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是陷阱還是救贖,你該如何選擇?

2020-12-04 靈工邦

大家看《令人心動offer2》了麼?還記得第一季播出時候,那真的是我的白月光。所以第二季出的時候,小編馬不停蹄的就開始追劇模式。

第一期的主題談到了一個詞「裸辭」。

這不由讓我想到了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姑娘天天因為上班而焦慮掉頭髮,感覺自己猶如行屍走肉一般,連發薪日都已經不能讓她開心起來,周六日更是手機只想關機呆在家裡放空自己,後來家裡看不下去了,帶她去看了心理醫生才知道自己家的姑娘已經是重度抑鬱了。這樣真的是我們想局面麼?

當你目前工作幹的尤其不爽,星期一上班就想著星期五放假,每天上班如上墳,那就辭,不要被網上那些毒雞湯嚇到。尤其當你還年輕,又不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左有房貸右有車貸,斷供一個月全家西北風。工作上你資歷尚淺又不是在企業裡做到了高管,一個蘿蔔一個坑,想出來找份同水平工作需要時間和機緣,外包營銷這種中低端崗位市面上有的是,有啥好猶豫的。

不就是打份工麼,賺錢最後是要用來過日子的,你日子都抑鬱了,還不辭職去送命麼?普通人都這麼難了,想過個正常人的日子至於還要背負這麼多偶像包袱麼?非要把自己逼到和大連理工那哥們一樣的程度,大V才會出來說:哎呀不要給自己那麼大壓力,人生其實幹點啥都可以,怎麼過不是過,好死不如賴活著,那你倒是鼓勵人家賴起來啊先。

儲備3-6個月基本生活費的存款,做好接下來幾個月省吃儉用的準備,辭職後在家好好休息兩個禮拜開始全身心再找工作唄。注意,是在家休息,吃好,喝好,睡好,調整好,不是出去旅遊傻high把錢霍霍光。

我在知乎上看到也給很有意思的問題,「什麼條件才有資格裸辭?」

在我看來,裸辭這件事,沒有什麼資格不資格,做著不開心,就辭職了!就這麼簡單。

我不管什麼工作不好找,做的這份工作已經不錯了之類的藉口,我只知道我繼續工作下去很不開心,整天工作都很壓抑,那我還留在這裡幹嘛?

工作辭了再慢慢找,人難道在一個坑裡一輩子起不來?辭職了,想考公務員就專心備戰,想學其他專業的東西就去學,提升學歷就去提升!

如果你想清楚了,你是不喜歡上班?還是真的不喜歡這份工作?如果說裸辭對你是利益大於弊的,那就沒關係。

但問題就在,90%的人,都想不清楚這個問題:我該不該辭職?

模糊想,永遠沒有清晰的答案。

這篇我總結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當然,我不是建議你瞎裸辭。

為什麼想裸辭的人會有想要逃離的心思,其實說白了是感覺自己在現有的崗位上不舒服了。

捫心自問一下:你適合現在的崗位麼?

這個問題,需要我們了解一下,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一個人找工作,換工作,就是從自己的能力出發,匹配工作,升級技能,再匹配的過程。

查理芒格說:你必須清楚自己有什麼本領。如果玩那些別人玩很好,自己卻一竅不通的遊戲,那麼你註定一敗塗地。要認真自己的優勢,只在能力圈裡競爭。

任何技能,只要你願意學,都能進步,但想做到牛X,就要去找匹配自己能力圈的工作。

很多人是,明明知道自己不適合一份工作,還在那「堅持」,不知道堅持個啥。奇蹟不會發生。

不要不把自己看的過於重要,說實話一個公司對於你辭職與否並沒有過多的緊張,其實應該緊張的就是你自己了。

這時候你應該就會想:

原來,我是一個能隨時離開、離開後對公司幾乎毫髮無傷、而且隨時能找到人替代的員工。原來,這份工作的可替代性這麼強。

每個公司都有一定的離職率,所以你在一個稍微有點規模的公司,就會發現每個月都有離職的人。

同時,你會發現,某些人的離開,確實讓你毫無知覺。

好像,這個員工在不在這,沒啥區別。

相反,你也能看到一些員工,他走了,大家都能感知到,業務進展會變慢或變弱,領導會著急招人甚至會親自頂上做一段時間,因為那個工作太重要了。

一個能隨時輕易替代的工作,註定是沒有前途的。

很多在大公司的人,更要警惕,因為你在大公司,享受大公司的平臺光環,而且當初你面試、筆試時困難重重,而且面試官和後來的領導都給你講高大上...

