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到7歲左右 才能逐漸理解時間的概念

2020-11-22 網易

孩子對時間、色彩、情緒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基本都是在學齡前(7歲左右)才會有精確的認知。家長切記不好著急。


如果你讓一個孩子靜止不動5分鐘,那麼對於他們而言,其實跟判了他們幾小時的刑罰沒什麼區別——假如你也曾在小時候玩過「time-out」的話,你一定會明白的。(註:time-out遊戲就是讓小孩靜止不動一段時間)

【最新研究】

最近,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一組研究人員對孩子的時間理解能力進行了研究,考察他們對於小時、分鐘、秒的長度的理解

這篇研究發表在4月的《認知心理學》上。

結果表明:7歲以前的孩子並不太理解。

4歲時,孩子開始懂得一些要點,例如:1小時比1分鐘長、1分鐘又比1秒鐘長。但直到7歲以前,孩子們在被問及例如小時和分鐘的區別時,仍會被難住(即便他們知道1小時或者1分鐘的定義)。

舉個例子,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小明跑了3分鐘,小紅跑了2小時。請問誰跑得久?」對於成年人而言,這道問題很簡單。因為我們知道雖然3比2大,但小時遠比比分鐘長得更多(1小時等於60分鐘)。

然而對於一個5歲的孩子而言,他們會因為「3比2大」和「小時比分鐘大」兩者的比較而被難住。這說明了他們對時間定義的理解並不透徹,同時也並不清楚地明白不同時間長度的感覺。

孩子對其他抽象概念的理解年齡大致也是如此,例如色彩、情緒等,基本都是在學齡前(7歲左右)才會有精確的認知。

不過說句公道話,其實對時間的感知本來就是不穩定的,即便對大人而言也是如此。

比如說,一個外出玩耍的晴朗舒適的周日下午可能讓人覺得幾分鐘就過去了;而接下來第二天上班的那個下午可能就度日如年了……(噓...)


【相關閱讀】:

