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和你對著幹?面對「河豚型」寶寶,這3個方法是良策

2021-01-09 薔薇媽媽育兒記

有些家長的孩子非常不聽話,尤其是年齡大一點之後,有了自己的獨立思想,你說什麼他都要和你對著幹,讓人很頭疼。想教育又說不得,不理會又怕他一直犯錯誤,既無奈又沒辦法。這種類型的孩子一般脾氣比較暴躁,很難聽得進家長的話,我們把這類孩子稱為"河豚型"性格。

遇到這類性格的孩子怎麼辦呢?其實也不要太過擔心,因為這類孩子並非沒得救,只要懂得孩子為什麼變成這種性格,你就能夠很好的"挽救"他。

01"河豚型"性格是怎麼產生的呢?

孩子在出生的時候是沒有獨立性格的,很多孩子在後天環境的影響和父母的教育當中漸漸地產生了自己的性格,所以,想要明白我的孩子為什麼就變成了"河豚型"性格,父母要先明白它產生的原因。

1、 家長是甩手掌柜

現在大家都比較忙碌,尤其是很多公司都提倡996,甚至有些公司更嚴重。基本上大部分自己的時間都被工作佔據了,回到家中還不容易有一點點自己的時間,也想放鬆一下。孩子放學回來,看到在放鬆的父母,自己也就跟著放鬆。導致孩子的教育沒有第一時間跟上,沒有人督促成長的他分辨不出哪些是好哪些是壞。

2、 家庭不和諧

有些家庭組建的時候就不是很美滿,兩個人的性格並不是很合得來。導致在生活瑣事上面摩擦不斷,爭執不斷。有時候因為一點點小事情兩個人也能夠大打出手。這會讓年幼的孩子以為生活就是這樣,自己很孤獨。

3、 溺愛

現在絕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只有一個孩子的他獲得了三代人全部的愛,孩子基本上是有求必應,想要什麼買什麼,想要什麼吃什麼。儼然成為一個當代"小皇帝"。這會導致孩子認為自己是最大的,所有事情都得聽他的,他只要不順心就生氣,家長就要開始哄著。牽引莫化下,孩子會認為這就是正常的相處模式。

02該如何教育"河豚型"孩子呢?

1、 要學會拒絕孩子的要求

王陽明曾說過:人生大病,一個"傲"字。過度寵溺的家庭,孩子都有一股"傲氣",如果家長一味地滿足孩子的要求,會導致孩子的虛榮心過度膨脹,導致孩子不懂得感恩,並且對社會有錯誤的認知,以後走上社會會被現實打敗。

怎麼拒絕孩子比較好呢?我們要知道哪些是孩子的正當要求,比如孩子希望和父母一起出去玩,在作業完成的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孩子還沒把作業完成,我們要懂得拒絕,我們可以說:"想出去玩是可以的,不過你要先把你的作業做完,我們等你,然後帶你一起出去"。

2、 給孩子以暗示

我們在平時聊天中要有意識無意識地告訴孩子,我們對他們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但是不能因為這種無條件的愛就過度放縱自己,那樣是傷害彼此的感情。我們要引導孩子樹立自信心,讓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平時孩子在做手工活的時候,比如孩子在摺紙飛機,我們不要說這個太簡單了,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我們可以選擇鼓勵他,這個飛機折得很棒,看看能不能飛得遠,我們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摺紙飛機,陪著他一起比賽,看看誰的飛得更遠。多給予支持,少一點批評,孩子會在肯定中一步步建立自己的信心。

3、 幫助緩解焦慮

"河豚型"性格的孩子,一般都是因為出現問題和困難的時候找不到很好的發洩方式,所以我們能夠看到的就是他們一生氣就"爆炸"。這一點是可以通過我們的引導改變的,如果發現孩子平時有不愉快的心情,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去發洩,比如孩子說心情不愉快,我們可以說在我們不愉快的時候會選擇聽一些輕柔的音樂,然後放著音樂給他聽聽。也許這種方法就能夠幫助到孩子,我們還可以選擇帶孩子去河邊放鬆心情,在河水的衝刷下,帶走了沉悶的氣息。

