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300年古樹風雨夜被吹倒 林業部門表示已無法扶救

2021-01-11 荊楚網

被吹倒的古樹

古樹曾是村裡一景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張皓)武漢市新洲區汪集街洪寨村一棵300年的杜梨古樹,前不久在大風雷電中倒下,村民惋惜不已。對此,新洲區園林和林業局表示,因古樹受損太過嚴重,很遺憾無法扶救。昨日,當地村民表示,將在原處續栽新樹,留住這塊風水寶地。

昨日,新洲市民張標說,他在雙柳上班,老家在汪集街洪寨村老張家壪,壪組東面有一棵300年的古樹在8月19日夜間倒了,當晚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古樹沒能扛過這場風雨。當時他雖然不在村裡,但聽說此事後十分關心古樹的命運,當即給相關部門打了電話。新洲區園林和林業局的工作人員當天便前往現場查看,遺憾的是古樹是從根部斷裂,已經無法扶救了。

「我們家挨這棵古樹最近,這棵樹承載了我們太多的鄉愁,我們小時候經常到樹下玩。」張標的父親張勝華說,他家住陽邏,在青山一個混凝土攪拌站打工有上十年了,也常年不在鄉下老家。8月20日,他聽說壪裡的這棵古樹倒了後,很是著急,當即告知了兒子,讓他聯繫相關部門看能否救助古樹。

新洲區園林和林業局工作人員徐先生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這棵杜梨屬於2006年掛牌的「武漢市古樹名木」,為一級保護樹木,樹齡有300年。當他們接到村民的反映後,迅速前往現場查看,這棵古樹位於村郊空曠處,沒有被雷電擊中的痕跡,古樹從底部的主幹斷了,已經無法扶救。古樹沒能經受狂風暴雨的襲擊,被風颳倒。當晚狂風大作,附近有民房的瓦片都被吹掉了。

張勝華的手機裡,存有這棵古樹開花時的美景:黑色的樹枝上長滿白色的花朵,整個畫面黑白分明。而古樹倒下的照片,他本來是有的,現在已經刪掉了,「不想留下悲傷的記憶 。」

如今,這棵古樹的主幹和枝椏已被村民收拾順當,仍然放置在樹根附近。通過其他村民提供的照片,記者可以看到,這棵古樹從根部斷裂,樹幹中間有較大的黑色空洞,確實已無法施救。

「以前聽村裡的老人們講,1954年發大洪水時,這棵樹被淹了一半,都沒有事,當時樹上爬有許多蛇和烏龜。」洪寨村15組組長汪周清老人告訴記者,他今年快70歲了,他小時候經常和小夥伴們爬到樹上玩,樹上還有許多鳥蛋。每年的三月份,古樹開滿白色的梨花,十分漂亮,花期持續個把月,常有人前來拍照留念。因為古樹枝繁葉茂,又挨著水塘,十分陰涼,夏天也常有村民們搬上板凳和竹床到大樹下面乘涼。

「可惜現在古樹倒了,村民們都覺得很遺憾。」 汪周清老人說,平時大家都很看重這棵古樹,偶爾也有十裡八鄉外的人前來拜祭古樹祈福消災。事發後,村民們已經自發收拾好古樹,放置在樹根的周圍,準備舉行一個紀念儀式。如果以後古樹根部無法發芽重生,村民們考慮將重新栽種一棵杜梨。

