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什麼都看顏值的時代,吃膩了傳統月餅,要不要試試那種很漂亮的月餅?不過吃貨小分隊的人怎麼能去買月餅呢,自己做的美食才是王道呀。一木吃貨小分隊又開始了一場美食的探索之旅, 今天的目標是——五彩月餅!
傳統月餅無論是滇式、粵式還是京式,由於需要高溫烘烤的過程,月餅多以棕色為主色調,無論外形怎麼樣都很難在顏值上進一步提高。而近些年流行的冰皮月餅在製作中只需要蒸的過程,100攝氏度以內多數植物色素是能夠獲得較好保存,這樣就給了月餅色彩很大的塑造空間,製作冰皮月餅無疑是首選。
冰皮月餅的主要材料為澄粉,這是小麥麵粉提取加工後的產物。麵粉經過水洗加工,一部分變成了麵筋,然後變成了大家熟悉的辣條身體架構,而剩下的澱粉就是澄粉。在蛋白質(麵筋)與澱粉(澄粉)分離的過程中,親水性的蛋白質在拋開夾雜的澱粉後像一塊白色橡膠緊緊的抱在一起,而鬆散不溶於水的澱粉則通過衝洗留在了水中,通過蒸乾水分便能獲得製作月餅的材料澄粉。
這時候的澄粉脫離了不透光的蛋白質桎梏才展露出它可愛的一面,蒸熟糊化後變得透明晶亮,顏值開發潛力極高。我們熟悉的涼皮、水晶蝦餃、腸粉等就是用它來製作的。
麵筋(左)澄粉製作的水晶蝦餃(右)
(圖片來源:www.douguo.com 和www.t-chs.com)
傳統的冰皮月餅冰皮為白色,能不能有更鮮豔漂亮的顏色呢?現在是植物行業從業者展現真正實力的時候了,植物染色大法上線!
通常植物染又分為織物染和食物染,這兩者這間有許多的重複之處,也有許多差異。例如食物染色中可以直接用綠色的葉片或紫色花進行染色,但這些色彩用於染製衣物的話會因為色素穩定性不夠而很快褪色。用於染衣服的植物染材料,如靛藍是由木藍Indigofera spp.、馬藍Strobilanthes spp.、蓼藍Polygonum tinctorium等植物汁液發酵後產生的產物,雖具有很好的著色性和穩定性,卻不適合食用。還有一些顏色提取物毒理性未知,用於食物染色具有較大的風險。
腺毛馬藍Strobilanthes forrestii(左)西南木藍Indigofera monbeigii(右)
綜合考慮後,我們選擇了花青藍,橘黃色,綠色,以及紫紅,再加上米粉白,正好湊成五色冰皮月餅。
雖然含有花青素的植物很多,但來自於一種原產美洲的漂亮豆豆-蝶豆花Clitoria ternatea的藍無疑是最佳的。這種藍有夢幻般的色彩,有趣的是根據水ph值的差異,還會在粉紫色、藍紫色與天藍色之間過渡,這種奇妙的特性使得大量種植蝶豆花的東南亞開發了一系列顏值極高的冰飲,然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的傳回國內,在各種高檔雞尾酒和果汁調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僅僅看它的絕世顏值,就值得將它帶入月餅界。
選擇了薑黃Curcuma longa,又叫黃姜,外形似姜,塊莖剖開卻是極為純正漂亮的橘黃色。此植物相信多數人不會陌生,沒見過卻多有吃過,它就是構成咖喱的主要色調和香味來源之一,有一點姜的辛香味,那麼一絲絲咖喱味。除此之外在我國西南地區人們還用它來染制黃豆腐,是一種著名的小吃和豆製品。
如果你僅僅認為薑黃帶來的只是香味和漂亮的顏色,那你就錯了,薑黃染色更大的功效是對食物的保鮮和防腐。薑黃多在潮溼炎熱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使用,研究發現其富含薑黃素類成分和多種活性成分,具有很強的抗菌能力,在給予人們美味的同時,增加了食物的保鮮時間。選擇薑黃來染制餅皮,能夠讓月餅多一絲風味和趣味。
選擇了香蘭葉Pandanus odorus,一種來自露兜樹家族的熱帶植物。從色彩而言這似乎沒什麼技術含量,幾乎所有含有葉綠素的可食植物都能用來做食物染色。有所不同的是香蘭葉有著類似糯米的清香,用來製作餅皮能夠憑添一股特別的香味,還特別有故事。