拿破崙曾說過: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4、 讚美孩子

人都是需要讚美和表揚的,人人都需要得到肯定,有時候我們在單位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和獎勵時,我們會更加賣力地工作。孩子也是一樣的,孩子在努力的長大,想要去融入社會,這時候孩子希望自己的每一次行為都能得到肯定,能在別人的肯定中知道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

作為家長的我們要懂得保護好孩子的心靈,多鼓勵孩子,不要吝嗇讚美之詞。被讚美的孩子成長的更健康,心裡也更陽光。所以,多讚美孩子沒什麼壞處。當然,也不是毫無原則地去讚美,遇到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該批評也要批評,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避免孩子走向極端。

"河豚型"性格的養成,和父母平時少於陪伴,沒有重視孩子的改變有關,只要家長懂得怎麼處理好事業和家庭的關係,多把空閒時間花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會像我們培養的花朵一樣綻放。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問題,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忘了他的健康狀況,如果是這樣,再好的成績也幫助不了孩子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總和家長對著幹,是陷入「海格力斯效應」,退一步能海闊天空
    他們打著"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好"的這個旗號,對我們發洩著負面情緒,而孩子們則被父母的這些負面情緒所刺激,產生出一種"你不讓我這樣做,我偏要這樣做"的思想。為什麼孩子們總是喜歡跟我們對著幹呢?還有一些孩子之所以喜歡跟自己的父母對著幹是因為父母教育方式的錯誤。當父母逼迫孩子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做的時候,孩子們內心深處的叛逆心理就會增強。長期以往的話,孩子就越來越經常的跟我們對著幹。這就是著名的"海格力斯效應"。什麼是"海格力斯效應"?
  • 為什麼孩子喜歡跟父母對著幹?了解海格力斯效應,父母要懂得改變
    不難發現在生活當中有很多孩子都是不願意聽從父母的話的,而且他們特別喜歡跟父母對著幹,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非常無奈。劉女士一直以來心情都不太好,正因為她覺得自己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為了孩子做考慮,可孩子非但不會聽從自己的想法,反而還會跟自己對著幹。明明已經告訴孩子好幾次,不要跟同齡的孩子打架,可每一次孩子回到家裡都是蓬頭垢面的樣子,這也讓劉女士很是難以接受。為什麼孩子就是不聽話?跟自己對著幹呢?
  • 教你3個技巧,在家就能開發寶寶左右腦,孩子更聰明
    父母都想自己家孩子能比別人家孩子聰明,那麼想讓孩子聰明,自然是要找方法提升孩子的智商了,有的家長會自己在家開發寶寶左右腦,更多的父母不惜花大價錢讓孩子上各種補課班,各種早教班。在多數家長的眼中,這樣自己家孩子就能與別人家孩子拉開差距了,但事實並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孩子左右腦和智力的開發是有原理的,需要相對應的方法才能促進大腦開發,其他的方法很難奏效。美國專家斯佩裡博士,通過實驗發現,人的大腦是分為左右兩部分的,這也就是著名的「大腦分工理論」。
  • 越禁止孩子越要幹?別責怪孩子,是孩子的「粉紅色大象」在作怪
