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晶片專家名單曝光,前5名都來自中國,任正非也沒有想到
」 這段話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2019年5月接受《面對面》採訪時說的。關於中國如何才能成為晶片強國,任正非認為「高級人才」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因為華為擁有700名數學家,800名物理學家,120名化學家,6000名基礎研究專家以及6萬名工程師,平均每年的研發投入上千億。 此外,華為更是積極推動「天才少年」計劃,面向全球出重金招聘數學、計算機、物理、材料、晶片、智能製造、化學等相關領域的青年學者,並安排導師以及重大課題加以培養。
-
美晶片前五名頂尖專家都為中國人!任正非「天才少年」欲力挽狂瀾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晶片大國,無論在技術還是設備,都位居世界前列,這一切都離不開人才的培養。先前,國外研究機構曾依據過去一段時期內所發表研究論文的引用率而確定了一份頂尖100位材料學家的榜單,其中有多位華人材料學家入選。其中在美國晶片領域中,排名前五位的頂尖晶片材料專家都來自中國,分別是孫玉剛、夏幼南、殷亞東、楊培東、黃暄益,這些都是世界頂尖的晶片材料專家。
-
開始反擊,任正非三個決定助飛華為,美晶片專家感嘆:太快了
華為5G將中國通信技術帶到了新的高度,實現了對美國的彎道超車,然而為了爭奪5G主導權,不甘心落敗的美國便開始掄起大棒,連番針對性的打壓華為等國產科技企業。我國晶片製造領域的現狀尤其是晶片禁令,讓我們這個晶片需求大國一度陷入沒有高端晶片可用的局面。
-
任正非請布鞋院士代言,李小文一分不要:希望中國能再多幾個華為
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Li-Strahler 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中國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當人民日報整版刊登了他的不修邊幅、腳穿一雙布鞋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做報告的照片和事跡後,便迅速成了網絡熱議的話題,「布鞋院士」李小文也成了網紅,更被網友親切稱為中國科技界的「掃地僧」。
-
ASML和英飛凌將布局中國,任正非拜會中科院院長,背後意味深長
ASML中國區總裁表態只是其一。根據外媒報導,來自德國的半導體巨頭英飛凌,也將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瞄準了中國市場。3時過一天,9月17日下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CEO任正非一行來訪中國科學院,與中科院的專家學者們舉行了座談交流會,就基礎研究及關鍵技術發展進行了探討交流。隨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與任正非一行舉行了工作會談。
-
任正非說過的話已實現
任正非說過的話已實現2018年的中興事件相信大家還歷歷在目,在美國政府的制裁下,一個著名的科技公司一夜之間陷入癱瘓,讓大家唏噓不已。中興為了解決這個事情,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看來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機裡,才能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
網傳當年MH370飛機上有29名中國晶片專家,是真的嗎?
MH370事件馬航MH370是馬來西亞航空公司航班,2014年3月8日由吉隆坡國際機場飛往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於3月8日凌晨1時20分失聯,MH370航班上載有227名乘客(其中中國大陸153人,中國臺灣1人),機組人員12名。
-
任正非談中國晶片:問題出在製造設備和基礎工業
在這篇講話中,任正非表示中國要更加重視晶片問題。中國晶片的設計在全世界都是領先的,但是在製造設備、基礎工業和化學製劑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任正非認為,晶片製造的每一臺設備、每一項材料都非常尖端、非常難做,沒有高端的有經驗的專家是做不出來的。現在「卡脖子」的問題大多數是工程科學、應用科學方面的問題,基礎理論是「卡」不了「脖子」的。所以,大學不要管當前的「卡脖子」,大學的責任是「捅破天」。
-
8年前華為諾亞方舟座談會預言成真,好在任正非16年前就開始布局
8年前,在華為「2012諾亞方舟實驗室」專家座談會上,有人向任正非提了一個問題:「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系統不給我用了,晶片也不給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任正非回答說:「斷了我們糧食的時候,我們的備份系統稍微差一點,也要湊合能用上去。」
-
不提麒麟和鴻蒙 任正非野心藏在了這些關鍵詞裡
在任正非的所有回答中,「美國」是出現頻次最多的國家名(200次),其次是「中國」(75次),這也可以看出過去幾年中美國和華為之間的「恩怨糾葛」。這裡的高頻詞彙主要來自兩個渠道,一是被提問,二是任正非主動提及。一邊是代表著媒體和社會的關注點,一邊代表任正非和華為的聚焦點。「美國」是回答中出現最多的詞在任正非的所有回答中,「美國」是出現頻次最多的國家名(200次),其次是「中國」(75次),這也可以看出過去幾年中美國和華為之間的「恩怨糾葛」。
-
任正非造光子晶片,美國傻了!國足竟然跑不過清華學生!
