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看《芯上人》的「芯」實驗如何直抵你心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創 上海戲劇 上海戲劇

冬日午後,探班話劇《芯上人》

排練廳的窗外是2020年的細雨紛飛

排練廳裡上演著2030年的陰霾芯碎

看完100分鐘的無影像排練廳版本

更期待4日-6日在劇場的影音呈現

超體驗影音劇《芯上人》是周可的最新編導作品,這個類似《黑鏡》的科幻故事,同時帶著懸疑色彩,讓人想要去一探究竟。

如果有「完美晶片」你是否選擇植入?人類面對科技又要如何自處?你又為什麼會重複犯下同樣的錯誤?……

看來,這是一個充滿「問題」的劇,且聽周可如何來解答這些疑問,且看她怎樣解開劇中人的心結,又怎樣直抵觀劇人的內心……

周可

■ 電影及舞臺劇導演、編劇

■ 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教師

■ 上海可-當代藝術中心創始人

■ 2005年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獲得者

■ 藝術展《HERSTORY她說》策展人

選擇「芯」還是「心」?

「如果有這樣一款晶片,可以讓你更健康、更智慧,可以讓你管理好情緒,可以讓你做出完美選擇,你植入還是不植入?」

問完,周可停頓下來,定睛看向我。

我笑而不語,反問道:那你自己呢?

「我自己是絕對不會植入的」,果然是周可,回答得果斷而篤定。停頓片刻,她繼續追問:如果當50%的人都植入了晶片,變得比你更優秀更健康的時候,你植入不植入?如果現在90%的人都選擇了植入,你又會怎麼選擇?……

這一次,周可想要通過《芯上人》,把這樣一個命題拋出來,供大家去討論。

她說:「就像劇中的男主角,即便我們發生了爭論,意見不統一,並不妨礙我們彼此相愛、並肩前行,這才是重要的。人類本身一定會有不同觀點,但我們不應該不一樣就一定要說服對方。就像劇中安娜的臺詞,爭論是一種方式,我們逼迫對方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然後通過這個爭論更深入地了解對方,然後彼此和解原諒,進入對方更深層的世界中去。這其實是一種交流模式,所以不能說,我們不爭論一切就是美好的,也不是說我跟你不同就要消滅你。允許不同的聲音存在,其實是件挺好的事。」

在她看來,21世紀湧現了大量的科幻劇,大多講的是人類的異化,其實這又回到了荒誕派話劇《犀牛》探討的主題,時代在不斷更迭,其實並沒有太大改變。

為什麼會陷入死循環?

排練現場照

《芯上人》是汽車品牌邀約打造的定製舞臺劇,但周可透露凱迪拉克給了她巨大的發揮空間,只提出了一個概念——當一個人不斷陷入時間的循環漩渦。《黑鏡》《盜夢空間》《香草的天空》《土撥鼠之日》等影視劇都有過類似的表現形式,但這類極具電影鏡頭感的表達如何在劇場舞臺上展現?這是令周可苦惱,同時又有創作衝動和挑戰欲望的問題。

關於這個死循環,周可認為這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困境。

「我們一世又一世的來到這個地球,然後一世又一世地犯同樣的錯誤,無論你陷入情感、貪婪、瘋狂、自卑之中……往往還會犯同樣的錯,所以這是個死循環。穿過時間這個假象,看到了人生的本質,也許是一種解脫。我不覺得死亡是解脫,死亡是又一種輪迴,就算你不相信輪迴,你也會發現有些人就是會在同樣的錯誤中不停犯錯,因為他的思維模式就是那樣的,比如說他老是被傷害、總是被背叛,於是他就會覺得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為什麼總是有人背叛我?為什麼總是很窮不管我怎麼努力?就在這一世,你會看到幾年不見有些人進步了,而有些人還是原來的樣子,幾十年如一日。」

這個戲雖是個命題作文,但周可有把她的思想植入進去。

「做每一個戲,導演就是在植入自己的想法,能有多少顯現是另外一回事。但一定是你想表達的。這個題材對我們整個創作團隊來說是一個可以被表達的,是未來一定會面臨的問題,或許今天已經在面對這個問題。」

