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精子發育過程中蛋白質翻譯激活重要機制

2020-11-29 中國科學院

[video:科學家發現精子發育過程中蛋白質翻譯激活重要機制]

  北京時間1213日凌晨,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劉默芳研究組與國內外多家實驗室合作的文章A Translation-Activating Function of MIWI/piRNA during Mouse Spermiogenesis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上發表。該研究報導了精子細胞內的MIWI(小鼠PIWI/piRNA複合體可作為蛋白質生產的調控機器,激活小鼠精子細胞中蛋白質的翻譯,保障功能性精子的生成,揭示了PIWI/piRNA的一種全新功能

  在精子細胞演變為精子的過程中,隨著精子細胞變形和細胞核的壓縮,基因轉錄活動將逐漸降低直至完全停止,那些為精子細胞後期階段發育所需的基因都需要提前轉錄為信使核糖核酸(mRNA),然後以翻譯抑制狀態儲存在精子細胞中,直到特定發育階段再被激活翻譯,以合成蛋白質發揮作用。這就是精子形成過程中經典的轉錄-翻譯解偶聯現象,但如何讓停工進入倉庫mRNA重啟工作狀態?這一直是生殖生物學中一個不解之謎。

  PIWI蛋白主要在動物生殖系統中表達,對於動物生殖細胞的分化發育至關重要。而PIWI蛋白功能的發揮離不開一類動物生殖細胞特異性小分子非編碼RNA——piRNA的參與。PIWI/piRNA複合體通過沉默基因組中的可移動性遺傳元件,維持了生殖細胞基因組的穩定性和完整性,同時還可以在轉錄後水平負調控蛋白編碼基因的表達。

  在劉默芳研究組的前期研究中,他們發現小鼠PIWIMIWI/piRNA通過類似miRNAsiRNA的機制,在小鼠後期精子細胞中介導mRNA降解和清除。在研究過程中,他們意外地發現一些piRNA可促進其靶mRNA的翻譯,暗示MIWI/piRNA可能在精子細胞中的轉錄-翻譯解偶聯中發揮作用。在當前這項研究工作中,劉默芳研究組深入系統地研究了MIWI/piRNA「正向調控靶基因翻譯的分子機制,通過大量生化實驗和細胞生物學實驗,發現真核生物翻譯起始因子eIF3f RNA結合蛋白HuR等多個蛋白質因子為MIWI/piRNA激活靶mRNA必需

  為了探究這一新發現的翻譯激活機制是否的確參與了精子細胞中的基因表達,他們首先分析了小鼠精母細胞和單倍體精子細胞中靶基因的mRNA和蛋白質表達,發現MIWI/piRNA靶基因受控於轉錄-翻譯解偶聯調控,並證明MIWIHuR以及MIWI-eIF3f相互作用等為這些靶基因的蛋白質翻譯必需。進一步,通過核糖體印跡測序技術和定量蛋白質組分析,他們發現精子細胞中有一大群mRNA的翻譯可能都受控於MIWI/piRNA,顯示這種新發現的MIWI/piRNA調控作用廣泛參與精子細胞中的mRNA翻譯激活

  為探索該MIWI/piRNA新調控作用的生物學功能,圍繞對頂體組裝至關重要的兩個靶基因Agfg1Tbpl1,研究人員發現從Miwi敲低精子細胞衍生而來的精子發生了嚴重的頂體缺陷,而通過在Miwi敲低精子細胞中恢復Agfg1Tbpl1的表達,有效拯救了精子的頂體缺陷,證明MIWI/piRNA介導的翻譯激活作用至少為精子細胞發育過程中的頂體組裝必需

