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能源所開發出超高分子量支化聚烯烴橡膠的高效合成新方法

2020-07-14 小材科研

 我國聚烯烴產業存在「大而不強」的普遍現象,特別是在高端聚烯烴材料方面與國外差距明顯。超高分子量支化聚共軛二烯橡膠具有高強度、高抗溼滑性和高阻尼性等特殊性質,在高性能輪胎和消聲降噪材料方面應用前景明確。目前超高分子量支化聚烯烴橡膠合成方法的欠缺,極大地限制了該特種橡膠材料的製備與應用。

青島能源所開發出超高分子量支化聚烯烴橡膠的高效合成新方法

青島能源所王慶剛研究組一直致力於特種橡膠材料的製備技術與工程化研發。近日,該研究組在前期的研究基礎之上(Polymers, 2018, 10, 934; Appl. Organomet. Chem., 2019, e4836; Dalton Trans., 2019, 48, 7862-7874.),通過設計合成新型非對稱雙核氯橋鐵催化劑,開發出一種超高分子量支化聚異戊二烯橡膠的高效合成新方法。

研究人員通過調節配體的電性和位阻,採用便捷高效的工藝首次製備出同時含有高低自旋態的不對稱吡啶亞胺雙核鐵催化劑(圖1),並將其應用於超高分子量支化聚烯烴橡膠的製備合成中。研究發現該催化劑在異戊二烯聚合過程中表現出極高的催化效率,1g催化劑可以製備30 Kg的超高分子量(Mn = 1.8 × 106 g/mol)支化聚烯烴特種橡膠;所得到的聚異戊二烯橡膠具有較優的生膠強度和斷裂伸長率,表現出潛在的工業應用前景。相關研究成果以「An Unsymmetrical Binuclear Iminopyridine-iron Complex and Its Catalytic Isoprene Polymerization」為題發表在化學領域一區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化學通訊》上。

青島能源所開發出超高分子量支化聚烯烴橡膠的高效合成新方法

圖1:不對稱雙金屬鐵催化劑催化聚異戊二烯的高效合成

上述研究成果由青島能源所王亮博士為第一作者完成。該工作獲得了山東省重大創新工程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人才工程基金、青島能源所「一三五」重點培育基金和兩所融合基金等項目的支持。

