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費馬大定理有反例?你怎麼看?

2021-02-19 和樂數學

在動畫片《辛普森一家》中,辛普森曾經構造出費馬大定理的一個「反例」:

但實際上這個反例我們很容易排除,考慮等式兩端模 3,則左側模3同餘於0(即能被3整除),而右側模3不同餘於0(即不能被3整除),所以這個「等式」肯定不成立。

著名數學家Henri Darmon(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數學系James McGill講座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榮獲美國數學會柯爾數論獎。研究領域為代數數論,特別是橢圓曲線、模形式及其相關的L-函數)發郵件稱:

There has been a really amazing development today on Fermat's Last Theorem. Noam Elkies has announced a counterexample, so that FLT is not true after all! His spoke about this at the Institute today. The solution to Fermat that he constructs involves an incredibly large prime exponent (larger that 10^20), but it is constructive. The main idea seems to be a kind of Heegner point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an really ingenious descent for passing from the modular curves to the Fermat curve. The really difficult part of the argument seems to be to show that the field of definition of the solution (which, a priori, is some ring class field of an imgainary quadratic field) actually descends to Q. I wasn't able to get all the details, which were quite intricate...

So it seems that the Shimura Taniyama conjecture is not true after all. The experts think that it can still be salvaged, by extending the concept of automorphic representation, and introducing a notion of "anomalous curves" that would still give rise to a "quasi-automorphic representation".

❞❝

拙譯:

費馬最後定理有了驚人的發展。Noam Elkies給出了一個反例,所以費馬大定理根本不是真的!他在研究所談到了這一點。他所構造的費馬問題的解包含一個非常大的素數指數(大於10的20次方),但它是構造性的。其主要思想似乎是通過Heegner點構造的,結合了一個巧妙的無窮遞降,從模曲線過渡到費馬曲線。其中最困難的部分似乎是證明解的定義域(是一個虛二次域的某個環類域)可以遞降到

看來谷山-志村猜想是不正確的。專家們認為,通過擴展自守表示的概念,引入「反常曲線」概念,仍然可以得到「擬自守表示」,這使得猜想的真實性可能得以挽救。

Wiles 1993 年宣布「證明」費馬大定理,而這封郵件是 1994 年廣泛傳播的,這封郵件被MIT的Gian-Carlo Rota教授看到,之後在數學圈流傳開來。數學家K. Conrad也提到過這件事。所以,費馬大定理到底對不對呢?

實際上,這是1994年4月1日的愚人節玩笑。(看到下文的請在文末留言~)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件事發生在Andrew Wiles宣布證明費馬最後定理之後,但是是在Wiles修補好證明之前。如果從當年Wiles的角度看,這可能是一則「殘酷」的玩笑。關於Wiles與費馬最後定理的故事,歡迎觀看BBC的紀錄片《費馬最後定理》。

最後,費馬大定理確實是正確的噢!

愚人節快樂!