  他們進一步探索了為何MIWI/piRNA可以在精子細胞中發揮翻譯激活和mRNA降解等兩種截然相反的作用?通過分析在不同發育階段雄性生殖細胞中的MIWI複合物組成,研究人員發現MIWI/eIF3f/HuR翻譯激活複合物主要在球形精子細胞中組裝。而劉默芳研究組此前的研究發現,MIWI/CAF1降解複合物主要在延長型和長形精子細胞中組裝。這些研究工作共同表明,MIWI/piRNA在小鼠精子細胞中對mRNA的調控具有雙重性,在早期階段精子細胞中主要通過與eIF3fHuR相互作用激活mRNA翻譯,而在後期精子細胞中則主要通過與脫腺苷酶CAF1相互作用介導mRNA清除降解。同時也表明,PIWI/piRNA在精子發生過程中的功能是以一種動態的、嚴格時空特異性的方式來完成的。PIWI/piRNA在精子發生的不同階段通過與不同蛋白因子相互作用,組裝成功能特異的PIWI/piRNA「機器,從而完成相應的生物學功能,確保生精細胞發育及精子形成有序進行。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近20年不孕不育率從6.9% 升至17.1%,其中近50%是男性因素導致。環境汙染、生活壓力、遺傳突變等因素是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但目前有一半以上不育男性無法明確其病因。劉默芳研究組此前在男性不育症患者中鑑定到一類拮抗人PIWI蛋白泛素化修飾的Piwi基因突變,並證明此類突變通過影響精子形成後期組蛋白-魚精蛋白交換而導致精子形成受阻,首次證明了Piwi基因突變與男性不育相關。當前這項研究工作發現MIWI/piRNA介導精子細胞中翻譯激活,不僅為解析精子形成過程中轉錄-翻譯解偶聯謎團提供了新線索,還將有助於解析精子形成障礙的致病機理,並為相關男性不育症的相關診斷治療提供理論依據和方法技術

  該項研究工作由劉默芳研究組與武漢大學周宇研究組、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施惠娟研究組合作完成。分子細胞卓越中心博士戴鵬、王鑫,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博士苟蘭濤、分子細胞卓越中心博士研究生李智彤、溫澤和武漢大學博士研究生陳宗貴為該研究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此項研究同時得到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付向東、分子細胞卓越中心研究員李黨生、李勁松等的大力協助。該項成果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教育部、上海市科委、中國博後基金、SA-SIBS等的經費支持。該工作的數據收集還得到分子細胞卓越中心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動物實驗技術平臺、分子生物學技術平臺和細胞分析技術平臺以及中科院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等的支持。

  文章連結

  piRNA(指揮棒)指揮PIWI(琵琶)、eIF3f(二胡)和HuR(箜篌),激活了靶基因的翻譯(五線譜)。音樂家面前的樂譜是編碼精子的密碼子。隨著指揮棒的擺動,樂譜變成美妙的旋律,象徵著不斷產生精子。

