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又出現中華白海豚,遺憾的是遺體!

2021-01-13 小強熱線

上星期,


中華白海豚是中國海洋鯨豚中唯一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水上大熊貓」之稱,主要聚居在珠江口水域。


(網絡圖片)


6月15日,接到街坊爆料,在廣州番禺沙灣鎮的河道發現一具中華白海豚的遺體,還不確定是否為之前在東平河發現的那條白海豚,遺體是由廣州番禺相關部門處理的。


當日,番禺漁政部門到場處置,白海豚遺體在岸邊。




   專家:

最好的方法是讓它自動回歸海洋


參與白海豚追蹤的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區管理局技術科科長陳希曾向媒體表示,由於海水和淡水的滲透壓不同,在淡水裡長時間滯留會對白海豚生理帶來危害。對於白海豚來說,不能硬性驅趕,最好的方法是讓它自動回歸海洋,如果發現他們回行有障礙才會採取具體措施。


據了解,中華白海豚屬近岸物種,喜歡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河口的鹹淡水交匯處水域,除中國南方沿海外,在澳大利亞北部沿岸、印度洋北部沿岸以及東南亞太平洋沿岸均有少量分布。而中華白海豚在我國分布最密集的海域和最大的種群棲息地就位於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據之前有關漁政部門介紹,白海豚不是靠眼睛識別方向,而是依靠其回聲定位系統,白海豚之所以會誤闖內河道,多是因為其回聲定位系統出現了問題,換言之就是這條海豚已經生病了。


中華白海豚的體色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嬰年期體色鉛灰、幼年期體色錢灰色、少年期布滿灰白色斑點、青年期體色為灰白各半、壯年期白色僅餘少量灰色斑點,老年期通體純白。