相關焦點

  • 費馬大定理為什麼敢叫「大」定理?
    恰好他讀到了前人一篇試圖證明費馬大定理但是失敗了的論文。更不可思議的是,他發現了其中一行證明邏輯上有個漏洞,而這個漏洞可能導致費馬大定理得到證明!於是,他開始了全神貫注的證明工作。最後,他補救了該論文的證明,得出的結論 是:「費馬大定理不可證」不見得是真命題。
  • 濃墨重彩的費馬大定理證明
    Wiles初識「費馬大定理」還是在他10歲的時候,當時是在家鄉劍橋當地一所學校的圖書館裡,他如此來形容自己與「費馬大定理」初次相遇的情形:「這個問題看起來似乎挺簡單的,很多偉大的數學家卻拿它沒有辦法。雖然我那時還只是10歲的小孩子,但是我知道自從和它相遇那一刻起,我就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去證明這一定理。」
  • 漸修與頓悟:從費馬大定理的證明看創造力的5要素
    這也就是著名的費馬大定理,又被稱為「費馬最後的定理」。300多年來,無數的數學家接力嘗試,要去解決這個難題,卻都徒勞無功。這個號稱世紀難題的「費馬最後定理」也就成了數學界的心頭病,極欲解之而後快。甚至到了1908年,哥廷根皇家科學協會還公布了沃爾夫斯凱爾獎:凡在2007年9月13日前解決費馬大定理者,將獲得10萬馬克獎勵。
  • 數理史上的絕妙證明:費馬大定理
    費馬宣稱自己證明了但在書邊寫不下證明過程的那個猜想,後來變成了費馬大定理。三百多年來,費馬大定理的證明吸引了大批數學家前僕後繼,也產生了諸多無心插柳式的成果。如今,費馬大定理算是得到了證明,但也許我們還是可以期待費馬曾以為得到過的那種簡明的證明。
  • 費馬大定理是啥?有啥用?
    《數學通識50講》1、費馬大定理是啥?有啥用?很多人都聽說過費馬大定理,但具體是啥恐怕說不上來。讓我意外並長見識的是,今天區塊鏈技術用到的橢圓加密方法,就是以它為基礎的。2、著名的希爾伯特第十問題又是啥?有啥用?通過它能理解數學的邊界,這是一個硬的邊界。3、高深的理論數學研究有啥用?
  • 費馬大定理的啟示:數學內容、方法的豐富促成了費馬大定理的解決
    費馬大定理的證明事件已經過去多年了,回顧起來還是會給我很大的震撼,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目前的社會早就已經進入了高速的知識增長、爆炸時代,而我們的教育仍然是以知識的積累為目的的,不敢說直接淘汰這種教育,但重新審視和改革是必須的。知識的爆炸增長是全面覆蓋的,數學自然也不例外。
  • 數理史上的絕妙證明:費馬大定理|賢說八道
    費馬宣稱自己證明了但在書邊寫不下證明過程的那個猜想,後來變成了費馬大定理。三百多年來,費馬大定理的證明吸引了大批數學家前僕後繼,也產生了諸多無心插柳式的成果。如今,費馬大定理算是得到了證明,但也許我們還是可以期待費馬曾以為得到過的那種簡明的證明。
  • 費馬大定理,數學最大的浪漫
    —費馬大定理。費馬小定理?……小先生就來講講費馬最後的定理——費馬大定理                   我們熟知的費馬做過很多數學上的貢獻,但其實,他的主業是一名律師,而數學家只是他的業餘身份,他也因此獲得了「業餘數學家之王」的稱號。
  • 費馬真的知道費馬大定理的證明嗎?
    關於這個版本的費馬大定理故事,我有兩個疑問,並且它似乎在暗示是主人公的死亡才導致這個重要的數學秘密被久久塵封。首先,我們看過太多遍「秘密在臨死前始終說不出口」的電影片段了;這很做作可笑,不是嗎?第二,並沒有證據表明費馬死前寫過那樣一段話。
  • 費馬大定理證明者獲阿貝爾獎
    挪威科學與文學院15日宣布,將2016年度阿貝爾獎授予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以表彰他在證明費馬大定理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 數理史上的絕妙證明:費馬大定理 | 賢說八道
    原創: 曹則賢 返樸費馬宣稱自己證明了但在書邊寫不下證明過程的那個猜想,後來變成了費馬大定理。三百多年來,費馬大定理的證明吸引了大批數學家前僕後繼,也產生了諸多無心插柳式的成果。
