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癌症和新冠肺炎:科學家寄希望於幹細胞

2020-10-20 科技生活快汛

科學家對用幹細胞解決醫學難題的研究越來越多。最新數據顯示,幹細胞藥物甚至可用於對抗新冠肺炎。幹細胞醫用會給人類帶來哪些新的機會?俄羅斯「5-100」計劃院校專家就此進行了解讀。

幹細胞和新冠病毒

9月初有消息稱,川普感染新冠病毒後,醫生為其使用了再生元公司(Regeneron)製造的抗體「雞尾酒」,川普本人稱之有「奇效」。再生元公司開發此療法藉助的是HEK 293細胞系,該細胞系最初是1973年從荷蘭流產胎兒身上發現的,而幹細胞本身沒有入藥。

2020年秋,其他科學家還提出了有效利用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可能性。美國專家申請使用基於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製備的藥劑 。以色列專家則同時提出多種使用幹細胞治療新冠患者出現的急性危險呼吸窘迫症狀的方案。

專家認為,由於間質幹細胞可抑制免疫系統的過度活躍,並促使重症患者肺部等器官衰竭得到恢復,因此將其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前景很大。

什麼是幹細胞?

幹細胞是用於人體自我更新的一種通用「建築材料」。它們存在於人體生長的各個階段,可以分裂繁殖,同時保持不變。必要時可以在分裂過程中改變「程序」,創造其他新的特化細胞,例如血液細胞和各器官細胞,代替「服役期滿」的老細胞。

胚胎幹細胞非常特別。首先,它們可以無限長期分裂;其次,其後代細胞可以轉化成任何特化細胞,無論是腦神經元、肝細胞或腸上皮細胞,只需設定必要的分子遺傳「程序」即可。

但出於倫理道德原因,人類胚胎細胞材料不能用於醫學目的或純科研目的,大多數國家禁止開展與此類細胞有關的工作。因此,生物學家不得不另闢蹊徑。2006年,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首次獲得胚胎幹細胞類似物,並憑此斬獲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類似物可以使人有機會進行人工再生並治癒重大疾病。如果從癌症患者體內提取出所謂的腫瘤相關T細胞,進行改進並放回,可以完全治癒癌症。T細胞是人體的主要武器,來源於骨髓中的白細胞,可確保識別並消滅攜帶外來抗原的細胞。

克服先天遺傳缺陷

得益於俄羅斯NRNU MEPhI 大學、中國廣州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開展的大型項目所取得的成果,如今,獲得T細胞類似物已成為可能。

此外,NRNU MEPhI大學和俄羅斯衛生部國家內分泌學醫學研究中心科學家也在藉助幹細胞類似物研究治療造成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的先天性遺傳缺陷的方法。這種疾病的發病時間一般在出生後的幾個星期內,對嬰兒生命構成嚴重威脅。

NRNU MEPhI大學基因工程實驗室主任帕維爾·沃爾奇科夫向衛星通訊社表示:

「在這種情況下,採用常規基因療法是不夠的:腎上腺皮質幹細胞更新速度很快,因此送入的功能性基因複製品的活性只能持續8至12周,之後活性減退。」

NRNU MEPhI科學家為解決這一問題,提出通過基因編輯來「修補」非功能性基因組。

科學家目前在用實驗室小鼠來開展相關研究,但要完全解決問題,還需使用人類基因組進行實驗。專家稱,有兩個可行方案,創建帶有人類基因位點的小鼠模型,或使用in vitro體外基因編輯系統。

加速生長並節約成本

幹細胞有望用於組織工程(構建組織和器官,用於移植)。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用幹細胞培植微型人類心臟、胎兒腦部模型以及食道。

康德波羅的海聯邦大學科學家正在研究用成體幹細胞製造神經元來進行移植,用以治療脊髓損傷、神經組織受損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等病症。

現在,為刺激神經幹細胞分化,通常會往細胞環境中添加生長因子和酶。專家認為,這種方法成本非常高,幹細胞分化需要很長時間。

康德波羅的海聯邦大學新型磁性材料實驗室高級研究員葉卡捷琳娜·列瓦達向衛星通訊社表示:

「我們計劃用我們的方法進行改進。壓電聚合物等材料不僅製作便宜,而且便於使用。我們的方法本身則有助於加快幹細胞發展為某類神經元的過程。」

康德波羅的海聯邦大學高級研究員阿卜杜勒卡裡姆·阿米羅夫告訴衛星通訊社記者:「我們計劃將新型材料用作生物體培養基,並用磁場和電場使其擁有必要的刺激功能。這種方法與使用單一場相比,效果會更好。」

個性化抗癌療法

從特定的人身上提取的成體幹細胞可用於制定個性化癌症診斷方案,以及初步篩查具有抗癌活性的物質。

專家稱,幹細胞不僅是血液細胞和組織細胞的通用「建設材料」,而且也支持身體內惡性腫瘤的生長,使其更加耐藥,進而加大治療難度。尋找到能夠克服這些障礙的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醫生和科學家面臨的緊迫任務。

