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偶氮化合物製備打破國外壟斷

2020-11-23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9月4日,瀋陽化工研究院傳出消息,該院專利技術「一種雙乙醯乙醯對苯二胺類雙偶氮化合物的製備方法」,已實現雙乙醯乙醯對苯二胺類、縮合偶氮類等6個高性能黃色顏料的穩定產業化生產,累計產值超過5億元,產品質量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

 

  據該技術第一發明人、染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王永華教授介紹,傳統的雙偶氮類黃色高性能顏料,主要有3,3』-二氯聯苯胺類及縮合偶氮兩種結構類型。其中3,3』-二氯聯苯胺具有潛在致癌性,已在全球範圍內禁用,導致黃色系高性能產品品種減少,尤其是強綠光黃色顏料品種短缺,亟待研發安全型替代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而雙乙醯乙醯對苯二胺類雙偶氮顏料,既是縮合偶氮類顏料的原料,又是行業公認的理想替代產品。以前,由於製備工藝落後,生產中缺少反應過程微觀控制,雙偶合反應不徹底,致使我國雙偶氮類高性能顏料的著色性能難以滿足應用要求,且生產能耗大,環境汙染嚴重。該產品主要依靠進口滿足國內需求。

 

  2010年,王永華教授帶領團隊從雙乙醯乙醯對苯二胺的偶合機理研究入手,結合我國顏料企業生產實際,在強化微觀傳質技術中,大膽採用能夠分解產生氣體的碳酸鈉鹽或碳酸銨鹽等作為反應過程的縛酸劑。他們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或氨氣等氣體在反應體系中膨脹、逸出過程中形成的擴散動力,加強物料的瞬時擴散,阻止了單偶合物的聚集,不僅促進了雙偶合反應的完成,也實現了醋酸的近零消耗,醋酸鈉消耗量減少80%。該技術還突破了原有技術中雜質(單偶氮化合物)含量過多的瓶頸問題,收率普遍提高5%以上。另外,由於粗品染料純度高,縮合偶氮類以外的雙偶氮顏料不需要強極性有機溶劑處理,有機溶劑接近零消耗、廢水排放量降低50%,且廢水COD大幅降低。

 

