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工程師殺入晶片領域,華為連續打破西方壟斷,蓬佩奧氣急敗壞

2021-01-14 排頭觀察

根據國內媒體1月13日的最新報導,眾所周知,華為公司是目前中方在科技領域的天花板,華為公司旗下的海思半導體公司從進入21世紀之後,就開始在半導體領域不斷進步,2009年的時候,海思成功推出了第1款智慧型手機的晶片K3V2,時至今日已經整整11年過去了,如今海思公司的產品已經能和同代的高通驍龍產品打的有來有回。華為公司在半導體領域上的巨大成就,以及在5G領域上的布局,極大程度地威脅到了美國的科技領頭羊位置,這也是美國為何要集中力量對華為公司進行攻擊的原因。

從2018年開始,華為公司就遭到了美國的各種無理打壓,最初美國是想通過行政手段來掐死華為公司在海外的市場,不過華為的相關產品憑藉著強悍的產品力,依然在除了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之外的世界其他市場站穩了腳跟。氣急敗壞的美國人,索性在今年上半年的時候直接通過釜底抽薪的方式試圖掐斷華為在晶片上的供貨,他們不再允許臺積電給華為代工。不過華為畢竟是家大業大,面對美國人接二連三的制裁,華為並沒有像日本的半導體,以及法國阿爾斯通那樣倒下。

目前華為公司已經在打造自己的半導體產業鏈。可能有人會問華為不是已經在半導體領域深耕多年了嗎?為何還會怕美國的制裁?事實上華為擁有的是半導體的設計能力,而並不是製造能力。華為海思會把設計好的晶片圖紙去交給臺積電,然後臺積電來生產晶片。美國的高通驍龍,以及蘋果的A系列晶片都是這麼做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通過獨立自主的方式,實現從晶片製造到晶片生產的「一條龍」,但是目前華為就是要做到這一點。

根據統計,目前華為公司已經在全國各地開始布局半導體產業鏈,長春光機所上海微電子以及中芯國際在內的多家半導體企業已經和華為公司展開了深度合作。而由華為公司投資新建的各大晶片生產工廠也陸續完成。舉個例子來說,在去年年底的時候。由中建八局打造華為國內首個晶片廠房——武漢華為光工廠項目(二期)FAB2主廠房順利完成主體結構封頂。而國內還有多家類似的企業,正在努力著。

根據知情人士的透露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此氣急敗壞,試圖針對華為展開新一輪的制裁,不過目前他已經沒有什麼手段能使得出來了。事實上,此前微軟的CEO比爾蓋茨就曾經警告過美國,對華為公司的一系列制裁只會讓中方激發起自己的研發動力,最終讓華為徹底打破西方壟斷,到時候美國會欲哭無淚。如今看來,這一天很快就要來了。