喜歡東南亞美食的人對這種植物多半不會太陌生,在馬來西亞一帶的娘惹文化中有很多運用,如馬來的海南雞飯、香蘭葉蛋糕、香蘭葉芒果糯米飯、香蘭葉涼糕、香蘭葉包雞等,在香蘭葉的運用上因為漢文化和熱帶香料的碰撞產生了一大堆的美味。
香蘭葉-斑斕葉植株(左)以及小分隊製作的香蘭葉芒果糯米飯(右上)、香蘭葉烤排骨(右下)(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我們選擇了紅藍草,一個傳統染色植物。在雲南、廣西和貴州的不少地區均有食用五色花米飯的習俗,分別是楓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染的黑色、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或蘇木Caesalpinia sappan染的黃色、紅藍草染的藍紫色和紅色以及天然的糯米白色。
為什麼紅藍草一種植物為什麼能染出兩種顏色,它到底是一種什麼植物?小分隊對此一直十分好奇,在查詢很多資料後發現紅藍草被鑑定為一種植物爵床科的觀音草。但兩種顏色的疑問尚未解決!不久後在雲南文山詢問當地老鄉才知道,此物雖叫做紅藍草,但實際當地是分別叫做紅草和藍草。兩種植物分布時常重疊,外觀十分相似,因此人們習慣地統稱為紅藍草。
小分隊將植物活體標本採集回來進行種植,開花後詢問爵床科專家進行物種鑑定,這個謎題才逐漸有了答案。原來在熱水煮過後呈現藍紫色的是觀音草Peristrophe baphica,而顯現橘紅色的是同屬的另一個種九頭獅子草Peristrophe japonica,兩者外觀十分相似,未開花時需要依靠毛被來進行區分。兩個植物顏色不同,但味道相似,能夠散發一種類似藥草的清香,有著悠久的食用和藥用歷史。
觀音草植株以及野外出差吃到的觀音草染色糯米飯(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薑黃切薄片,舂碎,加些牛奶濾出染液。最好帶個手套,薑黃強大的染色能力可能會讓顏色在你的手上保留個兩三天。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蝶豆花要用少許水煮開,一會兒就得到深藍色的染液了,不過最好用不鏽鋼鍋來煮,鐵鍋煮出的染液顏色暗淡不純潔。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香蘭葉加少許牛奶在榨汁機中打碎,過濾出染液,這時候就能聞到香蘭葉的獨有的糯米清香了。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紅藍草切碎,用水煮出顏色備用
糯米粉45g,粘米粉35g,小麥澱粉20g,牛奶110g,食用油20g,白砂糖50g。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之後就可以開始和面了,將上述原料按照比例倒在大碗裡。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倒入染液,用筷子攪拌均勻後過篩,這樣可以去除暗藏其中的麵疙瘩,不至影響口感。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剛剛和好的麵糊非常稀,顏色也不漂亮。上籠屜大火蒸20分鐘,這時候要蓋上保鮮膜,免得水滴水汽進去,稀釋了麵糊。
蒸完出鍋後,麵團顏色鮮豔穩定,這時用筷子劃開,攪拌一下,可以感受到麵糊已經變得粘稠,待它冷卻了(可以放冰箱)就可以開包了。
我們包的月餅是50g一個,餅皮20,餡料30g,餡料可自制,也可以根據喜好購買,原則是鬆軟適度,有一定粘性。
包月餅還是比較簡單的,把餅皮捏成圓餅,一點點把餡料包進去,揉成團狀。
冰皮月餅與傳統月餅不同,餅皮與餡料都是熟的,已經可以吃了,口感還很綿軟,放入冰箱冷凍一宿,才稱得上真正的冰皮月餅。這些月餅不僅外表漂亮顏值高,每一枚月餅自表皮就散發著其獨有的植物清香,你要不要也來親自試著做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