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潔回應記者英文提問:如果你是中國人請用中文

2020-12-07 快科技

5月25日,人機大戰第二局繼續進行,柯潔執白迎戰AlphaGo,弈至155手,柯潔認負,AlphaGo執黑中盤勝,目前比分2比0。據@棋牌新聞 報導,賽後,柯潔、DeepMind創始人哈薩比斯接受了國內各大媒體的採訪。

哈薩比斯表示,我們一直在後臺控制室觀戰,感覺柯潔表現非常完美,前100步都勢均力敵。從來沒看到過和AlphaGo的比賽能這麼勢均力敵

而柯潔也坦誠,當時覺得有機會了,之前阿爾法狗都是很穩健的,但今天有個劫爭他一直撐著不補,沒有為了簡明取勝去消掉,一直撐在那裡。我當時以為很接近勝利了,太緊張心一直劇烈跳動。可能因為太緊張而下了不太好的棋,心態還是不夠沉穩。

我有個捂胸口動作,是想讓心跳的慢一些。這盤棋我並不覺得自己下錯,覺得發揮挺好,但在後面中遺憾未能讓大家看到精彩戰鬥,突然就鬆懈下來。今天已經下得熱血沸騰,我不會選擇安樂死,希望下盤棋也下出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在採訪中出現這樣一個個小花絮,一位國內記者用英文向柯潔提問,語速非常快,現場翻譯甚至無法及時準確翻譯。

柯潔疑惑的問了一句,是中國記者還是外國記者?然後非常嚴肅的說到:如果你是中國人的話就應該用中文向我提問題。話音剛落,引發現場呼聲。

現場視頻:點此觀看

相關閱讀:

人機大戰第二局AlphaGo又贏了!柯潔中盤認輸

 