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研究新的腫瘤疾病模型,既研究相對簡單的腫瘤細胞(球體)和腫瘤碎片(細胞器)3D模型,也研究複雜的器官晶片技術。

喀山聯邦大學基礎醫學和生物學研究所精準和再生醫學科學臨床中心正在研發專門的測試系統:將幹細胞、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共同培養,加入特殊的胞外基質,使細胞在類似人體天然腫瘤組織的三維空間中生存。

此項研發有助於有效獲得類似人體腫瘤的三維類組織結構,並在體外模擬腫瘤轉移和形成抗藥性的過程。

喀山聯邦大學教授、諾丁漢大學基礎醫學榮譽教授阿爾貝特·裡茲瓦諾夫稱:「科學家研發的測試系統還可用患者本人的幹細胞、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為患者制定個性化抗癌方案。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寄希望於幹細胞藥物抗擊癌症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科學家對用幹細胞解決醫學難題的研究越來越多。最新數據顯示,幹細胞藥物甚至可用於對抗新冠肺炎。幹細胞醫用會給人類帶來哪些新的機會?俄羅斯「5-100」計劃院校專家就此進行了解讀。
  • 免疫細胞和幹細胞技術給人類帶來了希望
    當人類發現幹細胞技術後,科學家和醫生們無一不為其帶來的奇蹟感到驚嘆,生命是令人敬畏的,疾病面前,人人平等,患者能做的只有勇於面對疾病,積極的配合醫生治療疾病
  • 世界頂尖科學家曬前沿「藥方」新冠肺炎和癌症研究趨熱
    科學家是有國界的、科學是沒有國界的。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之時,醫學界的科學家不約而同將科研目光投向這一「頑疾」,並紛紛結合各自科研優勢獻計抗擊新冠病毒。在研究新病症的同時,癌症難題仍然是科學家科研攻關的熱點,不少抗癌新「藥方」正在從實驗室走向臨床應用,為患者帶來福音。
  • 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進展_鄭大中科博生
    幹細胞治療作為新型的「抗疫治疫」技術,尤其是在重症患者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國際上已有多個國家將幹細胞應用到了新冠肺炎的臨床治療研究中,也有多個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獲批。中科博生。許多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原因是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它是免疫過激導致的細胞因子風暴的常見臨床表現1。
  • 科學家如何靶向幹細胞來治療多種人類癌症?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如何通過靶向作用幹細胞來治療多種人類癌症,與大家一起學習!doi:10.1038/s41467-019-13847-2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常見和致死性胃癌研究中取得了新發現。
  • 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全球臨床研究進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幹細胞被應用到了重症以及危重症的救治研究當中,在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國已經啟動了多個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項目,已發表的數據證實了這種療法的初步療效。在國際上,美國、英國、日本、韓國以及以色列等國家也紛紛批准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幹細胞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抗疫創新療法。
  • 殺傷性T細胞:是人體免疫的「殺手鐧」,更是抗擊癌症的新希望
    當然,還有其他種類T細胞,如NKT、γδT等,它們主要具有促炎和抗炎功能,在癌症、自身免疫、過敏、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等疾病中發揮免疫調節作用。 免疫力低?讓前沿生物技術來解決問題 新冠肺炎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免疫力是最好的藥物!
  • 癌症是由幹細胞產生的?
    它們穿過肌體,把自己灌輸進新的組織,就地生根發芽,其生長和繁殖的效果不受任何影響。 這些特徵都和幹細胞的特徵有很多相似之處。我們知道,早期的胚胎細胞都是幹細胞,這些早期胚胎細胞的功能可以互換,它們的分裂速度非常快。但是不久,它們的功能就會分化變成幾種特定的類型,成為專門的細胞,比如神經、血液、肌肉細胞等等。
  • 王福生院士: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臨床研究進展
    正是在這一科學依據的基礎之上,以及在國家應急攻關項目的支持下,王福生開展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實驗。早期臨床研究解答三疑問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人體後,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其中重型和危重型屬於致死型。此外還包括無症狀感染者,這部分人群佔整體病例的30%。新冠肺炎患者的發展過程包括潛伏期、進展期和恢復期。
  • 幹細胞揭示癌症的秘密
    然而,世事難料,如若損傷發生在控制細胞分裂增殖的基因上,細胞增殖就有可能失控,這就容易形成癌細胞。  一幫拿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助研基金的研究人員們在癌細胞如何產生以及分化增殖成腫瘤的問題上終於有了新進展,其中一部分人員通過研究幹細胞來探索癌細胞的調控機制。