MIWI/piRNA 複合體激活小鼠精子細胞中mRNA翻譯的機製圖

相關焦點

  • MIWI/piRNA在小鼠精子發生中的翻譯激活作用
    MIWI/piRNA在小鼠精子發生中的翻譯激活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14 21:44:30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劉默芳、武漢大學周宇、復旦大學施惠娟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MIWI/piRNA
  • 《自然》雜誌:精子中一種蛋白質的確定揭示了遺傳「永生」的線索
    劍橋大學、巴黎大學和柏林大學的研究人員,確定了一種稱為SPOCD1的蛋白質,該蛋白質在保護精子的早期前體(稱為生殖細胞)免受發育中的胚胎的損害中起關鍵作用。對生殖過程提供了新的見解,該過程可以保護髮育中的精子細胞免受正在生長的胚胎的損害,從而揭示了遺傳信息如何不間斷地世代流傳。
  • 人類精子在低溫存儲過程中蛋白質的變化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為了識別人類精子細胞在低溫存儲過程中發生的潛在的蛋白質組學變化。設計:本研究中進行的比較包括有無添加蛋白冷凍保護劑的精子細胞中精子蛋白質組學的變化,以及通過冷凍、解凍和隨後檢測在兩個不同溫度(0℃及23℃)的解凍後溫育誘導的精子蛋白質組學的變化。本研究通過與液相二級質譜偶聯的串聯質量標籤肽標記方法分析蛋白質定量。
  • Cell Research:揭示m6A RNA修飾在哺乳動物精子發生中的作用機制
    該研究繪製了小鼠不同發育階段生精細胞的m6A RNA修飾圖譜,揭示了m6A RNA修飾通過調控精子發生過程中關鍵基因的轉錄後翻譯,從而控制精子發生的分子機制。精子發生是高度複雜和特化的細胞發育過程,包括精原細胞增殖、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和精子形成三個階段。精子發生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在轉錄水平、轉錄後水平及翻譯水平上受到精密的調控,從而確保精子發生不同階段功能特異基因的準確表達。
  • 生物物理所合作研究揭示microRNA生成過程中的重要分子機制
    生命活動的中心法則是由遺傳物質DNA轉錄生成信使RNA,再由信使RNA翻譯成蛋白質,從而完成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等各項生理功能。然而,細胞(尤其是高等生物細胞)內還存在著大量不翻譯成蛋白質的RNA,被稱為非編碼RNA。它們在基因表達調控等關鍵生命活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與細胞分化、個體發育以及疾病發生與發展密切相關。
  • 科學家發現一種新的弱精子症發病機制
    Matzuk課題組、大阪大學Masahito Ikawa課題組等共同解析了一個精子運動調節基因TCTE1,結果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      不孕不育困擾著15%的育齡夫婦,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健康問題。在不孕不育的發病中,約有一半來自男性,其中18%的出現了精子運動障礙,被稱為弱精子症(asthenozoospermia)。
  • 生兒育女技巧:X精子和Y精子的區別:基因組和蛋白質組含量
    據報導,單倍體精子有能力激活染色體(包括性染色體)的轉錄,這對於它們的生長和存活很重要(Braun其中,與胚胎發育有關的蛋白質(含EF手結構域的蛋白質1)在Y精子中大量表達,而其他大多數檢測到的蛋白質在X精子中豐富。由於Y精子中豐富的蛋白質有助於受精後胚胎的發育,並進一步提高了男嬰相對女嬰的生存能力,這也支持出生時男性(105)略高於女性(100)嬰兒。
  • 科學網—發現線粒體翻譯與細胞質翻譯協調機制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發現線粒體翻譯與細胞質翻譯協調機制   本報訊(記者馮麗妃)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與中科院動物所、軍事醫學科學院以及天津科技大學等機構合作,揭示了線粒體翻譯與細胞質翻譯之間的「協調」機制。研研究還揭示了一種全新的男性不育發病途徑,對男性不育臨床幹預具有重要借鑑意義。相關成果4月1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結構域分子生物學》期刊。生物物理所研究員秦燕為通訊作者,該所博士高巖巖和博士後白秀峰為並列第一作者。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執行者,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 科學家闡明剪接體激活過程的摺疊機制
    科學家闡明剪接體激活過程的摺疊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4:48:52 德國哥廷根生物物理化學MPI Reinhard Lührmann和Holger Stark
  • Sci Adv:科學家鑑別出營養有效性和胚胎生長發育之間的分子關聯