相關焦點

  • 百年古樹買保險 20棵樹投保400萬元
    1952年,鄧小平親自提議修建的「文化牙祭」——將這塊地方劃定為文化宮,就把這些黃葛樹保留了下來。至今已過了近60年,很多小樹都長成了枝繁葉茂的大樹,記錄了曾經走過的歲月。  為古樹投保的民營企業有關負責人說,此舉是響應森林重慶建設的號召,為建設森林重慶盡一份力。據了解,該企業目前已入駐文化宮,此舉除了保護文化宮生態環境外,也為樹立企業文化形象。
  • 載入《敦煌志》的逾260年古樹因開發面臨被伐?官方:未進古樹名錄...
    但行業內多位專家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樹齡為古樹認定的唯一判斷標準,樹齡在300年以上為二級古樹,500年以上為一級古樹。如果確為古樹,但是當地在全國古樹名木普查時沒有上報,可追責。8月21日,敦煌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回復紅星新聞記者稱,經過討論研究,項目落地後將以設計為主,楊家園子的梨樹原則是能保盡保,能留盡留。
  • 連續下雨致三亞古樹倒塌 182歲酸豆樹還能救活嗎?
    讓人可惜的是,正在有關部門研究如何修復時,9月19日一場大雨後,180多歲的酸豆樹從中間裂開、倒塌。目前,這棵倒塌的酸豆樹能不能修復,三亞有關部門正研究中。  倒塌的酸豆樹  「這棵酸豆樹陪伴我們村幾代人了,那感情別提有多深。」「我們擔心的是『老公樹』倒塌後,『老婆樹』會不會也倒塌?」「如果沒有那場雨,古樹就不會倒塌。」
  • 江山枯死的最美松樹想留作標本 林業部門:只能伐除
    古樹也是外出的遊子的鄉愁記憶,每次回鄉必去樹下打卡。當地居民給在遠方打拼的親人寄照片,其中一張一定是在松樹下的留影。病蟲入侵,專家參與救治4年後,最美松樹宣告死亡2015年9月,當地林業部門發現古樹有幾根松枝枯死,工作人員懷疑是松材線蟲病,但取樣檢測後,並沒有發現。江山森防站站長餘良水深知這棵樹的價值,不敢大意,多次和同事跟蹤檢查。
  • 北京香山公園200年古樹因風攔腰折斷 砸倒房梁
    古樹攔腰折斷  今晨狂風大作,香山公園內一棵逾200年的古樹「腰折」。  「我走進香山東門,來到知松園時,看到幾個老人圍在一起議論,我走近發現一株直徑一尺多的松樹折斷了三四截,倒在地上。」徐先生說,「太可惜了。這棵樹看上去年頭不少,枝葉十分繁茂。」  9時許,記者趕到現場時,幾名園藝工人正在清理現場。
  • 濟南市古樹名木「十大樹王」出爐,最老的已經2500「歲」
    濟南古樹名木眾多,誰是樹王? 記者30日從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了解到,經過濟南市各縣區園林和林業綠化主管部門及相關單位推薦、專家確定入圍名單、網絡投票、專家考評等環節,備受關注的「一起尋找濟南市古樹名木『十大樹王』」評選活動結果正式出爐。
  • 揚州大學和北京林業大學研究團隊揭秘銀杏古樹長壽機制
    論文作者、揚州大學教授王莉說,「樹木生長主要來源於頂端分生組織和側向維管形成層的分裂分化,但樹木生長到一定年齡以後就不再升高,因而無法反映年齡的變化。樹木主幹維管形成層每年都能分裂分化出新的韌皮部和木質部,維繫著樹體的生長,是研究古樹長壽機制的理想材料。
  • 陝西鎮安發現200餘畝油茶古樹群落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專家在新發現的油茶古樹群裡考察&nbsp&nbsp&nbsp&nbsp記者從陝西省商洛市林業部門了解到,林業專家日前在鎮安縣境內發現了
  • 六安花甲「樹痴」欲自費編撰《大別山古樹名木志》
    安徽商報 合肥網訊    六安老人朱德奎愛樹,尤其對古樹名木有份發自內心的感情,讓很多人稱他為「樹痴」。昨日,朱德奎背起行囊,開始徒步鄂豫皖大別山區,走遍高山峻岭系統採集尚存的古樹名木資料,欲自費編纂一本《大別山古樹名木志》。
  • 「講故事」的顏值古樹!
    若干年後,他們可能就成為講故事的老人,周圍又是一群學生在聽「紅軍樹」的故事。 古樹是一座城市的年輪、記憶和靈魂,亦是一座城市的活文物。而城市的「顏值」古樹,更是承載一代又一代人最美的鄉愁。在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樂坪鎮月山村一組,佇立著兩棵已有近五百年的紫薇樹,「巍巍兄弟樹,挺拔雙紫薇。
  • 秦州:尋找古樹 讓年輪講述村莊的故事
    據統計,我區遺留下來的古樹名木達20多種,1225株,樹齡最長約為2600年。其中側柏樹最多,其次為國槐,其它還有酸梨、皂莢、榆樹、銀杏、橡樹等,數量之多,品類之盛僅次於揚州,居全國第二。這一株株古樹就像散落秦州的塊塊翡翠,溫婉碧綠,光彩照人。今天就請大家跟隨我們的鏡頭,尋找秦州古樹,領略古樹魅力。「尋找秦州古樹,今天我們走進太京鎮龐家溝村。
  • 肇慶端州區園林中心保護復壯巖前5棵古樹
