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蛋白質是個性化精準醫療的未來

2020-11-30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在2017年1月5號數字生命全球招募大會上,碳雲智能聯合7家生態系統公司,共同發布了全新的數位化健康管理平臺——覓我?,其中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SomaLogic公司的創始人兼主席Larry Gold,向在場觀眾展示了他們在蛋白質組學檢測方面的專利技術及相關應用。 由於蛋白質組學分析技術異常複雜,迄今為止沒有公司研發出相應的檢測手段,而SomaLogic公司潛心15年,已經開發出能夠量化蛋白質的突破性檢測專利技術SOMAscan?,該手段同時實現了檢測技術快速化、規模化和高成本效益,是目前世界上其他公司所無法比擬的,也使從學術界到商界的研究人員,都能像測量核酸一樣簡單地測量蛋白質。今後,SomaLogic將和碳雲智能在華成立合資企業,為中國的研究與健康應用產業,提供SOMAscan?蛋白質組學檢測技術,同時提供構建數字生命生態系統所需的蛋白質基礎信息。以下是演講實錄:

Larry Gold(SomaLogic公司創始人兼主席):大家好,非常榮幸今天來到這裡,成為我們願景的一部分,我會告訴大家我們做了什麼,我們就是來檢測蛋白質的,並以此作為了解人類身體健康的一種方式。首先大家有這樣一種認知,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是不同的,每個人的世界也都是不同的。科技的進步帶領人類一步步加深對生命構成的理解,從組織層面到細胞層面,再到分子層面,解讀生命的同時也不斷改善人類健康。

作為我們研究對象的蛋白質,在人體內非常多,它們中有的濃度非常高、有的非常低。這些蛋白質反映了你實時的健康:根據你所處的環境、所食用的食物、服用的藥物,血液裡的蛋白2小時就會發生一些改變。但是此前為止,檢測蛋白質組的方法有一個問題:由於它的高度複雜性和困難程度,以至於當前沒有高效準確快速的技術來測量它。因為這必須要能夠在隨著時間推移,在不同疾病情況下測量人體內的蛋白質,而我們有高通量低成本的解決方式。


SOMAmer?:蛋白質檢測的核心技術

在2000年的時候,我們建立了一個蛋白質組的平臺,可以迅速檢測蛋白質的變化,我們研發了一項技術,SOMAmer?:慢速率修飾的蛋白質適體,一種新的特定蛋白質結合劑。這種試劑可以與不同的蛋白質結合,並以此進行蛋白質的檢測。我們製造出一種在生物體中並不存在的合成核酸,並摺疊成獨特的構型,以至於它們能夠與蛋白質特殊地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做了很多這樣的事情,我們現在能夠測量你身體中大約兩萬種蛋白質中的五千種,這是我們最核心的技術,我們將這樣的技術放在碳雲智能的覓我平臺,通過共同合作為中國的用戶提供檢測,我們把它稱之為SOMAscan?。

17年來我們做了許多項目的研究和探索,同時做到了很好的成本控制。這是我們記錄的真實數據,我們跟蹤了一個人4年,通過蛋白的測量對其進行數據化。對於我們測量的這些蛋白,中心黑色部分900個蛋白從未改變,然而剩下的一些蛋白高低上下波動,人工智慧就是要分析這些不同時段波動的蛋白,以及它們的變化與個體疾病狀態產生的關聯。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和碳雲共同合作,希望可以將蛋白質檢測擴展到百萬人群,在未來通過人工智慧引擎來驅動這些大數據,做出更加定製化的產品進行個體健康管理。


分析理解數據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在SOMAscan?上測量了125000例的樣本。與此同時我們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是一些樣本的分析,包括組織、尿液、血液等樣本,同時我們進行了多種癌症以及心臟病、變異型疾病,罕見病等疾病的相關研究。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我們和碳雲的未來發展前景,包括我們數據的匹配度都非常高。

CVD9:預測心臟病復發風險

這裡給大家舉兩個例子,簡單的展示一下我們的研究如何支持個性化醫療。有一篇去年發表的論文,第一撰稿人是加州舊金山學院心臟內科的Peter Ganz博士。SomaLogic和Peter博士皮特共同合作,做了一千人的小型臨床試檢,患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高危心血管疾病,並在美國接受的同樣治療,且療效明顯。我們進行了八年隨訪,隨訪過程當中,我們看到有相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第二次既發的可能性是完全不同的。一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後與常人無異,另一部分相對來說既發風險性比較高。因此我們研究了一種方法,從1130種蛋白質中篩選出 9種血液蛋白(CVD9),幫助醫生識別哪些心臟病患者具有高復發風險,從而讓這些高危人群能夠接受相應的治療,獲得比較好的療效。