耐克巨虧56億,李維斯巨虧25億,這家服務過40位美國總統的老店也申請破產…近日,牛仔褲製造商美國牛仔服飾集團李維斯發布第二財季財報,數據顯示淨虧損約25億元。耐克三個月虧損56億,美國最古老的男裝品牌公司之一布魯克斯兄弟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
傳言當年的馬航370有20多名「晶片」專家,是真的嗎?
馬航MH370是一架來自於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的航班,2014年的「三八婦女節」那天由吉隆坡飛往我們的首都北京,在飛行的途中載有227名乘客和12名機組人員的MH370從此失蹤至今下落不明。200多名乘客當中有中國籍乘客154人,他們之中有的人身份非常的重要,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在馬航MH370乘客名單中,有29名晶片專家,此事爆出,給本就撲朔迷離的馬航MH370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當然29名晶片專家的傳言,並不是最近才有。早在2014年馬航MH370失蹤之時,這種說法就一直存在。
-
任正非,又在下一盤什麼棋?
等待Erdal Arika,一如任正非等待中國高校理論研究的飛躍。從7月29日開始,曾經四個多月不曾對外公開發聲的任正非,突然活躍起來。迄今60多天裡,他馬不停蹄訪問了7所國內高校、研究機構。而在以往,任正非掛在嘴邊的大學都是國外的,常提起的不僅有土耳其的教授、日本的教授,還有俄羅斯的天才數學家。
-
經典謠言「世界頂級晶片專家前6名都是中國人」,是怎麼炮製出來的
2020年6月11日起,一篇題為「美國世界頂級晶片專家前6名都是中國人 「世界頂級晶片專家前6名都是中國人」這個標題,可謂抓住了當下中國關注的晶片之痛。第一段又緊跟最新形勢,從美國施壓華為,斷供晶片娓娓道來。 而該文最後一段,便激起民粹情緒。「美國的晶片都是中國人做的,也都是中國科技大學培養出來的天才,但是很可惜。他們都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沒有為祖國效力。辛辛苦苦養大的雞卻去了別人家窩裡下蛋。
-
中科院宣布入場光刻機,被網友看衰,你如何看?
光刻機、關鍵材料等重點技術,幫助國內科技企業擺脫被西方國家卡脖子的命運。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光刻機已經達到了能製造5nm工藝晶片的技術(來自臺積電)。反觀國內,雖然國內也已經製造出了光刻機,但是國內的光刻機技術就要比國際上差不少了。
-
華為重發任正非2012年講話,談為何搞晶片,員工:老闆穿越了
關於華為如何創新在此次座談會上,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李航問任正非,怎樣才能是華為更具創新力?任正非稱,華為在創新的問題上,第一要強調價值理論,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一定是為了創造價值;第二,華為要更多的寬容失敗。
-
最強材料石墨烯首研成功,中國晶片有希望,或造福全人類
中國晶片發展其實中國對晶片的研發從很早就已經開始了,為此我國曾投入了大量的財力人力,只不過由於最近美國的大肆打壓,才讓原本地下工作的科技人員們浮出水面。就華為來說,任正非曾公開講過,華為雖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堅持每年都將收入的10%甚至以上都投入到研發費用中去,近年更是提高到了15%之多。作為我國最高的學術機構中科院,更是投入不計其數的資金來進行科技研發。近10年華為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4800億元人民幣。
-
任正非告別榮耀!臺積電曝出晶片頂級技術,谷歌傷口撒鹽?
11月17日,苦苦從9月15日開始的晶片斷供,近2個月堅持的華為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將旗下手機中低端業務榮耀品牌進行出售。交接後,華為將不再參與新榮耀未來任何發展戰略上的決定,反而在這場堪稱產業鏈上的"自救"行動中獻上了華為的中堅力量——讓原本擔任華為榮耀的趙明繼續擔任新榮耀的CEO,讓多達近10位原華為高層人士與華為分割,進入新榮耀,這終將是華為發展歷史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之一!
-
世界權威科學家排行榜前10,5名中科大畢業,為嘛造不出中國芯
華為首日斷供,網上談論的話題,千奇百怪,但涉及最多的便是晶片。晶片製造涉及的專業領域很多,比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電氣工程、通信工程,還有一個被大家忽略的材料與裝置。所謂的材料與裝置,簡單的說就是半導體器件、微電子器件納米材料等。
-
世界權威科學家排行榜前10,5名中科大畢業,為嘛造不出中國芯
華為首日斷供,網上談論的話題,千奇百怪,但涉及最多的便是晶片。 晶片製造涉及的專業領域很多,比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電氣工程、通信工程,還有一個被大家忽略的材料與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