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蛋白質分子可進一步聚合成聚合體(polymer)

2020-12-04 怡凡哥

具有二條或二條以上獨立三級結構的多肽鏈組成的蛋白質,其多肽鏈間通過次級鍵相互組合而形成的空間結構稱為蛋白質的四級結構(quarternary structure)。其中,每個具有獨立三級結構的多肽鏈單位稱為亞基(subunit)。四級結構實際上是指亞基的立體排布、相互作用及接觸部位的布局。

亞基之間不含共價鍵,亞基間次級鍵的結合比二、三級結構疏鬆,因此在一定的條件下,四級結構的蛋白質可分離為其組成的亞基,而亞基本身構象仍可不變。

一種蛋白質中,亞基結構可以相同,也可不同。如菸草斑紋病毒的外殼蛋白是由2200個相同的亞基形成的多聚體;正常人血紅蛋白A是兩個α亞基與兩個β亞基形成的四聚體;天冬氨酸氨甲醯基轉移酶由六個調節亞基與六個催化亞基組成。有人將具有全套不同亞基的最小單位稱為原聚體(protomer),如一個催化亞基與一個調節亞基結合成天冬氨酸氨甲醯基轉移酶的原聚體。

某些蛋白質分子可進一步聚合成聚合體(polymer)。聚合體中的重複單位稱為單體(monomer),聚合體可按其中所含單體的數量不同而分為二聚體、三聚體……寡聚體(oligomer)和多聚體(polymer)而存在,如胰島素(insulin)在體內可形成二聚體及六聚體。

