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橋,修路、修房子,已經習慣了,只要砸錢就行了,這個晶片砸錢不行的,得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中國要踏踏實實在數學,物理,化學,神經學,腦科學,各個方面努力地去改變,我們才可能在這個世界上站得起來。」
這段話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2019年5月接受《面對面》採訪時說的。關於中國如何才能成為晶片強國,任正非認為「高級人才」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在華為麒麟晶片出世之前,中國半導體產業一直處於「無芯」時代,正是華為的出現才讓「中國晶片」完成破冰行動。
為什麼會是華為呢?
因為華為擁有700名數學家,800名物理學家,120名化學家,6000名基礎研究專家以及6萬名工程師,平均每年的研發投入上千億。
此外,華為更是積極推動「天才少年」計劃,面向全球出重金招聘數學、計算機、物理、材料、晶片、智能製造、化學等相關領域的青年學者,並安排導師以及重大課題加以培養。
比如去年12月份,華中科技大學剛畢業的青年博士左鵬飛就收到了華為「天才計劃」的offer,直接拿下了200萬的年薪。
任正非一心想要搜羅人才,培養人才,並以此打破美國晶片封鎖。然而在近日,美國頂級晶片專家名單曝光,前5名竟然都來自中國!這恐怕是任正非也沒有想到的!
比如排名第一的楊培東(美籍),本科院校來自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現在則是美國加州大學的分校教授。
其他排名靠後的還有夏幼南(美籍)、殷亞東(中國籍)、黃暄益(中國籍)、孫玉剛、馬曉龍(中國籍)等,他們大部分來自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有少部分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以及清華大學。
為什麼我們大學培養的天之驕子在公費送往國外深造之後,卻沒有選擇回國報效,而是留在異國他鄉?
任正非指出「人才」才是中國晶片產業崛起的關鍵,結果卻發現中國頂尖材料科學家紛紛外流,這恐怕是任正非也沒有想到的!
這不由得讓我們想起曾經的清華天才林燁。因表現優異被公費送往美國深造,結果學成之後卻選擇留在美國。
不僅如此,在祖國最需要飛彈的時候,林燁竟然還主動放棄中國國籍,加入美國波音公司幫助美國製造出了美國新一代陸基洲際飛彈民兵洲際飛彈——民兵洲際飛彈。
如今歷史似乎又再一次重演,美國最頂尖晶片材料專家的前五名竟然都是來自於中國,他們又再一次成為美方「斷供」中國晶片的幫手!
很多人認為頂尖光刻機才是制約中國半導體發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其實這就是一個「美國陷阱」。它讓我們把注意力更多用在「買設備」上面,而忽略了去培養屬於自己的晶片人才。
我們要深深地記住,一臺光刻機的到貨並不能振興中國半導體產業,唯有培養出源源不斷屬於我們自己的「高級晶片人才」才是中國半導體產業強大的根本!
總結:曾經我們失去了林燁,但是我們依然造出了世界聞名的「東風」;如今我們失去了這5位頂尖晶片材料專家,我們也必然能夠攻克晶片難題!
中國晶片產業不會因為少了這5個人就停滯不前,但是我們對於高等教育領域人才的愛國主義教育確實不能再放任不管了。
就像鄭強教授所說的那樣:「科技無國界?可笑!」
本期討論:大家認為應當如何提高對高等教育領域人才的愛國主義教育?公費留學的標準是否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