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法院民一庭組織幹警學習《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

2021-01-13 澎湃新聞
富平法院民一庭組織幹警學習《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

2021-01-10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月7日,為深入開展民法典培訓學習活動,富平法院民一庭庭長楊建華組織庭內幹警認真學習了相關司法解釋,提升了幹警的司法能力和業務水平。

會上,結合本庭室所辦理案件的類別,楊建華庭長帶領大家深入學習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等相關內容,對其中涉及的重點內容進行了逐項分析與討論,便於在以後的審判工作中能夠正確適用法律規定。

通過此次學習,庭內幹警對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與認識,紛紛表示會通過集中學、分散學的方式主動去學習相關的法律規定,為正確適用法律審理案件打好基礎,確保新舊法的正確銜接,不斷提升審判質效,努力讓審判工作再上新臺階。

作者:李青

排版:政治部

原標題:《富平法院民一庭組織幹警學習《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學習民法典 | 《檢察日報》福建:多措並舉推進民法典深度培訓
    日前,在「新福建檢察大講堂」上,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民商法學專家何麗新結合社會熱點、典型案例,對民法典相關法條進行深入解讀,福建省三級檢察院4500餘名幹警通過視頻同步收聽收看。 據悉,民法典通過後,福建省檢察院黨組及時作出部署,教育與基層指導處制定培訓方案,巧用「加法」與「乘法」思維,多措並舉推進民法典深度培訓,力爭使幹警弄通「法條」,悟透「法理」。
  • 最高法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並對加強民事司法工作、提高辦案質量和司法公信力、及時完善相關民事司法解釋、統一民事法律適用標準等提出明確要求。
  • 山東莘縣法院開展民法典宣講進校園活動
    11月26日,山東省莘縣人民法院開展民法典宣講進校園活動,組織民法典宣講團走進莘縣國棉中學,受到學校廣大師生的歡迎和好評。  宣講活動中,該院宣講團首先讓同學們觀看了民法典的簡介視頻,之後又以小王為例,從出生到死亡,用漫畫的形式拋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喪嫁娶、生產經營的相關問題,引出民法典中的法律條文,結合社會熱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法條的應用,再引導學生以自身為切入點進行理解,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大家對民事行為能力、緊急救助、高空拋物等民法概念,有了清晰的認識,真正領會到民法典的重大意義。
  • 民二庭負責人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此次「擔保制度司法解釋」的起草工作是在民法典頒布實施的大背景下開展和進行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人民權益實現、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都具有重大意義。
  • 【打造「無訟社區」】走進龍潭街道司法所,一起學習《民法典》之...
    >近日,棲霞區法院「無訟社區創建」民法典宣講團成員民二庭員額法官繆子焰、立案庭員額法官王波、民二庭法官助理管悅走進龍潭街道司法所,向街道領導、機關科長及各村居書記(主任)解讀《民法典》合同編的亮點及重要變化。
  • 學法時間 | 《民法典》施行後,原相關司法解釋如何銜接適用?
    學法時間 | 《民法典》施行後,原相關司法解釋如何銜接適用?當然,儘管《民法典》的施行不會給司法實踐帶來太大的震動,但《民法典》畢竟對原有的法律作出了不少修改,並增設了一些新的規定,因此新舊法的銜接及其適用問題仍然值得重視,其中主要涉及的是《民法典》的溯及力問題。根據《立法法》第93條的規定,法律原則上沒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這在理論上被稱為「有利溯及」。
  • 每日一講 | 民法典中 「自甘風險」規則解讀
    每日一講 | 民法典中 「自甘風險」規則解讀 2020-07-02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的重大變化
    最高人民法院對建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進行了全面清理,同時發布了7個新的司法解釋,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其中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以下簡稱「《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解釋(一)」)。
  • 昨天,4500多人參加了這場《民法典》學習輔導會
