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Finerenone III期臨床研究結果公布

2020-10-27 醫谷

10月27日,拜耳公司公布Finerenone的FIDELIO-DKD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在研藥物Finerenone延緩患有慢性腎臟病(CKD)和2型糖尿病(T2D)患者的慢性腎臟病進展。在接受指南推薦治療最大耐受劑量基礎上,Finerenone顯著降低主要複合終點風險18%(相對風險降低,HR 0.82 [95% CI, 0.73-0.93; p=0.0014] ),主要複合終點包括發生腎衰、至少4周持續降低預估腎小球濾過率至基線水平40%以下,或腎臟病死亡的時間,平均隨訪中位時間為2.6年。

Finerenone(BAY 94-8862)是一種在研、新型、非甾體、選擇性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MRA)。研究顯示其能夠防止鹽皮質激素受體過度激活帶來的多種損害。鹽皮質激素受體過度激活所導致的炎症和纖維化過程是腎臟和心血管受損的重要致病因素。

FIDELIO-DKD研究的主要研究者,美國芝加哥醫科大學的George L. Bakris教授說: 「現有治療方法關注血液動力學和代謝通路,不過在接受這些藥物治療後,慢性腎臟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仍然有腎臟病進展風險, FIDELIO-DKD研究結果為這些患者提供了一種重要的、有證據支持的新治療策略可能。鹽皮質激素受體過度激活會導致腎臟和心臟發生炎症和纖維化,對於新療法來說,這是一種有前景的靶點。新策略需要預防更進一步的靶器官損害,以及降低患者腎功能下降的比例。Finerenone研究結果與此高度契合,顯示出改善預後的效果,可以用於當前治療方案選擇有限的患者。」

慢性腎臟病(CKD)是一種未被充分認識的致死性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大約4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會發展成為慢性腎臟病。即使按照指南進行治療,CKD和T2D患者也處於CKD進展和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中。據估計,CKD大約影響全球超過1. 6億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病合併2型糖尿病是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患者需要透析或者腎移植才能存活。

FIDELIO-DKD研究是目前第一個在CKD和T2D患者中開展的、將主要複合終點設計為針對腎臟結局、並得到陽性結果的大規模研究。FIDELIO-DKD研究也是目前為止在CKD和T2D患者中開展的最大規模III期臨床項目中的一部分,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同布發表。

研究表明, Finerenone減少主要終點事件風險,各預設亞組結果基本一致,並且在整個研究期間治療效果一直保持。與安慰劑相比,Finerenone還顯著降低了關鍵次要終點風險,在中位隨訪時間2.6年中,降低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或心力衰竭住院複合事件風險14%(相對風險降低,HR 0.86[95%CI,0.75-0.99;p=0.0339])。兩組患者均接受標準治療,包括降糖治療和最大耐受劑量的RAS阻斷治療,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ARB)。

拜耳處方藥事業部執行委員會成員、研發總監Joerg Moeller博士說: 「要保護這類脆弱的患者,應想辦法推遲透析或腎移植時間,並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在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病領域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較高,我們的目標是通過研發來幫助解決這些問題。慢性腎臟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逐漸喪失,FIDELIO-DKD研究結果表明,Finerenone可能成為這類患者新的潛在治療選擇。我們很高興Finerenone達到一個重要的研發裡程碑,這表明該藥在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疾病進展的關鍵驅動因素上發揮了作用。」

Finerenone耐受性良好,與之前研究中觀察到的安全性情況相一致。治療期間兩組總體不良事件和嚴重不良事件相似。大多數不良事件為輕度或中度。與安慰劑組(34.3%)相比,Finerenone組發生嚴重不良事件的患者比例更低(31.9%); Finerenone組發生高鉀血症相關不良事件患者比例較安慰劑組高,分別為18.3%和9%;高鉀血症相關嚴重不良事件發生頻率均較低,分別為1.6%和0.4%;因高鉀血症而中止治療的比例分別為2.3%和0.9%;兩組均無高鉀血症相關死亡。

Finerenone用於治療CKD和T2D的III期臨床項目納入了13,000餘名處於不同疾病嚴重階段的患者,包括早期腎臟損害到腎病晚期階段。該項目是目前為止在CKD和T2D領域最大規模的III期臨床研究,共包括兩個項目,旨在評價在接受標準治療基礎上, Finerenone與安慰劑相比在腎臟和心血管方面的獲益。

FIDELIO-DKD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平行對照組、多中心、事件驅動的III期臨床研究,目的是評價在標準治療基礎上,與安慰劑相比,Finerenone在減少腎衰和防止腎臟疾病進展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納入了來自全球48個國家1000多個臨床中心的大約5700名CKD和T2D患者。

