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反擊,任正非三個決定助飛華為,美晶片專家感嘆:太快了

2021-01-08 科技小笛

華為5G將中國通信技術帶到了新的高度,實現了對美國的彎道超車,然而為了爭奪5G主導權,不甘心落敗的美國便開始掄起大棒,連番針對性的打壓華為等國產科技企業。

我國晶片製造領域的現狀

尤其是晶片禁令,讓我們這個晶片需求大國一度陷入沒有高端晶片可用的局面。據統計,目前我國晶片自給率不足30%,在7nm、5nm的高端晶片層次,幾乎沒有自主能力,從2018年至今,花費了將近6萬億來進口晶片。

眾所周知,我國科技起步較晚,但一直都沒有放棄對西方的追趕,比如華為海思的晶片設計能力,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長電科技在晶片封測領域可排進全球前十;唯獨重資產的晶片製造領域,一直是我們的弱點。

這與半導體行業明確化分工有關,比如臺積電、聯發科等等,是專業的晶片代工廠,此前我們只需將訂單交給他們就行了,但是美國的晶片禁令打破了這一平衡,導致我們自己設計的晶片不能被代工,含美科技製造的高端晶片又不賣給我們。

很明顯,美國是想置華為等中國科技企業於死地,以此拖緩甚至中斷我國高科技的發展步伐。

不過讓美國始料未及的是,一直很自以為很有效果的技術封鎖手段,在華為這裡失效了,三年時間的技術博弈,華為依然臨危不亂,美國並未討到便宜。

任正非做出三個重要決定

在經過去年一年的調整,元旦過後,華為在任正非的帶領下,已經開始針對晶片問題,從三個細分領域正式反擊。

第一:投資九同方微電子,彌補國產EDA設計軟體的不足。

EDA軟體是晶片設計繞不開的技術,華為海思所設計的5nm晶片,麒麟9000,就是依靠美國EDA公司完成的,Synopsys、Cadence、Mentor這三家美企在EDA軟體開發領域,佔據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

為了解決這個依賴問題,華為的哈勃投資已經與國內主營EDA軟體業務的九同方微電子正式達成入股協議,並且派出了多名科研人員與九同方微電子聯合研發,相信二者聯手,國產EDA軟體技術很快就會有所突破。

第二:投入200億美元,踏足重資產的晶片製造行業

餘承東曾說,對於華為這樣一家做設備的公司而言,能夠在晶片設計領域做到頂尖已實屬不易,如果還要兼顧晶片製造,確實有點力不從心。但是面對西方技術的圍剿,沒有退路的華為只有向前走,哪怕所龍潭虎穴也要衝。

去年年末,華為耗資200億,由中鐵八局施工,位於武漢的晶片廠已經封頂,今年將正式啟動國產光晶片的試產,設備採購和技術應用全部都是國產,從中低端的45nm晶片開始逐步向高端工藝演進,以實現晶片領域的自主。

第三:引進晶片領域各類人才,著手國產科技的未來發展。

華為在通信領域之所以能成為國際巨頭,就是因為任正非不拘一格的用人方式,只要是人才,哪怕花多高的代價也再所不惜。

初涉晶片製造領域的華為,缺的就是相應的人才。任正非在去年明確表態,華為2021年至少要招聘8000個優秀的應屆生。

從海思發出的招聘崗位可以看出,不僅有EDA軟體工程師,也有材料工程師、晶片製造工程師等等,幾乎涵蓋了有關晶片的所有細分領域。要麼不做,要麼做到最好,這樣的風格非常「華為」。

去年第三季度,我們還在晶片禁令之下倍感無助,而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寫在最後

美國晶片專家不禁感嘆:華為的動作實在是太快了。而擁有著尖端設備、技術積累的英特爾,已經在7nm工藝上徘徊了兩年之久,在晶片迭代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顯然已經跟不上節奏了。

華為在晶片自主問題上的布局,正在應驗張召忠所說的話:美國的晶片禁令是在逼著我國科技變得更優秀,未來三年內,我們將會實現晶片自主,屆時,失去中國市場的美晶片將無人問津