    7月30日,福建省人民檢察院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邀請廈門大學黨委黨校副校長、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民商法學專家何麗新到省院機關作《民法典》學習專題輔導報告,這場活動同時也作為2020年度省院機關「新福建檢察大講堂」的第一講。本次專題輔導採用電視電話會議視頻直播方式進行,全省三級檢察院4500餘名幹警同時收看收聽。
  • 富平法院:微信群非人格權保護的法外之地
    富平法院:微信群非人格權保護的法外之地 2020-12-31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關於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具體適用解讀 | 學習民法典之80
    《民法典》關於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具體適用解讀 | 學習民法典之80 2021-01-01 0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年幹警論壇】民事審判中的利益平衡與法律解釋
    今天的青年幹警論壇讓我們來讀一讀來自民一庭王偉的《學習體會》作者簡介 王 偉,男,2014年8月入職鎮江中院,現為民一庭法官助理。2018年3月,被中共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機關委員會評為優秀黨員;2019年6月,獲評全省法院第十三屆「金法槌」杯案例組織工作優秀通訊編輯。
  • 法院創新幹警培養模式顯成效 青年幹警逐步成為發展核心力量
    35%,擔任員額法官的青年幹警佔比達20%……記者日前獲悉,近三年,開平市人民法院不斷推進青年幹警人才隊伍建設,創新幹警培養模式成效顯現,青年幹警正逐步成為該院發展的核心力量,為推動法院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 寒潮將至,民一庭幹警給貧困地區送去溫暖
    冬至剛過寒潮將至,在民一庭林濤法官的號召下,民一庭全體幹警心繫貧困地區群眾,主動為河南省林州市的貧困地區群眾捐贈禦寒棉服。民一庭幹警踴躍參與,經過近兩周時間的捐贈,12月25日共收到40餘套冬季棉服外套,一共15公斤,這些暖心衣物將通過快遞郵寄的方式在寒潮到來前送給那些最需要溫暖的人。
  • 學習民法典 | 高聖平:民法典擔保新規則的解釋與適用
    民法典擔保新規則的解釋與適用編者按:本文系「丹稜論壇•專家委員解讀《民法典》」系列活動的第二場講座高聖平教授「民法典擔保新規則的解釋與適用」的講座內容,本公號予以轉發,供各位參考學習!
  • 民法典學習 | 《民法典》49大亮點梳理
    定期向關注的用戶免費推送法院動態、司法拍賣、失信名單等信息,搭起法院和廣大群眾之間互動交流的新媒體橋梁。微信號:【2855364126@qq.com】。民法典亮點01總則編八大亮點在《民法典》的編纂步驟上,我們採取的是先總則編、後分編的兩步走模式。
  • 哪些事實,雖然發生在民法典頒布之前,但是卻直接適用民法典的?
    而且這幾天內應當會密集發布相關整理和清理後的與《民法典》相關的司法解釋。這是要讓我在學習中度過跨年的節奏啊。當然,這些數量巨大的、更新整理後的司法解釋,並不只是法律專業人士的學習內容。相反,這些司法解釋,是對社會經濟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的民事行為的操作指引。
  • 民法典學習筆記(合同編——第一分編:通則·上)
    還記得我們的民法典學習筆記嗎?讓大家久等了!合同法律制度是與社會經濟生活最直接相關的法律制度。《合同法》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一系列司法解釋,主要有「合同法司法解釋一」「合同法司法解釋二」「商品房買賣合同司法解釋」「城鎮房屋租賃合同司法解釋」「民間借貸司法解釋」「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等等,上述司法解釋的很多內容也被吸收進《合同編》,如「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3條關於無權處分的規定。
  • 駱駝城司法所「八進」開展《民法典》法治宣傳
    為進一步加強民法典的學習宣傳貫徹,高臺縣司法局駱駝城司法所精心謀劃,周密部署,積極推進民法典全面貫徹落實。近期,更是抓住冬閒時期,開展「法律八進」活動,在全鎮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民法典的熱潮,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引導群眾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一進機關,幹部齊學法。
  • 最高法發布:《民法典》時間效力的28條司法解釋
    一、一般規定  第一條 民法典施行後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的規定。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條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沒有規定而民法典有規定的,可以適用民法典的規定,但是明顯減損當事人合法權益、增加當事人法定義務或者背離當事人合理預期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