    孩子奶奶點點頭,笑著說:"現在教育孩子,比我們那時候覆雜多了,下次試試"。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種情況,明明自己叫孩子不要看電視,叫孩子不要踢被子,叫孩子不要出去……之後呢,孩子依然會看電視,還是在踢被子,一直嚷嚷著說要出去。這是孩子故意搗蛋嗎?不,孩子的對著幹行為,其實是"粉紅色大象"在影響著孩子的思維。
  • 孩子大腦開發的「黃金期」,這3個方法,家長們不要錯過
    而孩子的平衡能力是要有左右腦一起來控制的,左腦控制著右手右腳,右腦控制著左手左腳,左右腦開發到位,平衡能力自然就會更好一些。獲諾貝爾生理學獎的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一旦錯過了生長發育期,腦組織結構就會趨於定型,潛能發展也將受到限制,即使擁有非凡的天賦,也無法獲得良好的發展。因此,父母要抓住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充分開發大腦,打造聰明寶寶。
  • 右腦發達的孩子,通常有這3種表現,以後成績不用發愁
    例如:一個3歲左右的寶寶,當你給他講完一個故事後,他能流暢再複述一遍,其準確率達到70%以上,這就算孩子右腦發達的表現。右腦發達的孩子想像力也非常豐富,他們會經常天馬行空的問一些問題,也會經常搞破壞給家裡弄的亂七八糟。
  • 孩子總與自己對著幹,究竟是為啥?又該如何破
    ……可為什麼好多事情明明就是會做、能做好的,他偏偏給我對著幹呢?02總與人對著幹的孩子,究竟是怎麼了對於「聽話」這件事來說,孩子通常會有兩種回應,一種是「非常樂意聽話」,另一種是「我就是不喜歡聽話」:「非常樂意聽話」的孩子之所以與生俱來就喜歡聽話,是因為他們明白「現在的自己很弱小,有許多事情自己不知道、做不了,而大人則不一樣
  • 4個月寶寶解鎖了哪些新技能?這5項都達標的寶寶,說明發育很好
    我們常說新生兒一天一個樣,事實也的確如此,寶寶在出生後的頭4個月內,會經歷5個猛漲期,發育速度非常快。頭3個月裡寶寶每天基本都是吃和睡,從第4個月開始寶寶清醒的時間開始變長了,寶寶也新解鎖了這些技能,快看看你家寶寶有沒有達標。
  • 孩子總是和自己對著幹?家長可了解「禁果效應」,先學會接受孩子
    孩子總是和自己對著幹?家長可了解「禁果效應」,先學會接受孩子 很多家長和孩子相處時,總是會非常苦惱,因為孩子經常做出一些令自己無法理解的事情,而自己怎麼管教也不管用。
  • 還在追著讓孩子穿襪子?醫生:寶寶光腳有3大好處,後悔知道晚了
    臨近夏天,隔代育兒的衝突內容隨著季節也有了轉變,其中有一個很大的爭議點,就是要不要給孩子穿襪子了。說起給寶寶穿襪子,有位媽媽跟我叫苦不迭,說自己家老人真的是很奇怪,給孩子穿個尿不溼吧,老人說大熱天的,屁股捂得那麼緊多難受啊,趕緊穿開襠褲。
  • 6個方法科學開發寶寶右腦,家長堅持做,輕鬆提升孩子智力
    6歲之前是開發右腦的黃金時期,這時候的大腦已經發育到成人的80%,如果家長抓住這次機會,通過6個方法科學開發寶寶右腦,你家孩子會更聰明。6個方法科學開發寶寶右腦1、多聽聽音樂國外有一項研究發現,孩子經常聽古典音樂能夠刺激右腦發育,對未來學習有很大的好處,因為音樂可以引導孩子思考,並幫助他們形成美的概念。
  • 3歲前是開發寶寶大腦的關鍵時期,5個方法提高寶寶腦力
    0~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 小兒剛出生時,腦的重量僅有350-400克,大約是成人腦重的25%。到了1歲時,腦的重量達到為出生時的兩倍,達成人腦重的50%,3歲時為成人腦重的75%。也可以說,小兒出生後1到3年是腦力發開最重要的時刻。
  • 2歲寶寶有多「恐怖」?媽媽了解這3點,輕鬆應對「可怕的2歲」
    我家寶寶2歲的時候,就經常作妖,有次趁我不注意拿著奶瓶到馬桶裡裝水,然後偷偷把奶粉罐打開,給她的小娃娃餵奶……還好她自己沒喝……有經驗的媽媽都知道,2歲左右寶寶真的會經歷一個天不怕地不怕、脾氣還超級大的階段,簡直稱得上恐怖!這種現象被兒童心理學家稱為「可怕的2歲」,而2-3歲這一年也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家長需要耐心對待。