相關焦點

  • 任正非要反擊了?面對不公,華為開始採取不同解決措施
    5G網絡建設的命令,華為也一直在努力的尋找不同的解決辦法,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量,華為終於決定反擊了。瑞典的決定,終於惹怒了華為,強勢發起反擊,提起訴訟,強烈要求取消針對華為的禁令!  華為的不再忍讓,終於讓一些人知道了華為不是軟弱可欺的,終於改變了針對華為的態度,放寬對華為的限制。  其實,在華為反擊之前,華為也曾為破局針對不同國家採取了不同的措施。
  • 任正非告別榮耀!臺積電曝出晶片頂級技術,谷歌傷口撒鹽?
    11月17日,苦苦從9月15日開始的晶片斷供,近2個月堅持的華為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將旗下手機中低端業務榮耀品牌進行出售。交接後,華為將不再參與新榮耀未來任何發展戰略上的決定,反而在這場堪稱產業鏈上的"自救"行動中獻上了華為的中堅力量——讓原本擔任華為榮耀的趙明繼續擔任新榮耀的CEO,讓多達近10位原華為高層人士與華為分割,進入新榮耀,這終將是華為發展歷史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之一!
  • 8年前華為諾亞方舟座談會預言成真,好在任正非16年前就開始布局
    8年前,在華為「2012諾亞方舟實驗室」專家座談會上,有人向任正非提了一個問題:「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系統不給我用了,晶片也不給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任正非回答說:「斷了我們糧食的時候,我們的備份系統稍微差一點,也要湊合能用上去。」
  • 美國晶片材料專家多名來自中國?網友:任正非已開始行動!
    任正非這個名字,在2年之前的時候,對於不少人是比較陌生的!雖然任正非創立華為30多年,但是他一直堅持低調作風,不願意拋頭露面,所以大家對他的認知也比較少!直到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之後,任正非才頻繁接受採訪,暢談他的看法,也讓大家領略到了任正非非同小可的一面,如果沒有任正非,可能也就沒有今天的華為!
  • 三彈連發?華為傳來三個新消息,美媒:華為是信心堅決
    但沒有想到的是,華為在5G技術方面領先後,美國突然修改規則,限制使用美國技術的企業自由出貨。據悉,規則被修改後,高通、聯發科、臺積電以及三星等企業,在沒有許可的情況下,均不能自由出貨,尤其是臺積電不能自由出貨後,這給華為帶來一定的影響。否則,華為任正非也不會表示,華為能夠研發設計世界一流的晶片,但國內卻生產不出來。
  • 華為重發任正非2012年講話,談為何搞晶片,員工:老闆穿越了
    11月25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任正非與2012實驗室座談會紀要,令華為員工的不解的是,這次座談會發生在2012年7月,其中的內容不但在華為內部而且在外網早已多次刷屏。華為如今重發有何深意?關於華為如何創新在此次座談會上,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李航問任正非,怎樣才能是華為更具創新力?任正非稱,華為在創新的問題上,第一要強調價值理論,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一定是為了創造價值;第二,華為要更多的寬容失敗。
  • 美晶片前五名頂尖專家都為中國人!任正非「天才少年」欲力挽狂瀾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晶片大國,無論在技術還是設備,都位居世界前列,這一切都離不開人才的培養。先前,國外研究機構曾依據過去一段時期內所發表研究論文的引用率而確定了一份頂尖100位材料學家的榜單,其中有多位華人材料學家入選。其中在美國晶片領域中,排名前五位的頂尖晶片材料專家都來自中國,分別是孫玉剛、夏幼南、殷亞東、楊培東、黃暄益,這些都是世界頂尖的晶片材料專家。
  • 美國晶片專家名單曝光,前5名都來自中國,任正非也沒有想到
    」 這段話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2019年5月接受《面對面》採訪時說的。關於中國如何才能成為晶片強國,任正非認為「高級人才」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在華為麒麟晶片出世之前,中國半導體產業一直處於「無芯」時代,正是華為的出現才讓「中國晶片」完成破冰行動
  • 壓不垮的任正非,打不死的華為,殺不死我的終將使我更加強大!
    但是華為這次依舊沒有讓人失望,第二天華為官方就宣布,所有備胎計劃全部轉正。一夜之間,鴻蒙作業系統、麒麟處理器、升騰晶片、鯤鵬晶片、5G晶片全部由後臺轉向了前臺。此時,整個中國沸騰了,任正非的戰略眼光和華為的技術實力實在令人感嘆。華為的備胎計劃,扶大廈於將傾攢狂瀾於既倒。
  • 繼奔月工程後,中國「人造太陽」也將突破,美科學家感嘆:太快了