相關焦點

  • Addition polymer
    Addition polymer 加成聚合物
  • 《Polymer》和《European Polymer Journal》將於2018年更新收稿範圍
    本期刊涵蓋了聚合物合成的各個方面,包括聚合機理和化學功能轉換,著重於介紹新型聚合物以及分子結構與聚合物性質之間的關係。此外,我們歡迎有關生物基高分子、可再生聚合物、刺激響應系統和生物材料/聚合物共混體系的文章。《European Polymer Journal》還發表關於生物醫用高分子的研究,包括藥物輸送和再生醫學。
  • 聚合物納米粒子取代抗體?Nature Chem. 報導新型蛋白親和試劑
    對於靶標蛋白的高親和性以及廣泛的應用使得抗體幾乎成了蛋白親和試劑的代名詞。此外,還有一些正在開發的新型親和試劑,比如類似抗體的蛋白分子、核酸適體(aptamer,可以結合蛋白的 RNA 或 DNA)、天然或合成的多肽等。不過,這些基於生物分子的試劑都面臨著一些難以突破的限制,比如研發周期長、成本高,容易失活而難以生產、運輸以及儲存。因而,科學家正努力尋找基於非生物分子的蛋白親和試劑。
  • 蛋白質分子結構和功能之間的關係
    分子病是基因突變 引起的遺傳性疾病,當然首先就是DNA分子結構的改變,是其分子編碼相應蛋白質基因結構的改變,這是1949年美國科學家Pauling在研究血紅蛋白時首先提出來的。目前已知血紅蛋白分子異常有500多種,其中約一半在臨床上可造成分子病。分子病也包括整條多肽鏈在合成時的缺失,如血紅蛋白分子病中的地中海貧血,可缺失血紅蛋白α-亞基或β-亞基等。
  • 研究揭示導致阿爾茨海默症發展的β-澱粉樣蛋白聚合體結構
    賓漢頓大學(Binghamton University)和科羅拉多丹佛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 Denver)的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首次繪製了一種導致阿爾茨海默症加速發展的侵略性蛋白質聚合體的分子結構。賓漢頓大學生物物理化學助理教授Wei Qiang說:"大約10%的老年痴呆症病例是由家族突變引起的。
  • 分子尺度解析鐵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界面效應
    實驗和理論結構均表明填料-聚合物基體的界面對鐵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介電,壓電,熱電和電卡性能的調控具有決定性作用。比如,通過適當的界面設計來調控納米複合材料的電極化,可以使其超過單純陶瓷或聚合物的電極化。
  • :分子尺度解析鐵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界面效應
    缺乏支持鐵電納米複合材料中界面效應的直接結構證據,不僅使得直接檢驗多種界面理論模型無法進行,而且嚴重阻礙了進一步開發與設計高性能鐵電納米複合材料的進程。 通過該方法,Qing Wang教授課題組首次直接探測到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和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氯氟乙烯三聚物(P(VDF-TrFE-CFE))為基體的多種鐵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界面微區的極性結構增強效應。鐵電聚合物的分子鏈構象與其物理性能密切相關,如PVDF的全反式構象是鐵電相也叫β相。
  • 蛋白質的分子結構
    胺基酸分子通過形成肽鍵連接成肽鏈,再由一條或一條以上的肽鏈按照一定方式組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和生物活性的大分子,承擔一定的生理功能。由於組成蛋白質分子中的胺基酸的種類、數量與排列順序以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的不同,形成了多種多樣結構不同的蛋白質。蛋白質的分子結構是蛋白質承擔功能的物質基礎。蛋白質的分子結構分為4個層次,包括一級結構、二級結構、三級結構和四級結構。
  • 英語學習之: Polymer/聚合物
    電線電纜(wire and cable)的絕緣(insulation)和熱縮管(heat shrinking tubing)都是聚合物材料/polymer material. 這些, 勾起了我寫一篇有關英語聚合物/polymer詞彙的想法.
  • 柔性液晶顯示器技術新進展:光聚合觸發的分子運動!
    這種方法可用作分子排列的二維微縮成像,它也需要多步印刷處理,這樣既昂貴又耗時。由於地形模板的表面粗糙,這種方法在薄膜生產中非常困難。隨著聚合反應的進行,薄膜中的質量流被觸發,這帶來了入射光圖案下的液晶對齊。通過光線觸發的質量流,需要進行的對齊可以一步完成。下圖中,A代表了傳統的光配向方法實現的分子排列;B代表了通過目前的掃描波光聚合方法實現的分子排列。
  • 將分子結構轉換成聲音,可深入了解蛋白質結構,並創造出新變化!
    想要創造一種全新蛋白質,有用的性質?沒有問題!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將科學與藝術驚人地結合起來,開發出一套系統,可以將蛋白質的分子結構(所有生物基本組成部分)轉換成類似於音樂段落的可聽聲音。然後,通過逆轉這一過程,可以在音樂中引入一些變化,並將其轉化為自然界中從未見過的新蛋白質,雖然這並不像哼唱一種新蛋白質存在那麼簡單,但這個新系統已經很接近了。
  • 第一章 蛋白質化學--第一節 蛋白質分子的組成
    例如,機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的一系列化學反應幾乎都依賴於生物催化劑-酶的作用,而本科的質就是蛋白質;調節物質代謝的激素有許多也是蛋白質或它的衍生物;其它諸如肌肉的收縮,血液的凝固,免疫功能,組織修復以及生長、繁殖等主要功能無一不與蛋白質相關。近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表明,蛋白質在遺傳信息的控制、細胞膜的通透性、神經衝動的發生和傳導以及高等動物的記憶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 PLOS Biology:ALS蛋白質動力學強調自締合和聚合之間微妙的平衡
    根據2016年1月6日發表於《PLOS Biology》期刊的一項新研究,ALS-相關蛋白質TDP-43部分由於其正常功能而邁出通向病理性聚合的最初步驟。這項研究由Liangzhong Lim、Jianxing Song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同事們進行,支持新興觀點:神經系統疾病中的蛋白質聚合,可能是聚合蛋白質正常功能的誇大。
  • 高一上學期生物蛋白質和核酸知識點
    如:  4、胺基酸結構中存在羧基(-COOH)在一定條件下可與醇作用生成酯。  5、胺基酸結構中羧基(-COOH)和氨基(-NH2)可以脫去水分子,經縮合而成的產物稱為肽,其中-CO-NH-結構稱為肽鍵,二個分子胺基酸脫水形成二肽;三個分子胺基酸脫水形成三肽;而多個分子胺基酸脫水則生成多肽。
  • 對聚合物批次不敏感的高性能有機太陽能電池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近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學院孫豔明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劉烽教授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Optimized active layer morphology toward efficient and polymer
  • 《分子生物學》名詞解釋
    8、信使RNA∶從 DNA分子轉錄的RNA分子重,有一類可作為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杖板稱為信使RNA。 9、順反子;由結構基因轉錄生成的RNA序列亦稱為順反子。 10、帽子結構∶5'端第1個核苷酸是甲基化鳥嘌吟核甘融。
  • 認識真核生物細胞內使基因轉錄的蛋白質分子機器……張萌 昌增益
    認識真核生物細胞內使基因轉錄的蛋白質分子機器——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工作介紹(節選)北京大學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萌與教授昌增益在《2007科學發展報告》發表了一篇題為「認識真核生物細胞內使基因轉錄的蛋白質分子機器
  •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一)組成、分類及理化性質
    三、理化性質蛋白質是由胺基酸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其理化性質一部分與胺基酸相似,如兩性電離、等電點、呈色反應、成鹽反應等,也有一部分又不同於胺基酸,如高分子量、膠體性等等。(一)物理性質 1.水解性:蛋白質經水解後為胺基酸。有的蛋白質能溶於水,如雞蛋白,有的難溶於水,如絲、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