  • 寶寶的大腦越開發越聰明,不妨試試這4種方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分析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著許多開發寶寶大腦的方法,家長們不妨試試這4種方法,隨時隨地都能帶著寶寶做大腦訓練,讓寶寶更加出色,贏在起跑線,寶寶的大腦越開發越聰明。一、通過日常的一些物品,讓孩子學習物品分類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肯定脫離不了一個「吃」字,家長就可以在食物這方面鍛鍊孩子。
  • 張嘴睡覺不僅僅是會影響面部發育,這3個方法幫寶寶擺脫壞習慣
    除了需要去醫院治療的引發原因,對於需要矯正的,給大家提供幾種輔助方法:1、讓寶寶睡覺戴特製口罩特製面紗口罩對於養成張口呼吸習慣的寶寶來說非常見效,讓寶寶晚上睡覺時戴上,注意把鼻孔留在外邊,可以很好地引導寶寶用鼻腔呼吸。這種面紗口罩必須柔軟透氣,建議到正規藥店或醫院購買正品。
  • 3歲時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自我意識,是3歲孩子開始叛逆的關鍵
    畢竟大家都是第一次面對彼此,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各種陪伴與引導,而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儘管困難重重,我們也還是要硬著頭皮,繼續帶著孩子走下去。最近小藝就非常頭疼,因為她不知道為什麼還要這段時間裡,情緒起伏會這麼大。從孩子出生的時候,她就陪在孩子的身邊,一步步到現在,兩年多過去了,孩子從來沒有這麼反常過,她擔心是不是孩子被嚇到了。
  • 一群海豚玩耍一隻河豚,專家說是在「嗑藥」,真是這樣嗎?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得前幾年有一個視頻很火:一隻海豚把一隻河豚咬兩口,然後甩給另一隻海豚的嬉戲視頻?看起來畫面好萌,專家說,這其實是海豚們「嗑藥」的現場。河豚和海豚只有一字之差,他們有沒有什麼關係?面對如此毒的毒素,大多掠食者只能敬而遠之。但是,作為海洋精靈的海豚們卻找到了河豚的正確使用方法。
  • 孩子挑食怎麼辦?過來人給你7個實用建議,輕鬆餵出「胃王」寶寶
    孩子挑食怎麼辦?過來人給你7個實用建議芸芸媽最近特別鬱悶,前幾天帶芸芸去閨蜜家裡做客,看人家1歲的孩子都能大口吃菜,再反觀自家2歲的芸芸,吃大米都一粒一粒地吃,芸芸媽更上火了。「這不是越活越迴旋嗎,飯量咋還越來也少了?」芸芸媽越是恨鐵不成鋼、越是用言語催促,芸芸吃飯越是不緊不慢,都快成惡性循環了。
  • 聽說右腦發達的孩子更聰明,這4種方法助你開發寶寶的右腦!
    文|淘媽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聰明,就連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在互相戲謔:「腦子是個好東西,可惜我沒有。」2.多讓寶寶塗鴉所謂的塗鴉,通俗的講就是畫畫。塗鴉可以促進孩子對視覺、色彩方面的認知。經常讓寶寶畫畫,也可以提升他們的觀察能力。同時畫畫對寶寶的視覺感受、動手能力以及聽覺都有一定的幫助。
  • 寶寶擁有這6大特徵,是高智商的表現,看看你家娃佔幾個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有個聰明的孩子,然而面對各種智力測驗和五花八門的解釋,很多家長都很困惑。19世紀早期,德國心理學家William Stern首次提出了「智商」(IQ)的概念。高智商兒童,指的是智商在130以上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