    2020年,是中國科技企業較為艱難的一年,但也是中國科技開花結果的一年,6月份,中國北鬥三號美科學家感嘆中國科技發展太快了反而一直給我們製造科技封鎖的美國卻是倒黴不斷,近日外媒報導,號稱美國「天眼」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完全崩潰,這引來了美科技界的一片「哀嘆」,這與捷報頻傳的中國科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華為晶片即將「停機」,只剩不到10天的時間,任正非也沒有辦法!
    120天緩衝期將過5月15日,對於華為而言是個相當特殊的日子,不妨叫做「515事件」,2019年的「515」、2020年的「515」,某國兩次出手,所以才有今日華為這般無奈。今年的「515」留給華為120天(四個月)的緩衝期,現在只剩不到10天的時間。
  • 今天,任正非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今天,任正非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今天,華為正式吹響了對美國的反擊號角!華為最大的華中科研基地——武漢華為光工廠項目(二期)FAB2主廠房建成,其中包括了FAB生產廠房、CUB動力站、PMD軟體工廠還有其他相關配套設施。
  • 任正非:活下去是華為的最高綱領
    01 任正非:我有2個「底層邏輯」 偉大的領導行為背後往往都有一些關鍵的驅動因素,或者說是決定行為的主導思想。 李一男2000年成立港灣公司之後,兩年內就挖走了華為600多名核心員工,當時華為的軍心渙散,許多人對公司的未來感到悲觀。此時此刻,任正非的領導力成為提振士氣的關鍵,他採取了三個重要舉措。
  • 晶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比亞迪王傳福是說給華為任正非聽的嗎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冷眼世界觀,歡迎大家收看我的評論文章:晶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比亞迪王傳福是說給華為任正非聽的嗎?王傳福,現為比亞迪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主席;廣東省第十二屆工商聯副主席。王傳福在中國也是一位傳奇人物,做任何事情都帶著一股不服輸的精氣神。
  • 任正非:華為是世界上最窮的高科技公司
    4月24日消息 華為心聲社區公布了任正非接受CNN採訪紀要。當被問及是否對華為未來的生存及盈利擔心時,任正非表示,我們對華為的生存是不會擔心的。在一、二月份,華為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35.8%,而且我們感到今年的增長很猛的,要控制合理的增長。
  • 任正非請「布鞋院士」代言,李小文:不收錢,希望中國多幾個華為
    任正非在得知李小文院士以後,便決定要讓華為學習李小文艱苦奮鬥的精神。華為向李小文學習的精神核心宗旨在於艱苦奮鬥,堅持不懈。放眼全國科技企業,能夠和華為一樣,在晶片、通訊、手機、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等領域做得好的,似乎就只有華為了。 華為也是中國科技企業的代表,在全球享譽盛名。雖然這兩年在國際市場環境變得惡劣,但任正非非但沒有停止對華為研發經費的投入,反而決定在2020年至少拿出200億美元的研發費用。
  • 華為離了誰都要繼續往前走,任正非:包括我
    華為在今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從年初開始,華為就遭到了美G的打壓和制裁,美G聯合歐洲各國一起抵制華為5G設備,之前跟華為達成合作的多個國家突然變臉,給華為的海外5G業務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而在915之後美G對華為的晶片禁令也正式生效,這次美G的手又伸到了華為的消費者業務上。
  • 方舟子抨擊華為鴻蒙?任正非作出回應!
    方舟子抨擊華為鴻蒙?任正非作出回應!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是對華為持肯定態度的,但是仍有那麼幾個國家盲目的跟風美國,當川普向美企下達立即撤離中方市場的時候,日本很多企業為了討好美國,也更風撤離,其實這也好理解,畢竟日本一直將美國當作大哥,可是近日富士康做出表態後,還是令華人非常氣憤,要知道,該企業並不屬於美國,只不過是美國某些企業的一個代加工小工廠而已。
  • 華為的管理理念:任正非洞察人性
    文|高歡歡 編輯|周春林 頭圖來源|華為公司 「我是個沒用的管理者,不懂技術不懂管理,我只是個傀儡。」任正非不止一次這樣說。
  • 華為海思正式宣布,高通現危機感?任正非說過的話已實現
    但是從本質上看,三星、蘋果的晶片設計重點在於應用處理器,華為海思則更在乎基帶晶片,而基帶晶片是電信設備和手機的連接樞紐。任正非能在15年前「和平時期」就能預料到如今的情景,積極備戰華為海思晶片,其實跟2002年思科的官司有一定關係。這場糾紛也讓任正非決心減少對美國晶片的依賴,堅決自主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