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諺:「牛皮菜,少餵豬,一旦多餵必定哭」是啥意思?

2021-01-08 老胡說三農

最近,小李養的五頭家豬先後出現了跛行現象,讓小李很納悶。家豬個個看上去膘肥體壯,也看不出有什麼患病的症狀,家豬怎麼會出現跛行現象呢?

帶著這個疑問,小李把養豬能手孫大爺請到了家裡。孫大爺走近豬圈一看,就忙不迭地對小李說:趕緊把豬圈裡的牛皮菜清理出來。怪不得你家的家豬會出現跛行現象呢!估計都是家豬吃牛皮菜過多惹的禍。如果你要再讓家豬吃幾天牛皮菜,恐怕家豬就會出現癱瘓現象了。到了那個時候,你也恐怕就會哭了。

「什麼?家豬跛行都怪餵牛皮菜餵多了?牛皮菜人都可以吃,為啥豬不可以吃呢?」小李聽孫大爺這麼一說,忙不迭地問。

孫大爺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農諺----「牛皮菜,少餵豬,一旦多餵必定哭」。自古以來,養豬人都不喜歡用牛皮菜餵豬,即便是有時候也會用牛皮菜餵豬,但餵量都很小,而且,也不是經常會喂。因為老一輩養豬人都知道家豬多餵牛皮菜沒有好處。

「哦!是這樣啊!那牛皮菜餵豬怎麼會導致家豬出現跛行現象呢?」小李好奇地問。

孫大爺說:如果你想知道原因,那你就聽我絮叨絮叨吧!

接下來,孫大爺開始講起牛皮菜來。孫大爺說:

牛皮菜,又名厚皮菜,在潮汕地區,又被稱為「厚合菜」,其實,它的標準名稱應該叫做達菜。

牛皮菜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沿岸地區,依照葉柄的顏色不同,可分為白梗牛皮菜、青梗牛皮菜和紅梗牛皮菜3類。

牛皮菜中含有粗蛋白20.21%、粗脂肪3.8%、粗纖維7.4%,水分15.61%,還是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的,而且,滋味清爽,脆嫩可口,許多人都喜歡吃。

原則上來講,牛皮菜也是一種飼料菜,可以用來飼餵牛、兔、豬、鴨、鵝、雞等畜禽。但是,牛皮菜中的草酸含量很高,如果畜禽吃多了之後就容易與畜禽胃腸中的鈣結合生成草酸鈣,而草酸鈣不但不會被畜禽的肌體所吸收,並且,還有可能給畜禽的肌體帶來損害,更重要的是:會導致畜禽機體缺鈣。而畜禽的肌體一旦缺鈣,就會出現跛行的現象,當畜禽肌體缺鈣過多的時候,就會出現癱瘓現象了。而畜禽一旦出現了癱瘓現象,養豬人恐怕連哭都來不及了呢!

當然,如果能夠採用正確的方法對畜禽飼餵牛皮菜也是可以的。就拿用牛皮菜飼餵家豬為例,原則上來講,在利用牛皮菜飼餵家豬時應該先將牛皮菜切碎,然後加入10%-15%的米糠並青貯三五天後再飼餵家豬比較合適。同時,也不能天天飼餵這種青貯料,可每周飼餵一兩次即可。