    2019年3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卵細胞和精子的結合開啟了一個複雜的細胞分裂過程,最終就會產生一個新的生命體,實際上,所有的機體細胞都來自胚胎幹細胞,其必須以一種可控的精確方式分裂,從而在胚胎中產生合適的器官和組織,然而目前科學界所知道的現象包括幹細胞如何在不失控的情況下設法控制這種加速的分裂過程,比如在腫瘤細胞中發生的事件,同時還包括細胞的分裂速度如何適應能量和分子供應
  • 研究發現大鼠Defb15在精子成熟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近日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分子男科學重點實驗室張永蓮研究組趙越等人關於大鼠β-defensin15促進精子成熟的最新研究成果。
  • Cell:揭示精卵結合後精子DNA起始解壓縮及染色質重構的重要機制
    當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後,新生命迅速開啟一系列染色質重編程程序,從而實現自身基因組激活(受精卵基因組激活,ZGA)。近年來,隨著基因組學技術(Genomic Profiling)的廣泛應用,我們對這一胚胎早期發育過程各個階段的生物學事件有了長足的認識和理解,但受精卵如何在第一時間啟動染色質重編程仍是發育生物學領域內長久以來的未解之迷。
  • 最新發現精子中桶狀結構可能是不孕不育的根源
    網易科技訊 6月17日消息,科學家曾對人類精子進行了深入研究,因此,目前科學家對精子中存在一種未知結構感到非常驚奇。更令人驚訝的是,該結構可能導致人們不孕、流產和先天畸形。
  • 趙英明課題組揭示新型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並鑑定出63個組蛋白修飾位點
    隨著人們對蛋白質功能和生物學機制的研究的逐步深入,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比如磷酸化、乙醯化、甲基化、泛素化和糖基化等翻譯後修飾是真核細胞生物調節蛋白質發揮生物學功能的重要方式,對發育、代謝、疾病等眾多生理過程均起到關鍵的調控作用。過去十年來, 50%以上的重磅抗癌藥物(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作用靶點是磷酸化調節酶。
  • 我國科學家發現植物雌雄識別的分子機制
    我國科學家發現植物雌雄識別的分子機制時間:2016-02-19 18:17:35來源:新華社作者:編輯:記者19日從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楊維才領導的研究組,近日揭開了這一植物生殖的奧秘,首次發現植物雌雄識別的分子機制,這也為雜交育種開闢了新天地。該成果已在線發表於國際權威雜誌《自然》。  據介紹,被子植物的精子是通過花粉管來傳遞的,但花粉管是如何將精子傳遞到卵子的?這是植物生殖生物學幾十年來關注的主要問題,也是雜交育種的技術瓶頸之一。
  • 生物學家揭秘「蛋白質翻譯」的真相!
    科學家們開發了一個新螢光標記技術,首次確定了蛋白質合成的時間和地點。該技術允許研究者在活細胞中直接觀察mRNA分子翻譯成蛋白質的過程,有助於揭示蛋白質合成異常引發人類疾病的具體機制。這項研究發表在三月二十日的Science雜誌上。
  • 精子生產裝配線神秘「大管家」上線!缺了ta,真不行!
    南京醫科大學生殖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徐宇君課題組提出,DAZL是哺乳動物精子發生中一個「大管家」,負責保證精子發育關鍵階段所需調控蛋白的正常翻譯。DAZL基因在任何節點的缺失,都導致下遊靶標基因表達在蛋白水平的顯著下降,從而阻止精子發生的繼續進行,無一例外地導致雄性不育。
  • 我國科學家揭示人類精子和胚胎特有的染色體結構
    據中科院網站12月6日消息,染色體三維結構是重要的表觀遺傳因素,與基因的表達調控密切相關。研究染色體三維結構在人類精子及早期胚胎中的動態變化和調控分子對於深入理解人類胚胎發育有重要的理論和臨床意義。人類個體發育從精卵結合形成受精卵開始,經歷早期胚胎發育過程,由一個細胞逐漸分裂分化形成一個含有上百種細胞類型、多種器官的複雜有機體,但人類精子和卵子受精後,細胞核中的染色體結構如何變化,哪些生物學分子會影響胚胎中的染色體結構變化,一直以來是未被解決的科學問題。此外,精子在形態和功能上與其他終末分化的細胞截然不同,染色體在人類精子中如何壓縮摺疊還並不清楚。
  • 生物物理所果蠅生殖發育關鍵蛋白質與RNA相互作用研究獲進展
    mRNA的時空定位是mRNA轉錄後調控的重要步驟之一,在生殖細胞發育以及身體非對稱性的形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個典型的例子是oskarmRNA的定位與翻譯的位置決定了果蠅生殖質組裝的位置。  oskarmRNA在滋養細胞中轉錄,並通過微管等細胞骨架運輸到卵母細胞的後極。
  • 德國科學家發現影響器官發育的蛋白質
    新華網柏林8月25日電(記者劉向)德國科學家近日研究發現,磷脂醯絲氨酸受體對於所有較高等級的動物和人類來說,是形成健康的器官和組織必不可少的蛋白質。  據德國媒體報導,德國不倫瑞克市生物技術研究協會的研究人員發現,磷脂醯絲氨酸受體是構成每個細胞的基本分子。如果缺少這種蛋白質,器官發育將出現嚴重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