通過蛋白質檢測,識別肺癌復發風險

另外一個例子是關於肺癌的,是一項目前尚未發布的新研究,研究主要包括兩種數據。左側展示出三組肺腺癌腫瘤病例的蛋白質組信息,這些病例都處於肺癌的早期,因為CT篩查的普及,我們可以在癌症的早發期診斷出癌變,找出相應的變異,這些變異導致了腫瘤。其中KRAS基因作為早期的腫瘤標記物用來幫助診斷癌症。然而這三組腫瘤病例的蛋白質組卻不盡相同。有趣的是,其中在這三個腫瘤病例的蛋白組中有25個相同蛋白呈現相似的變異。


右側的數據來自同樣的研究,對我們來說也非常有價值。如果在美國,對那些被診斷為早期肺癌並接受外科手術的患者,醫生會說腫瘤周圍已經被清理。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你真的完全康復。我們發現在我們跟蹤的120個患者中,有40%處於早期肺癌階段,腫瘤周邊切除後,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復發,就在先前腫瘤的旁邊;而另外一個組,沒有出現明顯的迅速復發。後來我們在這個復發組當中發現了一個生物標記物,以此我們可以非常輕鬆地知道,哪一個人會復發,醫生需要對哪一個患者進行治療。所以我們一旦能夠保證這些數據的準確性,就可以告訴我們的醫生如何進行個性化醫療,而我們的研究數據自然是來自SOMAscan。

所以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把蛋白組數據低成本地有效地整合起來。我們的願景是建立一個「Wellness Chip Platform」,一個動態的、持續學習的健康信息系統,一個在蛋白質檢測的基礎上,驅動個體化健康管理的「應用程式」集合,這將與碳雲的願景相互結合,最終尋找出關於生命的奧秘,謝謝。