  • 英國數學家懷爾斯獲阿貝爾獎,他出色證明了費馬大定理
    英國數學家懷爾斯獲阿貝爾獎,他出色證明了費馬大定理 澎湃新聞記者 徐明徽 2016-03-16 14:55 來源:澎湃新聞
  • 從3到n:費馬大定理得證歷程
    19世紀初,費馬遺留的其他問題均告解決,只剩這一問題懸而未解,是以被稱為「費馬最後定理」(我國稱「費馬大定理」)。 費馬大定理 不存在正整數x、y、z,使得xn+yn=zn;n為大於2的正整數。1839年法國數學家拉梅證明了n=7,隨後得到法國數學家勒貝格的簡化……19世紀貢獻最大的是德國數學家庫麥爾,他從1844年起花費20多年時間,創立了理想數理論,為代數數論奠下基礎;庫麥爾證明當n<100時除37、59、67三數外費馬大定理均成立。 為推進費馬大定理的證明,布魯塞爾和巴黎科學院數次設獎。
  • 費馬大定理:從赫克代數到橢圓曲線,一部輝煌的數學史詩
    .這個結論與費馬大定理的要求還有很大的距離.但是人們感覺畢竟是從另外的角度向費馬大定理靠近,而且有希望從代數幾何方面獲得解決費馬大定理的有力工具.TSW猜想來推出費馬大定理。 1988年,報紙聲稱東京大學38歲的宮岡洋證出了費馬大定理。不過也像過去一樣,被發現巨大邏輯漏洞。
  • 費馬大定理這三百年,鬼知道它究竟經歷了什麼?
    熱爾曼的工作似乎為費馬大定理指出了一條光明的大道。法國科學院於是設立了一系列的獎項,以獎勵最終能證明費馬大定理的數學家。法國科學家柯西(Cauchy)和拉梅都參與到這場競爭中。他們曾宣稱已經證明了費馬大定理,然而事實上,兩人都以失敗告終。
  • 臨沂「農民數學家」迷上「費馬大定理」推算9年
    在臨沂,就有兩位「農民數學家」,因為用9年時間來推算「費馬大定理」,儘管論證方法正確與否還有待商榷,但他們的學習和探索過程仍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2005年時,程中佔從一本數學書上看到了輔導課《勾股數引出的思考》,才知道了「代數之父」丟番圖,進而了解到了費馬大定理。從那時起,從沒有接觸過高等數學的程中佔痴迷上了「費馬大定理」。他打工之餘就拿出隨身裝著的筆和草紙,列出公式進行演算和論證。
  • 昱見|費馬大定理,數學家裝起x來,你們誰也擋不住
    現實生活中,如果有人成天在你面前秀智商,會令人很討厭。不過,人類科學史上卻存在著這麼一樁公案,它起源於一個數學天才的「惡作劇」,卻陰差陽錯地助推了數學的進步。這段簡短的留言,就是所謂「費馬大定理」傳說的緣起,也是折磨了數學界300多年的一個噩夢的開始——該留言被發現後,人們立刻按費馬說的試了試,發現他的這一論斷沒準還真對頭。但怎麼證明它呢?費馬非常「傲嬌」地說自己已經想到了方法,只是空白太小懶得寫。於是數學家們翻遍了他留下的其他故紙堆,但愣是沒找到那個「絕妙的證法」。
  • 臨沂倆「農民數學家」迷上「費馬大定理」推算9年
    齊魯壹點 記者 高祥 攝  跟著哥哥打工 弟弟迷上「費馬大定理」  2月24日中午,40歲的程中永從十幾米高的腳手架上下來,與工友們站在一起歇息。得知有記者來採訪,五六個工人紛紛圍攏過來,起鬨說「得好好報導一下這個大科學家」。  這是一處位於臨沂市羅莊區的一家毛毯廠的廠房工地。
  • 懷爾斯用7年時間證明了費馬大定理,殺死了一隻會下金蛋的鵝
    喜歡惡作劇的費馬,提出了費馬大定理,卻將證明過程省略費馬是一位業餘數學家,他的本職工作其實是一位律師,他的愛好是數學,由此費馬也被稱為「業餘數學家之王」。《業餘大數學家的數學》這本書卻不願意把他的名字列上去,因為如果費馬都算「業餘數學家」了,那其他專業數學家怎麼活?
  • 農民兄弟歷時九年推算"費馬大定理" 正在驗證
    最讓人稱道的是,程中佔兄弟倆用9年時間利用簡便的方式推算出了「費馬大定理」。目前,數學博士正在驗證其正確性與否。  20日,記者見到了程中佔兄弟倆,程中佔打開公文包,裡面全是打草紙,上面密密麻麻寫著一串串數字和公式。程中佔告訴記者,他從小就喜歡數學,對數字特別敏感,由於家庭貧困高中就退了學,工作賺錢填補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