相關焦點

  • 打破技術壟斷,中國高能離子注入機取得突破,華為晶片「有救」了
    導讀:打破技術壟斷,中國高能離子注入機取得突破,華為晶片「有救」了?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如今我們對半導體晶片的依賴程度已經越來越高了,無論是我們現在使用的智慧型手機,電腦還是人工智慧AI技術,幾乎都離不開高端智能晶片的支持,可以說半導體晶片在整個科技領域的發展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因為晶片如此的重要,所以我們也要不斷的加大在晶片領域的研發才行!
  • 中科院再傳喜訊,打破西方技術壟斷,或將突破5nm光刻機技術
    眾所周知,我國在近些年來取得了肉眼可見的進步,如今,我國的眾多領域都有了巨大的轉變,但這些成就都離不開我國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我們都知道,我國在科技技術上的起步要晚於西方國家,但也讓我國的科技發展遇到了限制,那就是他們對我國進行封鎖。
  • 危急關頭華為迎來強援,多家中企攜手打破西方壟斷,美日如坐針氈
    情急之下美國紅眼了,直接禁止了臺積電給華為代工晶片,導致華為無法使用自己的麒麟晶片。    這裡值得強調的是,此麒麟晶片是華為自己設計的,在華為的帶領下,目前國內已經擁有全世界一流的晶片設計能力。這款晶片是全球首款採用5納米製程工藝的SOC,集成了超過150億個電晶體!足以證明中方的晶片設計能力之強。
  • 華為海思轉變「方向」,直接撲進屏幕晶片打破困境
    雖然華為有著優秀的晶片設計能力,但卻因為技術設備問題無法完全由自己製造,因此過去華為的麒麟晶片都是由臺積電方面代工製造。目前由於離美國發布的9月15日限制令越來越近,華為CEO餘承東表示目前華為自主研發領先全球的麒麟9000晶片可能會成為絕版,一時間讓不少人陷入憂慮。有人提問說華為旗下的海思公司不是世界知名半導體公司嗎?
  • 打破晶片壟斷,是國產晶片公司一項艱巨而又光榮的任務!
    國家對晶片產業的支持力度是空前巨大的。1.晶片製造技術含量有多高首先,晶片內的電子元器件體積特別小,小到只有細胞那麼大,一塊晶片需要把上10億的電子元器件整齊的排列在晶片內部,這是一道非常精密的工序。國內企業選擇進口晶片而不願意投入研發晶片,除了上面的問題之外,還有以下的原因。第一,晶片研發投入的成本高。華為在海思麒麟一個型號的晶片就投入了15億元的研發費用,這僅僅是研發費用而不包括生產設備投入。目前為止,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是交給臺積電代工生產的。這筆費用帳使得很多晶片製造企業望而卻步。
  • 中國北大教授突然宣布,打破美國晶片壟斷機會或將出現
    特別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這一個資訊時代,我們需要用到特別多的先進晶片,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晶片這一個領域如果不能獲得更大的成就,取得技術上的突破,那麼我們未來可能會在這一個領域受到其他國家的欺負。因為晶片是未來高端技術領域的核心控制材料之一,在國民生活,國防安全上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 中國5納米光刻機關鍵技術被攻克,未來將會打破壟斷嗎
    他們突破了5nm光刻機的製造工藝,他們能有這麼樣的好成績,也是離不開強有力地支持半導體領域的研究與開發,所以才湧現出了華為,中芯國際,中興通訊等優秀公司,我們已經在晶片設計,研究和開發方面擁有最先進的技術。
  • 中國晶片界的「黑馬」,打破美國技術壟斷,與華為完美互補
    華為被美國打壓一事讓部分國內消費者在近段時間格外關注中國晶片產業的動向。但受關注的幾乎都是中芯國際、臺積電、長電科技等行業知名巨頭,對於中國晶片界新秀卻少有人重視。 可有時候,往往行業新秀的成績和發展前景最令人驚訝,例如近日因為融資出現在科技板塊中的中國晶片界「黑馬」——沐曦集成電路。
  • 自研晶片打破壟斷,為祖國節省上萬億
    如今,國內已經在很多領域中佔據世界前列,大家比較熟知的就是5G技術、AI智能技術以及航天技術等。>但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國家剛剛成立,百廢待興,一切都往前發展,那時候的科技領域更加需要人才去研究而如今擺在大家面前的最眾所周知的就是華為在晶片上遇到的難題,這涉及到國內的半導體行業
  • 我國技術突破,打破西方技術壟斷,成功開創了國產晶片之路
    由於我國近來的快速發展,我國在各個領域的技術都取得很大的進步。尤其是經濟方面,我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而且不久之後,很有可能會超過美國。不過,由於我國起步較晚,所以,在科技領域與美國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 比晶片還重要!美國壟斷95%的份額,華為成「破冰」急先鋒!