這些都會讓你誤以為:自己很重要,有很強的不可替代性。

其實很多大公司,會把很多工作包裝描述很高大上,同時大公司有錢,能給一個高出行業水準的工資,其實目的是招一批高材生,培養成最好用的螺絲釘。

這種工作,看似高大上,其實你進入小半年,各種流程熟練之後,再積累幾個案例經驗就足夠用了,其實並不需要多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甚至不需要多少「智力付出」,時間久了,你會發現自己雖然在大公司,但依然做的是「流水線工作」。

想要成為公司裡那個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人,就得你具備別人不具備的技能、知識、人脈……任何一點你有別人沒有,你就不可替換。

但是,短期看某個人可以不可替換,長期來看,從來沒有一個人是不可替換的,相信我,從來沒有,所以要時刻保持自己的技能優勢。

假如一份工作,沒錢、沒價值、還沒時間,那就可以毫不猶豫的辭職了,因為你得找一個至少滿足一點的工作,用這一點,去撬動未來的兩點。

對於裸辭一直遲遲猶豫不決的除了覺得自身能力找不到比現在更好的崗位外,就是擔心招新工作的時候怕對方介意。

HR其實並不在意你是裸辭還是在職,他在意的是你的離職原因、個人能力、薪資要求、穩定性等方面。在同等條件下,HR更傾向於裸辭的求職者,原因如下:

1、裸辭的入職時間快,在職的入職周期長、變數多;

2、裸辭的對於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不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

我看還有一部分說,裸辭最害怕的其實就是社保斷繳,因為補起來一是會掏很多錢,二就是醫保即使補繳了也依舊會有幾個月沒有錢入帳。

對於這方面的解決方法,小編給出的意見是:可以考慮看看靈活用工。

勞動者就業觀念隨時代變化發生轉變,追求人生價值實現、獲得精神富足成為主要驅動力,靈活性高、自主性強的工作吸引著越來越多就業者參與。

靈活用工對勞動者來講,它就是一種自主的價值。對個人來講,它可以根據個人的時間,個人的愛好,個人對工作環境的追求,可以時間自主,可以工作環境自主、工作內容自主。還可做到不同的工作場景的切換,因此對個人來講,靈工他有一定的自主價值。

很多人跟我說選擇了靈活用工以後就很難再回到全職崗位了,覺得不穩定,怕會更加的「飢一頓飽一頓。」其實隨著移動經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願意接受具有更廣泛經驗、並應對過各種情形的專業人士。此外,如果你想要重新開始全職工作,爭取在「靈活用工」期間表現優異,企業可能就會為你敞開全職崗位的大門。