FIGARO-DKD研究目前尚在進行中,其目的是評價在標準治療基礎上,與安慰劑相比Finerenone在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與死亡率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納入來自歐洲、日本、中國和美國在內47個國家的大約7400名CKD和T2D患者。

拜耳最近還宣布啟動FINEARTS-HF研究,這是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III期臨床研究,將在5500餘名左心室射血分數≥40%的有症狀心力衰竭患者(紐約心臟協會II-IV級)中對Finerenone與安慰劑進行比較。研究主要目的是驗證在降低心血管死亡和總體(首次和復發)心力衰竭事件(定義為因心衰住院或緊急入院治療)的複合終點方面Finerenone優於安慰劑。

相關焦點

  • 拜耳Finerenone用於2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的III期臨床研究...
    2020年10月26日,拜耳公司在美國腎臟病學會2020年腎臟周期間召開全球媒體溝通會,介紹和2型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慢性腎臟病的危害,以及在研藥物Finerenone最新發布的FIDELIO-DKD III期臨床研究結果。
  • 度拉糖肽的III期臨床試驗結果優於利拉魯肽
    禮來製藥近日公布的AWARD-6研究結果證明,每周一次的度拉糖肽(1.8mg)的III期臨床試驗結果優於每日一次的利拉魯肽(1.5mg)   AWARD-6主要針對用於2型糖尿病治療,
  • 2020 ESMO:III期ADAURA臨床研究結果,泰瑞沙在治療中樞神經系統...
    一項基於獲得陽性結果的III期ADAURA臨床研究的預設探索性分析顯示,阿斯利康公司的泰瑞沙(化學名:奧希替尼Osimertinib,商品名:泰瑞沙Tagrisso)在對接受過完全腫瘤切除術的早期(IB、II和IIIA期)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EGFRm)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輔助治療中,可帶來具有臨床意義的中樞神經系統(CNS)無病生存期(DFS)改善
  • 信達生物公布抗CTLA-4單克隆抗體IBI310 I期臨床研究的初步結果
    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單克隆抗體(研發代號:IBI310)I期臨床研究(NCT03545971研究)的初步結果(online publication,摘要編號 # 302489)。此次在ASCO年會上公布的NCT03545971研究是一項旨在評估IBI310單藥及其聯合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治療晚期惡性腫瘤受試者的耐受性、安全性和抗腫瘤活性的開放性研究,分為Ia和Ib期。其中Ia期為IBI310單藥治療,適應症為標準治療失敗的晚期實體腫瘤;Ib期為聯合信迪利單抗治療,適應症為晚期黑色素瘤。
  • p53靶點新藥3期臨床試驗結果公布
    近日,該公司公布了3期臨床試驗的主要結果,該試驗正在評估eprenetapopt(APR-246)聯合阿扎胞苷(AZA)、AZA單藥療法治療TP53突變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DS)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中未達到CR的其他患者仍在繼續接受治療,數據將在統計分析計劃中規定的未來預先指定的時間點進行分析。eprenetapopt與AZA聯合用藥的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概況與先前的2期臨床試驗相似。隨著患者隨訪時間的延長,將對試驗數據(包括次要終點)進行後續分析。該公司計劃在未來召開的科學會議上公布這些數據。
  • 2019年值得關注的12項癌症III期臨床研究
    SAVOIR是在c-MET驅動的PRCC群體中開展的首個關鍵性臨床研究,於2017年7月啟動,預計2020年3月完成,該研究中將savolitinib與輝瑞已上市的RCC靶向抗癌藥索坦(Sutent,通用名:sunitinib,舒尼替尼)進行比較。在II期臨床研究中,savolitinib在這類患者中表現出了明確的療效證據。
  • 中國III期臨床研究取得積極結果
    (二十碳五烯酸乙酯膠囊)治療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500mg/dL)的III期EDPC003R01研究順利完成,結果具有非常顯著的統計學意義,達到了臨床試驗方案中定義的主要療效終點,且顯示出與安慰劑相似的安全性。該研究結果將用於支持VASCEPA?在中國的註冊批准。與VASCEPA?
  • 速讀社丨諾華fevipiprant兩項III期臨床研究失敗
    (創鑑匯) Processa公司擬IPO募資1600萬美元 日前,專注於治療罕見皮膚病的生物技術公司Processa,憑藉其首選藥物PCS499在治療脂性漸進性壞死患者的最新臨床結果,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納斯達克上市申請,計劃IPO募資1600萬美元。
  • 口服GnRH受體拮抗劑前列腺癌III期臨床結果優越
    編譯丨newborn近日,Myovant Sciences公布了每日一次口服藥物relugolix治療晚期前列腺癌III期HERO研究(NCT03085095)的額外結果。這些數據擴展了HERO研究的早期發現,證實relugolix與醋酸亮丙瑞林相比在多個終點顯示出優越性,具有更低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風險。