另外,也可以在利用牛皮菜飼餵家豬時對家豬補充骨粉、蛋殼粉或其它含鈣的飼料,用以彌補家豬鈣質的缺乏。只要切實做好了家豬的補鈣工作,適當多飼餵一些牛皮菜也是可以的。

「哦!原來牛皮菜是一種草酸含量很高的蔬菜啊!怪不得許多人都說牛皮菜吃起來有一種澀澀的感覺呢!看起來牛皮菜是不宜多吃啊!」小李聽完孫大爺的講述,不由得感慨起來。

當然,小李也不再利用牛皮菜餵豬了。經過對家豬的調理,家豬不再有跛行現象了。

相關焦點

  • 農諺:處暑不露頭,拔禾餵老牛。究竟是啥意思?
    所謂的農諺,其實是農民朋友在長期生產實踐中所總結出來的經驗,是農民朋友的生產經驗概括和形象反映,對於農業生產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在農村,有許多農諺,其中,關於「處暑節氣」的農諺就有許多,比如,處暑滿地黃,家家修禾倉;處暑谷漸黃,大風要提防;處暑雨,粒粒皆是米等等。
  • 農村人常說的:「養豬少餵紅薯片,養羊多餵紅薯稈」,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的時候聽到老農這樣說:「養豬少餵紅薯片,養羊多餵紅薯稈」。對於老農的這種說法我甚感困惑,於是,便向老農請教,然而,老農竟然說這僅僅是農村的一種養殖經驗,具體這種說法中蘊含了什麼道理,其實,他也說不清楚。
  • 農村常見的「牛皮菜」,是天然補藥,卻淪落為「豬食」!
    「牛皮菜」的學名是莙薘菜,也有人將它叫做厚皮菜、厚合菜,它有著厚厚的葉子和粗壯的莖杆,最高可以長到一米多,並且容易養活,一般種下去都能得到很高的產量。中醫認為「牛皮菜」是味甘性涼的一種蔬菜,平時多吃「牛皮菜」,不光清熱解毒,還能活血生肌、促進血氣運行,並且「牛皮菜」適合人群極廣,一般只要不是對它過敏就能食用。在南方,春秋兩季都是「牛皮菜」的成熟季,「牛皮菜」的種類有很多,懂得如何烹飪它的人一般都會選擇比較柔嫩的品種的葉莖來食用,比如:白莖的「牛皮菜」品種比較適合人食用,可以用來炒著吃、也可以涼拌。
  • 在農村,老人常說「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這話啥意思
    最近這兩天的天氣也是比較寒冷,幾乎從小雪的節氣過後都是陰天,這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冷,在農村裡,到了冬天之後,除了農民在家裡待著以外,多數都是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畢竟在農村裡,很少有其他的娛樂活動,聚在一起聊天就成為了農村農閒時候的「標配」,要說農民在一起都聊些啥呢?
  • 用蚯蚓餵豬易引起多種傳播疾病
    蚯蚓含有非常富厚的養分身分,特殊是卵白質含量高,是餵豬雞的優秀的植物性飼料。
  • 農諺中「男人怕屬雞,女怕屬羊」到底是什麼意思
    諺語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我們很多時候都會聽到諺語,比如「立春落雨,一年有雨」,這些農諺其實就是農村老一輩的總結,讓我們能夠用這種比較容易記住的手段讓我們記住規律,所以農村裡面的農諺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 三九已進,農諺:三九不落雪,缸中米生蟲,啥意思?為啥米生蟲?
    農諺:「三九雪打頭,缸中米生蟲」意思很簡單:三九期間下雪,來年儲存米的缸子就會有蟲。雪打頭指的是大雪,而不是小雪。這句農諺落腳點有兩個:一是三九期間下大雪,能說明不是暖冬,暖冬會導致糧食產量下降;二是三九期間下雪,來年降雨頻繁,儲存在缸中的米會發黴。三九雪打頭,缸中米生蟲的論斷不絕對,不同地區氣候條件不同,並不是所有地區都會降雪。即使降雪,米生蟲都只是概率問題。
  • 「寧讓狗咬,別讓鵝啄」這句話啥意思?為什麼鵝還比狗兇呢?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寧讓狗咬,別讓鵝啄」這句話啥意思?為什麼鵝還比狗兇呢?農村可以說是一個大寶藏,裡面不單有著很多珍貴的野花野草,而且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農諺,這些農諺都是經過很長的時間的沉澱,其蘊含的道理在現實的生活中還是非常實在的。
  • 農諺:「蚜蟲害怕辣椒水,噴它三次就見鬼」是啥意思?
    蚜蟲的身體非常柔軟,因此,許多昆蟲都是蚜蟲的天敵,比如,瓢蟲、食蚜蠅、寄生蜂、食蚜蚊、蚜獅、蟹蛛和草等,然而,蚜蟲與螞蟻有著和諧的共生關係,蚜蟲所吐出的蜜露是螞蟻的「心愛食物」,所以,當有些昆蟲襲擊蚜蟲時則會受到螞蟻的攻擊,從而導致昆蟲襲擊蚜蟲的行動失敗,因此,儘管蚜蟲也有許多天敵,但天敵獵殺蚜蟲的機會並不多。在天敵很難獵殺蚜蟲的情況下,只有採用其它辦法防治蚜蟲了。
  • 農諺:「白露不低頭,割倒餵老牛」是什麼意思?
