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向泰國核技術研究所贈送HT-6M託卡馬克裝置...

2020-11-22 中國科學院

  715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向泰國核技術研究所贈送HT-6M託卡馬克裝置的交付儀式在合肥舉行。泰國公主詩琳通攜泰國科技部、外交部相關官員出席儀式。 

  一帶一路情,中泰一家親。近年來,在中泰兩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等離子體所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泰國科技部門密切合作,開展頻繁的學術交流活動。去年八月,等離子體所與泰國核技術研究所籤署協議,決定向對方贈送HT-6M託卡馬克裝置。此外,等離子體所還將在人才培養、低溫技術、電源、安裝、運行等方面向泰國核技術研究所提供幫助。 

  HT-6M裝置是等離子體所建成的第二代託卡馬克裝置,它建成於1984年底。該裝置運行了18年,於2002年正式退役。HT-6M的建成和運行,為建造大型核聚變裝置培養了一支高水平的工程設計及物理實驗的隊伍,為我國早期的核聚變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HT-6M裝置及其實驗系統曾獲得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在交付之前,等離子體所已對HT-6M裝置進行全面翻新和改造。 

  贈送交付儀式上,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院長匡光力簡要介紹了合肥研究院在核聚變、強磁場科學與技術、大氣環境監測方面取得的成績以及參與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情況。他表示,合肥研究院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號召,參加了中科院曼谷創新合作中心的建設,與泰國相關單位在健康醫療、核聚變研究等領域開展多方面的科技交流與合作。其中,核聚變研究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研究,核聚變能源作為人類未來理想的新能源,對人類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合肥研究院將依託我國聚變發展的領先優勢,幫助泰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協會建設新一代託卡馬克裝置,建設等離子體所與核聚變科學中心。 

  泰國科技部終身秘書Soranit Siltham在致辭中表示,泰國科技部跟中科院在科學技術研究方面長期開展多方面的創新合作。其中,等離子體技術、核聚變能源研究是中泰科技合作的一個重要領域。作為聚變發展新興國家,泰國近年來的聚變事業開始起步。此次捐贈對於泰國等離子體與核聚變研究國家實驗室的發展是一個裡程碑事件,也必將掀起中泰科技合作的新篇章。 

  詩琳通公主在出席HT-6M託卡馬克裝置贈送交付儀式後,參觀了EAST裝置和ITER國際實驗區,聽取了相關報告和介紹,並在EAST控制大廳啟動一炮等離子體放電實驗 

活動現場

參觀EAST裝置

  7月15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向泰國核技術研究所贈送HT-6M託卡馬克裝置的交付儀式在合肥舉行。泰國公主詩琳通攜泰國科技部、外交部相關官員出席儀式。 
  一帶一路情,中泰一家親。近年來,在中泰兩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等離子體所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泰國科技部門密切合作,開展頻繁的學術交流活動。去年八月,等離子體所與泰國核技術研究所籤署協議,決定向對方贈送HT-6M託卡馬克裝置。此外,等離子體所還將在人才培養、低溫技術、電源、安裝、運行等方面向泰國核技術研究所提供幫助。 
  HT-6M裝置是等離子體所建成的第二代託卡馬克裝置,它建成於1984年底。該裝置運行了18年,於2002年正式退役。HT-6M的建成和運行,為建造大型核聚變裝置培養了一支高水平的工程設計及物理實驗的隊伍,為我國早期的核聚變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HT-6M裝置及其實驗系統曾獲得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在交付之前,等離子體所已對HT-6M裝置進行全面翻新和改造。 
  贈送交付儀式上,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院長匡光力簡要介紹了合肥研究院在核聚變、強磁場科學與技術、大氣環境監測方面取得的成績以及參與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情況。他表示,合肥研究院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號召,參加了中科院曼谷創新合作中心的建設,與泰國相關單位在健康醫療、核聚變研究等領域開展多方面的科技交流與合作。其中,核聚變研究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研究,核聚變能源作為人類未來理想的新能源,對人類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合肥研究院將依託我國聚變發展的領先優勢,幫助泰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協會建設新一代託卡馬克裝置,建設等離子體所與核聚變科學中心。 
  泰國科技部終身秘書Soranit Siltham在致辭中表示,泰國科技部跟中科院在科學技術研究方面長期開展多方面的創新合作。其中,等離子體技術、核聚變能源研究是中泰科技合作的一個重要領域。作為聚變發展新興國家,泰國近年來的聚變事業開始起步。此次捐贈對於泰國等離子體與核聚變研究國家實驗室的發展是一個裡程碑事件,也必將掀起中泰科技合作的新篇章。 
  詩琳通公主在出席HT-6M託卡馬克裝置贈送交付儀式後,參觀了EAST裝置和ITER國際實驗區,聽取了相關報告和介紹,並在EAST控制大廳啟動一炮等離子體放電實驗。 