  據染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瀋陽院院長胥維昌教授介紹,該項技術不僅打破了我國縮合偶氮類黃色有機顏料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轉而實現產品出口,還解決了有致癌隱患的聯苯胺類顏料替代問題,標誌著我國有機顏料製造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提升了我國有機顏料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去年12月,該技術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周傳明)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中智林:2012-2016年10月重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及氧化偶氮化合物...
    出口重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及氧化偶氮化合物價格、數量統計,海關編碼HS29270000進出口總額查詢。  1、重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及氧化偶氮化合物進口數據分析:  從進口量方面來看,濟研諮詢數據顯示,2016年1-10月我國重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及氧化偶氮化合物進口量達1,412.23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39%。2015年我國重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及氧化偶氮化合物進口數量為1,779.90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28%。
  • 我國稀貴金屬濺射靶材製備已打破國外壟斷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云南省科技廳11月28日消息稱,雲南省貴金屬材料重點實驗室研發團隊在主任胡昌義帶領下,開展電子信息產業用稀貴金屬濺射靶材的關鍵製備技術及工程化應用研究,成功製備鎳鉑(NiPt)、鈷鉻鉑硼(CoCrPtB)等靶材和釕(Ru)、鈷鉻鉑二氧化矽(CoCrPt-SiO2
  • 我國自主研發磁性基板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這款由電子科技大學歷時10餘年研發的高磁導率磁性基板,打破了國外基板廠商壟斷市場的局面,不僅被華為、魅族、小米等手機採用,產品還銷至美國、日本等數十個國家及地區。憑藉「高磁導率磁性基板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電子科技大學鄧龍江教授團隊近日獲得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3D列印用鈦粉 攀鋼打破國外壟斷
    從2014年起,位於四川攀枝花的攀鋼研究院,就開始對3D列印用球形鈦粉技術展開研究,逐步打破國外壟斷,目前已達到了國內行業先進水平。  趙三超介紹說,近年來,隨著全球3D列印技術的發展,看似毫不起眼的鈦及鈦合金粉末,成為了金屬零件3D列印領域所需的關鍵材料,雖然國內也有企業研發,但其製備技術一直被國外企業壟斷。
  • 顛覆性技術製備材料 超級顯微鏡打破壟斷
    顛覆性技術製備新材料  為原子製造提供支撐  將不同物質分解成原子再聚合成團簇,就能形成新的物質和材料。南京大學王廣厚院士團隊的成果「原子團簇宏觀量製造裝置」此次入選。該裝置可製備上萬種新材料,建設團簇新物質資料庫,可為團簇走向原子製造、建設原子製造科學裝置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 科銳微磁高性能快淬磁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原標題:科銳微磁高性能快淬磁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近日,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信息顯示,為了打破高性能粘接磁粉、熱壓磁粉的生產和銷售一直被國外壟斷的局面,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企業
  • 打破國外壟斷 中核集團醫用同位素國產化取得新突破
    打破國外壟斷 中核集團醫用同位素國產化取得新突破 2020-12-26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端醫用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威海帕斯碸新材料: 高端醫用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 在洛「出生」的「高強高導銅合金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助力中國製造
    正是由於這個「背景」,使「高強高導銅合金關鍵製備加工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在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二等獎。  「高強高導銅合金關鍵製備加工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是河南科技大學聯合中鋁洛陽銅業有限公司等6家單位共同完成的獲獎項目。
  • 又一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國產化替代
    評委會聽取了項目工作報告和技術研究報告,經質詢和討論後形成一致意見,認為基於極薄取向電工鋼關鍵製造技術的產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原材料到成品工藝控制完全自主,將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極薄取向電工鋼屬於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應用範圍極廣,屬國家緊缺類產品,國外對這些產品限制進口到我國,我國一些企業曾經開展過這方面的研究,但僅限於試驗,厚度沒有達到這個範圍,沒有實現批量穩定的工業生產。
  • 從海洋微藻中提取DHA油脂新工藝打破國外壟斷
    從海洋微藻中提取出高品質的DHA油脂,加進奶粉中能促進嬰幼兒大腦發育,製成軟膠囊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南京工業大學黃和科研團隊發明的海洋微藻生產DHA油脂新工藝,打破了國外企業對微藻型DHA油脂的生產壟斷,目前已在多家企業應用並實現了規模化生產,為合作企業新增產值數億元。該工藝還獲得2017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技術發明一等獎。
  • 煙臺萬華化學又一新技術打破國外公司壟斷
    水母網1月8日訊(通訊員 王思恩 煙臺日報記者劉潔)1月5日,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華化學)又一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端技術打破國外公司技術壟斷。「乙苯共氧化法高效綠色製備環氧丙烷成套技術」項目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成果鑑定,由中國工程院陳建峰院士、蹇錫高院士以及中國科學院李亞棟院士等行業知名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認為,該項目成果整體技術進入國際領先行列。  環氧丙烷是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高端石化產品,是支撐聚氨酯新材料、精細化工等產業發展非常重要的基礎有機化工原料,其生產工藝主要有氯醇化法、共氧化法和直接氧化法。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蘇州崑山一機構攻克大飛機製造「卡脖子」難題
    10月24日,上交大全等軸晶3D列印裝備在崑山周市組裝下線,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崑山晶微新材料研究院研製的首臺500公斤液態金屬3D列印智能設備,實現了連續液態金屬3D「列印」的增材成型方法,而且產品為全等軸晶組織,鋁的強度、均勻性、一致性等性能指標,都遠遠優於傳統鑄造工藝,技術已成功申請了海內外30多項發明專利。
  • 打破國外壟斷,矽微粉龍頭聯瑞新材即將登陸科創板
    多年深耕矽微粉,打破國外壟斷隨著網絡化和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微電子技術和微電子產業迎來歷史性高光時刻。在集成電路製造過程中,封裝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據統計,全球集成電路封裝中97%採用環氧塑料封裝作為外殼材料,而其中的70%-90%為矽微粉。
  • 打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
    (原標題:打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隆重召開)2020年12月2日「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在河北省唐山市海港開發區昌盛國際酒店召開,本次發布會由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辦
  • 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這標誌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這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 充電樁核心晶片量產 東微打破國外廠商壟斷
    這不僅打破了國外廠商的長期壟斷,而且產品的各項性能超過國外品牌。 一塊拇指指甲大小的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只有幾克重,卻能承載超過700伏的電壓,而導通電阻僅有30毫歐,實現了高效低耗的電能轉換,為充電樁的快速充電提供關鍵技術保障。昨天,蘇州東微半導體有限公司舉行產品發布會,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充電樁用高壓高速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GreenMOS)成功量產。
  • 這位985教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產品已被華為應用!
    鄧龍江教授自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電磁功能材料與技術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帶領團隊在電磁功能材料機理、製備技術、工程應用及產業化等方面開展了系統性研究,為我國該領域關鍵技術自主創新、提升行業競爭力做出了突出貢獻。
  • 鞍鋼新型索道用鋼絲繩打破國外壟斷
    近日,由鞍鋼鋼繩公司研製的高性能柱狀新型繩芯索道鋼絲繩,成功應用到浙江溪口雪竇山景區和浙江千島湖黃山尖景區的脫掛式索道,打破了國外對該領域的壟斷,為鞍鋼進一步拓展客運索道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脫掛式索道對鋼絲繩性能要求極高,延伸率需達到1.5‰,而國產鋼絲繩延伸率通常在3.5‰左右,所以脫掛式索道鋼絲繩的供貨一直被少數歐洲公司壟斷。我國名山大川眾多,索道建設日新月異,索道發展空間極為廣闊,目前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
  • 巨化「巨芯冷卻液」打破國際壟斷
    原標題:巨化「巨芯冷卻液」打破國際壟斷 12月10日,巨化集團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巨芯專用冷卻液出廠。這是巨化傳統氟製冷劑產業的延伸產品,集成了氟製冷領域的先進生產技術,填補了國內高性能大數據中心專用冷卻液的空白。 據了解,「巨芯冷卻液」是巨化集團公司在十餘年的冷卻液研發技術積累基礎上,經過近100天連續攻關奮戰,成功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