說著,她抬起頭環顧四周,「你抬頭看一看,周圍的人都在拿著手機。」

周可感嘆道:你所了解的世界就是手機裡的推送,實際上大數據根據你的喜好推送,你認為的世界就是這樣的,但實際上你的世界跟我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得到的推送和你得到的推送是不一樣的。於是,你以為那就是全部,但不知道還有別的,時間久了會讓人陷入到一種狹隘當中,因為他總是得到他喜歡的信息,他就會覺得支持的人很多,別人跟他相同觀點的很多,他代表了絕大多數,這會讓人產生某種幻覺。」

人類如何與科技相處?

這次疫情讓人類按下暫停鍵,重新思考——

後疫情時代,人類如何與科技、自然相處?

人類將被科技主宰,還是成為科技的主宰?

《芯上人》的故事就設定發生在2030年,因十年前瘟疫慘劇而致力於幫助人類克服自身缺陷的科學家Frank,迷失在「完美晶片」製造的高科技假象中,最終在女友Anna的幫助下,重新理解人性與科技之間關係。

在周可看來,科技是不可逆的潮流,會讓人產生警醒,亞特蘭蒂斯也是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走向滅亡,周可想藉此來探討科技和人文之間的關係。

「在這個戲當中,男主從事的是科學研究的工作,而女主是天文學家,她更人文。那麼實際上男主和女主的矛盾,其實就是我們這個時代要去考慮的關於科技與人文之間的矛盾。我們該如何讓科技和人文更好地相處,科技真正地為人類服務,而不是駕馭人類,或者是超越人類,然後人類又如何在科技發展的過程當中,不被科技吞噬掉,不被異化,這是我們想要去討論的問題。」

排練現場照

這一次,周可想做一個實驗。

技術如何與戲劇更好地結合,這在戲劇舞臺上也是一個重大的命題,作為導演,周可說自己更像是拍電影的時候進入了後期剪輯的部分。以往戲劇是劇組先排好戲,技術部門再加入配合,這次周可則是大部分時間都在跟技術部門溝通,在技術支撐情況下把整個戲構建起來後,演員排練時才能大致了解面臨的是什麼畫面。這對全組演員——周一圍、朱珠、顧鑫、範禕琳、馬冠英、黃笑微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芯上人》這個戲,概念大於表演。

周可想讓整個戲在敘事清楚的前提下,能夠傳遞某種概念。「因為我覺得科幻題材是對未來的一種探索,我們今天看到馬斯克發明晶片植入,還有賈伯斯一開始發明「蘋果」,大家也無法接受,當然走到今天,你會發現離不開它,當然也有很多人會詬病它,實際上我們現在被智慧型手機掌控了你的思維、你的生活,你完全沒有辦法離開它自主生活,離開了它你寸步難行,你失去了自我,這其實是另一種掌控。」

馬斯克豬腦晶片實驗

2020年8月28日,伊隆 · 馬斯克神秘的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終於向人們展示了自己首款可以「進入人體」的產品。不過為了安全起見,本次實驗對象並不是人,而是一隻豬。

馬斯克說:「有了可以讀寫大腦活動的設備,我們自然會想到把 Neuralink 做成《黑鏡》裡那樣,讓機器作為人類記憶的備份工具。但現在還達不到如此高的水平,未來有可能會成功。」

如何呈現「超體驗」?

《芯上人》定為超體驗影音劇,除了思想上的表達,這次周可還在舞臺上做了不少實驗性的表現,為了能讓觀眾體驗到2030年沉浸式的科技效果,她是絞盡腦汁、費盡心思。起初與舞美設計沈力有不同想法,最後沈力說服她採用了一個大膽的方案:整個舞臺是弧形,9米高像imax一樣的巨幕投影,演員站在那裡就顯得非常渺小。周可笑了笑,恰好契合了劇中臺詞「人可以很偉大,也可以很渺小」。

