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火星風暴暫時消停 機遇號有望恢復聯繫

2020-11-22 cnBeta

美國宇航局(NASA)採用太陽能驅動的機遇號火星車,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經歷了艱難的一年。6 月份開始席捲全球的沙塵暴,讓它不得不轉入休眠狀態進行躲避,因為漫天沙塵會影響光伏面板的能量吸收。10 月底至 11 月初,NASA 發布了一項任務更新,通過分析火星天空中的塵埃濃度(tau / 大氣不透明度),該機構確定 —— 這場風暴終於消停了。

2014 資料圖:機遇號在大風颳淨太陽能電池板後來了一張自拍。

6 月 10 號的時候,火星 tau 濃度高達 10.8 。不過現在,它已下降到 0.8 的水平。遺憾的是,儘管 NASA 向它發送了 250 多個恢復指令,但它迄今未給出回應。

當然,NASA 不會就此放棄。因為火星正處於一個多風的季節,機遇號仍有機會被大風颳淨太陽能電池板,在充電後與地球重新取得聯繫。

自 2004 年著陸以來,機遇號已經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次的驚喜,為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NASA 尚未設定終止或減少通信工作的最後期限,計劃在明年 1 月重新評估火星車的狀況。

[編譯自:Cnet]

相關焦點

  • NASA曝光火星全景圖:全方位再現「機遇號」最後的安息之地
    「機遇號」最後的安息之地。今年早些時候,「機遇號」完全關閉,並被NASA宣布「死亡」。被稱為「恆心谷」的荒涼火星景觀是「機遇號」漫遊車最後看到的東西,現在成了它的墓地。5月13日至6月10日,「機遇號」全景相機(Pancam)提供了354張獨立圖像,構成了這幅全景圖。
  • 在失聯4天前,火星機遇號傳回異常圖像,最後一條消息疑在求救
    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於2003年7月7日發射的「機遇號」火星漫遊車。其「工作履歷」相當精彩,「機遇號」於2004年1月25日在火星表面安全著陸,隨後在火星上展開勘測,創造了多個紀錄。
  • NASA放棄了呼喚!再見,機遇號!回憶機遇號火星探索史錄!
    最新消息,美國東部時間2月13日,美國宇航局正式對外宣布,「機遇號」火星車正式結束了為期15年的火星探測任務,他們已停止等待「機遇號」甦醒,不再監聽探測器發出的信號,這代表NASA已經正式放棄了機遇號。
  • NASA「機遇號」火星探測器拍下的最後一張火星全景圖
    2003年7月7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了「機遇號」火星探測器,歷時201天後,「機遇號」於2004年1月25日安全軟著陸火星表面。NASA原計劃「機遇號」在火星上最多工作90天,幸運的是「機遇號」的「機遇」非常不錯,在著陸火星後已經運作了2605天之久。
  • NASA「毅力」號登陸火星
    再有不到12小時,NASA於2020年7月30日發射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嘗試迄今為止最危險的火星登陸操作。
  • 16年,機遇號探測器在火星上都經歷了什麼?揭秘機遇號最後的時光
    美國宇航局預計這兩顆探測器的壽命大約都在三個月的時間,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兩顆探測器都充分圓滿的完成了任務,尤其是機遇號探測器在火星上呆了16年。在這漫長的16年裡,機遇號探測器都在火星上經歷了些什麼呢?接下來給大家揭秘一下機遇號探測器最後的時光。
  • 火星救援是否可行?好奇號火星車能營救機遇號嗎?
    厚厚的灰塵覆蓋在太陽能電池板,在2018年一場漫天塵暴中使其無法恢復正常通訊聯繫。2017年6月,美國宇航局機遇號火星車在奮進隕坑邊緣拍攝的照片。但是為什麼美國宇航局不能部署火星救援任務讓機遇號恢復正常呢?畢竟機遇號並不是第一個登陸火星的探測車,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事實上,機遇號的火星探索之旅是最艱辛的,火星風周期性地將太陽能電池板上的灰塵吹走,從而保證該火星車能夠在火星表面行駛40多公裡。
  • 機遇號探測器最後一張火星照片曝光,人類什麼時候才能登陸火星
    大家好,我是璀璨的猩猩火星,一顆離我們超過5500萬公裡的類地行星,在一百年以前,或許沒人相信,我們人類會有機會與火星近距離接觸。當然,就目前的科技而言,我們暫時只能通過探測器與火星進行接觸,暫時還沒法將太空人送上火星表面。
  • 太陽劇烈活動影響火星 好奇號暫休眠(圖)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導,隨著太陽爆發產生的大量帶電粒子衝向火星,正在火星表面工作的好奇號火星車暫時進入了休眠狀態。  儘管好奇號在設計之初便考慮到了嚴酷空間環境的因素,然而由於這輛火星車前不久剛剛經歷過一次計算機故障事件,因此此番它的操控者們還是決定讓它暫時切換到休眠狀態以確保安全。
  • "勇氣號"信號微弱 "機遇號"周日登陸火星
