幹擾及mRNA療法的發展也會進一步加速。中國的國家監管機構也一直致力於中國醫療體系的改革,進一步加強推進創新藥發展。如果未來能夠利用小幹擾RNA或mRNA等技術,更精準的治療以及預防疾病,將會給中國患者帶來極大的福音。

相關焦點

  • 全球生物醫藥最大股權投資即將誕生,高瓴資本再次創造歷史
    據悉,作為百濟神州唯一的全程投資機構,高瓴認購了其中不低於10億美元的份額。這意味著,全球生物醫藥歷史上最大的一筆股權投資即將誕生,而創造者正是高瓴資本。「這是高瓴連續第八次投資百濟神州,最吸引我們的是,百濟神州是一家有靈魂的企業,從創立的第一天起就堅持做最好的科學和最高質量的創新藥,研發上只做全球最優或最新。
  • 廣東萱嘉首席科學家張嘉恆受邀參加2019全國健康產業新領袖峰會
    ,以特邀嘉賓身份受邀參加2019全國健康產業領袖峰會,並現場作了關於離子液體應用在大健康產業的專題報告。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精神,加快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引領健康產業發展新潮流,共討健康產業發展新熱點,推動健康科技成果創新,展示健康產業新企業、新領袖、新成就和新品牌,搭建優勢項目展示、交流和合作平臺,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醫藥技術開發專業委員會、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健康科技工作委員會,近日在北京萬芳苑國際酒店成功舉辦2019全國健康產業新領袖峰會。
  • 全球首款室溫液態金屬電池誕生 兩A股迎來機遇將成市場焦點
    世衛:全球新冠肺炎病例超1387萬。重大事件國務院發文 支持符合條件國家高新區開發建設主體上市融資7月17日,國務院發布關於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目標到2035年,建成一大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科技園區,主要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實現園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2019大健康產業品牌發展峰會圓滿落幕
    「一帶一路」「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實施,推動中國大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2019年10月28日上午,2019大健康產業品牌發展峰會暨香磨五穀十周年慶典在河北廊坊召開,本次峰會由食養領導品牌北京香磨五穀科技有限公司主辦。
  • 全球首款治療大B細胞淋巴瘤的CAR-T細胞療法亮相進博會
    在復星醫藥展臺展出的全球首款獲批用於治療大B細胞淋巴瘤的CAR-T細胞療法「YESCARTA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當前世界最前沿的癌症治療方式——CAR-T細胞療法也來了進博會。11月9日,在第三屆進博會上,美國Kite Pharma(吉利德科學旗下公司)攜手復星,展示了全球首款獲批用於治療大B細胞淋巴瘤的CAR-T細胞療法「YESCARTA」,這一療法目前已經向中國國家藥監部門提交上市申請,並被納入優先審評。
  • 「特茲」榮獲2020中國健康環境電器產業峰會質量誠信領軍品牌獎
    11月27日,由慧聰網主辦的2020中國健康環境電器產業峰會暨品牌盛會頒獎盛典在深圳大梅沙京基洲際度假酒店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00+頭部企業領袖、技術大咖、行業專家,以及來自全國各地近200名優質經銷代理商共同見證了此次盛會。
  • 伊利布局全球「生態圈」開拓健康產業新藍海
    8月7日,「營養健康70年——2019中國國際健康產業峰會」在北京舉行。此次峰會以「共建健康生態,共築健康夢想」為主題,來自政府有關部門、行業協會的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等近300人參會,探討70年來營養健康事業的發展。
  • 高瓴加碼大健康產業布局 三祥新材「跟風」計劃含金量幾何?
    雲頂新耀基石配售及高瓴配售情況: 來源:雲頂新耀全球發售公告 就在10月7日,高瓴參投的嘉和生物(6998.HK)登陸港交所。 國瓷材料麾下主營齒科新材料氧化鋯陶瓷研發與產銷的愛爾創是高瓴希望布局的標的,此番謀劃也久被圈內所知,今年6月份國瓷材料與高瓴達成定增預案。國瓷材料9月中旬公布的定增修訂案顯示,高瓴資本已從發行對象中消失;同時,高瓴資本和松柏投資作為戰略投資者計劃對愛爾創增資不超過5億元,同時受讓不超過2億元的公司股權。高瓴對愛爾創似乎志在必得。
  • 投資21.73億 高瓴相中的健康元價值幾何?