周可與編舞在排練場探討

音樂、舞蹈等傳統舞臺手段則有效地幫助了主角實現內心心理的具象化。男主角Frank內心不斷的懷疑和「時間是一種假象」的設定,讓歌曲、舞蹈的出現提供了可能性。編舞凱文·波拉克的編舞動作也都是有內在原因的,群舞——也許是代表未來生活的機器人,也許是若干個Frank自己,也許是Frank的某種意識——從而讓文本有更豐富的表達。

無論舞臺上怎樣形式的影音呈現,在周可心中,劇場的「神交流」才是「超體驗」。

「劇場就像是一個祭祀的地方,它是一個能量場,所有的人來到這裡,演員們像是祭品,導演就像是一個祭司,跟大家一起把這個能量調和到可以去發射出我們自己的能量來,然後去跟更高的能量去做交流。這是我覺得戲劇產生以來最大的一個功能,戲劇一直跟觀眾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溝通和交流。」

後疫情時代人類將如何與科技、自然相處?

如果有通過植入人腦晶片做「人上人」 的機會

你是否願意嘗試?

人類將被科技主宰,還是成為科技的主宰?

當人類站在科技與人文的交叉口,

未來之路又通往何方?

對於劇中拋出的這些那些問題

周可表示她不會給出具體答案

她只是向你拋出問題

至於答案

需要你自己去現場觀摩

需要你自己在現實揣摩

演出簡介

故事梗概

2030年,著名青年科學家 Frank將迎來他生命中的高光時刻——他設計的可以改變人類思維和情感的「完美晶片」將於今日面向全球發布。發布會現場,一個「神秘人」在眾目睽睽之下羞辱他、逼迫他決定兩個陌生人的生死。面對這場全球直播,Frank不得不做出選擇。然而,這一切只是噩夢的開始……

之後,Frank陷入了可怕的時間循環中。每次無論他作出怎樣的選擇,結果都是一樣的糟糕。「神秘人」究竟是誰?為什麼要讓他陷入這困境之中?誰是這一切的幕後主使?他怎樣才能擺脫這重複而可怕的生活?他發現,只有趕在時間的前面,才能找出真相。

經過一次次努力,他終於成功地攔截了「神秘人」,而當TA摘下面罩時,Frank的頭炸裂般疼痛,他憶起了所有的一切......

領銜主演:周一圍、朱珠

主演:顧鑫、範禕琳、馬冠英、黃笑微

主創團隊:出品方:凱迪拉克品牌|承制方:上海齊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製作:上海影漪視界科技有限公司|編劇/導演:周可|製作人:卞昶禎|聯合編劇:李安桐/王峙儒|作曲:金培達|作詞:梁芒|編舞:Kevin Polak(凱文·波拉克)|舞美設計:沈力|燈光設計:任冬生|多媒體設計:戴煒|人物造型設計:趙津|影像團隊:ASTUDIO

演出日期:2020年12月4日-6日19:30

演出地點:上音歌劇院(上海市徐匯區汾陽路6號)