來源:廣州日報、小強熱線

編輯:強   仔

責編:黃柏琳

監製:張袁華


相關焦點

  •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主要生活在河口內灣,鹹淡水交界水域,因為這個區域淡水的注入改變了水體的鹽度,增加了魚類的豐富度,提高了中華白海豚補食的機會。目前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的熱帶及溫帶沿岸海域,我國的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近海,已知有福建廈門種群、臺灣西部種群、珠江口—香港種群、廣西北部灣4個種群。
  • 誤入東江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
    誤入惠州東江水域的中華白海豚已確認死亡!自11月12日以來,惠州博羅東江水域疑似出現白海豚的消息吸引了眾多市民的關注。從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了解到,根據市民拍到的視頻片段,可以推斷這隻出現在惠州東江水域的水上生物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據了解,中華白海豚主要棲息地為紅樹林水道、海灣、熱帶河流三角洲或沿岸的鹹水中。這頭可愛的中華白海豚在惠州水域出現後,博羅縣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連日來加強了巡查,可惜沒能追蹤到它的蹤跡。
  • 在惠州擱淺的中華白海豚有新消息!解剖發現……
    11月24日,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來自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了解剖。此前,這頭海豚在惠州東江博羅段發現,隨後發生擱淺,並不幸死亡。24日下午,在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臨時搭建的戶外解剖棚內,中華白海豚體表有少量傷痕和烏青。
  • 大灣區裡的中華白海豚
    海上調查時,我們時常會留意到出現在白海豚身上的各種各樣的傷痕。有背鰭被切成兩半的;有嘴巴豁了口的;有胸鰭斷了一半的。有些傷切口鋒利,有可能是漁船螺旋槳造成的砍傷。更常見的原因是漁具纏繞。由於海豚只能向前遊動,不會後退,一旦被漁具的繩子或網纏上,很難脫身。
  • 視頻丨在惠州擱淺的中華白海豚曾在香港出沒,解剖發現……
    備受關注的中華白海豚擱淺惠州東江事件有了最新進展。  11月24日,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來自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了解剖。此前,這頭海豚在惠州東江博羅段發現,隨後發生擱淺,並不幸死亡。  當天,南方+記者來到現場進行了採訪拍攝。
  • [視頻]生態環境改善 廣西出現成群中華白海豚
    [視頻]生態環境改善 廣西出現成群中華白海豚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05日 14:18 來源: 進入[新聞30分]>>     CCTV.com消息(新聞30分):從昨天開始,三十多頭世界瀕危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出現在廣西欽州三娘灣海域。
  • 霞浦海域出現中華白海豚
    22日12時許,霞浦縣北壁鄉四門橋支線向四門橋避風港方向海域,兩隻中華白海豚在水中暢遊,逗留時間近半個小時。  「上午我帶隊前往北壁鄉鐵爐村至四門橋海域了解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和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禁養區四門橋航道清退情況,在海面上突然看到兩隻中華白海豚時,我們都很激動,也非常有成就感,這是大自然對我們開展海上綜合整治工作的回報。」
  • 聲吶系統出現問題,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
    佛山驚現中華白海豚!
  • 中華白海豚生存環境堪憂
    日前,一頭從珠江口逆流而上誤入北江的白海豚之死,再度引起人們對白海豚生存環境的關注。  白海豚學名中華白海豚,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3月28日下午,廣東清遠市漁政支隊接到電話,有漁民反映,在北江江面發現疑似白海豚蹤跡。
  • 「美人魚」中華白海豚
    【簡介】中華白海豚屬於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及虎鯨的近親。很多人們都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其實它們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和人類一樣恆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01 白海豚的分布特點在整個白海豚當中,中華白海豚是最為珍貴的一種。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見於我國東海,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擱淺東江的中華白海豚開始解剖了 它有點「老」了 專家推測並非...
    該中華白海豚不幸擱淺死亡,被運往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新聞回顧可戳下面連結:11月24日,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來自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了解剖。新聞視頻記者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戶外臨時搭建的解剖棚內看到,中華白海豚遺體靜置在鋪有塑料布的桌面上,周身乳白,體表光滑,但略有少量傷痕和烏青,身著白色防護服的專家已經到位。
  • 擱淺東江的中華白海豚開始解剖了,曾在香港海域活動
    該中華白海豚不幸擱淺死亡,被運往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11月24日,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來自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了解剖。記者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戶外臨時搭建的解剖棚內看到,中華白海豚遺體靜置在鋪有塑料布的桌面上,周身乳白,體表光滑,但略有少量傷痕和烏青,身著白色防護服的專家已經到位。
  • 雲霄再現中華白海豚蹤跡~
    日前,在雲霄縣漳江口石礬塔附近,有漁民發現:一對中華白海豚常常在這片海域嬉戲覓食。在得知這個消息後,漳江口紅樹林管理局,立即聯合雲霄縣海洋與漁業局,趕到現場,進行查證。雲霄縣漳江口紅樹林管理局 生態學工程師 黃冠閩從今天發現的中華白海豚的形態特徵,我們可以判別出它們是一對成年的中華白海豚,成年的中華白海豚它個體成粉紅色
  • 中華白海豚,你好呀~
    27日上午,北海銀灘迎來兩位「貴客」,它們就是極少在銀灘近岸海域現身的中華白海豚。上午8點前後,北海市銀灘鎮村民看到不遠處的海面似乎有「大魚」在遊弋。他們駕駛摩託艇出海,結果發現竟是兩頭罕見的成年中華白海豚。
  • 大亞灣發現中華白海豚
    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昨日下午4點多,兩張圖片的出現讓較場尾民宿老闆的微信群炸開了鍋,「大亞灣靠近核電基地海域有中華白海豚出沒。」眾所周知,珠江口附近的深圳西部海域才是中華白海豚的主要棲息地,為什麼白海豚會「東進」大亞灣呢?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山大學鯨豚研究團隊專家林文治博士和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古錫純。
  • 誤入廣東臺山內河中華白海豚已去世,多次驅趕仍未能送回大海
    誤入廣東臺山內河中華白海豚已去世,多次驅趕仍未能送回大海 索有為、粵海漁/中新網 2017-02-11 10:19
  • 拒絕生寶寶的中華白海豚
    這則新聞讓我非常震驚和難過,也讓我自此記住了中華白海豚——這個在香港海域中脆弱無助的物種。其實不然,中華白海豚有另一個名字,叫印度太平洋駝背豚,它們和其他鯨類、海豚一樣,是哺乳類動物。它們剛出生的時候是深灰色,皮膚是沒有色素的,青少年時期會出現灰色斑點,但因為它們皮膚下面有微細血管,一活動就會發紅,就好像人類活動時臉會泛紅一樣,所以我們看到的成年的中華白海豚是粉紅色的,十分惹人愛。
  • 擱淺惠州的中華白海豚曾在香港出沒,解剖發現腎臟器官腫大
    備受關注的中華白海豚擱淺惠州東江事件有了最新進展。24日,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組織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解剖,提取相關組織後進行下一步研究,專家透露該海豚曾在香港周邊海域活動。24日下午,記者在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臨時搭建的戶外解剖棚內看到,中華白海豚體表有少量傷痕和烏青。專家們對海豚的體長、魚翼、魚尾以及傷痕、體重等進行記錄測量登記。初步數據顯示,這頭中華白海豚體長約2.6米,體重185公斤,為正常成年海豚個體。
  • 誤入東江的中華白海豚,還是永遠離開了我們!
    遺憾的是,不管是省海洋綜合執法總隊惠州支隊,還是博羅縣農業農村局執法大隊,最近幾日雖然加強了東江水上巡查,但沒有發現海豚身影。不過昨天下午,有市民再次發現它的蹤跡,可惜傳來的是白海豚已經死亡的消息。一起來關注事件進展。
  • 中華白海豚之鄉
    中華白海豚之鄉 數千年來,這個地方不僅擁有大海的壯麗, 它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老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