來源:青島能源所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39/D0CC04122J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開發出合成聚酯生物醫用材料的協同催化策略
    脂肪族聚酯類高分子材料是一類重要的合成醫用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廣泛應用於手術縫合線其中應用最廣泛的聚酯材料包括聚丙交酯 (PLA )、聚乙交酯 ( PGA )、聚戊內酯 (δ-PVL )及聚己內酯 (ε-PCL )等。對於這類廣泛應用材料的高效可控聚合研究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科學難題。有機小分子催化的環狀內酯開環聚合反應是合成該類聚酯的重要方法之一,與其它方法相比如金屬催化方法,有機催化聚合方法具有製備聚合物分子量可控、多分散性窄、端基明確以及無金屬殘留等諸多優點。
  • 聚乳酸PLA合成的兩種方法
    ❐  直接縮合聚合法乳酸同時具有-OH和-COOH進行直接縮聚,採用高效脫水劑和催化劑使乳酸或乳酸低聚物分子間脫水縮合成高分子質量聚乳酸。 直接縮聚法通常分為熔融縮聚法、固相熔融縮聚法以及溶液縮聚法。註:乳酸採用開環聚合成聚乳酸的工藝這個方法是起源於1932年,是由Carothers發現不少的六元環脂可以在普通的條件下自發的進行開環聚合,產生高分子聚合物。
  • 潤滑知識 | 使用聚α烯烴PAOs合成潤滑油有何效益?
    >*節省能源:合成油聚α烯烴PAOs流液的內摩擦力低,相對的牽引力也小,可有效節省能源。 合成油聚α烯烴有均一的尺寸及形狀的分子結構,油品在負重之下其分子間具有較高的牽引係數和較低的內摩擦力。所以機械設備運轉時因摩擦力造成的能源耗損減低,從而減少了動能的需求,潤滑油的溫度降低,還有零組件的磨損也減輕。合成潤滑油油品黏度在整個操作溫度範圍內都能維持適當的黏度,我們可以選擇比較低黏度的油品來減少摩擦力的耗損。
  • 氧化脫羧合成1-烯烴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王喜慶團隊在通過氧化脫羧合成1-烯烴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期刊ACS Catalysis上。1-烯烴作為一種理想的下一代能源物質與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方式受到廣泛關注。目前,1-烯烴主要通過傳統的石油工業產品乙烯聚合而成,但通過該方法只能得到偶數碳鏈長度的烯烴。
  • 青島能源所構建高效產烴細胞工廠研究獲進展
    隨著藍細菌等天然產烴微生物脂肪烴合成途徑的發現,利用這類天然途徑作為合成生物學元件構建高效細胞工廠,成為一種可持續、可再生製備脂肪烴生物燃料的潛在途徑。然而目前已報導的生物產烴途徑效率都很低,不具備工業應用潛力,因此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大幅提高脂肪烴生物合成效率是當前的研究重點。
  • 2020國際烯烴及聚烯烴大會將於2020年3月寧波召開
    作為先進位造技術的基礎材料,烯烴、聚烯烴正逐步向高性能、高附加值發展。加快發展烯烴、聚烯烴高端新材料對於保障國家重大工程實施、提升我國製造業核心競爭力意義重大。在此背景下,中國化工學會和美國湯森諮詢公司將於2020年3月17-20日在中國寧波共同舉辦「2020(第五屆)國際烯烴及聚烯烴大會」 (2020 IOPC)。
  • 高效抗泥型聚羧酸減水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目前,針對砂石含泥較高,強烈吸附聚羧酸減水劑的問題,通常採用加入小分子犧牲劑和增加聚羧酸減水劑摻量的方法,小分子犧牲劑一般為陽離子型,與陰離子的聚羧酸減水劑混合時容易出現沉澱,而增加聚羧酸減水劑摻量的方法無疑增加了成本[7],因此,較優的辦法是對聚羧酸減水劑進行改性,提高其抗黏土吸附能力。
  • 中國聚烯烴樹脂正在被這些領域快速和大量消費
    中國聚烯烴行業也不例外。  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電網裝備發展將進一步提升對超高分子聚乙烯、高端碳纖維、高性能樹脂複合材料等的需求;  生育政策放開、人口老齡化發展必然增加對醫療行業發展的迫切訴求。醫保政策更加惠普推動對醫藥的需求。
  • 青島能源所開發出納米反應器策略合成負載型雙金屬催化劑
    因此,開發新的合成策略實現負載型雙金屬催化劑的高效、可控制備是非常必要的。、江河清研究員聯合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劉健研究員開發了一種通用型的納米反應器策略合成Pd基雙金屬催化劑。,通訊作者是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的劉健研究員和青島能源所的江河清研究員、王光輝研究員。
  • 揚大氧化脫羧合成1-烯烴研究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1-烯烴作為一種理想的下一代能源物質與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方式受到廣泛關注。目前,1-烯烴主要通過傳統的石油工業產品乙烯聚合而成,但通過該方法只能得到偶數碳鏈長度的烯烴。近年來,以偶數碳鏈長度形式存在的可再生脂肪酸為底物,通過氧化脫羧直接獲得奇數碳鏈長度1-烯烴的方式成為科學家們關注的焦點,而且能填補聚乙烯工業在生產奇數碳鏈長度烯烴方面的空白。
  • 國家發改委:聚烯烴重點發展高碳α烯烴、mPE、POE、EVOH
    聚烯烴專業學習,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聚烯烴人」緊密圍繞國民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按照自主創新、突破重點的思路,開展市場潛力大、附加價值高的重點新材料關鍵技術產業化,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新材料產業發展水平。