    來源:藥聞社今日,麗珠集團母公司健康元公告,定增募資不超過21.73億元引進戰投高瓴資本。在公告中,高瓴資本承諾將憑藉自己在醫藥行業的資源,協助健康元在業務創新、銷售和管理領域再上一個臺階。一是在業務創新領域:協助健康元拓展新的高端專業領域或 技術平臺(如吸入製劑、微球技術、脂微乳技術、CAR-T 細胞免疫療法、雙特異性抗 體等領域),加強創新藥物領域的研發合作。
  • 高瓴張磊預言:這個行業有望迎來「寒武紀大爆發」
    9月1日,在2020香港交易所生物科技峰會上,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張磊在與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對話時表示,生命科學、生物技術有望迎來「寒武紀大爆發」。他透露,高瓴資本在生物醫藥領域投資已達1200億元。
  • 博雅出席2018 CAR-TCR年度峰會 推CAR-T細胞新技術
    作為全球領先的CAR-T細胞自動化製備方案及手術室即時系統技術供應商,賽斯卡醫療在峰會上發布了自有專利技術BACS-浮力分離法的最新數據。Sethi博士在9月5號及6號分別作出兩場報告,向與會者介紹賽斯卡專利的自動化CAR-T細胞製造技術X-WASH及X-BACS。通過這些創新技術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血液製品的DMSO清除及靶細胞的分選,並獲得更高的細胞回收率及更好的細胞質量。
  • 高瓴資本醫療賽道迎來豐收年,首次布局量子領域
    根據數據顯示,在整個一年的時間裡,有71個醫療健康項目上市,IPO市值共計1.56萬億元。其中,12月初登陸港交所的京東健康IPO市值2899億元,是2020年新上市市值最高的醫療股。截至發稿,這71隻醫藥新股的總市值已經放大至1.75萬億元,京東健康市值超過4000億元。
  • CAR-T療法前世今生,看它如何乘風而起|金斯瑞全球產業論壇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奇蹟發生了,CAR-T 療法奏效了。Emily 在她 7 歲生日當天醒來,並逐漸恢復健康,她的狀況自 2012 年 5 月以來一直在緩解。在 1970 年左右,科學家們開始對過繼性細胞療法的展開大量的研究,但結果並不是很理想。不過不同的研究之間的差異,使科學家們對不同的免疫細胞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也是在這個過程中,科學家們對抗原特異性 T 細胞在免疫過程中的優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將思路逐漸放在如何改造 T 細胞上,以使其在面對腫瘤時發揮其更大的殺傷力。
  • 功能醫學健康管理師培養助力養生與水療產業發展
    雜誌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養生與水療行業峰會在寧波柏悅酒店成功舉辦,中國功能醫學醫生集團作為本次峰會的嘉賓單位,特別派出了集團副理事長戴炯捷先生親臨參會,並在會上接受專家主題訪談。   會議邀請了5位國際行業頂級專家分享了豐富的課題: 全球健康研究所精神健康項目主席Gerard Bodeker教授發表了關於《疫情後精神健康》的演講,推介提升精神健康的科學實證有效途徑; 來自美國的水療和養生事業顧問Lisa Starr女士圖文並茂地展現了《全球健康和SPA趨勢》; 目的地水療管理公司事業發展總監Samantha
  • 2020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開幕
    昨天上午,2020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以下簡稱「BT產業領袖峰會」)在深正式開幕。來自全國各地近500名生物醫藥產業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領袖齊聚,共同展望粵港澳大灣區BT(生物技術)產業的嶄新未來。開幕式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院士通過視頻為大會致辭。副市長艾學峰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高瓴旗下瓴路藥業又組建新公司,1.17億美元引進CAR-T療法
    億歐大健康12月17日獲悉,Allogene Therapeutics與新近成立的生物製藥公司Overland Pharmaceuticals達成協議,共同組建新公司Allogene Overland Biopharm,致力於為亞洲患者提供CAR-T療法的開發、製造和商業化。
  • 第二屆全球室內位置服務產業峰會在滬召開
    人民網上海11月24日電 (鄔迪)近日,第二屆全球室內位置服務產業峰會在上海召開。本屆峰會以「共享智慧定位未來」為主題,旨在促進室內位置服務產業鏈企業間的互動,加強室內先進技術的交流和引進,助推上海新興產業聚集發展和智慧城市建設進程。
  • 全球首款基因療法治療遺傳性視網膜疾病的療效似乎打了折扣,然而又...
    FDA批准了美國Spark Therapeutics公司的Luxturna基因療法,用於治療由RPE65基因突變導致的遺傳性視網膜疾病(Inherited Retinal Disease,IRD),包括Leber先天性黑曚(LCA)和RPE65突變導致的視網膜色素變性。
  • 高瓴又見高瓴,為何突然瞄上隆基綠能?
    其實,在隆基股價半年漲4倍的情況下大舉買入,高瓴之所以對此舉信心滿滿,或應來自於手中掌控的資源。這種資源之龐大,從高瓴定增凱萊英行動中可見一斑。可見,高瓴不僅是戰略投資者,而且是可以直接通過手中資源給被投企業「助長」。這樣的案例多了,市場很容易形成一個概念:高瓴砸錢企業,不僅是投錢,還在貼訂單、貼生意、貼「人品」、貼口碑,這樣的手筆罩著,企業成長了股價怎能不漲,股價漲了高瓴怎能不賺。
  • 徵服癌症的終極療法,我國首款CAR-T產品上市在即!
    茵冠生物,讓衰老放慢,讓疾病遠離,讓健康永駐! 據報導,復星醫藥旗下復星凱特CAR-T產品益基利侖賽注射液(代號FKC876,抗人CD19 CAR-T細胞注射液)目前已完成三合一審評,有望成為國內首款上市CAR-T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