    東方網1月25日消息: 與地面一度聯繫中斷的美火星探測器「勇氣號」二十三日通過微弱的信號和地面進行了聯繫,但狀況依舊不能令人樂觀。美國宇航局說,地面人員在全力搶救「勇氣號」的同時,也在為「機遇號」周日著陸火星作準備。   美國宇航局人士表示,「勇氣號」的功能可能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能恢復,最快也至少需要二個星期。
  • NASA「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即將發射
    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於北京時間本周四7月30日晚上7:50搭載聯合發射聯盟的擎天神五號運載火箭,於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41號航天發射複合體發射。實時報導和倒計時評論將於北京時間當天晚上7:00開始,可前往Theta.TV (https://www.sliver.tv/win/nasa )以及NASA的網站(https://www.nasa.gov/live/)觀看。
  • 火星突然傳來幽靈信號,機遇號在向地球呼救?
    美國宇航局(NASA)在火星上已經運行近15年的機遇號火星車,今年6月在一場席捲火星的長達數月的全球性沙塵暴中失去聯繫,到現在也沒有任何消息。NASA認為機遇號再次醒來的機會已經很渺茫,因而已減少聯繫頻率,並將在明年1月再次評估,如果無法和機遇號取得聯繫,就將宣布任務終止。
  • 機遇號失聯8個月後,NASA正式宣布它死了,火星探索15年精彩回顧
    174公斤重的機遇號火星探測器於2003年7月7月發射升空,2004年1月25日在火星的子午線平原表面安全著陸,自此開始了它長達15年的孤獨探索旅程。現在讓我們對機遇號過去15年的光輝探索進行一下回顧。
  • 火星沙塵暴致「機遇號」失聯 NASA:如同愛人病重深感擔憂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楊子晴】美國宇航局(NASA)當地時間6月13日表示,因火星近期颳起巨型沙塵暴,地表漫遊車「機遇號」目前處於與地球失聯的狀態。據日本NHK電視臺6月14日報導,2018年5月末起,火星上的沙塵暴天氣愈發猛烈。
  • 機遇號辛苦探索火星多年,為何最終與地球失聯,杳無音訊?
    2004年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機遇」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在火星表面登陸,並降落在比原計劃亨利撞擊坑偏東25km的老鷹撞擊坑,之後「機遇號」便展開了對火星的探索,據悉「機遇號 火星的環境相比較地球環境來說要更加惡劣,經常發生沙塵暴,「機遇號」在這樣的環境下也經常受困,2007年一連串的沙塵暴開始籠罩火星的大氣層,風暴持續增強讓火星機遇號和勇氣號都遭遇到因太陽能電力不足而造成系統失效
  • 機遇號辛苦探索火星多年,為何最終與地球失聯,杳無音訊?
    2004年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機遇」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在火星表面登陸,並降落在比原計劃亨利撞擊坑偏東25km的老鷹撞擊坑,之後「機遇號」便展開了對火星的探索,據悉「機遇號」著陸的火星平原含有豐富赤鐵礦。「機遇號」還在塹壕中發現了鹽水的痕跡,在火星土壤表面上還發現了小球粒,其反射光的亮度明顯大於此前在表面發現的小球粒,至於它形成的原因科學家也不明確。
  • 都在火星上,為什麼好奇號不能去「營救」一下機遇號呢?
    都在火星上,為什麼好奇號不能去「營救」一下機遇號呢?但是為什麼NASA不能發射一個救援任務到火星去讓機遇號恢復正常工作呢?雖然機遇號不是第一個登陸火星的探測器,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但它是最為艱難的一個。在它14年多嘆為觀止的旅行中,由於火星上的風周期性地刮掉它太陽能電池板上的灰塵,它在火星上已經行駛了令人印象深刻的28英裡(40公裡)。
  • 繼勇氣號後,機遇號火星車也神秘失聯,科學家對此毫無頭緒
    三個月前,火星上颳起了巨大的沙塵暴。漫漫黃沙遮天蔽日,讓正在火星上執行科學任務的美國「機遇號」火星陸地探測器失去了電能的來源:陽光。今年六月份,幾乎耗盡電能的「機遇號」火星車被迫停止運作進入「冬眠」,等待沙塵暴過去後再充能工作。
  • 「機遇號」和「好奇號」還在火星,為何NASA還要派遣「洞察號」?
    因為它們有著不同的任務,要知道小小的火星探測車是不可能將任務全部攬在一個車身上的,好奇號主要目標是探測火星上的蓋爾撞擊坑,看看有沒有生命存在的痕跡,看看有沒有水,看看火星上的氣候,為以後的火星實驗做做準備。
  • 火星上的全球風暴
    由於火星大氣密度不到地球大氣的百分之一,導致大多人認為火星上不會有大規模的風暴。事實上火星上的沙塵暴風速可達每秒180米,我們通常所說的12級颱風,風速達到每秒32.6米,遠不如火星沙塵暴強度。圖解:右圖為2018年火星全球風暴時照片,左圖為沒有沙塵時的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