  • 青島能源所生物質能源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生物質材料具有來源豐富、可再生等優點,在可持續能源材料開發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以海洋中豐富的海藻多糖、甲殼素等生物質材料為基礎,研究開發高性能的能源材料具有重要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仿生能源與儲能系統團隊負責人崔光磊等在海洋生物質能源材料研究領域取得一系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Electrochem. Soc.、Electrochim Acta、J Mater Chem等雜誌,並有多項發明專利獲得授權。
  • 招商引資情報:先進石化化工新材料產業六大趨勢分析
    (PESU)(含改性料)聚醚碸(PPSU)(含改性料)熱致液晶高分子材料(TLCP)氯化聚氯乙烯(CPVC)高端聚烯烴塑料製造初級形態塑料及合成樹脂製造己烯共聚聚乙烯辛烯共聚聚乙烯茂金屬聚乙烯(m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樹脂(EVA樹脂)乙烯-乙烯醇共聚樹脂(EVOH樹脂)乙烯-丙烯酸共聚樹脂(EAA樹脂)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樹脂(EMA樹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樹脂(分子量150萬以上)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市場規模待擴大
    此外,中泰還是國內首次實現連續式寬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無緯布產業化製備的企業,實現了我國軍警用防護材料的自主化。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生產設備與技術的進步。目前,中國生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企業所用的工程技術與裝備90%都來自江蘇神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化工材料十四五規劃:聚烯烴的差異化及高端化發展之路
    7月30日由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召開的石化和化工行業「十四五」規劃指南發布會上提出:「化工新材料在『十四五』期間要著力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種、關鍵工藝技術與專用裝備,不斷提升化工新材料產業國際競爭力。具體到細分領域,高性能樹脂要通過優化升級和填補缺口來提升高端聚烯烴的差異化以及高端化發展。」
  • 聚烯烴期貨:「高富帥」之後的「白富美」
    這些由黑色能源中提純出來的合成樹脂等塑料產品,被市場喻之為「白雪公主」。「合成樹脂等已經對亞洲市場定價產生較大的影響,未來合成樹脂等石化期貨將是中國衍生品市場在國際定價話語權格局演變中最具潛力的品種板塊之一。」有市場人士表示。
  • 青島能源所開發出新型硝基芳烴高選擇性還原催化劑
    胺類化合物作為常見的合成切塊在精細化工、藥物化學以及材料科學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目前為止,全球每年大約有400萬噸胺類及其衍生物的生產量。根據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教授Jón Njiarearson團隊統計的「2015年全球銷售額前200位藥品」,約170種藥物分子包含氨基等含氮基團。
  • 開拓烯烴新反應:焦寧研究團隊報導大宗化學品苯乙烯脫烯基碳碳鍵斷裂轉化方法
    ,是聚苯乙烯的單體,由其製備的材料被廣泛用於橡膠、塑料、絕緣材料、玻璃纖維、汽車、船體、食物容器和地毯的生產。該方法為芳基烯烴的轉化提供了新思路,實現了大宗化學品利用新突破。,作者提出了非傳統碳碳單鍵斷裂新策略,開發了烯烴的新利用途徑及斷鍵模式,為烯烴活化及小分子的利用提供了思路
  • 聚烯烴及其彈性體阻燃性研究進展
    摘要:針對環境友好及材料高火安全性需求,綜述了聚烯烴及其彈性體用滷系阻燃劑、無滷阻燃劑 ( 膨脹阻燃劑、無機阻 燃劑) 的發展與研究現狀,以及聚烯烴彈性體 ( POE) 的阻燃改性研究進展。提出了聚烯烴及其彈性體阻燃改性尚未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與未來發展方向,為阻燃新技術、新型阻燃聚合物的研究與開發提供借鑑價值。
  • 甲醇制烯烴技術開闢「以煤代油」新途徑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8月8日,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烴工業裝置在包頭投料試車一次成功;10月26日,新一代甲醇製取低碳烯烴工業化技術許可合同籤訂,67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啟動,這些成果奠定了我國在世界煤基烯烴工業化產業中的領先地位,對於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貧油、少氣、富煤是我國資源稟賦的特點,如何利用這一特點實現能源的多元化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