    白露前後,正是溫帶北方農民的收穫季節,而在寒帶則正是秋季作物的旺盛生長期,有諺語說道「白露不低頭,割倒餵老牛」,指的就是就是亞熱帶氣候條件下的晚稻就要開始收穫,如果這個時間穀子還沒有飽滿垂下穗子,農民朋友只能把它割掉用來餵牛。在高寒山區則流行了另一個諺語:「白露不出頭,割了餵老牛」,這個則是指的玉米的天花(雄穗)還沒有開花,當年的玉米就不能正常成熟了,最對也只能吃嫩玉米。
  • 農村人稱「雞兒腸」的植物,被農民拿來餵豬,沒想到它價值珍貴
    繁縷是一種中央種子目石竹科植物,農民朋友叫它雞兒腸、鵝腸菜等等。在我國,除了黑龍江和新疆之外,在很多地方都有分布。繁縷過去在農村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餵豬草,它常常生長在田間地頭,開著白色的小花,農民朋友時常將它割回家餵豬,是家畜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野草。
  • 什麼意思,會不會鬧饑荒?
    諺語云「一年之計在於春」,最近農民一天的時間大多數都是在田中渡過,這個時節的雨水,有喜也有憂,喜得春雨好莊稼,憂的是地中活計受雨水影響了進度,不過村裡70多歲王大爺卻顯得有些不安,村裡鄉親都說老人會「看天」,不知他又看出啥好兆頭?大家都好奇地與他聊天,他給大家說了這麼兩句農諺,一起來看看吧。
  • 二層牛皮覆膜是什麼意思 二層牛皮覆膜和漆皮哪個好
    二層牛皮覆膜是什麼意思 二層牛皮覆膜和漆皮哪個好 2018-11-07 15:14:03 來源:全球紡織網 二層牛皮覆膜是什麼意思?二層牛皮覆膜和漆皮哪個好?
  • 臘月到,農諺: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啥意思?為啥馬瘦?
    意思簡單:往年臘八,冰天雪地,距溫度回升有段時間。今年臘八,冰融雪消,山野中萱草冒出嫩芽,柳條在微風中搖曳。今日農曆臘月初一,距2021年剩一個月時間。進入臘月,意味著冬季快結束,春季拉開帷幕。現在既是三九,也是小寒,正是整年中最冷時期。日常生活,要注意保暖,避免溫度變化,給身體帶來病痛。年紀大的老人尤其要保暖,老人身體素質差,寒冷天氣最易生病。
  • 這種菜被稱為馬蘿蔔,葉子常被拿去餵豬,根莖是其最有價值的部位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不同品種的蔬菜,有一些是我們常常會看到的,便舉例來說我們常常在街市,可看見各種各樣的菜,例如白菜,小白菜,還有雞毛菜,以及捲心菜等等,均是屬白菜的一種,只是有時外形有了變動而已。
  • 俗語「十月小雪雪滿天,來年必定是豐年」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俗語「十月小雪雪滿天,來年必定是豐年」啥意思?下雪對農業好嗎?眼看著馬上要到小雪節氣了,天氣也要到下雪的時節了。一般來說,下雪從農曆十月份開始,也是小雪節氣一種常見的天氣情況。在農村,農村老人們喜歡用節氣來安排農事,一些會說的農民也喜歡坐在一起討論一些農村俗語,如今正是農曆十月,又恰逢快到小雪節氣了,農民們說出了一句俗語「十月小雪雪滿天,來年必定是豐年」。
  • 蚯蚓餵豬雞需謹慎
    蚯蚓,也叫地龍、曲蟮或稱曲蛇,含有十分豐富的營養成分,特別是蛋白質含量高,是餵豬雞的良好的動物性飼料。它能促進豬禽多長肉、多產蛋,但如果餵飼方法不當,也會引發畜禽疾病,造成損失。因此,飼餵蚯蚓一定要謹慎。
  • 餵豬加工松針粉增重快
    在合營飼估中添加3%~5%的松針粉餵豬,每頭豬均勻日增重進步15%~20%,從而育肥豬可以或許延長豢養周期20~30天,而且進步豬肉品德,瘦肉率進步3%~5%。  因為要在飼估中添加5%~10%以上的松針粉,用量年夜,不只增添了產物本錢,鋪張藥物,並且也影響飼料的可口性和養分配比,初餵時,還會泛起畜禽採食淘汰等徵象,且松針粉自己的有用身分又不穩固和紛歧致,很難施展平衡的促長感化。
  • 二十四節氣|寒露至,農諺「寒露過三朝,遲早一齊標」啥意思?
    這一時節,氣溫持續下降,不僅清晨時分的凝露越來越多,體感也由涼爽轉向了寒冷,甚至觸之,都能感覺到微微的寒意。古籍 《通緯·孝經援神契》也云:「秋分後十五日,鬥指辛,為寒露。言露冷寒而將欲凝結也。」可見,寒露雖與白露一樣,都是反應氣候變化的節氣,但明顯體感更加寒冷,秋意更加濃厚。
  • 有啥不一樣
    一般菜市場分為早市和晚市,早市的特點是菜都比較新鮮,而晚市的特點是菜要比早市的便宜。特別是一些新鮮肉類,早市和晚市的價格往往相差好幾塊錢。不知道有沒有朋友注意到這麼一個細節沒有,豬肉都是堆在案板上賣的,為啥牛羊肉卻要掛起來販賣?有啥不一樣。要說它們有啥不一樣,還真有,要知道不論哪個地方的菜市場,並沒有明文去規定哪些肉類需要掛起來售賣。也就是說,將肉掛起來售賣完全是老闆的個人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