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水滸傳的故事本身就是虛構的,不過說真如果按照虛構的歷史我們去倒推,確實也有這樣的可能性,這個還是一個歷史發展和蝴蝶效應的問題。
可以說水滸傳裡面推開窗戶這個情節,是武大郎和西門慶之間的交接點和人生轉折點。並且也是影響了水滸其中最重要的英雄武松的人生發展。
在此之前他們幾個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的接觸的,武大郎就是一個賣大餅的小販,當然這種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販差不多,不過書中他的特點給就是有點矮,還有點醜,不顧算是個小老闆,放到現在,還是有房子,有車,娶個漂亮妹子還是沒問題。不過那個年代,商販的地位不算高,所以小潘嫁給他後,本來還是比較安心的做大餅店的老闆娘,反正總比在給一個老頭天天盯著強,生活也比較自由。
不過,後來武松的出現確實改變了大家的生活,本來如果武松不出現,可以說,小潘也那麼認了,再過幾年生個孩子,再慢慢變成黃臉婆,和武大郎過著小康的安穩日子,但是武松的出現不同了。
小潘發現,哇,叔叔好俊俏啊,特別是武松和武大郎比起來,差太遠了。本來女孩子就是喜歡帥哥,自古如此。當沒有的2時候肯定不想,但是當出現還有機會的時候,為何不爭取一下呢?小潘對武松花痴了,但是武松呢?
由於是大嫂,肯定是無感的,就算是有感情也不會去碰,朋友妻都不可欺,何況自己的嫂子,並且還說了小潘,失落的小潘其實蕩漾的感情需要人來安慰,而武大郎作為老公,其實就是本分人,每天就是去賺點小錢,能夠給老婆買個小禮物就很開心了。
但是這個時候,推窗事件出現了,這根關鍵的竹竿,竟然打中了有錢,還帥,懂得女人心得西門大哥。當西門大哥看中了小潘,而這時的小潘也覺得需要人來安慰的時候,可以說時乾柴遇上烈火,給那麼一扇就出了問題。
當然這樣後來就出現武松的為兄報仇,還是有就是發配到邊疆,最後上了梁山等的劇情。不過這裡倒是和歷史變遷沒有任何關係,主要的蝴蝶效用,是書中提到了北宋末期最大的要給農民起義軍,首領方臘就是最後給武松抓住的。
那麼假設如果方臘成功的替換了宋朝,對於金國,是否于靖康恥呢?還有方臘的管理下,新的歷史走向肯定和金國不同,那麼後面是否又蒙古的出現呢?再延續就是到明朝和清朝,所以關鍵點,就是在武松身上。
可以假設歷史,如果武松還在做鋪頭,小潘和武大郎還在過著夫妻的小日子,而西門大哥自己還在做生意,大家都不認識,歷史也就少了一本名著了。不過這都是假設而已,真的要追究,宋朝的滅亡,還是宋徽宗晚年的無能造成的,跟武松,小潘,西門都沒任何關係。歷史終究是歷史不是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