    一株古樹,就是一段歷史,是活的文物。為進一步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工作,近日,肇慶市端州區園林中心對巖前村5株古樹按照「一樹一策」原則制定了養護復壯方案,確保古樹名木得到有效保護。在倚巖公園東側,生長著一棵超400年樹齡的黃葛樹,大樹枝繁葉茂,樹高約15米,胸圍約6.90米。
  • 昆明最老古樹「九頭龍樹王」已有1200歲
    株,這是2012年昆明古樹名木的調查總數。昆明市林業科技推廣總站站長馬駿說,在昆明所有的古樹中,黃連木古樹的數量最多,昆明市各縣(市)區都有廣泛分布,黃連木古樹有8672株,胸徑大都在1米以上,其中樹齡500年以上的古樹多達208株,300-499年樹齡的二級古樹534株。   黃連木多長壽,其長壽的秘訣是什麼?「黃連木的生命力驚人地旺盛,對於周邊環境的適應性極強,並且耐旱、耐瘠薄。這也是黃連木普遍長壽的秘訣。」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關於印發《2019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
    〔2020〕9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內蒙古森工集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各司局、各派出機構、各直屬單位、大興安嶺林業集團: 2019年,我局及地方各級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認真落實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總體部署
  •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首七絕有4個地方需要注意
    有人問:「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是誰的詩?妙在何處?前言這兩句詩很有名,出自南宋時期詩僧志南的七言《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首詩展示了一幅優美的畫面。其實有敘事、有人物、有景物,雖然沒有直接抒發詩人的情感,但是從中可以感受到詩人的閒適。
  • 古樹的年齡是怎麼算出來的? CT掃描、碳14、年輪測定、民間傳說等
    CT掃描、針測儀、碳14、年輪測定法……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大河報記者跟隨鄭州市林業部門相關人士對鄭州市域內多棵古樹進行探訪,了解古樹測齡的操作方法。  千年古柏的年齡怎麼算的?村中老人能道出古槐年歲  古柏蒼蒼,怎樣判定其挺立千年?古槐鬱郁,又如何斷定其經歷年歲?  蟬噪林逾靜,鳥鳴樹更幽。
  • 遼陽古樹名木(五)
    油松,樹齡300年以上,國家二級古樹,雙松並列,一株高19米,胸圍3.32米,另株高18米,胸圍1.93米。來源:遼陽林業
  • 古樹的年齡是怎麼算出來的? CT掃描、碳14、年輪測定、民間傳說等等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攝影 許俊文 實習生 徐堂偉 □策劃:政務產品部一棵古樹,它是穿越了多少年的風霜、經歷了多少個春秋的滄桑,才有緣和你會面?也許,你在樹幹銘牌上能夠一眼得知一棵古樹的年齡,但你是否知道,銘牌上幾百年、上千年甚至數千年的樹齡,究竟是如何鑑定出來的?
  • 千年古樹又「逢春」,檢察建議讓它們「老有所依」
    2020年以來,箇舊市人民檢察院結合本地實際,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工作,主動將《民法典》的綠色原則、公益保護理念貫穿到生態資源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工作中,針對古樹資源、生態保護開啟「檢察與綠色同行」之旅
  • 密雲流蘇古樹迎來盛花期 流蘇古樹北京僅3株
    樹幹上掛紅色樹牌,標明北京市一級古樹,樹齡顯示高約210年,但未見假皮、支撐等保護措施,證明古樹長勢良好。不時有村民在此拍照留念,記錄下流蘇樹短暫的花期。據密雲區園林綠化局城鎮綠化中心工程師鄭麗紅介紹,密雲區登記古樹1202株,其中一級古樹101株、二級古樹1101株,多為國槐、銀杏、松樹、柏樹。蘇家峪村流蘇古樹算不上最高壽,但在密雲區卻僅此一株。北京市登記的流蘇古樹也僅有3株,除密雲區外,平谷區、北京大學內還各有一株。 對於全區唯一一株流蘇古樹,園林綠化部門的養護遍及一年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