早晨時間緊 美國媽媽教你6招搞定熊孩子

一位在華30年的美國媽媽:給孩子20分鐘疊被時間

父母錯過"薄荷時間" 不要再錯過孩子"黃金時間"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綜合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一元一次方程」上熱搜,父母欠數學差的孩子一個理解概念的機會
    這個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如何去理解概念。與注重操作程序不同,真正理解了數學中的各種概念,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識,才能擁有定海神針,在千變萬化的數學海洋中處變不驚。理解概念,其實就是理解各種數學詞彙。比如加法、乘機,相差等等。
  • 「我不要」2歲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惡魔」?媽媽要懂得引導
    面對這樣一個小惡魔,你是不是有時候會有一種錯覺,是不是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導致孩子如此不聽話?別急,其實2歲左右的孩子有這些特徵表現完全正常,媽媽們不必特別擔心和緊張,只要掌握好方式方法一定能夠幫助孩子完美地渡過!
  • 科學研究:3歲前看電視的孩子,7歲時大腦變化明顯,易傷到大腦
    科學研究表明:3歲前看電視的孩子,7歲時大腦變化明顯,易傷到大腦。當明明三歲的時候,他的家人發現他的專注力很差。只有在看電視時才能長時間的坐下來,平時就算玩最愛玩的玩具時,過不了多久也會轉去做別的事情。他的父母認為等孩子長大之後專注力應該會自然而然的提升。然而,當明明進入幼兒園後,各種問題接踵而至。其他的孩子可以聽從老師的指示安靜地坐在位子上,但是明明卻到處亂跑。
  • 想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家長要抓住4-11歲的兩個關鍵期
    培養邏輯思維要抓住4-11歲的兩個關鍵期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提出過一套認知理論,他通過研究認為:每個孩子的認知發展都要經過4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7)、前運算階段(2-7)、具體運算階段(7-11)、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以後)。
  • 我們要怎麼理解宇宙中的時間概念?
    目前我們所知道的時間,只是為了表示事件發生前後的因果關係而定義的一種度量方式,無法說清楚很多問題!可是為啥還要去糾結這些東西呢?時間這東西哪能說得清楚啊!時間是一種綜合效應。國外科學家還發明了一個詞「時空原子」,就是這些時空原子糾纏形成了一個四維的大網,即時間和空間的四維大網。
  • 別再讓孩子從1數到100,這方法才能鍛鍊智力,多數爸媽忽視了
    但到底怎樣才能開發孩子的智力,卻是一個千古難題。別再讓孩子從1數到100,這個方法才能鍛鍊智力不少孩子都有這樣的經歷,從剛學會「識數」開始,每天都要被爸媽強逼著從1數到100,不數完就不讓睡覺。為了開發孩子的大腦,爸媽們也是非常較真了。但是,這樣的訓練真的有效果嗎?
  • 男孩「開竅」晚,7歲前用3招來訓練胼胝體,幫助孩子儘早「開竅」
    1981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羅傑斯佩裡通過著名的割裂腦實驗,證實了人腦由左右兩個半球組成,並且證實了人的很多行為都需要這兩個半球的協同配合才能高效運轉。之後,又被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埃琳·扎達爾教授證實,左右大腦兩個半球是通過胼胝體連接起來的,然而剛出生時它們的連接非常少,但在後天外部刺激與精神活動的影響下,胼胝體會逐漸發展起來。
  • 6歲孩子居然有800度近視了,孩子眼睛健康要重視!
    前段時間,某門診來了一名小男孩。 視力的損傷是不可逆的,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近視度數逐漸加深,一直到18歲左右隨著生長發育的停止近視才能逐漸趨於穩定。 而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無疑是惡化孩子視力的元兇。在這種形勢下,我們還能怎麼預防孩子近視?
  • 教師招聘概念的理解與教學
    例如,已經知道三角形的概念,從而去學習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就屬於用原有概念來理解一個新概念的定義,這就類似奧蘇貝爾的上位下位與並列組合學習。3.幫助學生掌握概念應該做到:(1)以準確的語言明確揭示概念的本質特徵教師在概念教學中,應以準確的語言把概念的本質特徵明確地揭示出來。一方面要指出新概念所隸屬的更一般的類別;另一方面要指出新概念的定義特徵。
  • 我們對時間的理解錯了嗎?
    愛因斯坦認為,「時間「的概念是不能脫離「空間」和「物質」進行討論的。也許這番話同樣暗示著:我們對於時間的理解本就不應局限於某個特定的、與其他解釋對立的概念中。也許我們需要給目前稱之為時間的東西一個更為準確的命名——這可能涉及到概念的細分,但更多可能是關於語義的重新思考。 「時間」是常見的名詞。
  • 研究發現:孩子5歲前能預測智商高低,三方面衡量水平家長要重視