演出票價:1080/880/680/480/280

文中圖片來源於《芯上人》劇組以及網絡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訪談 | 看《芯上人》的「芯」實驗如何直抵你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從中國色譜「芯」崛起看中國電子「芯」的希望
    作為一家致力於中國自主創新的高科技公司,納微公司創立之初,就堅持「以創新、贏尊重、得未來」的發展理念,以創造出屬於中國自己的色譜芯為己任,使得關係到全社會生命健康與安全的生物製藥產業不再受制於人。做出這種選擇,與我在國外的經歷和感受有著內在關聯。
  • 答疑解惑之說「心」道「芯」
    和」芯「的內在含義截然不同,而西方國家把」心「和」芯「都叫」core「,故而才有了國家標準裡的書面寫法為「鐵心」,但是隨著現代人對文字的更深理解和對「鐵芯「真正含義的認同,大部分人更願意接受「鐵芯」,所以使用「鐵芯」的頻率會更高一些,而很多專家學者更偏向於書寫一直延續下來的「鐵心「。
  • 移動電源:聚合物電芯比18650電芯更安全?
    因此有檢測報告就不一定表示這個產品是合格的,至少從移動電源最重要的技術指標:放電曲線上分析才能清楚產品的含金量有多少。  聚合物電芯比18650電芯更安全  18650電芯與聚合物電芯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種說法:18650電芯存在爆炸的危險性,而聚合物電芯最壞的情況也就是起火,不會爆炸,因此聚合物電芯比18650電芯更安全。
  • 魔杖芯
    以下有關魔杖工匠加裡克·奧利凡德先生使用的三種基本魔杖芯的力量與特徵的記載來自奧利凡德先生的筆記。
  • 十問華夏芯
    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全世界授權量最大的指令集上,國內企業進行創新和改進的難度。  最近,很多人強烈要求中國商務部否決英偉達對ARM的收購,畢竟中國絕大部分國產晶片公司都依賴於ARM的IP授權,任何改變ARM獨立性的舉動,都可能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帶來災難性的風險。我認為,與其將命運交由別人掌控,不如身體力行,從自研指令集開始,構建完全屬於自己的生態,走出自己的發展模式。
  • 「穿越2030」走進《芯上人》,解構「科技與人性」的N種可能!
    這是科幻電影裡常見的橋段,如果有一天變成了現實,你是否願意嘗試?集科幻懸疑、熱點話題、視聽舞美為一體的超體驗影音劇《芯上人》中同樣為我們拋出了這個話題。當科技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出現的「問題和麻煩」人類又該如何面對?
  • 中芯有嘻哈——ETCH(中芯國際原創音樂)
    中芯有嘻哈——ETCH歌詞From Hillary那一年青澀懵懂的我即將走出熟悉的校園,面對未知的世界未知的一切馬上展開新的冒險。我摸索著尋找著渴求著有個舞臺做我自己的表演,直到遇見中芯為我打開一個嶄新的世界。我開始學習開始接觸開始開闢我半導體的事業,fab裡琳琅滿目的機臺看花了我求知的雙眼。
  • 新聞實驗:三種開鎖方法都拿超B鎖芯沒辦法
    實驗一:「填」鑰匙槽  針對鎖具:A級鎖芯、B級鎖芯  專業人士開鎖時間:12秒  記者開鎖時間:20秒  開鎖過程:周師傅先將一個A級鎖芯固定在小型臺鉗上,再拿出事先製作好的一張錫紙和一把萬能鑰匙,開始模擬開鎖過程。
  • 行進在納米世界路上的中國芯
    小小的一顆晶片承載著無數人的夢想結晶,在這個高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誰都不願意被人掐著脖子,但沒有核心技術,那真的很難受。一說到晶片,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提到光刻機,很多人卻打了疑問號。其實,光刻機就是製造晶片的機器設備,沒有光刻機,晶片是沒有辦法生產出來的。
  • 十三年專「芯」致志,敏芯股份實現MEMS晶片中國造!
    正在衝刺科創板的敏芯股份,就是一家MEMS傳感器晶片龍頭企業。創立13年來,公司創始人李剛帶領敏芯股份從零開始打通MEMS產業鏈,實現了MEMS傳感器全生產環節的國產化,並吸引了芯動能、國投創合、中芯聚源、華登國際、蘇州元禾等明星股東的輪番加持。其中,芯動能和中芯聚源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基金。
  • 一字鎖芯或十字鎖芯數秒可開
    本期生活實驗室隨機選擇了市面常見的幾種鎖芯,讓高級鎖具修理工李翠勤進行實驗。事實證明,利用專門的工具,普通鎖芯很容易被打開。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建議,家庭防盜最好對鎖芯升級。   實驗依據   ◎實驗地點:怡海社區◎實驗時間:2015年3月31日   公安部GAT73-94《機械防盜鎖》規定,防盜鎖按其防盜能力分普通防護級別和高級防護級別。
  • 1.8m被芯用多大被套 被芯什麼材質好
    一般的話我們會從市面上買好被芯,然後會根據自己的眼光去選擇不同的被套套上去,被芯的大小不一樣,被套的大小也就不相同,所以,在這裡大家一定要先看一下1.8米被芯用多大的被套比較合適,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買合適了,如果不合適的話就不管退,此外,被芯什麼材質好。