活動現場

參觀EAST裝置

相關焦點

  • 合肥大科學裝置—全超導託卡馬克(EAST)
    截至日前,全國僅有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分別是:上海張江、合肥、北京懷柔、深圳。作為全國第二個獲批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的科研創新能力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和肯定。目前,合肥已經建成全超導託卡馬克(EAST)、同步輻射、穩態強磁場三個大科學裝置。
  • 安徽合肥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退役
    在合肥科學島就有這樣一個實驗裝置,它為未來更為先進的聚變堆提供技術和物理基礎。5月7日,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宣布,服役18年的中國首個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合肥超環」(HT-7)正式退役。這也是我國首個獲批退役的大科學工程裝置。1994年,命名為「HT-7」的大科學裝置在合肥正式建成,其成功研製使中國成為繼俄、法、日之後第四個擁有超導託卡馬克裝置的國家。
  • 我國首個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合肥超環」正式退役
    2012年10月12日,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通過國際合作研製成功的世界第四個、中國首個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合肥超環」(HT-7),在全所百餘名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員的共同見證下,進行了最後一次放電實驗,為其「職業生涯」畫上了完美的句號。HT-7服役近20年來,在推動聚變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諸多成就,完成了科學使命,是中國聚變事業的重要裡程碑。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超導託卡馬克創新團隊
    第一帶頭人:李建剛 主要支持單位: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推薦單位: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超導託卡馬克創新團隊長期從事磁約束核聚變研究。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該團隊率先在國內開展超導磁約束核聚變研究以來,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勇於創新、甘於奉獻」的精神,克服了國際缺乏全超導託卡馬克建設經驗的困難,先後改造建成了能夠實現長脈衝物理實驗的科學研究裝置 HT-7,自主研製了世界上首臺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和16個國際領先或先進的實驗系統,成功實現了大於400秒、中心電子溫度大於兩千萬度的高溫等離子體放電,使我國超導託卡馬克研究走到世界前沿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EAST超導託卡馬克團隊又有新發現
    原標題:EAST超導託卡馬克團隊又有新發現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EAST超導託卡馬克團隊在前期成功探索、實現了雜草型小幅度邊界局域模(Grassy ELM)運行的基礎上,揭示了Grassy ELM產生的物理機制,進而利用這種自發的高頻小幅度Grassy
  • ...託卡馬克|超導託卡馬克|人造太陽|聚變|east|iter|法國|阿齊莫...
    本報特約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徐國盛向讀者解答相關問題。當地時間7月28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在法國馬諾斯克正式啟動。問:要實現受控熱核聚變,ITER最關鍵的裝置是什麼?答:可控核聚變意味著清潔和近乎無限的能源供應,一直都被寄予「解決全球能源問題」的期望。
  • 中國"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通過國家驗收
    中新社北京三月一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新聞辦公室一日下午向媒體發布信息稱,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俗稱「人造太陽」實驗裝置的「EAST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當天在其所在地安徽合肥成功運行並順利通過國家峻工驗收。
  • 兩彈功臣王乃彥對合肥核技術的應用充滿信心
    王乃彥對科技城——合肥核技術的應用抱有信心。他提筆贈言合肥城:「十年磨一劍,不敢露鋒芒,再磨十年劍,泰山不可擋。」  連聲讚嘆安徽人「太厲害」  1965年,由於中蘇關係破裂,王乃彥及所有在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的中國人員全部撤回國內。這使得王乃彥與王淦昌先生重續師生緣,並投身第一顆氫彈的科研工作。
  • 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科研人員參加美國等離子體輸運Task Force...
    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科研人員參加美國等離子體輸運Task Force研討會 2016-04-06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獲重大突破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實驗裝置(資料圖)  記者2月3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1月28日凌晨零點26分,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成功實現了電子溫度超過5千萬度、持續時間達102秒的超高溫長脈衝等離子體放電,這是國際託卡馬克實驗裝置上電子溫度達到5000萬度持續時間最長的等離子體放電。