為什麼用工單位要用到靈活用工

1.企業缺成本票,企業錢花了,沒有票據,希望獲得合理利潤和財務合規

2.企業利潤高,企業所得稅高達25%,股東分紅個稅20%,希望降低企業所得稅和分紅個稅

3.企業增值稅高,進項票不足,稅點高,希望降低增值稅稅負

4.工資個稅高/社保高,企業用工成本大,希望節省個稅,社保

5.高收入個人,個人勞務個稅高,希望降低個稅

6.虛增人員做工資成本,社保入稅,稅務局可以直接查出

7.買賣發票抵扣成本,金稅三期大數據時代馬上就會發現

8.公轉私,直接轉私人帳戶,違背了納稅義務

9.稅收優惠,當地沒有稅收優惠政策

10.股權轉讓,股權轉讓產生溢價個稅高

所以說完全不用擔心自己成為靈活用工的話,找不到工作,因為靈活用工對於企業的優勢更大。

最後小編想說,裸辭所帶來的影響一定是企業和員工兩方面的,如何能把影響代價降低,相信我,了解了靈活用工你就會得到想要的答案。

相關焦點

  • 優秀的人把裸辭當做進步的跳板,為何你的裸辭是毫無意義的?
    這位朋友是不堪公司的業績壓力和考核,所以選擇了裸辭的道路。這就是典型的逃避責任,但就羅sir而言,我認為這也還是在可理解的範圍之內。為何這位朋友不堪忍受公司業績壓力呢?一句話總結,我的付出與收益是不成正比的。
  • 裸辭之後,找工作要多久,這期間煩躁、焦慮、崩潰、迷茫該怎麼辦
    裸辭之後,找工作的時間每個人都不一樣,但煩躁、焦慮、崩潰、迷茫這樣的情緒幾乎會出現在每一個人身上,所以,這篇內容,阿胖重點討論如何克服裸辭之後煩躁、焦慮、崩潰、迷茫的情緒,從而讓自己快速的找到合適的工作。一、負面情緒的克服方法1. 調整期望克服負面情緒的第一個方法就是:調整期望啥意思呢?
  • 幻書啟世錄燈神的呼喚和聖子的救贖如何選擇
    幻書啟世錄燈神的呼喚和聖子的救贖選擇攻略
  • 90後辭職理由火了,還這樣懟老闆,裸辭,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這句話你肯定也聽說過,這位女老師因為這句話而火遍全國。對於新一代年輕人來說,辭職好像變成了一種潮流。有很多畢業一兩年的人表示,裸辭上頭。最近一名90後辭職信在網絡上又火了,在和領導溝通時,他表示你罵我,我就離職,我也沒有義務挨罵!只不過是一份工作而已,隨後直接向老闆提出離職交接工作,並這樣懟HR「再您媽的見」。
  • 掌握這一點將有助於你保持面試的
    好人用赤裸裸的語言作為進步的跳板,為什麼你赤裸裸的話毫無意義?本文將重點探討裸面試與一般面試有何區別?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如何避免面試中的風險?同時,我還將裸聊分成「能力者裸辭」和「一般性裸辭」,幫助你避免面試中的陷阱。辭職與裸辭的基本認識首先,裸辭和一般辭職有什麼區別?
  • 讀懂了《肖申克的救贖》,你就讀懂了人生
    她很漂亮,老天,我是多麼愛她啊,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我倒是可以想像,一個花了二十年時間策劃獨自越獄的人,如果真的天天生活在你的枕邊,還真是一件有點可怕的事。關了二十年,他也有了反思,安迪對自己的「罪名」有了新的認識:「……對,是我殺了她,雖然不是我開的槍,但是我害她離我而去,她就是因我而死的。」
  • 薩特:你該選擇殺死一個人,還是看著五個人死去?
    你可能認為你可以用一些標籤定義我,但你錯了,因為我始終會是一件正在加工的作品。我是我自己的自由:不多,也不少。每一個人都是一樣自由的,沒有任何劃定的道路來引導人去救贖自己;他必須不斷創造自己的道路。但是,創造道路,他便擁有了自由與責任,失去了推脫的藉口,而所有希望都存在於他本身之中。
  • 《半個喜劇》:喜劇表面下的和解深藏反映了人們深度對自我救贖的
    整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自我救贖的過程。一個英雄三個群體,花或綠葉承載更華麗孫同,在自我救贖的過程中,三片綠葉貢獻良多。接下來,我們將以這三片綠葉為切入點,分析孫是如何從自我救贖的實現中走出來的。第二天孫同唱歌回來,發現鄭多多困住了另一個女孩,為了避免初戀的傷害高璐,他選擇幫助多多撒謊。表面上,孫同不想高璐難過,但事實上他害怕冒犯多多,丟掉工作和北京帳戶。正如莫默所說:當你不侵犯他的利益時,你就是他的好朋友,一旦你侵犯了他的利益,你就是一隻狗。
  • 《肖申克的救贖》原著作者告訴你:一個好作家是如何養成的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截圖銀行家安迪因涉嫌謀殺妻子,被判決終身監禁。他用一隻鶴嘴鋤,挖了19年,終於逃出生天。無論你在百度,還是在豆瓣搜索最值得觀賞的電影、世界上最偉大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一定是選項之一。這部豆瓣評分9.7的電影原作就出自美國通俗小說作家史蒂芬·金之手。史蒂芬·金著有多部暢銷小說,很多都改編成了影視劇,像我們熟悉的《閃靈》、《迷霧》、《危情十日》等等,他被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
  • 《挪威的森林》:愛與欲的糾結,身與心的迷失和救贖
