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
中華白海豚是中國海洋鯨豚中唯一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水上大熊貓」之稱,主要聚居在珠江口水域。
(網絡圖片)
6月15日,接到街坊爆料,在廣州番禺沙灣鎮的河道發現一具中華白海豚的遺體,還不確定是否為之前在東平河發現的那條白海豚,遺體是由廣州番禺相關部門處理的。
專家:
最好的方法是讓它自動回歸海洋
參與白海豚追蹤的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區管理局技術科科長陳希曾向媒體表示,由於海水和淡水的滲透壓不同,在淡水裡長時間滯留會對白海豚生理帶來危害。對於白海豚來說,不能硬性驅趕,最好的方法是讓它自動回歸海洋,如果發現他們回行有障礙才會採取具體措施。
據了解,中華白海豚屬近岸物種,喜歡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河口的鹹淡水交匯處水域,除中國南方沿海外,在澳大利亞北部沿岸、印度洋北部沿岸以及東南亞太平洋沿岸均有少量分布。而中華白海豚在我國分布最密集的海域和最大的種群棲息地就位於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據之前有關漁政部門介紹,白海豚不是靠眼睛識別方向,而是依靠其回聲定位系統,白海豚之所以會誤闖內河道,多是因為其回聲定位系統出現了問題,換言之就是這條海豚已經生病了。
中華白海豚的體色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嬰年期體色鉛灰、幼年期體色錢灰色、少年期布滿灰白色斑點、青年期體色為灰白各半、壯年期白色僅餘少量灰色斑點,老年期通體純白。
來源:廣州日報、小強熱線
編輯:強 仔
責編:黃柏琳
監製:張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