    孩子的專注力,和年齡有很大的關係,1歲半左右,專注力只能在5-8分鐘,2歲左右,專注力大概在10分鐘左右,到了3歲,專注力能夠達到15-20分鐘。 若是孩子在對應的年齡,專注力比平均專注力時長多出不少,那麼孩子這份專注力,很有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 家長重視 孩子上學後、長大成人後,其實專注力比什麼都重要,甚至可以成為他們成功的墊腳石。因此,在5歲前,家長也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 科學家:孩子3歲以前開始學英語最好,過了7歲就晚了!
    在說為什麼孩子得在這幾個時間之前學英語,英語一般/不好的父母怎麼教孩子學英語之前,我先問個問題——你為什麼堅持要讓孩子學英語?是為了以後英語能拿高分?是為了以後可以出國留學?還是為了以後可以和外國友人無障礙交流?或是為了可以直接閱讀英文原版書籍,獲得第一手知識啊!
  • 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差,原因有這些,家長要注意,培養要在小時候
    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很重要,不僅僅是語文知識需要很強的閱讀理解能力,數學、英語、地理化都離不開理解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差,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不友好的事情。閱讀能力是兒童學習的基礎。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他或她的閱讀理解也隨之提高。 如果孩子只理解很多邏輯思維而不翻譯它,那麼將各種知識結合起來就毫無用處。
  • 7歲孩子近視猛漲300度?醫生:不可逆轉!誰來拯救孩子的眼睛?
    7歲孩子近視猛漲300度?醫生:不可逆轉!誰來拯救孩子的眼睛?前幾天,廣州眼科醫院接診了一位7歲的小男孩,家長告訴醫生,因最近發現孩子看東西需要湊得很近,而且喜歡眯眼睛皺眉頭,趕緊帶孩子去醫院做了視力的檢查。看到檢查結果令家長大吃一驚。
  • 6歲前是孩子記憶力發展期,學會這幾招,輕鬆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若是記憶力低下,那麼孩子就需要不斷地重複認識之前的東西,生活經驗與知識幾乎為零。若是想掌握有效的方法,以此來幫助他們增強記憶,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記憶的特點,影響記憶的因素,分析出更合適的方法。不要強迫他們,父母應該要注意,在兒童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再逐步培養記憶力。
  •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教你4個方法,幫孩子認識時間
    「5分鐘」、「10分鐘」這樣表達時間的詞,對於大人來說是每天都在使用、真的有切身體會的,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無法理解5分鐘和10分鐘的差別,至於「我想再玩十分鐘」也只是討價還價的方式而已,對於孩子來說沒什麼意義。認知心理學認為:每個人的時間觀念和自身的時間知覺密切相關。
  • 三年級數學中的時間概念,孩子都弄明白了嗎?
    期末考試在即,三年級數學看似簡單,實則需要注意的細節不少,複習階段三年級數學中的時間概念孩子都弄明白了嗎?三年級時間的知識學得更細、更注重運用。一是具體的時刻。二年級時學過的時間知識主要是認識鐘錶,分清時針、分針和秒針,然後是講到時間單位的進率為60,即1時=60分鐘,1分=60秒。學生只需認識整點、半點幾時幾分。三年級就比較具體了,常會出現3:08,4:52等具體時間。二是一天24小時。
  • 科學表明:每晚這個時間睡覺的孩子,長得更高更聰明,家長要知曉
    鄰居聽了以後恍然大悟,自己的孩子總是沉迷於電子產品,而且有時候還深夜趕作業,難怪身高不高呢,回去後可一定要多多督促自己的孩子保持自己這個年齡段該有的睡眠!1、對於1歲內的孩子生長素在兩個時間段內分泌得最為旺盛,只有保證在這兩個時間段內孩子有良好的睡眠,才不會錯過黃金生長期。這兩個時間段分別是晚上9:00至凌晨1:00,凌晨5:00到早上7:00。
  • 家庭訓練日記——孩子無意義語言的改善還是要從概念理解開始
    大賽爸爸說堅持訓練是最切實可行的,要不斷給自己樹立信心,只要做了,就能在孩子心裡留下訓練的痕跡。自閉症孩子有無意義語言,缺乏互動性,與孩子社交能力的提高緊密相連,這種狀況的改變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聽指令訓練中,很多時候能聽懂要他做什麼,並配合去做,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當讓孩子拿碗時,因為對碗的概念的缺失,孩子對這個指令未執行,這告訴媽媽在訓練中要注意一些細節,避免孩子的自信受損。
  • 孩子沒有時間概念?推薦5種適合低年齡孩子使用的時間工具
    有很多父母反映孩子沒有時間概念,比如「說好玩十分鐘,結果提醒他時間到了還要玩」,「反覆說了爸爸下午6點到家,結果一整天還在問」等等。那麼我們怎麼教授孩子時間概念呢?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在學習抽象概念時我們通常需要做一些具象化的視覺支持,來提示孩子還有多少時間。