相關焦點

  • 人機大戰第二局賽後發布會:柯潔前百步強如阿法狗
    對於接下來無關整體勝負的第三局比賽,柯潔主動要求執白,並且希望繼續能夠和AlphaGo進行複雜戰鬥交戰——「我不喜歡安樂死,今天已經讓我熱血沸騰,我希望下盤棋也能精彩。」值得一提的是,柯潔還在問答中引得現場沸騰。當時央視旗下的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記者用英語向柯潔提問,並且語速非常快,現場翻譯甚至無法及時準確翻譯。
  • 柯潔回應華少犀利提問:雖然輸給了阿爾法狗,自己仍是世界第一
    IT之家1月9日消息 早前世界圍棋史上最年輕的七冠王柯潔在一次綜藝中曾談到自己輸給阿爾法狗的這件事,而在最近的媒體採訪中柯潔再度回應了主持人關於自己輸給阿爾法狗的問題。華少對話柯潔時向後者拋出犀利提問:狡滑的成年人會想,我不和阿爾法狗比,我就一直是世界第一,AI能否戰勝人類就永遠是一個世界懸念。
  • 人機大戰柯潔執白中盤不敵AlphaGo
    嘴上沒有明說,但心裡他肯定認為柯潔有機會了,「如果這盤能看到機會,我們明天那盤團體賽是不是也有點機會?」古力解說神猜中被贊AlphaGu今天古力連續猜中AlphaGo的好幾步棋,張璇八段驚呼:「今天柯潔是在跟AlphaGo比賽,還是在跟你比賽啊?太佩服了,我可以稱你為AlphaGu了。」古力平時與柯潔關係很好,今天比賽前他還發了一張柯潔步入賽場的背影圖,並寫文字說:「弱冠少年堅定的步伐,不忍心上前打擾。
  • 王俊凱全英文視頻提問霍金,霍金教授不僅表示稱讚還回應了~ | 視頻
    視頻中,王俊凱用英文向霍金提問,引來眾多網友關注。他向霍金討教了一個有關人類未來的問題:霍金教授對未來人類將移居到外星球做出了多次的預言和演講。那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呢? 霍金教授當天很快就發了一條微博和視頻回應了王俊凱,並表示「他的提問讓我看到了中國千禧一代的年輕人對未來的思考和好奇心」。 ↓↓↓
  • 記者會上的李克強:脫稿答問,英文提問未等翻譯已提筆記錄
    而過程中,他每一個抬手,都會引來後排攝影記者們的快門聲浪。從國務院領導同志身後的背板「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可以看出,總理記者會實際上和在梅地亞新聞中心舉辦的部長記者會「同宗同源」。會上,總理座位上的用品也延續了傳統:·便籤紙、紅藍鉛筆·飲用水·白色毛巾諳熟英文全場記者會122分鐘,梳理現場記者提問,15個提問機會裡有8個被外媒記者搶得,其中,大多數記者同樣用中文提問。
  • 中文和英文的文化差異
    一講到中文,在我們眼裡那是母親的象徵,無論走到哪裡,一聽到中國話就覺得格外的親切,但是在外國人眼裡,我們的中文卻讓他們望而止步。問什麼呢?中文實在是太難了!我們中國人現在也不乏學習英語的人才,甚至學習英語的人要遠遠多於研究漢語的人呢?所以我們不難猜出我們中國的語言多麼的精深。但是同樣都是語言怎麼還分難易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看看中文和英文到底有怎樣的不同。
  • 世衛組織媒體通報會已提供中文同聲傳譯,歡迎記者朋友參與
    本周起,世界衛生組織為北京時間每周一、三、五晚在日內瓦總部舉行的2019冠狀病毒病媒體通報會提供聯合國官方語言同聲傳譯,包括中文。我們期待著世界各地更多的記者能夠接入媒體通報會與我們溝通交流。世衛組織網上媒體通報會以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提供總幹事講話和問答環節的同聲傳譯服務。
  • 李安琪堅持一直說英文,吳京和網友們不淡定了,請講中文!
    前天李安琪在微博上為自家的化妝品牌做推廣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作為英語過六級的小編,雖然看得懂,但是還是要動腦轉換啊。那廣大網友的意見呢?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評論裡幾乎是一片倒的罵聲,而翻看她的微博幾乎全部都是英文,那小編在想她的粉絲英文都不錯吧。
  • 中國人大記者會應停止英文翻譯
    再說這125個不懂中文的記者,我不明白,派他們來的國外新聞機構怎麼有這麼大的膽量,讓不懂中文的記者到中國來採訪。他們能採訪到什麼?這好比中國派一個不懂日文的到日本去採訪一樣,不要說採訪了,估計北都找不著,所以連想都不敢想。中國人要去美國採訪,他的英文如果不夠八級十級的,想去美國採訪如痴人說夢。
  • 「我建議你進一步加深對中國的了解」 耿爽三回澳記者提問
    在現實生活中,你聽說過除了中國外交部或中國駐澳大使之外的任何人表達過對澳大利亞的不滿麼?  耿爽:你覺得網上的言論都不真實嗎?那是誰在那裡發表言論?是機器人嗎?  如果你在現實世界中沒有聽到這樣的言論,證明你的接觸面還不夠廣。希望你作為一名駐華記者能夠真正地深入中國社會,了解中國普通民眾的所思、所想,這樣才能全面、客觀、真實、準確地報導中國。