    雖然一些戲份被刪減,但導演陳英雄還是抓住了原著的幾個精髓,將渡邊與直子、綠子之間的愛情故事詮釋了出來。《挪威的森林》改編自村上春樹的同名小說,是村上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該片講述了大學生渡邊與直子、綠子等人之間的愛情糾纏,該影片獲得第五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攝影獎以及入圍第六十七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村上春樹的原著中夾雜了關於愛情、性、死亡、人生等話題的探討。
  • 查理·芒格推薦 華爾街投資者熱捧《增值陷阱》教你如何聰明的投資
    明明把錢放在了幾個籃子裡,結果還是沒有躲過風險?……你的投資中是否也存在這些問題?你是否想解決這些問題?是時候了解一門新興學科——行為經濟學了。因為想要在投資中獲利,不僅需要金融學知識,更需要了解人性,需要心理學的加持。《增值陷阱》就是一本關於行為經濟學的書,它可以指導人們如何在真實的金融市場做出正確決策,也可以讓你學會如何守住自己的錢袋子。
  • 裸辭後失業的第9個月心態崩了!工資低也比沒錢好!
    圖:促使你最近一次跳槽的原因是什麼?顯然,錢很重要,但並沒有變成大家辭職的唯一動機。例如今年跳槽,各行各業都經歷了一次不小的「洗牌」,讓更多的職場人意識到自身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大部分跳槽的人認為如果當前這份工作不能為你的簡歷添彩、無法讓你的技能提升,與其待在目前的公司增加無意義的工作年限,不如趁早換下家。實際上引發一個人辭職的原因會有很多,並且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離職原因。
  • 不管年前還是年後辭職,這個問題你都要想好了
    不管是年前辭職還是年後辭職,都要為下一份工作做好準備。你在面試中大概率會碰到這個問題——「你為什麼從上家公司辭職?」面試官為啥這麼關心我們和「前任」的「分手理由」?我們又該如何應對這個靈魂發問呢?問題背後w h y面試官詢問求職者的辭職原因,主要是出於以下三方面的目的:01通過過去的事情判斷你未來的可能面試官會通過面試去了解你過往的各種經歷,依此判斷你未來在遇到同樣事情時會如何選擇。 比如簡歷上呈現出頻繁跳槽的求職者,不穩定因素一定比一份工作堅持時間很長的求職者要高。
  • 吳儀:人稱「中國鐵娘子」,一生未婚,69歲裸辭高位,清高一生
    她身居高位,卻選擇了裸辭,安靜地走完了餘生,你不能說這樣的人,她沒有意義。打小就有報效國家的夢想吳儀,1938年生,籍貫湖北,生在武漢。吳儀的家境一般,她打小就很懂事,學習上也刻苦努力。吳儀接受的是正統的教育,從小就知道愛國的道理。
  • 科研該如何選擇?年輕學者的困惑:科研隨興趣,還是跟大流?
    前一段時間,在一場學術交流會後聽到很多年輕學者都會有這樣的困惑:作為一個年輕學者,做研究方向選擇的時候,是選擇自己的學術興趣好,還是選擇當前的學術主潮流好?該如何做選擇呢?如何選擇自己的科研方向,是很多年輕學者所關注的問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疑問,從分析的角度來看,主要是當今的學術評價導向造成的困惑。
  • June的最後一天評測:該如何拯救你,我的愛人!
    好像玩到這裡成了死循環了,該怎麼解開這個死結呢?既然熊孩子就是不去馬路惹禍,好友金髮女如果不綁好車子,還是會引發車禍。那就一步步來吧,熊孩子我不管你了,回到熊孩子的過去,你別玩風箏了,你還是繼續玩球吧。再回到金髮女的過去,找善心的老爺爺要繩子,果然OK,綁好車子上路。
  • 新本速遞 |《人形師》,人性至暗,如何尋得真正的救贖?
    人性至暗,如何尋得真正的救贖?歡迎來到「人形社」。在這裡,你們將會坐上一趟「人性試煉」的情緒過山車。遺憾的是:沒有剎車。還是為了守住心底最後的善良?你可能需要重新探索你是誰?你在哪?你將去哪?未來該如何應對?看你們最後做出怎樣的選擇。驚悚獵奇。
  • 遊泳遇到漩渦,你該順著漩渦還是逆著漩渦遊,才能逃出生天
    你在海裡遊泳突然遇到災難,你被吸入一個漩渦,要想逃離這個陷阱你該順著漩渦遊泳還是應該逆著漩渦遊泳才能讓你有機會逃出生天?要想知道這些你必須先了解漩渦是怎樣形成的。開闊水域的漩渦就像一場水下的龍捲風,它是由兩股水流相遇形成的。
  • 如何避開消費主義陷阱?
    2,如何避免消費主義陷阱。不要為社交成本買單老年人購物:單純的追求「使用價值」,所以那個年代的人買東西,他優先考慮的點是:商品越結實耐用越好,服務越實惠越好。社交成本很昂貴,如果你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只是盲從大眾,這就變成了,這部分錢花了沒有回報,這就是掉進了消費陷阱。所有商家打的廣告,都是圍繞「社交資本」展開的。
  • 《土撥鼠之日》的重複人生:在無限循環的日子裡,我們如何自我救贖?
    青年們對此並不買帳,因為要實現何冰老師口中的「自由選擇權利」,恐怕需要一個中產家庭,舉全家之力,方能培養出這樣的一朵「浪花」。這段演講,忽略了社會上那些沒有選擇權利,平平庸庸、形形色色的青年。他們更像是「一滴水」,一滴淹沒在茫茫大海中的小水滴。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一滴水」:在三點一線的生活之海中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