  • MBC:幹細胞與癌症關係的新進展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的研究人員,利用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ES)  cells〕來觀察一些會轉移的腫瘤細胞,因為這種型態的細胞在癌症治療上更加困難。
  • 瑞德西韋是抗擊新冠肺炎的希望?恐怕這並不容易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造成的肺炎疫情發展到今天,確認和疑似人數加起來已經超過了 4 萬,但目前治癒的人數卻只有幾百例。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特效藥物,醫院只能提供一些廣譜抗病毒和增強免疫的治療,尋找更有效的藥物改善治療方案,是抗擊新冠肺炎的重中之重。只是新藥物的研發測試和臨床試驗周期太長,一般無法用於這種突發疫情。
  • 聚焦癌症治療!幹細胞為全球患者帶來更多可能
    幹細胞「變身」免疫細胞來治療癌症,體現了幹細胞幫助人類對抗癌症成為可能。, 以間充質幹細胞為靶向載體的細胞療法的出現,為腫瘤的靶向治療提供了另一種極具前景的新選擇。研究發現,人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能幹細胞衍生而來的NK細胞,由於在治療多種類型的癌症和潛在感染性疾病中具有臨床實用性,其發展和分化已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領域,並用於臨床試驗。
  • 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安全性良好 相關公司望受關注
    在抗疫藥物研發工作中,幹細胞治療一直受到高度關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在發布會上介紹,武漢已經完成了超過200例的幹細胞治療,從目前結果看,幹細胞應用於新冠肺炎的臨床治療安全性良好。臨床結果提示,一方面可以通過改善肺部的炎症來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率,同時在重症康復期患者的肺纖維化方面有比較明顯的改善作用。
  • 中國一線醫生抗擊新冠肺炎日記英文版全球預售
    中國一線醫生抗擊新冠肺炎日記英文版全球預售 多語種版完成版權輸出中新網上海7月2日電 (記者 陳靜)由中國一線醫生撰寫的抗擊新冠肺炎日記《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全球預售,讓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全球預售。
  • 過度活躍的免疫細胞,是導致新冠肺炎加重的主要原因
    截止到4月17日,這一數字超過45億,分布在110個國家和地區。除了中國和一部分太平洋島國外,新冠肺炎疫情依舊十分嚴峻。在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緊急戰「疫」中,11家國際醫學研究機構聯合發表論文,中性粒細胞胞外網狀陷阱(Nets)的過度活躍的免疫細胞,導致過激的免疫反應,從而加重病情。
  • 中國科學家幹細胞治癌獲突破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幹細胞治癌獲突破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導港媒稱,中國科學家通過幹細胞編程來「尋找並摧毀」癌症,朝著在癌症治療領域取得突破邁出了重要一步。報導稱,根據上周發表在中國科學期刊《細胞研究》上的一篇論文,研究人員用幹細胞培育出了初期免疫細胞,這些細胞之後會發展成T細胞,T細胞在胸腺中生成,並在人體免疫反應中發揮核心作用。一段時間過後,腫瘤消失了。報告說,由於新的T細胞存在記憶,接受治療的小鼠終生都不會再患上同一類型癌症。研究團隊在中科院網站上發表的聲明中說,這種方法可以帶來癌症治療領域的突破。
  • 近期多篇重要成果解讀癌症幹細胞研究領域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癌症幹細胞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他們希望這些有希望的臨床前結果為SVC112在頭頸癌患者中開展人體臨床試驗奠定基礎,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Cancer Research期刊上。研究者表示,稱為轉錄因子的蛋白是啟動細胞中遺傳程序的關鍵。它們告訴這些細胞生長、保持原位和轉移。癌症幹細胞(CSC)是癌細胞的一個亞群。不幸的是,CSC通常會抵抗諸如放療和化療之類的治療,一旦治療結束,它們可以存活下來,重新開啟腫瘤生長。
  • 抗擊新冠肺炎安心頻道(國際版)正式上線用科學「好聲音」帶來抗疫...
    在疫情面前,每一份信念都意義重大,每一個希望都影響深遠。4月11日,抗擊新冠肺炎安心頻道(國際版)在喜馬拉雅 APP正式上線。該欄目在深圳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由深圳市外辦攜手深圳市衛健委、深圳市精神衛生中心、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聯合出品,由深圳晚報和深圳喜馬拉雅共同承制。
  • 本屆諾貝爾獎癌症和幹細胞成為熱點!未來,幹細胞將為更多疾病帶來...
    Semenza,這3人獲獎的原因,是研究「細胞如何適應氧氣供應量的變化」,為貧血、癌症、其他疾病的新治療策略打開新大門。而他們也將分享9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653萬人民幣)。幹細胞還可以廣泛應用於難以醫治的白血病、早老性痴呆、帕金森氏病、糖尿病、中風和脊柱損傷等目前尚不能治癒的200多種疾病。 隨著生物醫學科技的發展,以及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幹細胞再生醫學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現在已經可以把成人細胞轉化為幹細胞,返回到胚胎幹細胞的狀態進行研究,不再需要從胚胎中提取,即誘導多能幹細胞(iPS)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