  • 給中國人起英文名成了生意……花幾十塊起個「Mary」您幹麼?
    「寶寶入學雙語幼兒園需要英文名、進入外企工作需要英文名、出國留學需要英文名……怎樣才能起一個合適的英文名?」在自己的網店裡,主業是中英文翻譯的李斌斌這樣打著廣告。近年來,給中國人起英文名,漸漸成了一門生意。經營這門生意的,有的是外國人,有的是學英語的中國人,還有留學海外的留學生。英語專業出身的李斌斌就以每次大約30元的價格,在網絡上提供起英文名的服務。
  • 讀中國人翻譯的中國人的英文作品,為何沒人覺得彆扭或想罵人?
    寫下這個題目,就覺得非常彆扭,說是「中國人的英文作品」,豈是一般人能看懂的?中國人翻譯的英文作品,到底是英文的,還是中文的?如果一句話要把這件事情將清楚,豈是30個字能滿足的?真相應當是:讀中國人翻譯的中國人用英文寫成的文學作品的中文版本,為什麼沒有人會覺得彆扭,或者想罵娘?
  • 外國人苦練中文用英文「注音」,網友:仿佛看到了學習英文的我
    各種顏色的皮膚各種顏色的頭髮嘴裡念的說的開始流行中國話....現在,越來越多的歪果仁苦練中文這不,有一段視頻最近在微博熱傳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視頻中,某歐洲餐廳為了更好的為中國人服務,裡面的服務員早晨六點就起床,在店裡學起了中文,一邊記筆記還一邊打哈欠,還用英文給中文注音。
  • 柯潔被曝大學選修課是圍棋,遭網友吐槽有才無德,柯潔回應別罵了
    在圍棋界,柯潔是大家都知道的圍棋天才,也多次獲得國際大獎。不過,柯潔除了下棋外,還喜歡發表一些評論。比如此次疫情爆發後,柯潔就多次發表評論。對一些人吐槽明星捐款少者,認為不要「道德綁架」等。最近,柯潔凌晨時分發文稱還有沒睡的朋友,一想到明天有早課,有點睡不著。可見,柯潔也要上課。柯潔被清華大學錄取後,也就成為了清華大學的一名大學生。自然也會和大家一樣,需要上課了。不過,沒有想到不僅有很多網友沒有睡,還有網友吐槽其選修課竟然選的是圍棋,讓老師怎麼上課,更是批其是惡人,有才無德等等。
  • 深海魚油 ——用英文欺負中國人
    我們中國人相信吃什麼補什麼。前段時間保健藥品買的很好。我想問的是:有保健藥品嗎?許多中國人相信藥食同源。藥食同源本身沒錯。但如果認為中藥沒有副作用就大錯特錯了。 怎麼才能健康?大家說,有萬能的保健品嗎?(回答:沒有。) 不好意思,請允許我和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是有的。你們肯定要問我是什麼?就是乾淨的水。
  • 老外的中文試卷笑抽無數中國人,遭國人吐槽,網友:心中平衡了!
    別去看了外國人所做的語文試題,你的心裡就會平衡一點了。老外的中文試卷笑抽無數中國人,遭國人吐槽,網友:心中平衡了!下面小編整理了幾張外國人做的語文試題,那場面實在是慘不忍睹,場面一度尷尬到了極點,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如果世上只有英文
    [摘要]總之,作為今日的中國人,應該感謝《倫敦新聞畫報》,用畫像為我們保存了一個古老的中國,同時,它也記錄了西方認識中國的過程。《倫敦新聞畫報》對這次展覽投入相當的熱情,這家創刊未久的月刊用了「太長」的篇幅來描述與讚美這次展覽:「一件物品就足以抵得上一整頁的文字描述。參觀者就像是看到了活生生的中國人,只要再運用一點想像力,就可以隨這些中國而去,或在他們中間生活。
  • 林鄭月娥建議設英文同傳:避免重複作答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天(3日)建議設立同聲傳譯提高記者問答環節的效率,避免以中英文重複相同的答案,隨後引起關注。林鄭月娥 圖自視覺中國據東網消息,林鄭月娥於3日在參加行政會議前,回應一名英語媒體的記者提問時,建議日後在問答環節中設立同聲傳譯,不然她每次都要用英文重複一遍中文回答,「浪費時間」。隨後,這則建議被曲解為「針對英語」。
  • 全球華人物理學家大會禁止用中文演講引發爭議
    剛剛落幕的第四屆全球華人物理學家大會,聚集了500多名學界精英,儘管都是黃皮膚黑頭髮,但從論文彙編到會議網站,從演講到提問,甚至會場門口的指南,全是英文。有人申請用中文做報告,被組織者以違反「國際慣例」為由拒絕。全場只有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教授一人,用了中文作報告。
  • 怎樣才能讓中國人跟我說中文?我在中國教英語,學中文
    當你遇到新朋友時,如果他們用英語和你說話,一場精心準備的舞蹈就開始了。你說中文,他們說英文,而且兩人都儘可能長時間地堅持自己的立場。最終,你們中的一個人會繳械投降——不是因為你累了或者你放棄了,而是因為你遇到了一個不知道該如何用那門特定的外語表達的單詞。「你想要,嗯,要不要,嗯,怎麼說呢,遊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