    導讀:比晶片還重要!美國壟斷95%的份額,華為成「破冰」急先鋒!眾所周知,自從我國的華為被打壓以後,就讓人意識到了半導體晶片的重要性,作為現代科技領域發展的核心,可以說半導體晶片的研發和生產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對於華為這樣的科技企業而言,沒有了晶片的供應,那麼影響將會是巨大的,自從臺積電不給華為生產海思麒麟晶片以後,華為的晶片就成為了絕唱,為了保全華為智慧型手機業務的發展,最終華為也不得不將子品牌榮耀手機給賣了出去!
  • 打破谷歌壟斷,華為以分成構建鴻蒙生態系統
    上周五,伴隨著颱風利奇馬呼嘯而來的還有華為推出的最新作業系統鴻蒙(HarmonyOS),這款全新的作業系統被視為是中國打破國外作業系統壟斷封鎖的又一個希望。此前除了華為的EMUI行動作業系統外,包括魅族和小米等手機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作業系統,並且都具有人工智慧的能力。而華為新推出的鴻蒙系統,預計也將與華為海思晶片協同,將更強大的AI能力釋放給應用者。
  • 華為自研又發威了!衝擊美國兩大晶片巨頭,有望複製麒麟的成功
    制裁名單上突然列出的中國各科技企業,特別是華為,已經無法退卻。去年上半年,華為也超越蘋果和三星,連續2個月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這主要依靠國人的支持,國內65%的市長/市場份額支撐著華為。華為的海外市場仍然一片狼藉。兩次制裁出臺後,美國從拳頭到肉,現在連華為自行研究的晶片都在瓦解。
  • 84歲科學家不退休造國產晶片,一舉打破美國壟斷,為國家省上萬億
    在現如今的信息化時代中,晶片已經成為很多工業產品的核心部分,它被廣泛應用於計算機、交通、醫療、軍事、通信以及製造業等各個領域,我國也早在上個世紀就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但因為種種原因,在起步階段,七國對於晶片技術的掌控程度非常有限,大量的專利技術都被西方國家壟斷,但晶片技術是科技發展之路上必須攻克的一個難關,大量的中國科學家投身其中,「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國實現了從二極體、三極體到大規模集成電路
  • 華為需要的晶片為啥國內造不出?解密30年中國晶片史
    近兩年來,華為飽受某國的技術封鎖和晶片禁運,致使華為的麒麟晶片的自研進程被迫擱淺,華為最新的搭載麒麟的P40成為絕唱在晶片問題上,中國一直受到某國的掣肘,主要體現在晶片製造上,在晶片製造技術專利中,美國一直領先全球,致使全球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商荷蘭公司阿斯麥爾也不得不使用美國的技術來製造光刻機在美國對華的技術封鎖中
  • 國產晶片又獲新突破:7nm ArF光刻膠技術,打破日本、美國壟斷
    光刻,是晶片製造中難度最大、耗時最久的工藝,成本超過整個晶片生產成本的30%,它也是我國高端晶片製造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因為尚未完全掌握14nm以下晶片製造的核心技術,晶片加工只能依靠代工(光刻設備和光刻材料一直是被國外壟斷的)。
  • 德國教授:華為這項技術已打破美國壟斷,先進的不像中國能發明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華為成為了一個深得中國人信任的民族品牌,可能是因為華為這個名字,但是更多的是被華為這個真真正正的科技企業所觸動,目前華為可以說是中國發展最大的科技企業,完全不是阿里巴巴,騰訊京東這些公司能夠比擬的。
  • 華為啟動光子晶片研發,欲繞過光刻機封鎖,俄:這就是東方智慧
    2021年元旦當天,一則消息從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傳來,稱荷蘭媒體報導,在華為開始對其光子晶片進行研究後,掌握在西方手中的光刻機和光刻機封鎖正在雙雙失去他們應有的意義。對於華為在面對西方封鎖而另闢蹊徑彎道超車的做法,俄羅斯方面專家表示,這就是東方的智慧。
  • 華為騙了所有人!光刻機只是藉口,自研新型晶片打破美技術壁壘
    眾所周知,中國已經在5G領域實現了對於西方技術的反超,但同時也是因為對於西方技術的範反超,使得華為遭受了美國的打壓。作為世界數字霸主,美國當然見不得任何企業超越自己,於是華為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不僅補貼運營商拆除華為的5g設備,還呼籲各國禁止華為參與其本國的5g網絡建設。
  • 開始反擊,任正非三個決定助飛華為,美晶片專家感嘆:太快了
    華為5G將中國通信技術帶到了新的高度,實現了對美國的彎道超車,然而為了爭奪5G主導權,不甘心落敗的美國便開始掄起大棒,連番針對性的打壓華為等國產科技企業。我國晶片製造領域的現狀尤其是晶片禁令,讓我們這個晶片需求大國一度陷入沒有高端晶片可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