  • 破解免疫治療耐藥的Tedopi肺癌疫苗問世,III期臨床結果喜人!
    2020年4月1日,OSE Immuno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其新型抗癌疫苗OSE-2101(Tedopi)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Ⅲ期臨床試驗(Atlante 1)中取得了積極的陽性結果。入組的所有患者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耐藥或失敗後,二線或三線使用Tedopi疫苗,一年的總生存率達到46%,遠超預設的25%!
  • AZ 與和黃醫藥啟動首創 c -MET 抑制劑 savolitinib 臨床 III 期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該研究是在 c -MET 驅動的 PRCC 患者群體中開展的首個關鍵性臨床研究,同時也是在腎細胞癌(RCC)領域開展的首個分子選擇性臨床研究。和黃醫藥 CEO Christian Hogg 表示,SAVOIR 臨床研究的啟動,旨在支持在美國和歐洲的產品註冊,繼續推進我們為全球主要市場提供創新藥物的戰略。
  • 天境生物(IMAB.US)公布其CD47單克隆抗體Lemzoparlimab的1期臨床研究結果
    智通財經APP獲悉,天境生物(IMAB.US)於今日(11月9日)在第35屆癌症免疫治療學會年會(SITC 2020)線上大會以學術海報的形式公布了其差異化優勢的CD47單克隆抗體Lemzoparlimab的1期臨床研究結果。
  • 已進入III期臨床,幹細胞治療漸凍症有望上市
    事實上,幹細胞治療漸凍症已有幾十年的研究歷史,目前新一輪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根據CBS新聞4月8日報導,美國麻省總醫院正在開展幹細胞治療漸凍症的臨床試驗,採用患者骨髓間充質幹細胞來修復大腦和脊髓,旨在減少導致漸凍症惡化的腦部炎症。
  • NASH領域最新進展:Genfit終止III期試驗 CymaBay臨床擱置解除
    該試驗入組1077例患者,今年5月公布的中期分析顯示,沒有達到NASH消除且纖維化沒有惡化的預定主要替代療效終點。在與專家一起對完整的中期療效數據集進行詳細審查後,該公司認定,繼續對試驗進行投資是不合理的,因為試驗不大可能提供足以支持elafibranor在美國和歐盟進行NASH適應症註冊的結果。
  • 信達生物將於2019年ASCO上公布多項臨床研究關鍵結果
    今天宣布:將在第55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 (ASCO) 上通過口頭報告公布與禮來製藥共同開發的信迪利單抗治療復發/難治性結外NK/T細胞淋巴瘤的研究數據(ORIENT-4研究)並通過海報等方式公布其他六項臨床研究的關鍵數據。
  • 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II期臨床試驗
    :I期臨床試驗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I期臨床試驗III期臨床試驗是新藥臨床研究階段的關鍵性試驗,是新藥能否最終獲批上市的臨床基礎。III期臨床試驗又稱為確證性臨床試驗,其是為了進一步確證II期臨床試驗(探索性臨床試驗)所得到有關新藥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數據,為新藥獲得上市許可提供足夠的證據。III期臨床研究一般是關於更廣泛人群、疾病的不同階段,或合併用藥的研究。另外,對於預計長期服用的藥物,III期臨床研究會進行藥物延時暴露的試驗。
  • 降脂藥AMR101的3期研究結果公布
    據悉,在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舉行的2011年美國心臟病學會第60屆科學年會暨展覽會i2峰會上,Regado生物科學公司宣布了公司的主導產品抗凝系統REG1的2b期RADAR臨床試驗的初步結果。
  • 中國又一新冠疫苗I期臨床積極結果公布,可在標準冷藏溫度下儲存...
    中國又一新冠疫苗I期臨床積極結果公布,可在標準冷藏溫度下儲存半年以上;從三葉草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獲悉,其發布了積極的I期臨床研究數據。此次三葉草生物研發的「S-三聚體」重組亞單位新冠候選疫苗,在分別與葛蘭素史克和Dynavax的佐劑系統聯合使用下,可在150名成年和老年受試者中誘導出強烈的免疫應答,並且顯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英國新冠疫苗III期臨床試驗中期分析結果發表
    新華社倫敦12月8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8日刊登了一款新冠疫苗III期臨床試驗中期分析結果,顯示這款由牛津大學科研人員領銜研發的疫苗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能使接種者體內產生對新冠病毒強有力的免疫反應。
  • 世界首個CRISPR人體I期臨床試驗結果公布:安全、可行性被證實
    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周一至周五第一時間掌握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醫學·世界首個CRISPR基因編輯I期臨床試驗在中國完成近日,《自然-醫學》雜誌發表了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完成的全球首個CRISPR基因編輯I期臨床試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