  • 我國成功為法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
    據新華社合肥9月24日電(記者徐海濤)超導託卡馬克有「人造太陽」之稱,是一種用於可控熱核聚變能研究的大科學裝置。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近期成功為法國的超導託卡馬克裝置「WEST」研製出關鍵部件偏濾器,並於日前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進行安裝。
  • 中國首座中等規模球形託卡馬克聚變實驗裝置建成
    我首座中等規模球形託卡馬克聚變實驗裝置建成科技日報北京8月8日電 (記者操秀英)我國首座中等規模球形託卡馬克聚變實驗裝置——新奧「玄龍-50」8日在河北廊坊建成,並實現第一次等離子體放電,正式啟動物理實驗。
  • 中國成功為法國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
    我國成功為法國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新華社合肥9月24日電(記者徐海濤)超導託卡馬克有「人造太陽」之稱,是一種用於可控熱核聚變能研究的大科學裝置。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近期成功為法國的超導託卡馬克裝置「WEST」研製出關鍵部件偏濾器,並於日前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進行安裝。建造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對驗證利用核聚變發電的科學和工程技術可行性具有重要作用。
  • 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基礎科學局 關鍵詞 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 1 基本原理 核能是能源家族的新成員,包括裂變能和聚變能兩種主要形式。裂變能是重金屬元素的核子通過裂變而釋放的巨大能量。
  • 中國成功為法國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
    我國成功為法國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新華社合肥9月24日電(記者徐海濤)超導託卡馬克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近期成功為法國的超導託卡馬克裝置「WEST」研製出關鍵部件偏濾器,並於日前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進行安裝。建造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對驗證利用核聚變發電的科學和工程技術可行性具有重要作用。
  •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李建剛導師簡介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考研資訊>招生信息>正文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李建剛導師簡介 2012-07-09 19:05 來源: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作者:
  • 直播預告|7月20日至21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2021年研究...
    招生信息一手掌握  屆時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位招生老師將親臨直播間,為各位考生全面介紹合肥研究院概況、人才培養特色、科研實力、獎助學金體系等,幫助考生快速了解合肥研究院招生與培養信息。由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固體物理研究所、智能機械研究所、強磁場科學中心、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健康與醫學技術研究所等研究單元組成。與地方政府共建了6個成果轉化平臺。現有職工2700名,領軍人才如兩院院士、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國家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關鍵技術人才等300餘人,擁有國家、省部級創新團隊16個。
  • 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教授Matthias Clausen訪問合肥研究院...
    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教授Matthias Clausen訪問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 2017-09-30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我國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獲重大突破
    1月28日凌晨零點26分,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成功實現了電子溫度超過5千萬度、持續時間達102秒的超高溫長脈衝等離子體放電,這是國際託卡馬克實驗裝置上電子溫度達到
  • 合肥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群初顯 謀劃四大新裝置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相裡斌在會上表示,「作為國家正式批覆建設的第二個綜合性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取得了多項世界級、國家級的科學進展,同時,正在規劃建設的多個新大科學裝置陸續啟動前期工作,集群態勢初顯。」據悉,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下簡稱合肥科學中心)以大科學裝置為核心層建設內容,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四大科研領域,開展多學科交叉和變革性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