  • 電芯知多少
    它們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電動汽車的動力來源——電池。電池作為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關乎用車體驗和用車安全,同時某種程度上來說電池也決定了一家車企能夠走多遠。現在的新能源車基本上用的都是鋰離子電池。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來源,而電芯又是電池的核心。不管是哪種電池,其最重要的就是電芯,它相當於是電池的心臟,電芯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充電電池的質量。那麼電芯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有的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只有二三百公裡,有的卻高達五六百公裡?
  • 全棉被芯和聚酯纖維哪個好 全棉被芯多少錢一斤 全棉被芯可以烘乾
    冬天到了,許多人都會為自己更換一床新的被子,那麼哪種被子好呢?其中,比較好的被子有全棉被芯和聚酯纖維,那麼全棉被芯和聚酯纖維哪個好?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文中詳細了解一下,順便來說說全棉被芯多少錢一斤以及全棉被芯可以烘乾嗎,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 中芯國際董事長江上舟病逝(組圖)
    曾與江上舟一起辦起都江堰友愛學校的證大集團董事長戴志康昨日發微博悼念:「悼江上舟:三亞洋浦數載,上海北京中流砥柱。心繫萬民,鞠躬盡瘁。曾經同走天涯,如今扁舟一葉,獨行天涯。潸然淚下!」  超前的洋浦實驗  江上舟,1947年生,自小在榕城(即福建省福州市)長大。
  • 專訪張汝京(上)|從中芯國際到芯恩,他一直在創業
    芯恩(青島)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是年過七旬的張汝京再一次的創業。此前,他已經在中國大陸建起集成電路製造企業中芯國際、大矽片研發生產企業新昇半導體,這兩次創業使他註定要在中國的工業史上留名。2018年5月18日,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德生態園,芯恩(青島)集成電路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汝京在開工儀式上致辭。
  • 寫在敏芯腰斬之時
    接下來我們看基本面:敏芯股份是一家以MEMS傳感器研發與銷售為主的半導體晶片設計公司,目前主要產品線包括MEMS麥克風、MEMS壓力傳感器和MEMS慣性傳感器。我們都知道,在微電子技術(IC)領域,講究的是在矽片基礎上的納米級光刻技術,同樣的,MEMS也是在微電子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融合了光刻、腐蝕、薄膜、LIGA、矽微加工、非矽微加工和精密機械加工等技術。MEMS側重於超精密機械加工,涉及微電子、材料、力學、化學、機械學諸多學科領域,涵蓋微尺度下的力、電、光、磁、聲、表面等物理、化學、機械學。
  • 18650電芯和聚合物電芯的區別在哪裡?
    18650電芯和聚合物電芯的區別在哪裡目前充電寶上使用的電芯有兩種,一種是18650電芯,另一種是聚合物電芯。這兩種電芯統治了鋰電池行業內絕大份額的市場。18650安全性:由於18650包裝的特殊性(採用鋼殼),如果生產的產品質量不過關,則最大的危險性就是爆炸,18650的外殼會採用PVC套膜,膜上標註電池參數,套膜的作用一是保護電芯,二是避免短路。如果套膜出現破損,外殼如與金屬導體接觸,就會發生短路,引發火災。
  • 斷供後的中芯國際
    TrendForce旗下半導體研究處指出,中芯面臨上遊設備及原物料斷炊危機,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恐將受到衝擊。觀察中國半導體自主化的發展,目前主要中國廠商包含北方華創(清洗、沉積、蝕刻)、中微半導體(沉積、蝕刻)、上海微電子(光刻、檢測)、中電科(離子注入及CMP(化學機械研磨))等,雖然各項製程皆已有中國廠商可自主供應,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光刻及檢測製程上目前仍僅有上海微電子可供應最先進達90納米的設備,因此90納米以下製程,亦即12吋廠設備基本上仍需仰賴美系供應商的支援,預估未來5-10年內達成半導體設備自給的可能性極低
  • 電芯意外有多危險?小編作死試給你看
    ,不得不讓人提防。移動電源造成的意外 可以說不算是什麼奇聞了  事實上,移動電源之所以能引起意外,主要的能源提供者還是電芯,而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移動電源電芯產品分為18650、聚合物兩種,均屬於鋰離子電芯,在化學性質方面相似,那麼這些電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