相關焦點

  • 精準醫療時代到來 概念股活躍
    摘要 【精準醫療時代到來 概念股活躍】精準醫療時代到來,截至目前,概念股走強。   隨著醫學技術提升、就醫環境改善,困擾人們的複雜疾病是否能夠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療?
  • 腫瘤精準醫療的實踐
    月12日,歐巴馬提出了癌症「登月計劃」,將精準醫療、個性化醫學、癌症醫學推向了另一高度。精準醫療是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和蛋白質組檢測技術快速進步,生物信息學與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以及雲計算構架發展起來的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
  • 陳潤生院士:中國精準醫療的現實與未來
    精準醫學的路在政策背景和現實需求的雙重推動下正在越走越寬,那麼,我國精準醫療的現實和未來到底在哪呢?組學大數據與醫學的結合是核心儘管各方都在追逐精準醫療,但是,就目前行業看,精準醫療的概念依然是存在爭議的焦點,大家都在問,「精準醫療到底是什麼,它的核心在哪裡?」
  • Comper CEO 杜涵:未來醫療中精準醫療會是一種定製化醫療模塊
    我曾經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深知現在我們依然處在直覺醫療階段,一個依賴醫生專業水平的階段。之前有機構做過一個調研,普通醫生的錯診率甚至超過50%,所以直覺醫療的時代,患者診斷正確與否,強烈的依賴專業人員專業知識。 但是非常幸運,我們也處在一個從直覺醫療到精準醫療發展的高速時代,未來醫療精準醫療會什麼樣?會是一種定製化醫療模塊,包括有個性化醫療決策處置、實驗、產品。
  • 精準醫療產業迎來黃金時代
    1、精準醫療的定義精準醫療被譽為醫療的未來,是一種將個人基因、環境與生活習慣差異考慮在內的疾病預防與處置的新興方法,是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而發展起來的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
  • 歐美日韓中國精準醫療產業大佬都在這裡了,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
    隨後,提出中國精準醫療計劃,並將其列入國家「十三五」科技發展重大專項,上升為國家戰略。政策上的利好消息,極大地刺激了相關企業和醫療機構投入人力、財力來研發精準醫療。產業界、投資界、創業界均被精準醫療產業的巨大成長空間想像所激發,產業創投活躍,商業模式和業務模式創新思維不斷湧現。中國的精準醫療產業現狀和前景如何?國際精準醫療前沿技術領域有哪些?
  • 未來的精準醫療是什麼樣的?基諾鏈2ml唾液告訴你!
    美國醫學界在2011年首次提出了「精準醫學」的概念,2015年1月20日,歐巴馬又在美國國情諮文中提出「精準醫學計劃」,希望精準醫學可以引領一個醫學新時代。  精準醫療的發展將是大勢所趨。對於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延長生命的長度和質量,未來的精準醫療都是可以達到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GPB大數據與精準醫學專輯: 解析你獨一無二、錯綜複雜的生命密碼
    又一期GPB要空降啦~[敲黑板]2014年8月,「中國科學院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獲準正式成立2015年初,美國提出「精準醫學計劃」 (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 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
    2015年初,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諮文演講中從國家戰略層面提出「精準醫學計劃」,精準醫學迅速成為全球醫學界熱議和關注的焦點。同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批示國家科技部和國家衛計委,成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委員會。隨後,提出中國精準醫療計劃,並將其列入國家「十三五」科技發展重大專項,上升為國家戰略。政策上的利好消息,極大地刺激了相關企業和醫療機構投入人力、財力來研發精準醫療。
  • 精準醫療:醫學發展的新變革
    據國家衛計委消息,我國目前正在制定「精準醫療」戰略規劃,該規劃或將被納入到「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精準醫療將利用先進的科學理論和技術手段,改變傳統的疾病診斷、治療模式,將醫學發展水平推向新的高峰。2015年初歐巴馬提出精準醫療計劃以來,精準醫療在美國如火如荼地開展,國內外也紛紛將目光聚焦精準醫療。
  • 精準醫療概念股票: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
    精準醫療概念最初誕生於美國,主要是以現代先進的遺產檢測技術,分子影像以及臨床大數據技術為醫生精準診斷患者病因提供可靠的解決方案。大洋彼岸的中國,也相繼掀起了一股精準醫療概念熱潮,特別是在醫改大背景下。那麼A股市場精準醫療概念股票,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
  • 蛋白質結構新見解或改變生物醫學未來
    蛋白質結構新見解或改變生物醫學未來 2015-12-08 科技日報 馮衛東 【字體: 語音播報   據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報導,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創建設計蛋白的新方法,或給生物技術和個性化醫療帶來全新變革
  • 中國精準醫療市場應用情況及優勢分析
    中國精準醫療市場應用情況及優勢分析 2017-05-09    來源:博思數據        8條評論導讀: 精準醫療包含診斷和治療兩個方面,「精準」是核心,基因測序是基矗由於導致同一種疾病的原因可能會不同,比如導致肺癌的原因可能會是EGFR、K-RAS、ROS IGF、C-MET等其中一個因子發生變異
  • 6位專家超強解析,2020精準醫療重點關注什麼?
    2019年即將進入尾聲,在這一年裡精準醫療和組學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令人矚目的發展!在去年,精準醫療行業發展預測主要傾向於數據處理、所有權和隱私保護。轉眼2020年將至,近日,6位精準醫療行業領導者向著名期刊《臨床組學》(Clinical OMICs)分享了他們對於2020年精準醫療行業的展望與看法。
  • 實現精準醫療沒那麼簡單
    中美等主要國家都在此概念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各自的精準醫療計劃,系統性地開展相關研究來向臨床實踐提供精準醫療的科學依據。中國各大醫院的院長也敏銳地看到了精準醫療的未來,在醫院的管理、規劃布局、科研等多方面提前布局。「無論未來疾病往哪個方向發展,無論疾病的發病率高了或者低了,精準醫療的判斷不會過時,未來一定會需要。」北大第一醫院院長劉玉村說道。  精準醫療就是基因測序嗎?
  •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精準醫療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精準醫療...
    知識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本次大會廣聚學術人才,為未來的學術研究和國際合作尋求新思路,拓展新途徑,共同為精準醫療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開幕式大會開幕式由北京市政協副主席牛青山主持,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劉維林會長致開幕詞。
  • 衛計委:中國將啟動精準醫療計劃 概念股
    國家衛計委消息,目前我國正在制定「精準醫療」戰略規劃,這一規劃或將被納入到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專家表示,精準醫療將改變現有的診斷、治療模式,為醫學發展帶來一場變革。  據央視網11月30日消息,精準醫療是應用現代遺傳技術、分子影像技術、生物信息技術,結合患者生活環境和臨床數據,實現精準的疾病分類和診斷,制定具有個性化的預防、治療方案。
  • 中國精準醫療確立"自己的方向"
    據介紹,精準醫療是通過基因組、蛋白質組等組學技術和醫學前沿技術,對於大樣本人群與特定疾病類型進行生物標記物的分析與鑑定、驗證與應用,從而精確尋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療的靶點,並對疾病不同狀態和過程進行精確分類,最終實現對疾病和特定患者進行個體化精準治療的目的,提高疾病診治與預防效益。
  • 推進產業整合瞄準精準醫療萬億市場 精準醫療概念股一覽
    推進產業整合瞄準精準醫療萬億市場  今年6月,安科生物以4.5億元的對價獲得了中德美聯的全部股權。中德美聯原股東做出了在未來三年分別完成2000萬元、2600萬元和3380萬元的業績承諾,但實際上,公司目前的經營情況已經超過預期。  安科生物與中德美聯之間的整合,主要就是為了在精準醫療這一系統工程上進行發力。
  • 心血管疾病精準醫療時代已經到來?——心內科專家王娟科普系列
    ● 概念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的概念始見於 2011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邁向精準醫療:構建生物醫學研究和知識網絡及新的疾病分類體系》的報告中,其基本可理解為:精準醫療是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交叉應用發展起來的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本質上是通過基因組、蛋白質組等組學技術和醫學前沿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